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超常组合突破了传统语法,语义等方面的限制,创造出别有新意的搭配形式。超常组合恰到好处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语境,通常带有一定的修辞色彩,是一种“正偏离”。超常组合能否被人们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和语境的结合程度。本文以马丁•路德金的著名的 “I Have A Dream” 为例,探讨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超常组合,从而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超常组合 语境 正偏离 修辞
1、引言
在日常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中我们不难发现超常组合的应用,我们发现每一个超常组合都和特定的语境紧密相连,超常组合的使用增添了语言的活力,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我们提倡使用“正偏离”,也就是说必须确保超常组合的使用能够确保听话者准确把握发话者的意图。
2、超常组合的定义及与语境的关系
2.1、超常组合的定义
张楚藩认为,超常组合是指语言的组织构造违反通常的词法句法,超越语言常规,出现了结构上的“变异”,也就是说超常组合表面看来是与传统语法和表达习惯背道而驰的。超常组合涵盖面相当广。修辞学中的比拟、移就、夸张、拈连和仿词等辞格,从语法的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是语言结构的超常组合,有一些修辞色彩浓厚而又未能划归既定辞格的语辞,也可以说是语言的超常组合。
冯广义认为“词语的超常搭配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大量运用于言语作品之中,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
2.2 、超常组合与语境的关系
姚殿芳、潘兆明指出“语言运用得好不好, 恰当不恰当, 其实是对语言环境而言的, 脱离了特定的语言环境, 就很难判断某个词、某句话的优劣得失”。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表达了不同的含义,在话语交际中我们必须时刻考虑到如何在该语境中诠释发话者的意图。语境不仅是常规的语言材料、修辞手段选择运用的重要标准, 而且还是辨别语言的超常偏离正负优劣的主要依据。
3、“I Have A Dream” 中的超常组合的语境分析
3.1、 特定语境下的“正偏离”
在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著名的演说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对超常组合恰到好处的运用,也就是说这些超常组合符合演说发生的特定的语境的要求,是一种“正偏离”,不但没有阻碍发话者将自己的思想准确传达給听话者,反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易于感染听话者,并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演说的第三段中的“table of brotherhood”就是一个超常组合运用的典范。通常我们会说 the table of the restaurant, the table of the dining room,或 the table of mine换句话说table 后一般接的是表示处所或所有者之类的词,而在这篇演说中其后跟的是一个表示人际关系的词“brotherhood”,巧妙地表达出金对实现人类平等友好关系的期望。他希望奴隶和奴隶主的后代能真正打破奴隶制的枷锁和束缚,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让曾经利益相对的双方能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3.2 、运用了修辞,是一种创新
李钢,陈勇认为“英语修辞中有多种辞格在其关系结构中违背‘常规搭配原则’,即词语语义协调原则;他们虽‘脱离语言常规’构成特殊搭配,但偏离常规引起‘突出’,‘变异’带来了创新。在特殊的语境之下,这些语义异常在语言认知、话语策略、修辞效果和哲学基础上都有充分的理据并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很多情况下超常组合的使用是借助了某种修辞,而修辞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语法,语义的一种突破,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这种创新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演说的第四段中也是几次出现了超常搭配。“the heat of injustice”, “the heat of oppression”, “an oasis of freedom and justice”这三个短语让我们看出金对语言运用的独具匠心,隐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又促成了三个极好的超常搭配。“Heat” 一般和the sun, stove等发热物体搭配,这里演讲者把 “injustice”, “oppression”对人民的折磨比喻成一种难以忍受的“heat”,生动形象,把社会的不公正和统治者的压迫对人民造成的身心伤害表达得淋漓尽致。上文我们提到超常搭配的使用超出了词语之间的语义内容和逻辑范围的常规,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从语义上讲“heat”与 “injustice” “ oppression”是很难联系到一起的,从逻辑上讲这两种遭遇给人的感受与酷暑给人的燥热之感也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恰恰就是讨论不公正待遇给人带来的苦难这一特定的语境使我们能够体会“the heat of injustice”, “the heat of oppression”所蕴含的意义。
3.3 、逻辑偏离要求对语义进行转化
超常偏离中存在着一些与逻辑的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语义进行一些转化,从而得出话语的真正意图。人类正常的思维走向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而且语言符号的描述功能也大体与逻辑功能相符合。但是,语言符号组合的线性特征并不意味着思维模式具有一维性质。思维过程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如果以线性符号做描述就势必要牺牲某些表层的逻辑关联,而代之以超常的语码组合, 这样才能有效地反映思想者的真实意图。(殷晓芳)
演说的第七段中充分体现了超常组合对逻辑的偏离。金对“valley”,“hill and mountain”,“rough places”,“crooked places”的描述是不合逻辑的,一般来说其中描述的这一系列情形只有在发生地震等大规模的地壳活动才能成为现实。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段话的表面就很难理解金的话语。结合语境我们发现金并没有否认实现这些梦想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但他坚信信念是非常重要的,坚定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可能带来奇迹。在这段话的理解中我们对语义进行了一下转换,去发掘其深层含义,最终才能把握作者的意图。因而当人们看到这些违背常规的超常组合时, 不应按常规意义去理解它, 而总是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转换, 使语义的理性意义发生转化, 与言语的现实情境信息相吻合, 然后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进行相似联想, 使其具象化、形象化, 从而获得折射性的具象美学信息。
4 、结语
以上首先讨论了超常组合的定义及其使用与语境的关系,然后以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 为例分析了如何实现超常组合的 “正偏离”,如何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怎么处理逻辑偏离三个方面。
参考书目:
[1]冯广义.超常搭配与修辞格.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3).
[2]李钢,陈勇.英语修辞格中超常关系结构与语义异常的认知分析.零陵学院学报,2004(5).
[3]姚殿芳,潘兆明.修辞与修辞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殷晓芳.语码超常组合的语用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
[5]张楚藩.语言结构的超常组合.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0(4).
关键词超常组合 语境 正偏离 修辞
1、引言
在日常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中我们不难发现超常组合的应用,我们发现每一个超常组合都和特定的语境紧密相连,超常组合的使用增添了语言的活力,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我们提倡使用“正偏离”,也就是说必须确保超常组合的使用能够确保听话者准确把握发话者的意图。
2、超常组合的定义及与语境的关系
2.1、超常组合的定义
张楚藩认为,超常组合是指语言的组织构造违反通常的词法句法,超越语言常规,出现了结构上的“变异”,也就是说超常组合表面看来是与传统语法和表达习惯背道而驰的。超常组合涵盖面相当广。修辞学中的比拟、移就、夸张、拈连和仿词等辞格,从语法的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是语言结构的超常组合,有一些修辞色彩浓厚而又未能划归既定辞格的语辞,也可以说是语言的超常组合。
冯广义认为“词语的超常搭配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大量运用于言语作品之中,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
2.2 、超常组合与语境的关系
姚殿芳、潘兆明指出“语言运用得好不好, 恰当不恰当, 其实是对语言环境而言的, 脱离了特定的语言环境, 就很难判断某个词、某句话的优劣得失”。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表达了不同的含义,在话语交际中我们必须时刻考虑到如何在该语境中诠释发话者的意图。语境不仅是常规的语言材料、修辞手段选择运用的重要标准, 而且还是辨别语言的超常偏离正负优劣的主要依据。
3、“I Have A Dream” 中的超常组合的语境分析
3.1、 特定语境下的“正偏离”
在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著名的演说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对超常组合恰到好处的运用,也就是说这些超常组合符合演说发生的特定的语境的要求,是一种“正偏离”,不但没有阻碍发话者将自己的思想准确传达給听话者,反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易于感染听话者,并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演说的第三段中的“table of brotherhood”就是一个超常组合运用的典范。通常我们会说 the table of the restaurant, the table of the dining room,或 the table of mine换句话说table 后一般接的是表示处所或所有者之类的词,而在这篇演说中其后跟的是一个表示人际关系的词“brotherhood”,巧妙地表达出金对实现人类平等友好关系的期望。他希望奴隶和奴隶主的后代能真正打破奴隶制的枷锁和束缚,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让曾经利益相对的双方能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3.2 、运用了修辞,是一种创新
李钢,陈勇认为“英语修辞中有多种辞格在其关系结构中违背‘常规搭配原则’,即词语语义协调原则;他们虽‘脱离语言常规’构成特殊搭配,但偏离常规引起‘突出’,‘变异’带来了创新。在特殊的语境之下,这些语义异常在语言认知、话语策略、修辞效果和哲学基础上都有充分的理据并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很多情况下超常组合的使用是借助了某种修辞,而修辞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语法,语义的一种突破,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这种创新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演说的第四段中也是几次出现了超常搭配。“the heat of injustice”, “the heat of oppression”, “an oasis of freedom and justice”这三个短语让我们看出金对语言运用的独具匠心,隐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又促成了三个极好的超常搭配。“Heat” 一般和the sun, stove等发热物体搭配,这里演讲者把 “injustice”, “oppression”对人民的折磨比喻成一种难以忍受的“heat”,生动形象,把社会的不公正和统治者的压迫对人民造成的身心伤害表达得淋漓尽致。上文我们提到超常搭配的使用超出了词语之间的语义内容和逻辑范围的常规,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从语义上讲“heat”与 “injustice” “ oppression”是很难联系到一起的,从逻辑上讲这两种遭遇给人的感受与酷暑给人的燥热之感也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恰恰就是讨论不公正待遇给人带来的苦难这一特定的语境使我们能够体会“the heat of injustice”, “the heat of oppression”所蕴含的意义。
3.3 、逻辑偏离要求对语义进行转化
超常偏离中存在着一些与逻辑的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语义进行一些转化,从而得出话语的真正意图。人类正常的思维走向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而且语言符号的描述功能也大体与逻辑功能相符合。但是,语言符号组合的线性特征并不意味着思维模式具有一维性质。思维过程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如果以线性符号做描述就势必要牺牲某些表层的逻辑关联,而代之以超常的语码组合, 这样才能有效地反映思想者的真实意图。(殷晓芳)
演说的第七段中充分体现了超常组合对逻辑的偏离。金对“valley”,“hill and mountain”,“rough places”,“crooked places”的描述是不合逻辑的,一般来说其中描述的这一系列情形只有在发生地震等大规模的地壳活动才能成为现实。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段话的表面就很难理解金的话语。结合语境我们发现金并没有否认实现这些梦想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但他坚信信念是非常重要的,坚定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可能带来奇迹。在这段话的理解中我们对语义进行了一下转换,去发掘其深层含义,最终才能把握作者的意图。因而当人们看到这些违背常规的超常组合时, 不应按常规意义去理解它, 而总是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转换, 使语义的理性意义发生转化, 与言语的现实情境信息相吻合, 然后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进行相似联想, 使其具象化、形象化, 从而获得折射性的具象美学信息。
4 、结语
以上首先讨论了超常组合的定义及其使用与语境的关系,然后以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 为例分析了如何实现超常组合的 “正偏离”,如何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怎么处理逻辑偏离三个方面。
参考书目:
[1]冯广义.超常搭配与修辞格.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3).
[2]李钢,陈勇.英语修辞格中超常关系结构与语义异常的认知分析.零陵学院学报,2004(5).
[3]姚殿芳,潘兆明.修辞与修辞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殷晓芳.语码超常组合的语用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
[5]张楚藩.语言结构的超常组合.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