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ha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老先生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听课后强调:“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的基础,语文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服务,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唤。我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而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则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智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激励创新意识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很好,但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却比较缺乏。据报载:外国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却能时常提出一些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平时学习刻苦,成绩也不错,但遇到问题时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柳斌同志在《五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说:“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有一个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说变成水,有的说变成冰,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变成了春天,这个孩子的回答不是明显地充满智慧吗?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但是,他不符合常规,根据标准答案他应得零分,但他的回答具有创新的意识。我们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我们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
  2.培养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勤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主要是教会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作文时,针对某一作文题目,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由冰雪融化想到的》,围绕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其过程如下:
  从雪的自然形态美→雪的变化→展开联想。
  联想一,洁白无瑕,晶莹可爱,象征美好,瑞雪兆丰年。
  联想二,白雪茫茫,冷酷无情,掩盖了世间的丑恶。太阳出来无法生存,象征丑恶。
  联想三,冰雪消融,变成雾,升腾为彩虹,联想到人的变化,为社会作出贡献,或变成水,流入阴沟,想到人的堕落。
  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增加了思维的多维性,减少了思维的单向性,发展了思维的流畅性,通过长期的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造的个性
  一位留学者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1.创设质疑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现、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以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2.搭建交流平台
  学生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搭建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向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总之,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从而实现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世纪英才。
其他文献
包头师专学报自1988年更名为《阴山学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已经走过了10年的路程。这个10年的刊庆,正好是包头师专40年校庆,这样就更显得这个纪念的隆重、厚实和喜庆!藉此我们
日韩两国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体系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已发展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灵魂.本文以日韩中小学《道德》科目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析
卷筒是卷扬机的关键部件。有关部门曾对国内使用十年以上的缠绕式提升机作过调查,发现80%的卷筒有裂缝、凹陷、焊缝开裂、联接螺钉剪断等现象。对4米卷筒有限元电算结果表明,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成瘾现象越发普遍,手机的过度使用已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学习和精神状态,本研究将探讨六个构成手机成瘾的机制并提出摆脱手机成瘾的对策和方法,并且对
为了解NA基因对H5Nx亚型AIV(Avian influenza viru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一株鹅源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SH7/2013(H5N1),简称SH7株为载体,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
职业院校面向全体劳动者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既有利于支持和促进就业创业,也有利于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能力,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项目概述该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大学。学院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4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 Project Overview The university is a new ty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也将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工作实践,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了探讨。  一、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积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用于临床的MRI设备,是一种崭新的非电离辐射式医学影像设备.1972年,成功地获得了MRI图像,MRI在近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迄今,MRI已广泛用于全身各系统的影像
中国充分重视对人才的奖励和支持,实施了多项人才奖励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是中国一项重要的人才奖励制度.从1990年开始,国家开始选拔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