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步入集团化发展的资本运作

来源 :管理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ada123sasa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步入集团化发展可选择的主要战略途径有:一是自身快速发展的自我扩张;二是购并扩张;三是产融结合,其中产融结合作为一种新的资本运作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普遍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支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企业在规模和效益上实现集团跨越式的提升。
  [关键词]产融结合 战略 集团化发展 资本运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开展,即使是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也会在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各大公司纷纷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整合,争取从战略的长远角度胜过其他国内公司。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来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以便“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既可以有效的防止市场风险,又有利于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企业步入集团化发展可供选择的主要战略途径有:一是自身快速发展的自我扩张;二是购并扩张;三是产融结合。其中,产融结合作为一种新的资本运作模式,收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然而,笔者在学习中发现,学术界介入此研究的学者却比较少,所以本文旨在分析产融结合在大集团公司的具体应用,从战略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希望产融结合在我国企业重得到更好的应用与发展。
  
  一、产融结合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逐步实施,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出于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产融结合逐步形成规模。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定义,谢杭生在其主编的《产融结合研究》中将产融结合定义为: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资本相互结合的关系,是资本加速集中的有效形式。傅艳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产业经济与金融业的结合是产业经济与金融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和影响的过程。我们把产业经济与金融业的结合称之为产业与金融的结合,简称产融结合。”张庆亮、杨蓬娜在《产融型企业集团:国外的实践与中国的发展》一书中将产融结合定义为: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通过股权关系相互渗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直接融合。在本文的论述中,主要将产融结合作为一种企业集团的资本运作模式进行探讨,因此我们将其定义为:产融结合是指企业为提高自身的优势竞争力,通过对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进行战略性的相互渗透与整合,来实现其集团化扩张的一种资本运作模式。企业集团走产融结合的道路是实施资本运营活动的深化和发展,可以视为其金融战略新的动向和发展。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支撑产业的发展,另—方面又可以使企业在规模和效益上实现集团跨越式的发展。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渗透。
  
  二、产融结合可行性分析
  
  1、产融结合是企业内部化理论的最新应用
  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rt)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内部化理论。他们认为,不仅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存在着不完全竞争,而且中间产品市场也同样存在着不完全竞争。中间产品由于存在着这种市场缺陷,企业之间发生的贸易关系就可能出现时差与交易成本,不能保证获利。如果将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纳入企业内部中,就可以避免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而造成的成本浪费。产融结合的发展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论:企业通过集团化发展,将金融业务逐渐内部化,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市场风险。这一设想可以通过购并商业银行或对银行实施控股来解决,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海尔先后发动金融风暴,收购鞍山信托20%股权、入住青岛市商业银行、与长江证券洽谈增资入股、与人寿保险公司洽谈并购,海尔的金融业已经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财务公司等领域。
  2、企业通过产融结合,可以获取产业与金融的协同效应
  众所周知,企业通过并购可以产生一系列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支配下,内部资源实现整体性协调后,企业整体性功能得到增强,从而带来公司价值的增加。同样,通过产融结合这一资本运作模式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协同效应。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驱动,利用产业的资源和品牌优势支持金融的发展,并以金融资本作为产业资本的强大后盾推动产业资本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既有利于企业毫无负担的制定战略规划,又可以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3、通过产融结合这一模式形成产业集团,可以有效的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物质生产部门之间以及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而企业集团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完全适应产业结构转换中所突出的各种需求。所以,企业集团化发展已成为一种必需的战略构想,与它所对应的资本运作模式就是产融结合的一个很好应用。企业集团通过不断的向金融业渗透,逐渐形成了所谓企业集团的“一整套主义”的经营领域体系,当产业结构调整时,发展的重点和转移的重点,往往在企业集团内部,可以依靠集团整体力量,在资本、技术和市场方面得到充分的支持,从而有效的调整资本结构。
  
  三、集团化发展实施产融结合的战略要点
  
  为了将企业战略与产融结合运作模式很好的整合,企业在步入集团化时要明确近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发展目标,根据竞争环境分析其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制定出公司的战略目标,与金融发展融合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战略要素。
  1、从公司现实情况出发,制定出对其发展的金融资产的管理模式
  战略制定受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的约束,既要顾及自身实际情况,又不能闭门造车。企业集团化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笔者建议其应积极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据以往研究,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统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其基本特点是:集团控股、联合经营;法人分业、规避风险,财务并表,自负盈亏。企业采取此种战略,一方面符合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现状,减少产融结合战略中的障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内部更好的整合自身资源,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对内搞好金融资产管理,对外搞好金融投资业务。因此,企业着想集团化发展,实施产融结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企业集团在产融结合中,不要盲目发展,弃主业于不顾
  大型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应突出主业的发展,在实施时,应明确金融业对主业起的仅是“支撑”作用,以此进入或发展金融业的标准,发展时不改变企业的性质,以及主业再集团中的地位。以中国华能集团为代表的产融型集团明确提出了“以电力为主业,能源交通与金融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定位。在这种理性化、集约化的发展思路下,有效的整合各类资源,对下属金融机构进行控制,大力发展主业,提高了集团竞争力。显然,大型企业集团只有把握好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关系,才能避免产融结合出现的战略风险,才能不偏离方向,达到预期的效益。
  3、重视并购在产融结合中的作用   并购作为企业资本扩张、结构调整和整合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大多数的并购交易都是购买目标公司的实物资产,对购买金融资产的意识还很淡薄。然而,金融资产的获取无疑是现阶段最热门的话题与趋势。因此,通过并购来实施产融结合构建大型集团公司,获得金融资产,打造核心能力,已成为不得不运用的手段之一。实施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并购获得银行、证券、信托的股权,迅速构建集团的金融部门。在此过程中,企业集团的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通过资产管理的合作,通过资产证券化、股权出售、债务重组等方式,从集团的非关键领域中退出,实现集团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4、重视人才,建立合格的产融结合人才队伍
  由于产融结合资本运作模式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首要任务是引进既通晓财务、金融知识,又对其产业的发展状况、企业管理等方面有深刻了解的复合型人才。要重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培训,不能简单的去利用“外包”等方法进行对金融资产的管理。因此,完成企业产融结合的人才必须要从企业内部根植、培养,才能建立起合格的产融结合人才队伍。这样,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战略才会顺利进行。
  
  四、产融结合分析举例——中国海尔集团
  
  1、青岛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6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075亿元。海尔集团现在已拥有各项专利1700多项,是中国申报专利最多的企业。而这些,与海尔集团实施产融结合的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2、青岛海尔产融结合的形成与发展
  2001年12月26日,海尔集团创业17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张瑞敏掀开了海尔集团进军金融业的“盖头”,他宣布海尔要成为。产融结合的跨国公司”,面对金融业的目标,将不仅仅是寻求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是“今后产值产业占一半,金融占一半。”在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海尔集团成功入主青岛商业银行、鞍山信托、长江证券、成立人寿保险合资公司、财务公司等,构筑了产融型集团的初步框架。海尔进行产融结合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表:海尔集团金融控股情况
  


  
  从上述分析可见,2000年以前,海尔集团公司完全是一个制造业的实体,收入的大部分来自制造业。从2001年开始,产业资本开始向金融资本进行转移,使其金融业对制造业起到了“支撑”作用,从而获得了强劲的发展,据资料显示,2004年海尔集团的主营业收入为152.99亿,比2003年的116.88亿高出了36.11亿元,可见,实施产融结合战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客观的且海尔的金融服务对整个集团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在近期的中国企业中,没有一家像海尔公司的金融资本那样对其做出如此重要的贡献的。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海尔集团凭借其再制造业已形成的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以金融行业的吸引力为动力,成功地实施了产融结合发展战略。集团内部产业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使其在各种业务发展上共享海尔集团极高的市场商誉和无形资产带来的价值,不仅为促成海尔集团由一家制造型公司转向服务性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而且也为企业集团化发展进行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成功范例。
其他文献
4月23号下午五点,凯明公司总裁余玉书在员工大会上突然宣布,因公司没有没有后续运营资金,公死未来将处于半停业状态,并要求员工们在4天之内“主动辞职”。这种变相的裁员方式,一时间激起了凯明员工的众怒。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4月1日展开的TD-SCDMA试商用,是否真的能促进TD-SCDMA产业链的发展,目前还是一个求知数:据有关人士透露,按照中国移动的计划,第二轮TD终端集采即将在5月展开,但所采购的TD手机将不会用于试商用,而是全部用于网络测试,而TD终端厂家的TD手机如果获得入网许可证,将自行通过社会渠道销售。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候双亭艺术简历  候双亭,1938年11月生于河北涉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将军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名人画院副院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顾问。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分会第一任秘书长、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届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  侯双亭先生自幼喜欢书法,以碑帖为师,兼学众法,自成一家,尤擅行、草。其作品无论是结构还是章法,不仅在有
期刊
苏林艺术作品鉴赏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及类型后,结合实际情况,调研分析了北京师范大学主校区的5处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北师大校园内公共空间的构架与效用,并提出改善方案,为校园今后的规划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构架;效用分析;规划建议    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是师生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
期刊
从农村包围城市    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的一个小县城一一怀远。他农村的生活经历并不多,如果非要找到他和农村的关系,要追溯到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1984年,22岁的史玉柱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安徽省统计局农村抽样调查队。“听说我是学数学的,统计局就是搞数字加减的,所以,就把我分到了统计局。”“这挺荒唐。”“数学不是加减乘除,数学系主要是逻辑,是大脑体操。”  如前所述,因
期刊
[摘要]4C是美国营销大师劳特朋所创4C理论的简称,即:顾客的欲求与需要、顾客获取满足的成本、顾客购买的方便性、沟通。从关注4P转变到注重4C,是当前许多企业全面调整市场营销战略的发展趋势,零售业直接面对消费者,它是整个产品链价值实现的环节,也是产品链信息反馈的主要环节。因此,4C营销理论更应为零售业所重视。  [关键词]零售业 4C 顾客沟通 顾客总成本    一、4C理论的含义    4C理论
期刊
贝壳带来的好运    自从石油成为工业血液以来,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掌握了工业的命脉。正因为石油的重要性,这一领域的两大巨头——美孚和壳牌,百年来一直搅动着世界的沉浮。  壳牌的标志,是一个红黄相间、色彩鲜艳的双色扇贝图案。正是漂亮的贝壳,成为这个石油王国的起步原点。  壳牌在英国发迹之地,是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码头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店。这个小店的主人,是犹太人塞缪尔父子。老塞缪尔的家庭大约在1750
期刊
[摘要]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齿轮厂)是以生产农机齿轮、工程机械齿轮、机床齿轮、汽车齿轮、汽车差减总成、工程机械变速箱等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在国内齿轮行业100余家企业排名中位于26名,工业总产值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十一五”期间如何确定发展方向  [关键词]十一五 企业 发展 规划    一、环境分析    进入“十一五”期间,从宏观经济形式分析,利好的因素有: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速度。高
期刊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研究了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金融困境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金融困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进…步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成为新农村建设资金有效配置的动力。    一、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一)金融机构信贷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