新生儿术后低体温的原因与护理方法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d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术后发生低体温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的276例新生儿术后低体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患者术后低体温产生的原因。结果:新生儿术后发生低体温的原因主要以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手术环境温度难以达到要求、手术部位暴露以及护送途中保暖不当等为主。276例患者术后回病房直肠体温≥36℃占比18.84%(52/276),<36℃占比81.16%(224/276),<35℃占比46.74%(129/276)。结论:造成新生儿术后低体温的原因众多,其对新生儿的病情恢复有极大的影响,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的护理在预防以及缓解新生儿术后低体温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低体温;护理方法
  新生儿术后低体温主要是指患者的体温低于36℃,其主要症状有身体颤抖、心律降低和心跳变弱等。新生儿术后低体温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因此,如何预防新生儿术后低体温的发生或缓解其症状降低对患者的损伤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探讨的热点话题[1]。鉴于此,本文通过探讨分析新生儿术后低体温的产生原因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我院的276例需进行手术的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198例,女78例。日龄在0.2~27.5d,平均手术日龄为(11.6±2.5)d。择期手术184例,急诊手术92例。体腔开放手术161例,非体腔开放手术115例。术前所有患者的基础体温均≥36℃,患者术后回病房直肠体温≥36℃占比18.84%(52/276),<36℃占比81.16%(224/276),<35℃占比46.74%(129/276)。
  1.2 术后低体温复温情况
  新生儿手术后常规进行保暖复温护理,并密切监测直肠体温,1h内体温≥36℃92例,2h内体温≥36℃79例,3h内体温≥36℃25例,4h内体温≥36℃17例,体温持续不升合并其他并发症死亡3例。
  2 原因分析
  2.1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患者出生时间短缺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并且由于新生儿没有充足的皮下脂肪给予热量,而且相较于成人来说新生儿体表面积大,散热的速度更快,以及新生儿所处的环境温度同样可以造成患者则体温变化。
  2.2手术环境温度难以达到要求。健康清醒人处在28℃左右的环境时,其基础产热率与散热率基本保持稳定。在正常情况下手术室均配有暖气或者空调等调节室温的设备,但是在偏远地区或者冬季等特殊情况下,手术室的温度难以达到新生儿手术环境的要求,因此在手术期间患者会出现散热大于产热的状况,从而使新生儿出现术后低体温的现象。
  2.3手术部位暴露。在手术部位暴露中丢失热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在手术准备期间做备皮、消毒以及铺巾等操作时不能给予患者充足的保暖。第二方面,在术中创口暴露面积大、时间长,并且在此期间进行冰冷、潮湿的消毒液擦洗、灌洗液冲洗等工作。第三方面,部分手术需要打开体腔,通过此途径患者体内的水分蒸发,降低患者体温。
  2.4术后途中保暖不当。手术后将患儿从手术室相对封闭温暖环境运送到病房,途中过道通风寒冷,保暖不当易致热量丢失。
  2.5静脉输入较大量室温液体。大量输液与输血是医源性散热的主要因素,新生儿血容量少,术前、术中需要相对补充血容量,输入较大量未加温的液体或血液可降低体内温度。
  3 护理对策
  3.1术前评估和预热,重视预防
  术前根据患儿手术种类、胸腹腔内脏暴露面积、手术时间、以及皮肤的完整性等来评估手术期间是否有体温下降的可能性及下降的程度,并制定保暖措施[2]。术前开始实施保暖,患儿襁褓被服预热保持暖和,要求在保暖状态下送患儿人手术室,病房预热保温箱或辐射台,随时准备患儿手术后回病房立即入保暖箱。特别对暴露腹腔、手术时间长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和预防。
  3.2 术中预防热量丢失
  患儿进入手术室,及时送入手术间,避免较长时间在寒冷的过道间等候。手术间室温要求比成人高,最好高于29℃左右,但室温控制难以达到要求。在本组病例中我们使用手术床垫被预热,尽量缩短患儿暴露时间;皮肤消毒液及冲洗液加热使用;应用温盐水纱布垫垫在暴露的创面上;术中输入较大量液体,可采用恒温箱加热使用。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程度,必要时应用红外线辐射器、循环水毯进行术中保暖。
  3.3 术后复温护理
  1)提高术后监护室的室温,要求室温达26℃左右,保温箱温度一般控制在31℃左右。暖箱不可放在阳光直射和冷风对流位置,以免影响暖箱温度控制和调节。
  2)患儿回病房后立即入预热的暖箱内,要求着单衣或薄绒衣入箱,及时擦干皮肤,更换尿布和衣服,以免衣服、尿布潮湿影响保暖效果。
  3)治疗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患儿暴露机会,减少保温箱开窗散热。
  3.4 体温监测、病情观察以及一定的营养支持
  新生儿术后体温监测与观察应视为术后护理的重点,通常人们更重视高热护理,而 36℃以下的低体温常被忽略[3]。监测体温常规采用肛表测量直肠温度。术后4h内常规每小时测量体温、脉搏以及呼吸情况,麻醉清醒前由专人负责,麻醉清醒后加强巡视检查患儿全身情况及保暖效果。2h内常规保暖后患儿体温回升不理想,核心体温<36℃,应考虑同时采取多种保暖方法促进体温回升。患儿体温回升后若出现哭闹、烦躁,说明保暖箱箱温过高,应根据情况加以调节,防止出现高热。低体温下气管分泌物不易排出,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和生命体征监护[4]。营养支持对不伴有消化道疾病的患儿,主张麻醉清醒后尽早少量多次进食母奶,吸吮活动增加肌肉活动产热,足够进食可以补充热量供给;对禁食患儿,术后可采用周围静脉高营养,保证热量供给,也是维持体温正常的重要手段。
  4 讨论
  新生儿术后低体温具有发生率高的特点,对新生儿术后的恢复影响极大。并且目前我们在术后低体温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不能完全做到术中常规监测体温,缺少预防术中体温降低的措施,对术后保暖和复温重视不足。如果新生儿发生术后严重低体温时,复温存在非常大的难度。部分学者认为,优质的护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新生儿术后发生低体温的情况。
  本文通过对我院276例新生儿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新生儿术后发生低体温的原因主要以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手术环境温度难以达到要求、手术部位暴露以及护送途中保暖不当等为主,与张琼等人的报道一致[5],表明造成新生儿术后低体温的原因众多,根据其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术后低体温的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造成新生儿术后低体温的原因众多,其对新生儿的病情恢复有极大的影响,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的护理在预防以及缓解新生儿术后低体温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姝,孙庆宁.新生儿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7,11(09):112-113.
  [2]银志英,蒋雷鸣.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与护理进展[J].华夏医学,2013,04(11):861-865.
  [3]虞晓芬.新生儿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健康研究,2011,02(05):103-105.
  [4]车红英,庞晓军,梁华珍.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8(02):155-156.
  [5]张琼.外科手术患者导致低体温的原因探讨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4,02(17):48-5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结石患者应用静脉镇痛法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来我院肝胆外科诊治的60例肝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采用静脉镇痛法治疗和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分析1d后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治疗组出现中重度疼痛的比例远小于对照组,2组患者疼痛程度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期刊
腹胀是腹部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占手术后的8%-28%[1]。由于腹胀使膈肌上升,压迫肺部,气体交换受损,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并使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肠黏连、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2]。因此如何解除术后腹胀,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成为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由本人负责广西卫生厅自筹科研课题《肌注维生素B1联合大黄敷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45岁以上临床一线大龄护士在新形势下的职业心理体验需求,合理有效利用大龄护士宝贵的人力财富提供依据。方法:深入科室访谈10名45岁以上临床一线大龄护士。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得出5个主题:一线大龄护士职业心理变化;日益加重的生理性疲劳;家庭压力增大;追求非临床一线工作的心理;日益积累的工作经验。结论:45岁以上一线大龄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疲溃状况,但她们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提示护理管
期刊
摘要:晚期肝硬化并发食道下端或胃底静脉曲破裂出血,属危急重症,可因大出血休克呀诱发肝昏迷而死亡,病死率高达50%,因此,必须及时给予抢救、治疗与护理。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现总结晚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针对出血止血、预防肝昏迷谈点体会。  一、临床表现  1、呕血与便血  通过对呕血和便血的观察,正确的描述呕血与便血的颜色、性状及次数,有利于撑握出血的时间、出血量的多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7例青白联合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67例患者眼压趋于正常,视力提高,并发症减少。结论:专人专护,对症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术后效果。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护理  晶状体浑浊简称白内障。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升高而引起的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白内障是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目前有效方法是手术治疗。而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和分析挂线引流术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前来我院治疗并确诊为复杂肛瘘的68例患者,对68例病患实行挂线引流术,在术后的临床护理中,观察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脓肿复发、肛门漏气漏液现象等。结果:此次68例复杂肛瘘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有2例复发,其他患者的肛门和肛管的形态已基本恢复,伤口愈合时间为(19±3)天,漏气漏液现象有3例发生。结论:在治疗复杂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对宫颈癌患者实施经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150例行经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从物品准备、手术方法、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明确该类手术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为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相应的经验策略。。结果 本组150例患者术中有5例行中转开腹,余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10~190 min,出血量为200~300 ml,术中未行输血,麻醉平稳,手术顺利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予以全程的优质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内科、外科常规护理,出院后嘱咐患者定期门诊复查及化疗。观察组在此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术后30d观察组正确服药率和自我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活动及社会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加速术后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乳腺癌;术后;康复  乳
期刊
摘要:目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果不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来处理,那么就会使得症状进一步恶化。本文就是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说明,采用压迫三腔二囊管的方法来达到止血的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并及时补充血液,使得该症状得以解决。经相关数据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问题,大概116名患者中就会有94名得到明显的效果,而无效的人数只有11名。该方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还缩短了整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