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降世,国漫崛起?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tta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魔童降世》剧照

  魔童降世,生逢其时!
  暑期档万马齐喑,接二连三的大撤退后,《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魔童降世》)成了唯一一抹亮色。
  大胆创新是它称王的最大荣光。
  哪吒的故事,经过无数次的讲述,已近枯竭,但这次还能翻出花样来,委实不易,以至于业界和影迷纷纷高喊:国漫崛起!国漫复兴!
  但它真的可以胜任一个艺术门类据此崛起的使命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重新审视“国漫崛起”这一概念,不难发现,它本质上是个伪命题。
  或许,国漫的真正崛起,正要拆除这个口号下的迷障。

热血国漫


  就像《大圣归来》对《西游记》的颠覆那样,《魔童降世》也翻转了《封神演义》的叙事模型。它们的内在驱动力都是一致的:热血。“大圣”与“魔童”两个角色形象,正是这种创作取向下的结晶。
  传统叙事下,孙悟空一贯以正统反叛者的形象被一代又一代人共情。哪吒则以骨肉与父权决裂,而爆发出巨大人伦张力。不一样的是,这次“大圣”和“魔童”所谓颠覆性的创新,是对上述母题的改造。
  “大圣”的狂躁抑郁,与当下某种丧文化的社会心理不谋而合。觉醒与归来,是一次热血沸腾的、对自我沉沦的反击。
  魔童的故事也是类似的演化逻辑。只不过,它把张力外化了。人物的冲突不是来自自我,而是一个社会性的偏见与孤立,热血所驱动的,是对认同感的获取。
  不得不说,两部影片成功的第一因素,就是这种非常具有当下感的言说方式,以至于,一些致力于平权运动的媒体还对魔童作酷儿化解读。
  《魔童降世》无意于展开社会性的讨论,巧妙避开了哪吒题材最强有力的人伦内核,转而把最大力量挥向了一个宏大的命题—命运。
  这是一个极其大而无当的词汇,不像希腊神话中对抗命运的悲剧感和严肃性,热血的包装下,它成了砸向棉花的花拳绣腿。正因为如此,营销口号可以很响亮,“我命由我”“人定胜天”,炖出一锅热气腾腾的鸡汤。

  国产动漫多是摆荡于日漫和美漫之间,很多作品甚至不伦不类。

  兩部经由热血点化的电影,诞生了全新的共情场域。如一层光晕,包装出一种带有“中二”气息的“反叛”和“酷”,恰逢其时地激扬了某种低迷的气氛,又在民族情绪的勾兑下,迅速神化。
  毫无疑问,在影迷心中,《魔童降世》也会跟《大圣归来》一样,成为“国漫崛起的又一扛把子之作”。至少,在营销意义上,它承担了这一历史使命。
  我们抛开某种圈子文化的信仰加成,从更广泛的视野来看,国漫,从小荧屏的低幼化,来到了大银幕的青年化。当我们谈论“国漫崛起”,自然是大众意义上适合青少年、成年人看的动画片。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成长。

“崛起”这些年


  2015年,《大圣归来》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拐点。它以媲美好莱坞的工业水准,点燃了集体情绪,口碑迅速发酵,创造了动画片的票房历史—近10亿。
《大圣归来》剧照

  “国漫崛起”的口号正式打响。几乎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动画制作公司,身价倍涨,IP、变现,沸反盈天的景象里,泡沫在扩张。
  此后,大批参差不齐的作品涌现,纷纷打起了“国漫崛起”“国漫复兴”的Slogan。而这也是每一部国产动漫上映所必备的口号,以至于有网友调侃,国漫每年都要崛起一两次。
  然而另一种景象却是,资本的盲目扩张,最终还是撑破了泡沫。寒冬悄然而至,倒闭、破产、亏损、欠薪等新闻层出不穷。很多制作公司难以为继。
  回过头来看,热钱的涌入,到底有没有让国漫变得更好?剥开国漫崛起的情怀外衣,便可一探究竟。
  分析《小门神》《大鱼海棠》《阿唐奇遇》《白蛇:缘起》《风语咒》等作品,这些不差钱也不差技术的大制作,作品呈现出来的工业水准,如建模、动作和视觉等,基本匹配了它们背后资本的运作能力。
  不过,一个共同的硬伤在于,审美风格的趋同。尽管多数作品都吸取了中国风的元素,事实上,数字技术渲染出来的痕迹却很浓重。可见,它们还处在低级的审美趣味上。甚至可以说,其审美偏向游戏艺术,而非电影艺术。
  这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大世界》《大护法》就提供了鲜活的反例,两部片子从画面上看,相对粗劣,明显受限于成本,却能在艺术探索中,走出风格化和先锋性,显得别具一格。
  更进一步,故事是所有国漫的硬伤。抛开情节漏洞这种基本叙事缺陷不谈,几乎所有国漫的故事都欠缺新意,毫无开拓性,即便《大鱼海棠》借助日本动画和中国神话,架构起一个宏大的幻想世界,有丰富的视觉创意,但人物和故事本身却无比俗套和老旧。
  日漫之所以成为日漫,除了风格、故事,还有价值观,它们都自成体系。相反,国产动漫多是摆荡于日漫和美漫之间,很多作品甚至不伦不类。

  30年间,美影厂把中国水墨动画推向了美学的巅峰。

  所以讨论国漫崛起的前提,不是崛起,而是国漫。这个问题有必要转换一下:什么是国漫?这个概念成立吗?

日本动画大师偷师学艺的日子


  有网友认为,中国动漫之所以让人难以产生共鸣,最大的原因是,缺少中国味。这不是讲中国元素的缺乏,而是角色长相、表情和说话方式、动作细节,以及最重要的表情,都不像中国人。   以《大鱼海棠》为例,木然的表情动作,更接近日漫的表现方式,你很难在其中看到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
  那么国漫存在吗?语境回溯半个世纪,答案是有的。
  可能没人知道,半个世纪前,中国动画曾经享誉世界,即便是日本,也有很多后来成为大师的人向中国动画取经。日本动画大师高畑勋,在中国动画里找到了留白艺术的诀窍,并在日本发扬出来。此外,手冢治虫、宫崎骏也曾是中国动画的粉丝,深受其启发和影响。
  这要归功于1957年成立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美影厂”)。我们同年所熟知的《大闹天宫》《牧笛》《哪吒闹海》《宝莲灯》等,正是出自于此。
《大闹天宫》
《九色鹿》
《哪吒闹海》
《宝莲灯》
《白蛇:缘起》
《大魚海棠》剧照

  从巅峰之作《大闹天宫》可窥彼时的创作景象。导演万籁鸣要求极高,画师们绘图时,面前摆一面镜子,做动作和表情时,就对着镜子端详自己,再落实到画稿上。反反复复,直到导演满意,真正反映了中国动画的匠心。
  正是这样的匠心,使得动画形象非常贴合中国人的特征。就连《九色鹿》中刻画的动物形象,也传神表现出中国人独有的含蓄。更不用说,它们的艺术气质也是深得中国文化的神韵。
  30年间,美影厂把中国水墨动画推向了美学的巅峰,也把国漫推向了世界。
  国漫之为国漫,不是宏大的产业技术,而是细微之处的艺术创造。不要小看了细节。电影艺术的真实性,除了视听语言、故事层面以外,演员如何用表情、眼神、动作和说话表现人物情感和思想,是角色真实性的关键。动画同样如此,不仅要表现出一个人,更要让它表现得像一个中国人。传神,是动画最基础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艺术表现。
  当然,今天的动画跟后来的美影厂面临着相似的悖论—投入与产出。美影厂之所以衰落,是市场经济来了,创作者们面临赚钱和生存的压力。这种压力或将长期禁锢中国的动画从业者。
  美影厂的命运是富于教益的。当年宫崎骏和高畑勋纷纷前来参观,结果高层们只关心钱和效益的问题,这让两人的失望感无以复加。
其他文献
见微知著是恒久不变的道理之一。比如,对德国汽车制造产业来说,其背后的江湖从一个极小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敞篷跑车一键自动开合的专利技术。  戴勒姆、宝马、奥迪、保时捷和大众,这些共同撑起德系品牌的几大巨头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了造出更好的汽车而展开激烈的竞争——至少这是汽车公司总裁、经济学家和政客们乐此不疲地告诉公众的一种认知:对一个经济体来说,开放的市场竞争能够带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然而这一认知却是错误
众所周知,地球的磁场会以一种有些令人不安的规律翻转方向:磁北极向南极切换,反之亦然。人们对推动这种变化的过程知之甚少。科学家们已经知道的是,最后一次逆转发生在大约77.3万年前,但在星球的核心究竟发生了什么,依然不为人所知。  然而,一项新研究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根本原因。这项新研究表明,磁场逆转所需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这些发现将指出下一次翻转对人类的可能影响。漫长过程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
巴西里约,一名女子坐在Cantagalo贫民窟内一家旅馆的阳台上  3月21日,巴西前总统米歇尔·特梅尔(Michel Temer)因涉嫌贪腐,在位于圣保罗的家中被捕,随后被押往里约热内卢执行预防性监禁。此时距其结束总统任期,尚不足4个月。再联想尚在狱中服刑的前总统卢拉及被弹劾的前总统罗塞夫,不免让人猜测:巴西的前总统们,是否会陷入“韩式陷阱”?何为“韩式陷阱”  所谓“韩式陷阱”,是指自1987
T.N.斯里纳特最近正式迈入印度中产阶级,因为他买下了一辆新的本田Activa 4G摩托车。厌倦了孟买糟糕的通勤火车,这个28岁的保险业务员成为家里第一个拥有自己摩托车的人。他贷了6.4万卢比(约合1000美元),从孟买市中心的一个经销商手里买到了这辆摩托车,这笔贷款的偿还期是两年。不过这笔开销占到了他月薪的十分之一,这可比坐火车贵多了,说这话时他满脸的骄傲。印度的中产春风?  无论是孟买,还是明
“一回到工作岗位上,他们就塞给我一大堆文件。”税务专家理查德·卡希尔说道,这就是他在第二个宝宝出生后重返国际大公司工作的经历。英国在职奶爸压力山大  说起他的前雇主,理查德表示:“他们其实就是想说,他们很不爽我。”  2015年之后,英国政府出台政策允许父母共享育儿假。在这项政策的鼓励下,理查德决定请假在家照顾刚出生的宝宝。但根据英国下议院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理查德接下来的遭遇其实非常典型,很多希
随着飞机落地,我们抵达了德国的首都柏林。出了机场,搭上出租车,去往酒店的路上,我们看到外面的景色,从什么都没有,到渐渐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建筑。  那时大约是下午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开始慢慢落下。落日的余晖闪耀在大量使用玻璃幕墙的现代化建筑上,使得建筑上一个个都倒映着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到达酒店之后,去到房间,把我们那些笨重的行李放了下来,然后我们便出发去吃晚饭了。说到德国的菜,想到的肯定是像
去年10月16日,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间谍之桥》在北美上映。影片改编自一位名叫詹姆斯·多诺万的美国律师的真人真事。1960年,美军U-2侦察机在苏联上空被击落,执行秘密任务的飞行员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被俘。“间谍之桥”是指冷战时期位于东德的格利尼克大桥,1962年,美国在那里换回了鲍尔斯。然而,鲍尔斯在回国后却饱受质疑。加里·鲍尔斯与U-2侦察机飞越苏联上空遇到麻烦  1960年5月1
“庞蒂尼亚公国”  “右手第二条路,一直向前,直到天明。这就是彼得告诉温迪到‘永无乡’去的路。”这是《彼得潘》里的段落,但“永无乡”真的存在吗?哪一张地图可以找到它?  孩童大概率会嘲笑这样的问题,但如果请教一位历经世事变迁的老人,或许他会铺开世界地图,拾起放大镜告诉你:“唔……据说,很久以前,在这里有过一个小国家……”  更确切地说,是“微型主权”。它们大多位于岛屿和沙漠,利用地理上的独特优势,
丹麦哥本哈根市的新港运河  丹麦人,据说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强的一撮人。除了“惬意”(Hygge)之外,别无他想。  为了营造出Hygge的氛围,丹麦人不遗余力地每天说几百次Hygge、造出一大堆以Hygge为词根的词,他们还年年以“让你觉得最Hygge的事”的名目,搞一些调查。  在一份调查里,最Hygge的前五名分别是:热饮、蜡烛、壁炉、圣诞和桌游—仿佛来自童话王国的丹麦人每天都活在童话里,满脑子
1895年在美国东海岸城市巴尔的摩的一条传闻并不准确,当时那条街上都在传洛阿内家族企业要倒闭了。  为了证明谣言子虚乌有,当时的家族企业领导人贾维斯·洛阿内在船帆、遮阳篷、帐篷、公司旗帜和运货马车敞篷上都贴了声明,甚至还专门派传单来澄清事实。声明上写道:“不管有多少人以为是真的——洛阿内企业并没有倒闭。”谣言的来源很可能是竞争对手,声明上还补充了这么一句——尽管有人非常热切地希望我们倒闭。洛阿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