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政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BT模式也逐渐被许多人接受。但BT模式在我国市政建设行业使用时间较短,因此其合同的内容、BT模式的运转及操作的方式方法等许多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BT项目合同风险管理要做好事先识别和预测,过程防范及应对;要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做好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整体把控,合理制定各层面的管理制度将风险弱化或消除。
关键词:BT项目 合同风险 分析应对 措施
1 BT合同主要风险源
1.1 外部环境因素
由于发包人提供施工图纸、材料供应及村民干扰等原因造成项目停工费用损失而产生费用的增加及在施工现场遇到不利的物质条件导致项目工期损失及成本的增加。
1.2 工期变化
由于发包人要求提前竣工或因发包方原因导致工期延误后,发包方仍要求按期竣工而引起承包人施工费用的增加。
1.3 价格变化
材料单价的涨跌幅度及材料运距发生变化等原因造成项目施工费用的增减。
1.4 BT回购风险
回购人未能严格按BT合同条款履行回购或回购款延期支付影响项目整体回购进展。项目施工投入资金较大,若回购款延期支付将会造成项目资金链断裂,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及银行还款计划。
1.5 合同文件的缺陷
1.5.1合同條款规定用语含糊、不够准确。
1.5.2合同条款的约定存在漏洞,条款表述语句含糊不清,条款约定中对项目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未做出明确规定和预料,约定事宜中缺少某些必不可少的条款。
1.5.3合同条款之间存在矛盾。
1.5.4合同约定双方责权利条款方面,违背了合同的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如合同条款约定对合同双方的责权利约束不平衡,某些约定的条款中隐含了较大风险且对合同单方要求过于苛刻,甚至在部分约定条款里面隐含着一种圈套。
1.6 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法的变化
1.6.1因发包人要求加速工程施工、缩短工期,工程赶工迫使承包人劳动力资源、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的增加及各工种交叉干扰增大工作量等引起承包人额外增加费用的开支。
1.6.2因施工现场场地狭窄,以至场内运输运距的增加而发生超运距费用。
1.6.3因在特殊环境中或恶劣条件下施工发生的降效损失和增加的安全防护、劳动保障等费用(例如,自*年*月*日起,**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在已有计价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相应比例的“扬尘污染专项治理费项目”)。
1.6.4在施工中执行经建设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时,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而引起施工方法的变化导致项目费用的增加。
1.7 工程保险
承包人在遭受损失时,根据项目所投保的险种,在规定期限和范围内向保险公司提出的有关索赔。
1.8 政府信用风险
政府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重大调整,政府支持度出现重大调整,致使协议签署时的承诺条件出现不能预料的变化,从而增加投资利益的不确定性及政府对项目公司的满意度影响企业信用。
1.9 不可抗力风险
因设计变更、地质条件等现场条件变化引起的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
1.10 其他
合同约定的其他索赔:依照合同规定应进行的计量、计价不被接受或有争议等情况构成的索赔事项。
2 BT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2.1 因征地拆迁影响,导致项目合同工期延误风险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因受政府征地拆迁影响,发包方不能按时移交施工作业面,导致项目合同工期延长,从而造成项目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项目合同工期的延长即延长了项目公司既定的投资回收期,减少了预期利润,增加了投资成本。
2.1.1 项目合同工期延长主要面临风险及困难
2.1.1.1 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工期延长,受原材料价格变化、劳动力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利率变化以及环境和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增加了项目的投资风险。
2.1.1.2投资效益实质性降低
工期延期,不但延长了项目的回购期,相应的延长了投资人偿还银行贷款时间,增加利息成本。
2.1.1.3政府信用风险
在延长工期内,政府信用发生重大变化,回购能力不足,必然影响已投入资金安全和投资回报。如果在延长的工期内,政府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重大调整,政府支持度出现重大调整,致使协议签署时的承诺条件出现不能预料的变化,从而增加投资利益的不确定性。
2.1.2 合同工期延误的风险防范措施
2.1.2.1做好工期延误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
a 收集项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招标补遗书、项目中标通知书及项目BT合同中约定与项目合同工期相关条款,主要针对有利于承包人权益部分进行重点研究分析。
b 研究《建筑工程合同法》、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等法律法规及示范文本中对有关建设工程工期延误条款的约定,做出相应的措施。
c 重点分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对工程索赔条款的约定。按索赔的合同依据区分合同中明示的索赔(即“明示条款”)和合同中默示的索赔(即“默示条款”或“隐含条款”),示范文本中约定对承包人索赔事件及可补偿的内容。
2.1.2.2 夯实政府方承诺条件,降低投资风险
根据项目实际建设情况,一方面积极与政府方沟通做好项目前期及建设过程中合法合规性文件及与监理、发包方等方面相关项目工期有利文件收集的同时,根据政府方移交工作面情况保质保量完成承包人施工任务;另一方面合同双方以签订补充协议形式,以此夯实政府方的承诺条件,提高项目投资风险抵抗能力。 2.2 项目经理变更违约风险
2.2.1 变更合同项目经理面临的合同风险
根据BT合同专用条款约定:“承包人需更换项目经理,必须经发包人同意,且发包人对后任项目经理满意后,才能正式更换,并支付给发包人相应的违约金”。按BT合同约定条件若变更项目经理需支付发包人一笔数额巨大的项目经理更换违约责任费,将存在很大的合同违约风险。
2.2.2 风险应对措施及风险处理
鉴于该项目因政府方征地拆迁原因导致项目工期相应延长,且在项目实施中承包人未在合同约定工期内对项目投标时的项目经理进行变更。因此,承包人提出变更项目经理应不属于承包人违约行为,不应承担变更项目经理违约金事项。承包人承诺更换后的项目经理将继续履行合同中相关职责,不降低施工质量,严格按规定及时办理更换项目经理备案手续。发承包双方以签订补充协议形式,明确发包人将不追究承包人变更项目经理的违约金,双方以签订补充协议书形式明确项目经理变更事项不再追究违约事项,以此消除了承包人更换项目经理的违约风险。
3 为降低BT合同风险具体工作中应采取的有效防范计划
为了有效规避和降低BT合同在双方执行过程中和项目收尾阶段存在的合同风险和风险隐患,确保BT项目后期竣工结算审计和项目回购款的顺利收回,具体工作中应做好如下风险防范计划:
3.1 强化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以项目回购和竣工结算审计为重点,积极协调、督促各方快速推进项目回购和结算审计工作,尽快回购资金,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3.2 加强项目竣工结算审计跟踪
加强项目竣工结算资料的审计跟踪力度和密切溝通工作,加强审计公关力度,确保尽早实现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定价并根据结算审定时点及时启动回购申请。
3.3 加大项目风险评估意识
做好项目回购期合同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工作,结合项目实际加强政府方违约事件的风险评估意识,并制定相应防范及应对措施,确保项目后期顺利回款。
4 结束语
回购工作做为BT项目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的规避和降低BT合同在双方履行过程中和项目收尾期所面临的合同风险及风险隐患,确保项目完工后顺利回购,降低项目投资风险和保证项目利益最大化。在BT项目实施过程中影响和制约项目回购的因素众多,任何一项风险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项目合同风险的加剧,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因地制宜,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做到事先预判、过程控制,也是完全可以消除或降低风险级别,顺利达到项目BT合同风险管理的目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市政工程BT项目合同书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
关键词:BT项目 合同风险 分析应对 措施
1 BT合同主要风险源
1.1 外部环境因素
由于发包人提供施工图纸、材料供应及村民干扰等原因造成项目停工费用损失而产生费用的增加及在施工现场遇到不利的物质条件导致项目工期损失及成本的增加。
1.2 工期变化
由于发包人要求提前竣工或因发包方原因导致工期延误后,发包方仍要求按期竣工而引起承包人施工费用的增加。
1.3 价格变化
材料单价的涨跌幅度及材料运距发生变化等原因造成项目施工费用的增减。
1.4 BT回购风险
回购人未能严格按BT合同条款履行回购或回购款延期支付影响项目整体回购进展。项目施工投入资金较大,若回购款延期支付将会造成项目资金链断裂,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及银行还款计划。
1.5 合同文件的缺陷
1.5.1合同條款规定用语含糊、不够准确。
1.5.2合同条款的约定存在漏洞,条款表述语句含糊不清,条款约定中对项目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未做出明确规定和预料,约定事宜中缺少某些必不可少的条款。
1.5.3合同条款之间存在矛盾。
1.5.4合同约定双方责权利条款方面,违背了合同的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如合同条款约定对合同双方的责权利约束不平衡,某些约定的条款中隐含了较大风险且对合同单方要求过于苛刻,甚至在部分约定条款里面隐含着一种圈套。
1.6 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法的变化
1.6.1因发包人要求加速工程施工、缩短工期,工程赶工迫使承包人劳动力资源、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的增加及各工种交叉干扰增大工作量等引起承包人额外增加费用的开支。
1.6.2因施工现场场地狭窄,以至场内运输运距的增加而发生超运距费用。
1.6.3因在特殊环境中或恶劣条件下施工发生的降效损失和增加的安全防护、劳动保障等费用(例如,自*年*月*日起,**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在已有计价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相应比例的“扬尘污染专项治理费项目”)。
1.6.4在施工中执行经建设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时,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而引起施工方法的变化导致项目费用的增加。
1.7 工程保险
承包人在遭受损失时,根据项目所投保的险种,在规定期限和范围内向保险公司提出的有关索赔。
1.8 政府信用风险
政府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重大调整,政府支持度出现重大调整,致使协议签署时的承诺条件出现不能预料的变化,从而增加投资利益的不确定性及政府对项目公司的满意度影响企业信用。
1.9 不可抗力风险
因设计变更、地质条件等现场条件变化引起的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
1.10 其他
合同约定的其他索赔:依照合同规定应进行的计量、计价不被接受或有争议等情况构成的索赔事项。
2 BT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2.1 因征地拆迁影响,导致项目合同工期延误风险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因受政府征地拆迁影响,发包方不能按时移交施工作业面,导致项目合同工期延长,从而造成项目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项目合同工期的延长即延长了项目公司既定的投资回收期,减少了预期利润,增加了投资成本。
2.1.1 项目合同工期延长主要面临风险及困难
2.1.1.1 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工期延长,受原材料价格变化、劳动力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利率变化以及环境和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增加了项目的投资风险。
2.1.1.2投资效益实质性降低
工期延期,不但延长了项目的回购期,相应的延长了投资人偿还银行贷款时间,增加利息成本。
2.1.1.3政府信用风险
在延长工期内,政府信用发生重大变化,回购能力不足,必然影响已投入资金安全和投资回报。如果在延长的工期内,政府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重大调整,政府支持度出现重大调整,致使协议签署时的承诺条件出现不能预料的变化,从而增加投资利益的不确定性。
2.1.2 合同工期延误的风险防范措施
2.1.2.1做好工期延误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
a 收集项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招标补遗书、项目中标通知书及项目BT合同中约定与项目合同工期相关条款,主要针对有利于承包人权益部分进行重点研究分析。
b 研究《建筑工程合同法》、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等法律法规及示范文本中对有关建设工程工期延误条款的约定,做出相应的措施。
c 重点分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对工程索赔条款的约定。按索赔的合同依据区分合同中明示的索赔(即“明示条款”)和合同中默示的索赔(即“默示条款”或“隐含条款”),示范文本中约定对承包人索赔事件及可补偿的内容。
2.1.2.2 夯实政府方承诺条件,降低投资风险
根据项目实际建设情况,一方面积极与政府方沟通做好项目前期及建设过程中合法合规性文件及与监理、发包方等方面相关项目工期有利文件收集的同时,根据政府方移交工作面情况保质保量完成承包人施工任务;另一方面合同双方以签订补充协议形式,以此夯实政府方的承诺条件,提高项目投资风险抵抗能力。 2.2 项目经理变更违约风险
2.2.1 变更合同项目经理面临的合同风险
根据BT合同专用条款约定:“承包人需更换项目经理,必须经发包人同意,且发包人对后任项目经理满意后,才能正式更换,并支付给发包人相应的违约金”。按BT合同约定条件若变更项目经理需支付发包人一笔数额巨大的项目经理更换违约责任费,将存在很大的合同违约风险。
2.2.2 风险应对措施及风险处理
鉴于该项目因政府方征地拆迁原因导致项目工期相应延长,且在项目实施中承包人未在合同约定工期内对项目投标时的项目经理进行变更。因此,承包人提出变更项目经理应不属于承包人违约行为,不应承担变更项目经理违约金事项。承包人承诺更换后的项目经理将继续履行合同中相关职责,不降低施工质量,严格按规定及时办理更换项目经理备案手续。发承包双方以签订补充协议形式,明确发包人将不追究承包人变更项目经理的违约金,双方以签订补充协议书形式明确项目经理变更事项不再追究违约事项,以此消除了承包人更换项目经理的违约风险。
3 为降低BT合同风险具体工作中应采取的有效防范计划
为了有效规避和降低BT合同在双方执行过程中和项目收尾阶段存在的合同风险和风险隐患,确保BT项目后期竣工结算审计和项目回购款的顺利收回,具体工作中应做好如下风险防范计划:
3.1 强化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以项目回购和竣工结算审计为重点,积极协调、督促各方快速推进项目回购和结算审计工作,尽快回购资金,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3.2 加强项目竣工结算审计跟踪
加强项目竣工结算资料的审计跟踪力度和密切溝通工作,加强审计公关力度,确保尽早实现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定价并根据结算审定时点及时启动回购申请。
3.3 加大项目风险评估意识
做好项目回购期合同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工作,结合项目实际加强政府方违约事件的风险评估意识,并制定相应防范及应对措施,确保项目后期顺利回款。
4 结束语
回购工作做为BT项目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的规避和降低BT合同在双方履行过程中和项目收尾期所面临的合同风险及风险隐患,确保项目完工后顺利回购,降低项目投资风险和保证项目利益最大化。在BT项目实施过程中影响和制约项目回购的因素众多,任何一项风险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项目合同风险的加剧,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因地制宜,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做到事先预判、过程控制,也是完全可以消除或降低风险级别,顺利达到项目BT合同风险管理的目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市政工程BT项目合同书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