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中国旅游空间实践蓬勃发展之际,在一些地区或领域出现了空间生产和空间不正义问题,这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旅游空间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未来旅游业的理性发展,中国旅游空间实践正面临一个将空间正义思想和理论应用于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大好时机。只有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才能建立并推动空间正义的中国化,以及在旅游实践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这也是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中国旅游空间实践蓬勃发展之际,在一些地区或领域出现了空间生产和空间不正义问题,这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旅游空间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未来旅游业的理性发展,中国旅游空间实践正面临一个将空间正义思想和理论应用于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大好时机。只有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才能建立并推动空间正义的中国化,以及在旅游实践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这也是旅游空间实践和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空间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其思想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但从严格意义上直到最近十几年,才被作为专门术语进行讨论,在旅游研究和实践领域则是近几年才有零零星星的文献涉及于此。虽然每个人对空间正义的解读存在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历史上有什么样的空间正义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空间实践观。可见,空间正义观与空间实践观密不可分。当前,中国对外正以全新的姿态参与全球化进程,对內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旅游在内的诸多领域战略的实施凸显了空间及其正义理念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旅游学刊》2017年第3期和第4期笔谈特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就“旅游空间正义的伦理和实践反思”进行讨论。这两期笔谈是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GL076)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70800)的支撑,凝聚了来自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城市规划、旅游等领域的力量,大家秉持开放和批判的精神,分别从空间生产权能、正义维度、资本积累、超越正义之争等层面进行了大讨论和大争鸣。本次笔谈是众多专家就旅游空间正义议题在国内第一次集体发声,诚望能促进空间正义在旅游研究中的討论,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人类争取真正意义上的休闲过程其实也是克服各种休闲制约的过程。体育健身休闲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居民主要休闲活动之一。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也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研究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制约因素及其对休闲参与的影响程度,不仅有助于了解城市居民体育健身休闲参与的制约特征,且对优化城市体育健身休闲空间的人本化建设及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929份福州居民健身休闲制
[摘要]为了考察旅游局变更为旅游发展委员会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将进行“局改委”的地级市作为处理组,将未进行“局改委”的地级市作为控制组,构建286个地级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集,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局改委”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从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境外旅游人数,以及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等方面来考察,“局改委”确实显著促进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增长。为了验证
[摘要]文章从旅游口号信息诉求出发,基于心理意象加工理论,通过实验研究了旅游口号信息诉求对游客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在不同时间距离的旅游情景下,比较了旅游口号信息诉求对游客反应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旅游口号信息诉求对消费者口号态度和旅游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心理意象加工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同时,时间距离会调节旅游口号信息诉求对消费者口号态度和旅游意愿的影响。文章丰富了旅游口号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互联网及社交媒体已成为目的地形象传播的主流平台,通过社交图片所构建的目的地形象已成为影响潜在游客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社交图片网站Flickr中北京相关图片元数据集作为研究素材,采用计算机文本分析的方法,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两个方面对基于社交图片元数据的北京在线旅游形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认知形象方面,除了北京较为知名的景点外,传统外国人聚集区域已成为北京新的城市形象名片;而在情
[摘要]原真性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关于原真性,存在多种看似无法统一的“理论”。文章从研究传统的视角重新梳理了旅游研究中的原真性成果,总结了原真性研究所指涉的学术问题,并基于现代性二元结构的分析重构了各类原真性理论的关系。研究发现:原真性被引入旅游领域,最初是为了回答现代性背景下旅游的组织方式问题,之后转向解释旅游在现代性背景下的必要价值。由这两个问题发展出来的理论无法统一。但从现代性二元结构(
[摘 要]当下我国,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主要领域。旅游社区是社区治理领域中较特殊的一类,只因其虽然具有相对固定的主体结构——居民、商家、游客和政府。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仍会产生传统治理模式失灵现象,而形成治理困境的直接原因是多元利益无法得到有序调和,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社区成员认同感较低造成了社区既有的“熟人格局”解体,共同体内部规范逐渐失效;另一方面,行政管理者由于体制原因,难以形成行政协力以构建
[摘 要]旅游具有空间属性,旅游者的空间分布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文章借鉴伯克曼“通勤选择”的效用正态分布假设,构建旅游者空间分布模型,并依据甘肃省2015年县(区)统计数据,进行模型的检验与估计,研究显示该模型对甘肃省旅游者县(区)空间分布能进行较好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该模型作为预测模型,依据甘肃省旅游业与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内容,对“十三五”末甘肃省旅游者空间分布状况进
[摘要]旅游本真性作为旅游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是解释旅游与现代关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关注。文章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73—2016年的414篇关于旅游本真性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及突现词分析,以可视化图谱及统计表格的形式,揭示出西方旅游本真性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主题、演化路径和研究前沿。研
[摘要]当前,我国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处于一个关键历史节点,国民旅游消费迅速升级倒逼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速。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在旅游发展全域化背景下,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加
[摘 要]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引发学界关注。众多学者从宏观层面研究该现象对我国旅游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同于以往学者采用宏观数据研究出境旅游高消费的策略,该文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基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及消费过程的理论框架,透过中国公民赴日旅游购物消费的微观分析,探究中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主要由具有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中青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