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学习之道 走进说理之门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意在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之道,结合自身的经历感受,体悟正确的态度立场,掌握学习的方法路径,探索学习的意义价值。
  围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材共编排了三个单元。本单元“学习之道”作为起始单元,篇目涵盖古代说理文、政论、杂文、随笔,计有《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等6篇文章。相对而言,它们并不追求严谨论证,而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说理特征。
  根据“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的要求,本单元的学习侧重点是:通过梳理和探究,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在阅读与鉴赏中,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在表达与交流中,学习用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基于此,本设计以“说理的针对性”为核心,以单元为活动设计单位,由“分析说理的针对性”(3课时)、“揣摩说理的方法”(2课时)、“欣赏说理的语言”(2课时)、“撰写我的学习之理”(2课时)四个学习任务组成,旨在通过阅读梳理、研讨探究、演讲交流、写作分享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提升自我修养。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结合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理解文章观点的现实针对性。
  2.细读课文,理清说理的思路,学习说理的方法,辨别严谨论证和生动说理之间的区别。
  3.研读课文,分析政论文、杂文、随笔等文体的不同语言风格,从语言角度体会作品的读者意识。
  4.围绕“学习之道”,多角度思考问题,选择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关于“学习”的观点,完成写作和演讲。
  【学习评价】
  1.理解观点的针对性:①概括文章观点,列出“学习之道”;②找到观点针对的现实问题;③说一段自己的读书经历;④拟一条有针对性的宣传语。
  2.学习说理思路和方法:①画出文章思维导图,理清说理思路;②完成相关表格并概括举例、引用、对比、类比、比喻等方法在说理文中的效果和作用;③概括论证侧重严密周详、说理侧重生动清晰的特点。
  3.体悟说理文语言风格:①列出并记诵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②说出政论文语言切中要害、深入浅出,杂文语言讲究文艺性,随笔语言自由舒展的特点;③概括两篇古代说理文的不同语言风格。
  4.完成写作、演讲:①写作不少于700字的论述文,要求观点准确、针对性强,材料丰富,方法得当,语言简明;②完成一次3分钟演讲,要求观点鲜明,材料充实,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课前预习】
  1.通读6篇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单(如表1);口头翻译《劝学》《师说》全文;小组讨论汇总的疑问。
  【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一:分析说理的针对性
  一、阅读课文,初识学习之道
  阅读课文,完成表格(表2)。
  1.收集、筛选提出的问题,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问题示例]
  ①《拿来主义》一文为什么放在本单元?②黑塞认为,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像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都是阅读障碍症患者,阅读障碍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伟大人物。我们怎么理解黑塞的观点?
  2.整理、汇编“学习之道”,编制“班级学习日签”。
  从课文提炼“学习之道”,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要求:语言凝练生动、易于记诵,将它张挂于班级宣传栏并定期更换。
  二、直面历史,把握作品针对性
  1.比较品读,初识端倪。
  对比阅读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和鲁迅的《青年必读书》。在文章中,黑塞和鲁迅对中国的典籍、作品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对此你怎么理解?在查阅资料后分析并加以阐释。
  2.梳理探究,理解体悟。
  完成表格(表3),進一步体会课文观点的现实针对性。
  [提供材料]
  ①《荀子·儒效》节选
  ②《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
  ③《题欧阳生哀辞后》(韩愈)
  ④《谁在没落》(鲁迅)
  三、联系生活,分享读书之道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它的设立是为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学校将开展宣传“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活动。
  1.《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两篇文章描绘了作家个体的读书场景。回忆你的一次读书经历,以“讲述我的阅读故事”为题,在学校宣传“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中分享。
  2.针对社会阅读现状,拟写一条有关“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宣传语并说明理由。要求:①倡导的阅读观准确、有现实针对性;②语言简明、生动;③20字以内。
  学习任务二:揣摩说理的方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指出“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说明说理要有现实针对性。说理要使人信服,须有清晰的思路,并运用恰当的方法。
  一、理清思路循规律
  1.勾画思维导图,理清说理思路。
  [思维导图示例]
  在这一段中,作者倡导“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遵循这一思路,摆出“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的形式主义现象,论危害,挖根源进行有力批驳,并提出解决办法。
  2.借助学习支架,拓展延伸梳理。   以师生共同完成的思维导图为学习支架,理清《劝学》《师说》《拿来主义》的说理思路,画出思维导图;尝试归纳说理的一般思维规律。
  [思维导图示例]
  《拿来主义》遵循说理的思维规律,破立结合进行说理。“破”时直击弊端,探究根源;“立”时层层剖析,找到解决办法。
  [提供材料]
  写议论文包括五个基本步骤:研究问题,确定自己在该问题上的立场,为自己的立场进行论证,对反对自己立场的观点进行反驳,最后是解决问题。这样,一篇文章的大纲大致如下:(1)对问题进行解释;(2)陈述你对该问题的立场;(3)对你所持的立场进行论证;(4)对预期中的批评进行反驳;(5)问题的解决。
  ——T.爱德华·戴默《好好讲道理——反击谬误的逻辑学训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389页)
  二、回顾所学辨方法
  本单元文章大多针对现实发表观点,对错误现象层层剖析、辩驳,提出主张。学习说理的思路,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有逻辑,表达更有条理;学习说理的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说理更具说服力。
  1.品读课文找实例。
  品读课文,完成表格(表4)。
  2.对比阅读试赏析。
  (1)运用举例的方法说理,重在对事例的分析阐释。请以《师说》《反对党八股》为例加以说明。
  (2)《劝学》《师说》运用多组对比说理,概括对比的内容,理清它们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对比法在说理中的作用。
  (3)阅读鲁迅的《拿来主义》和《谁在没落》,分析两篇文章在说理艺术上的区别并赏析效果。
  三、质疑探究试运用
  1.于无疑处见疑问。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对以上两个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2.条分缕析来分享。
  (1)开展课前3分钟演讲,阐述自己的观点。
  (2)演讲要求:①结合材料,联系学习生活,有针对性地提出观点;②思路清晰,逻辑性强;③恰当运用说理方法;④有感染力。
  演讲评价量表如表5。
  学习任务三:欣赏说理的语言
  一、摘录警句,品味语言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写文章,无论是内容、方法还是语言,都需要依据对象,有的放矢。
  细读课文,完成表格(表6),初步体会政论文、杂文和随笔的语言风格。
  二、涵泳思考,深入推敲
  1.同类文体细品读。
  (1)阅读以下两段文字,说出语言风格的不同特征。
  ①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曾经留恋过别的东西的人们,有些倒下去了,有些觉悟过来了,有些正在换脑筋。事变是发展得这样快,以至使很多人感到突然,感到要重新学习。人们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欢迎这种善良的要求重新学习的态度。(《论人民民主专政》)
  ②何况这党八股,简直是老鸦声调,却偏要向人民群众哇哇地叫。(《反对党八股》)
  [回答示例]
  同为政论文,语言表达都立场鲜明、感情充沛。《反对党八股》同时作为演讲稿,对象是听众,而非读者,它的语言或讽刺或幽默,更有趣味。
  (2)辨析《劝学》和《师说》不用的语言风格。
  2.相同修辞析异处。
  第一组:
  ①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
  ②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拿来主义》)
  ③这两部书告诉我,在灰色的大海里也可以捞到珍珠。(《读书:目的和前提》)
  [回答示例]
  都运用比喻。政论、杂文探討严肃的社会问题,运用比喻体现较浓厚的讨伐氛围,但又“亦庄亦谐”“绵里藏针”;随笔中运用比喻,使说理充满睿智和温暖的气息。
  第二组:
  ①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②尼采就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拿来主义》)
  ③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上图书馆》)
  [回答示例]
  都运用引用。古代说理文引用名言为观点服务,增强说服力;杂文中的间接引用,通过类比,生动形象地阐明送去主义的危害;随笔中的引用,表达作者当时澎湃的激情。
  三、尝试改写,沉潜体悟
  细读《读书:目的和前提》一文最后一段:“当今之世……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将它改写成“我读经典”班会课的开场主持词。
  要求:①紧扣原文观点;②300字左右;③体现主持词语言风格。
  [提供材料]
  ①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却又是充满乐趣的。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应当激发自信,追求卓越,知难而上。(温儒敏《如何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②艾晓明《用一生来学习阅读》(《南方周末》2004年6月3日第30版)
  学习任务四:撰写我的学习之理
  一、抓准角度,质疑思辨
  探讨:有人说荀子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和当今“终身学习”理念是一致的,对此你怎么看?
  [提供材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5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学习支架]
  “学不可以已”和“终身学习”两个观点有异同。“学习不能停止”,在当下社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明辨则需要我们多维思考,每个问题都有不同角度,学会抓住某个角度,定向定点,缘事析理,才能挖掘问题的本质。
  二、聚焦“学习”,言说我思
  韩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每个人均可在各种学习环境中学习,甚至可在教育社会中轮流充当学生和教员”,这些观点给了你怎样的启迪?选择一个角度,向同学阐述你的思考。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联系现实,说理清晰,方式灵活;③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论述文。
  三、学会反思,走向成长
  学习本单元后,与从前的自己相比,有哪些新的收获和成长?与同学交流。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打破了传统的篇章组元方式,它以能力为旨归,以任务为引导,以活动为路径,将听说读写做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元的动态系统。  戏剧“活动·探究”单元编排在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包括课文《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同时包含了“文本借鉴:阅读与思考”“实践体验:准备与排练”“表演呈现:演出与评议”三个学习任务。  在西方国家,戏剧是特别重要的课程,其集合了创
期刊
摘 要:对“叙述视角”的认识与运用是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写叙述类文章时面临的问题。《婴宁》作为《聊斋志异》这朵桂冠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其多元性立体化的叙述视角取得了“在限制中寻求突破”的效果,为这颗明珠增色不少,可作为学生写作叙述类文章的典范。   关键词:写作教学;叙述视角;《婴宁》  如何叙述能够更生动?怎样呈现主题才能更突出?这是高一学生在叙述类写作中面临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期刊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该任务群主旨是: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分析,学习写景抒情类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讨,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并在学习中重新建构自己的人生观。  第七单元选取的五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体现了编者的匠心:一是选材丰富——有
期刊
孙老师这堂课主要以《鸿门宴》和《项羽本纪》四个节选片段及古今多首评价诗歌为内容,围绕项羽形象,让学生展开 “群诗文阅读”。  首先,我想到的是:群文閱读“群”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它肯定不是让学生“读了一篇”“再读一篇”,而是要让“群文”形成“群体大于个体之和”的学习意义,那么,文本之间必然要有一个或多个“关联点”,这个“关联点”能够“串起”众多文本。另一方面,这些文本的观点、内容、风格不应该“同
期刊
摘 要:准确理解文言虚词,是学生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而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契合高中文言虚词教学的实际。高中文言虚词的教学,可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出发,设计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言虚词;精准教学  一、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契合高中文言虚词教学的实际  准确理解文言虚词,是学生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这一方面由于虚词类型众多,基本功能在于语法和语气,学
期刊
摘 要:例文是为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服务的,在统编教材尚无明确例文类型设计的前提下,确定选文可以作为例文教学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弥补教材不足,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相应地,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本特质与所例知识、策略、技能的吻合度,并通过拓展教学素材,使得所例知识、策略、技能形成系统,以有利于培养适应汉语思维特点的成熟读者。   关键词:选文类型
期刊
摘 要:“实用性”“思辨性”“情境化”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突出的特点,写作时评文备考高考写作应时而热。从课改趋势看,鉴于新课标写作要求、高考命题趋势,我们要对时评文写作保持审势借鉴的态度;从学情看,不辨情境的泛化的文艺性感性写作仍然存在,时评文内容新鲜接地气、写法实用重思辨,作文备考可以取长补短;从作文评价看,方法、技巧、策略的泛滥使用,可能导致作文呈现万人一面的局面,进而产生审美疲劳,对此,
期刊
摘 要:从叙事的角度而言,《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以记录人物的语言为主,故事情节相对简略,呈现出“行简言丰,以言行事”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烛之武出征的话语准备——赢得信任,出使有名;烛之武游说的话语策略——陈述利弊,請君入瓮;晋文公退兵的话语效果——权衡利弊,假借仁义。   关键词:语用;叙事;《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再作传。《春秋》微言大义,语言极其简略。《左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许多课文蕴含了辩证思维规律,这些课文的教学,适合采用品读课文中与之对应的言语形式的策略,渗透辩证思维教育。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蕴含着量变质变的辩证思维规律,它表现在与之相对应的具体的言语形式之中。对此进行品读,就抓住了言语和思维的二重结构。   关键词:辩证思维;言语思维;教学策略;《走一步,再走一步》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许多课文蕴含了辩证思维规律,如梁
期刊
【课前准备】  提供阅读材料,并疏通字词,梳理内容。  阅读材料包括:  《项羽本纪》四个节选片段《功业初就》《鸿门宴》《项羽之死》《项羽本纪赞》。  九首诗词:唐代诗人胡曾的《鸿门》《垓下》《乌江》,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两首),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乌江亭》,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虞美人·赋虞美人草》,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教学实录】  一、导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