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家长该如何应对?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发现,自从浩浩上了幼儿园后,竟不知不觉染上了撒谎的恶习。比如,明明是自己把图书撕破了,他却告诉妈妈是楼下的元元撕破的;从幼儿园回来时,浩浩会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实际上,老师并没有表扬他,只是因为妈妈答应过他,只要受到表扬就会奖励他一块巧克力。在得知浩浩的种种撒谎行为后,爸爸妈妈很是担心,难道是孩子的道德发展有问题?
  心理诊断: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但许多孩子却常常说的一个样,做的又是另一个样,就像上述案例中的浩浩一样,惹得父母焦虑不已。其实,大部分孩子并不是故意撒谎的,在浩浩这个年龄阶段,由于其认知和语言水平发育不成熟,孩子还不能看出行为与言语之间的直接关系,所以常常出于各种理由而说出撒谎的话。比如,有的孩子是因为父母要求太严格,自己达不到要求而不敢说真话;有的孩子是因为受到冷落,企图通过撒谎来引起父母的重视;而有的孩子则是因为怀有自卑心理,希望通过撒谎来赢得别人的赞美……像案例中的浩浩,就是为了获取表扬或逃避惩罚而撒谎。如果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撒谎的次数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严重,那么,父母就要引起重视了。
  
  见招拆招123:
  当孩子撒谎了,父母首先应该细心地分析,从儿童认知发展上找原因,针对不同情况来采取措施。一般来说,孩子说谎话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原因一:
   为了保护自己
  孩子在做错了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他会在内心建立一种防御机制:如果父母打骂我,我就撒谎,如果父母宽恕我,我就实话实说。因此,促使孩子撒谎的根源往往在于父母过于严厉的态度。
  建议:引导孩子承认错误——否认自己做错事是孩子常用的撒谎方式,他会为了使自己避免受罚,而用编造谎言来应付大人。心理学研究表明,懂得否认,显示了孩子的智力发展正常,已经开始了解因果关系了。针对这样的撒谎,父母不要把它理解成是不诚实的,而是要弱化孩子撒谎,耐心教育,引导孩子承认错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调整自己的施教言行。对孩子的问题多鼓励,少批评,以避免孩子为了逃避惩罚形成撒谎的习惯。
  
  原因二:
   分不清现实与想像
  由于幼儿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不足,常常导致孩子无法“消化”日常的所见所闻,甚至分不清童话故事、卡通影像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互相借代、穿插在记忆里,陈述出来就变成了夸大其词的“撒谎”。
  建议:弱化撒谎,强化想像——如果孩子说谎是编故事型的,父母大可不必勃然大怒,以免造成孩子的罪恶感。一般来说,4、5岁的孩子往往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创造”一些事实。这种情况是因为事物的复杂性超过了孩子所理解的范围,导致孩子分不清什么是事实和想像,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撒谎。这时,父母应该关心的不是孩子的说谎,而是说谎背后隐藏的含义。比如,当父母发现孩子时常描述一些假想的朋友或者奇遇时,就应该想想是否孩子的现实生活中缺乏伙伴,或者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过少,让孩子缺乏温暖。
  
  原因三: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有时孩子会为了想得到某些东西而撒谎,比如上案例中的浩浩。这种情况下的谎言一旦得到满足,特别容易形成撒谎习惯,所以父母要及时察觉孩子的异样,避免让孩子撒谎成功,产生正强化。
  建议: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的合理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他必然会寻求满足需要的办法,而这种办法往往就是撒谎。因此,当孩子向父母讲述他的需要时,父母应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以后可以满足的。然后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对不必当时就满足的需要可以留到以后慢慢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则要跟孩子讲明道理。
其他文献
一旦孩子的眼屎过多,不要单单把“罪名”安在上火上,你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上火”是中医里面独有的一个概念,在中医的理论中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热过盛,就是上火。  可是在现代医学当中,并没有“上火”一说。然而,很多老一辈的人会经常把“上火”挂在嘴边,无论大小问题,通通都是上火的问题。孩子晚上磨牙、有眼屎、大便干,舌苔重……不用问!全部都是“上火”惹的祸。  真的是这样吗?这些误区你必须看一看
孩子在旅行中,逐渐知道离开五十里、五百里、五千里之外的地方,那里的山什么样,房子什么样,人什么样,他们怎么生活。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电影《罗马假日》里的这句经典台词,将旅行跟读书放在一起,意义一目了然。  年轻人旅行,往往说走就走;但是为人父母后,却顾虑重重,思量再三。会不会去了也白去?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看什么都记不住,去了也白去。  如果父母持“有用
恐惧不一定就是发抖、害怕。很多时候,生气、攻击、拖拉等行为,都可能是恐惧在作怪。在孩子身上,因为认知、语言、神经系统等发育的局限,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3个月的佳佳突然大哭不止,这不是饥饿,而是窗户外面的一声巨响引起的。不管怎么哄,8个月的林媛媛就是不让陌生人碰一下,她并非害羞而是恐惧。每逢下雨天,两岁的豆豆总要妈妈抱,妈妈以为他粘人,但实际上他是害怕闪电打雷。  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恐惧感如昙花
一到冬天,宝儿的皮肤就跟磨砂纸一样:背部、腰部冒出粗糙的疙瘩,手部和腿部干得都快掉屑了。刚开始我以为,抹些润肤霜就好了。事实证明,我想得太天真,尽管我一天抹两三次,宝儿的皮肤还是那么粗糙。  白天还好,晚上睡觉真是各种头疼,盖得少了怕他感冒,盖得多了他准会因为挠痒而醒来。看着儿子半夜哭着说:“妈妈,痒痒。”我的心都要碎了。  痛定思痛之下,我集思广益,还真摸索出一些妙招。  搽润肤霜,方式比品牌重
幼时吵着、追着要和爸爸玩的孩子,为什么越大越和你疏远了?为人父亲的你虽然希望孩子亲近自己,但却失望地发现,孩子更喜欢妈妈,实在要与你沟通,宁愿通过妈妈做中介。于是,内心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你会怀疑,是我出了什么问题吗?以至无法与孩子亲近?  我,正面临这种遭遇。  我问太太:“我真的那么可怕吗?”  她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反问我:“你有没有留意,和孩子讲话时,自己常抱着不耐烦的语气?有没有瞪大眼睛?
从1岁多拿起笔,开始画下第一条线,到慢慢有形状出现,再到“大头怪”般的人物;从黑白到彩色,到学会调色,再到用冷暖色表达情绪……小米作画,虽未曾受过专业培训,却一直充满灵气和创意。  每每回看旧时画作,小米总会很嫌弃地说:“咦——真难看啊!”这是她的审美以及绘画水平在成长。可是作为父母,孩子的任何一幅涂鸦,都是宝贝,都是最美的记忆,总舍不得扔。  但是怎么保存小米的画,确实让我颇费了一番心思。刚开始
北欧的荷兰是个多水的国度。为了儿童的安全,政府规定:所有的幼儿园都有一门强制的必修课,那就是游泳。只有拿到AB级游泳合格证书,孩子才能从幼儿园毕业。A级证书代表“会游泳”;B级证书代表“会自救”。这说明荷兰的游泳训练除了学习泳姿,还注重锻炼水中应变。  除了幼儿园,荷兰每个小镇都有一个游泳池,里面也有游泳课上。长方形的游泳池一般隔成四个游泳班,两个浅水池、两个深水池。浅水池第一个班叫“白色班”,主
每当节日来临,孩子们就会眉飞色舞,喜逐颜开。因为他们知道,节日是绝佳机会,只要通过简单的察言观色,挑选父母心情最好的时刻,撒撒娇,软缠硬磨,父母们几乎都会有求必应。节日,就好像孩子手里的“阿拉丁神灯”,想拥有什么,就能变出什么。  去吃肯德基、麦当劳,或者去趟游乐场、动物园。这些礼物,在物质条件优越的今天,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为了迎合节日气氛,更为了表达爱子之情,父母们只有越发精心地挑选节日礼物
眼药有很多种,常用的一般是消炎抗菌类和抗病毒类。消炎抗菌类如氯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药水、诺氟沙星、利福平滴眼液等,抗病毒类如羟苄唑、环胞苷和病毒唑等。它们除了可以用来治疗眼疾,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滴鼻子,治感冒  感冒时,鼻腔内病毒或病菌大量繁殖,使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而致鼻塞、流涕、咽痛等不适。当眼睛有些发痒,伴有打喷嚏时,就有可能感冒了。这时用抗病毒的眼药水点眼睛、鼻子,既能杀菌
打开邮箱,发现这样一封来信:  Hi,冒昧给您发邮件,是因为看到你那篇关于眼泪的文章。我很赞同文章的观点,觉得应该让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并帮他们认识情绪。但我婆婆看后回复道:“同意该看法,不过应分年龄段,尤其男孩子较皮实!”我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貌似她说得也有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像文中那种处理孩子哭的方式,适合男孩吗?对于男孩的教育普遍都是不要哭,害怕他们不坚强。我儿子目前快2岁,一直以来他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