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节奏中的六个“爆破点”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tterfly1982_2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师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笔者认为设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抓住以下六“点”。
  
  一、新课的“导入点”
  
  大凡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新课导人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他们往往运用设问的方法,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自然地把学习新知转化为内在需要,诱发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拿出两个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的三角形问:“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大?”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谁大谁小,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接着。教师继续问:“谁能具体说出大多少呢?”这个问题有点让人始料不及,矛盾便产生了。这时,教师开始讲授新课。这种提问的设计,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渴求心理,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知识的“衔接点”
  
  新知识总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教师在它们的衔接点上设问,可以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进行知识迁移。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1 同分母分数减法是怎样计算的?2 1/2+1/3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3 分母不同就是什么不同?怎样把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4 异分母分数加减时第一步应该做什么?这一组设问,沟通了新旧知识联系。使学生找到了新知识的“停靠点”,即旧知识的“伸长点”,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交流和探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里面。
  
  三、教学的“关键点”
  
  教师在教学的重点、关键处精心设问,能促使学生抓住要点,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弄清道理,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时,教师让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再提问:1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的什么?2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的什么?3 梯形的面积该怎样求?4 梯形面积在计算时为什么要除以2?这些问题突出了重点,加深了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四、思维的“障碍点”
  
  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的难度不相适应或学生的思维定势受旧知识负迁移影响都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紧紧围绕这个难点设问。例如,教学“加工480只节能灯,师傅单独做3天能完成,徒弟单独做要5天才能完成。师徒两人合作要几天完成?”这道题目,学生由于思维出现障碍,列出了这样的算式:480÷(3+5)=60(天)。教师对此并没有急于评价,而是设计了以下几个简洁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排除障碍:1 师傅单独做几天完成?徒弟单独做几天完成?2,现在计算的结果,师徒两人合作几天完成?3,两人合作的时间会比一人单独做的时间多吗?这样一问,学生很快就能判断之前解法是错误的,并找出了错误的原因,同时找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1 480÷(480÷3+480÷5);2 1÷(1/3++1/5)。
  
  五、题目的“变通点”
  
  在题目的变通点处设问,特别是在应用题教学中,当学生掌握基本思路后。教师用一题多变或一题多问的方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例如,“横畈小学有男女教师共45人,男教师人数是女教师的2/3,男、女教师各有多少人?”根据常规解法,学生把女教师人数看作单位“1”,列出算式:45÷(2/3),得出女教师人数;然后把女教师人数乘2/3,得出男教师人数。解题成功了,教师仍不罢休,提问:1 还可以把题目中的哪些量看作单位“1”?会解答吗?2 这道题能不能用方程解答?怎么解答?这一问。使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又列出了几种不同的算式。
  
  六、课堂的“终结点”
  
  在新课结束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有意创设疑问,为下节新课增添些神秘色彩,对学生课余预习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推动。例如,在“比例尺”这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比例尺的用途吗?如果把我们学校画在图纸上,又该怎么画呢?这样的设问,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安市横畈镇潘洪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能充分调动一个人的各种潜能。养成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能使个体在组织生活中自觉围绕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改善工作绩效,提升合作意识,促进团队建设与组织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真实的学校生活中,许多教师不仅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价值,仍处于“忙”与“烦”的工作状态之中,而且对于自己的专业成长、未来发展等也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科学的谋划。本文采用叙事
期刊
教材简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讲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童年时的一段经历。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人生中第一首诗,妈妈赞之“精彩极了”,父亲评价“糟糕透了”,作者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中感悟到父母当时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爱。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体验。  2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经历,感悟不同的爱的作用。  3 通过本文的学习和课前相关文章
期刊
教学理念    以文本为载体。通过品词析句、角色转换、朗读感悟等方式,体会文本的价值,与文中人物展开充分对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感悟语言。在品味中学习语言,在实践中发展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实现文心与人心的和谐交融。    教材简析    课文围绕“掌声”讲述身患残疾的英子在同学们热烈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走出自卑忧郁的困境,打开
期刊
数与代数部分    从内容上讲,负数要比整数、小数与分数更抽象、更难理解。因此,在教法上,负数的认识教学更要重视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概念的形成,理解概念的外延,在生活中应用概念。在教学评价上。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加一些活动性评价的内容,重点评价学生是否正确地说明所收集的带负数的量的实际意义,所举的例子是否多种多样、反映生活的多方面。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体验负数的产生过程  对整数意义
期刊
一、读懂教材,把握内容变化特点    1 读透传统教学内容,理清编排变化要点。  小数乘、除法在编排思想上与以往有较大区别。新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例题的设计、素材的选用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主要有:没有概括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小数乘、除法笔算的计算法则。而是通过人物对话提示,由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共同归纳出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一般方法;解决问题(应用题)不单独编排,而是与计算
期刊
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动力    只有让学生领悟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他们才会主动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以理激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等名人名言教师要挂在嘴边,常说常用,同时可以利用板报、橱窗、晨会、班会以及课堂等阵地经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不再设“应用题”教学单元。不再出现“应用题”这一名称,而是将“解决问题”作为四个总体目标之一。分散融合在其他学习领域中。新教材虽然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却将应用题与数学意义的运算一起出现,笔者认为。这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功能。下面,就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尝试对分数应用题部分进行教材解读并提出
期刊
前段时间我听了不少低年段的阅读课。这些课的共同点是,都用一大段时间教学生认读生字。每课大约十来个生字,读音教学用去20分钟。具体步骤是:①出示生字卡让全体学生一个个认读;②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说出每个生字读音的特点,如前后鼻韵母、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声调等:③根据不同汉字读音的特点一边教拼音一边教汉字;④让学生在读汉字的过程中口头组词;⑤每组学生轮流读;⑥各组学生开火车读;⑦摘掉拼音再读。这样的识字教学
期刊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学生对教师的“倾听”、学生之间的“倾听”,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我们把学生的叙述或言说被教师拒绝倾听或有意无意漏听的现象称之为教育的“失听”。    一、课堂教学“失听”现象分析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失听”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拒听。  案例1 一位教师正在讲课:“课文第5自然段再次让我们明白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我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期刊
背景分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地震。该地震烈度之强,受灾之广,伤亡之众,损失之巨,世所罕见。因地震正值上课时间发生,师生伤亡尤为惨重。连日来,各种媒体抗震救灾的报道铺天盖地,惨绝人寰的灾难画面和持续刷新的伤亡数字,深深地震撼了每个人,也引发了师生如何有效防震自救的思考。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距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仅200千米。省内长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