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撬动科学探究的杠杆

来源 :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cw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处处留心,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质疑空间”,让学生养成求知好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敢质疑、多质疑、善质疑。
  关键词:质疑; 科学探究; 能力培养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认为,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而这个支点,就是质疑。科学课程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上至宇宙星空,下至海洋生物,大到星球,小到细胞,值得探究的问题太多太多。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让他们敢质疑,多质疑,善质疑。
  一、敢质疑,探究的起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敢于大胆质疑,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学贵有疑”,科学的怀疑精神既是科学的基本精神,也是科学创新的支点。但是由于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教师言行都是准则、真理,学生从来不会去怀疑老师的答案。那么,学生怎样才敢质疑呢?
  先来看《我们自己》的教学案例:
  同学们,我们已经结束了“动物”单元的学习。从这节课开始,要来研究——我们从哪里来的?
  当“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被提出来之后,教室已不再平静了,孩子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从他们的表情中看不到半点的羞涩,有的只是探讨的认真劲儿。
  令人想不到的是马上有个男生举手,郑重其事地回答:“我知道我从哪里来?爸爸的精子与妈妈的卵子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受精卵慢慢发育成一个胎儿,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待上十个月就可以生下来了。”这个男生的发言使课堂变得安静,学生们似懂非懂。这个男生又看了看老师挺着的大肚子,说:“老师,我想摸一摸您的肚皮,来感受小宝宝呢!”全班学生都在观察老师的脸色,教室里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不得不佩服!我想医生的专业解释也不外乎这几句话。”老师面带微笑,和蔼地对这个男生说,“来,摸摸老师的肚皮,感受小生命的成长。”这个男生来到老师身前,弯下腰,对着老师的肚子轻柔地说:“嗨,宝宝,你要快点长大哦!大哥哥相信你会是个很棒的小男生。”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老师,宝宝的听觉器官可能也发育完全了。”“老师,寶宝最近有没有用小脚踢你呀?”“老师,您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了吧?”“老师,我还要继续查找资料探究生命的起源。”……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得到了启示:虽然此课题有涉及成人难以启齿的性教育的话题,但如果能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毫不忌讳地摆出来,去解决它,学生的表现并不是成人想象的尴尬,而是那么自然。课中那个男生的表现不是很优秀吗?然这位教师也是优秀的。她“以生为本”,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质疑,引出问题“我从哪里来”。当这个男生回答得很精彩时,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当这个男生提出想摸摸她肚皮的时候,全班学生都为此感到紧张,可这位老师顺势利导,就让这个男生来摸一摸、听一听。不然,哪有后来的头脑风暴?反之,必反。《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学生则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唯此才能促使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这样的课堂,学生自然敢思考、敢质疑、敢表达,学生也就自然地爱上了科学。
  二、多质疑,探究的灵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每时每刻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其他方式的学习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魅力,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和深刻地获取和掌握科学知识,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在教学《假设》时,教师把学生带到操场一角花坛里的一棵枯树前,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议论开了,其中有学生说到,这棵树长得好好的,咋个会死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猜测:老死的?有害虫?土壤不够肥沃?得病了?……这些都是对问题答案的猜测。教师引导:猜测也叫假设。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科学史上,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然后寻找证据来验证猜测。于是学生有了许多质疑:为什么说树是老死?怎样证明有害虫?旁边的树为什么不受害虫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学生重视证据和寻找证据的方法,就会通力合作设计寻找依据的办法和途径。从而懂得了“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测”。
  好奇心总是使学生不停地质疑,并试图找到答案。找答案的过程很像侦探破案——先做出一些猜测,然后寻找证据来验证猜测。因此,教师应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的角度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究,便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源动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基于此,在教学中,不管是与教材有关的,还是与教材无关的,教师都要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在平常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天为什么会下雨?黑洞是什么东西?地球以外有生命吗?……学生想问的问题多了,他们便会去观察、去实验、去探索。“我们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质疑,将来一定就会诞生无数个“伽利略”的。
  三、善质疑,探究的核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不光只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就行的。善质疑,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品味;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有利于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
  在教学《看星座》时,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恒星,什么是星座等天文知识,教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星空并建立“我的星座”。对学生将星空中的亮星组成何种形状,没有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按照自己的意愿组成图形即可。在课堂上把“我的星座”和同学们做一个交流。“他看的那颗星星怎么会和我昨晚看到的一样呢?”“怎样才能确定是同一颗星星呢?”“要介绍自己观察的星的方位和高度。”“最好还要注意周围的星星。” 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质疑。
  本课以引领学生看夜空、认星座,建立“我的星座”来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通过认识星座、观察星座、记录星座,初步学会探究星空方位以及辨别方向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索宇宙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会生活自理,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提出了“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有了一定的自理生活能力,不仅会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更是幼儿在以后社会中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根本。教师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整合语言、游戏、生活、科学、常识等方面内容,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
期刊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所为而作。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在初中学生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怎样表达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提炼生活,并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那么,如何从内容入手,指导初中学生进行作文呢?  一、在生活中采集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源头之水如何流入初中学生的笔耕之地?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们做生活的有心
期刊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讲,明确的目标十分重要,是整个教学的灵魂与核心所在。作用到实际中,就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有所侧重和增删,来使整个课堂变得具备可操作性与可评价性。同时,还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但切记过于宽泛,如一节课上,需要对那学知识需要一般了解,那些需要理解和运用,那些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能力(听、说、读、写)训练等。  二、将人本理念贯彻始
期刊
摘要:小练笔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要让学生在课文中随文练笔,在生活中随机练笔。小练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练笔空间,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更能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用好小练笔,拙笔亦能生花。  关键词:仿写; 续写; 生活; 作文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简言之它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
期刊
新课程改革后,新教材不仅在教材编写结构上与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在理念上也有所不同,使作业由过去侧重巩固知识,应付考试的单一功能转变为知识、能力并重,发展思维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统一的多种功能作业。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也与以往教材有很大不同,新教材以单元的形式出现,每一单元只有一个探究性活动,没有具体的问题作业,这种编写体现了新课程的开放性。探究式的学习理念,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思考和发挥个人
期刊
摘要:在我们高三复习阶段,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复习题来进行不断地练习与知识的巩固,在例题的练习中我们能够逐渐的找到做题的感觉,并在例题的练习中我们还能够有效地对解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帮助我们逐渐的形成有效的解题意识,那么在复习中不仅能够加强对知识的巩固,还能够提升我们的解题能力。但是在进行复习例题的选择中我们也要有所讲究,不能够一味地选择难度过高的题目来急于提升自己,也不能够一味地选择简单的题目,唯有有
期刊
摘要:交往能力是幼儿综合素质中重要的一种能力,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其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学前期是幼儿身体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一个好时期。本文从让幼儿意识到交往的重要性;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让幼儿敢于交往;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创设机会,鼓励幼儿主动交往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来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培养; 幼儿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之中,才能从中理解,认识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  一、创造课堂探索气氛,激发学生自主
期刊
摘要: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开发品德课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品德课教师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在品德课教学中,做到“四心”:用心、精心、走心、决心,很重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品德生活;四心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
期刊
在生活中,计算随处可见,它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因此,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最基本的项目。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生计算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呢?  一、挖掘信息,求实创新  新课标要求:计算教学应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观察思考、探索交流的互动学习场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形成计算能力。其实,这正是给我们教师提的一个要求,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