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发现,自从浩浩上了幼儿园后,竟不知不觉染上了撒谎的恶习。比如,明明是自己把图书撕破了,他却告诉妈妈是楼下的元元撕破的;从幼儿园回来时,浩浩会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实际上,老师并没有表扬他,只是因为妈妈答应过他,只要受到表扬就会奖励他一块巧克力。在得知浩浩的种种撒谎行为后,爸爸妈妈很是担心,难道是孩子的道德发展有问题?
心理诊断: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但许多孩子却常常说的一个样,做的又是另一个样,就像上述案例中的浩浩一样,惹得父母焦虑不已。其实,大部分孩子并不是故意撒谎的,在浩浩这个年龄阶段,由于其认知和语言水平发育不成熟,孩子还不能看出行为与言语之间的直接关系,所以常常出于各种理由而说出撒谎的话。比如,有的孩子是因为父母要求太严格,自己达不到要求而不敢说真话;有的孩子是因为受到冷落,企图通过撒谎来引起父母的重视;而有的孩子则是因为怀有自卑心理,希望通过撒谎来赢得别人的赞美……像案例中的浩浩,就是为了获取表扬或逃避惩罚而撒谎。如果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撒谎的次数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严重,那么,父母就要引起重视了。
见招拆招123:
当孩子撒谎了,父母首先应该细心地分析,从儿童认知发展上找原因,针对不同情况来采取措施。一般来说,孩子说谎话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原因一:
为了保护自己
孩子在做错了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他会在内心建立一种防御机制:如果父母打骂我,我就撒谎,如果父母宽恕我,我就实话实说。因此,促使孩子撒谎的根源往往在于父母过于严厉的态度。
建议:引导孩子承认错误——否认自己做错事是孩子常用的撒谎方式,他会为了使自己避免受罚,而用编造谎言来应付大人。心理学研究表明,懂得否认,显示了孩子的智力发展正常,已经开始了解因果关系了。针对这样的撒谎,父母不要把它理解成是不诚实的,而是要弱化孩子撒谎,耐心教育,引导孩子承认错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调整自己的施教言行。对孩子的问题多鼓励,少批评,以避免孩子为了逃避惩罚形成撒谎的习惯。
原因二:
分不清现实与想像
由于幼儿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不足,常常导致孩子无法“消化”日常的所见所闻,甚至分不清童话故事、卡通影像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互相借代、穿插在记忆里,陈述出来就变成了夸大其词的“撒谎”。
建议:弱化撒谎,强化想像——如果孩子说谎是编故事型的,父母大可不必勃然大怒,以免造成孩子的罪恶感。一般来说,4、5岁的孩子往往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创造”一些事实。这种情况是因为事物的复杂性超过了孩子所理解的范围,导致孩子分不清什么是事实和想像,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撒谎。这时,父母应该关心的不是孩子的说谎,而是说谎背后隐藏的含义。比如,当父母发现孩子时常描述一些假想的朋友或者奇遇时,就应该想想是否孩子的现实生活中缺乏伙伴,或者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过少,让孩子缺乏温暖。
原因三: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有时孩子会为了想得到某些东西而撒谎,比如上案例中的浩浩。这种情况下的谎言一旦得到满足,特别容易形成撒谎习惯,所以父母要及时察觉孩子的异样,避免让孩子撒谎成功,产生正强化。
建议: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的合理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他必然会寻求满足需要的办法,而这种办法往往就是撒谎。因此,当孩子向父母讲述他的需要时,父母应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以后可以满足的。然后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对不必当时就满足的需要可以留到以后慢慢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则要跟孩子讲明道理。
心理诊断: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但许多孩子却常常说的一个样,做的又是另一个样,就像上述案例中的浩浩一样,惹得父母焦虑不已。其实,大部分孩子并不是故意撒谎的,在浩浩这个年龄阶段,由于其认知和语言水平发育不成熟,孩子还不能看出行为与言语之间的直接关系,所以常常出于各种理由而说出撒谎的话。比如,有的孩子是因为父母要求太严格,自己达不到要求而不敢说真话;有的孩子是因为受到冷落,企图通过撒谎来引起父母的重视;而有的孩子则是因为怀有自卑心理,希望通过撒谎来赢得别人的赞美……像案例中的浩浩,就是为了获取表扬或逃避惩罚而撒谎。如果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撒谎的次数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严重,那么,父母就要引起重视了。
见招拆招123:
当孩子撒谎了,父母首先应该细心地分析,从儿童认知发展上找原因,针对不同情况来采取措施。一般来说,孩子说谎话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原因一:
为了保护自己
孩子在做错了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他会在内心建立一种防御机制:如果父母打骂我,我就撒谎,如果父母宽恕我,我就实话实说。因此,促使孩子撒谎的根源往往在于父母过于严厉的态度。
建议:引导孩子承认错误——否认自己做错事是孩子常用的撒谎方式,他会为了使自己避免受罚,而用编造谎言来应付大人。心理学研究表明,懂得否认,显示了孩子的智力发展正常,已经开始了解因果关系了。针对这样的撒谎,父母不要把它理解成是不诚实的,而是要弱化孩子撒谎,耐心教育,引导孩子承认错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调整自己的施教言行。对孩子的问题多鼓励,少批评,以避免孩子为了逃避惩罚形成撒谎的习惯。
原因二:
分不清现实与想像
由于幼儿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不足,常常导致孩子无法“消化”日常的所见所闻,甚至分不清童话故事、卡通影像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互相借代、穿插在记忆里,陈述出来就变成了夸大其词的“撒谎”。
建议:弱化撒谎,强化想像——如果孩子说谎是编故事型的,父母大可不必勃然大怒,以免造成孩子的罪恶感。一般来说,4、5岁的孩子往往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创造”一些事实。这种情况是因为事物的复杂性超过了孩子所理解的范围,导致孩子分不清什么是事实和想像,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撒谎。这时,父母应该关心的不是孩子的说谎,而是说谎背后隐藏的含义。比如,当父母发现孩子时常描述一些假想的朋友或者奇遇时,就应该想想是否孩子的现实生活中缺乏伙伴,或者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过少,让孩子缺乏温暖。
原因三: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有时孩子会为了想得到某些东西而撒谎,比如上案例中的浩浩。这种情况下的谎言一旦得到满足,特别容易形成撒谎习惯,所以父母要及时察觉孩子的异样,避免让孩子撒谎成功,产生正强化。
建议: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的合理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他必然会寻求满足需要的办法,而这种办法往往就是撒谎。因此,当孩子向父母讲述他的需要时,父母应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以后可以满足的。然后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对不必当时就满足的需要可以留到以后慢慢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要,则要跟孩子讲明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