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新课程下的小学生思想行为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vaf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小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敢于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求新求异。与思想开放活跃并存的另一特点,是思想观念混乱。在人生价值、道德取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统一的导向,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
   在奉献与索取、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大多数学生追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无私奉献在当代中小学生中已经淡化,甚至难以理解。据调查,当代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生活条件优越得多,他们拥有比过去几代学生所不曾拥有的精神与物质享受,然而他们的不满足感比任何时代的学生都要大。他们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得要为别人做出奉献和牺牲。对奉献和索取缺乏正确的、深层次的理解,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受爱而不知爱人,是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
   求实求真是当代中小学生一个明显的思想特点。是否合乎实际,是他们判断是非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们更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自体验,甚至对于媒体的宣传、学校的教育也持分析和怀疑态度。然而,这种求实求真离开了高尚的人生理想导向,又难免陷入追求实惠的狭隘天地。
   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动指南,由幼儿时听从父母转向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尚小、涉世未深、独立性不强,他们在思想上、言论上崇尚主体的能动性,而在行动上却有很大反差,出现独立意识与独立行为的不一致。往往在顺境中他们的独立意识表现得很充分,当遇到挫折或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又表现出很强的软弱性、依赖性。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的生活优越,备受父母的疼爱,缺乏艰苦的锻炼,意志力更为脆弱。这种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能力滞后矛盾,正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的具体体现。
   面对改革开放、复杂变革的社会大环境,面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高标准要求,面对敏感活跃、对教育选择性强的教育对象,学校德育原有的机制与模式与之不相适应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德育工作“低效”的现状也严重地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集中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②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的内容和反馈方式难以把握与预测,从而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
   面对上述新时期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德育的特点,对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应认真做好以下方面:
  
  1 在德育目标上
  
   要改变那种脱离突际、要求过高、抽象笼统、不分层次,上下一般粗的“一刀切”的做法。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和当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研究和制订科学的、具有层次性和稳定性的德育目标体系。过去学校德育工作由于缺乏既定的目标与序列,德育工作经常跟着形势任务转,难以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架构。但是,由于某一时期社会对德育目标贯彻要求的侧重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教育过程的社会性、长期性、复杂性,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艰巨性、曲折性、反复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在进行德育时,在不同时期或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一个根据实际需要而转移的重点。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突出目标的某一方面。
  
  2 在德育内容上
  
   要克服随意性、运动式,逐步形成纵横衔接,具有整体性、层次性、连贯性的内容体系。在继承反映我国几千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的德育内容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德育内容的新领域,在坚持传统德育内容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将现在较为狭窄的德育内容拓展为面向社会实际的生存适应教育,使学校德育更加贴近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更加贴近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精神需要。
  
  3 在德育方法上
  
   要革除呆板单一、形式化、模式化、简单化的弊端。要努力寻找德育与当代学生精神需求的结合点,不断总结升华一线教师创造的新鲜经验,用以充实、丰富、完美具有我国特色的德育方法体系。坚持寓德育于各科的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把德育工作寓于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活动当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把品德教育升华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4 在德育管理上
  
   要努力探索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合力网络的构建,形成一个灵活畅通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三结合教育网络,利用德育基地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研究德育工作和学生品德的科学评价方法。
其他文献
在经济信息时代,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实现高效的教学质最,成了每所学校管理层必须思考的问题。学校应想方设法创造一切条件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引领每一位教师进行策略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轻负担、高效率,从而使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跨步前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那么,该如何实现高效的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除了教师要有强烈的教学质量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形成教师间良性的竞争氛圈
期刊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新课程已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生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看到新课程理念的存在,并感受到它的冲击力,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念的落实,那么,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教育新理念呢?    1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自身角色     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经过课程改革知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我们都接受了新
期刊
【摘 要】 有很多的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痛,作文成了他们学习中最恐怖的时刻,无丝毫的兴趣而言,这也一度是很多语文老师最棘手的问题。语文教师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关键词】 美是生活 兴趣 赏识教育     在古代考试中曾经全部是作文,即便现在也几乎是语文分数的半壁江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这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这中考的半壁江山,莘莘学子当然是于心汲汲焉,不敢有丝
期刊
近几年来,全国中职学校的生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职教育的生源是中考落榜生或成绩较差的初中毕业生。由于各职教类学校招生多而生源少,各校纷纷争抢生源,中专入学已经没有分数线了,实际上是来者不拒,所以学生的总体文化基础也较差。但是长期以来,中专的课程教学大多沿用过去的教学体系,不适应现代中专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更不适应中专生的生源状况,若不改革中专教学中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势必严重影响中专班的教学质量,
期刊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所以参与首先是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学中就得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数学学科有着它本身的特性:严密性、逻辑
期刊
1 数学模型的定义     从广义上说,数学模型是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某些属性的一个近似反映,从狭义上说,只有反映特定问题或特定的具体事物系统的数学结构才叫数学模型。在应用数学中,数学模型一般指狭义的理解,目的在于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的简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数学模型解释道:“这个术语的第二种用法
期刊
【摘 要】 花卉由于姿色秀丽、鲜艳、花香馥郁,而为人们所喜爱。通过养花能陶冶人们情操、丰富文化生活,增进身心健康。但在繁殖和栽培花卉过程中,常会遭到多种病虫的侵害,造成形态失常、枝叶残缺不全,或凋零枯萎,甚至死亡。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花卉的需求日趋强烈,不仅数量要求增加,而且对品质也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对花卉病虫害的防治进行探讨。  【关键词】 花卉病虫害 基本知识 病虫害防
期刊
新课改正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开展,它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  律,强
期刊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合理整合,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层次明晰、色彩绚丽。课文“活”起来了,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有了信息技术这双翅膀,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合理 信息技术 优化 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趋广泛,它日益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一高性能的现代化设备,对作为培养人才摇篮的学校而言,更是
期刊
【摘 要】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语文课堂亮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将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和谐教育。多媒体技术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彰显和谐,将抽象、直白的知识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技术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彰显和谐;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多媒体参与的和谐课堂中得到了提高;多媒体以其特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