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千百年来,湖湘文化作为一种特征鲜明的地域性文化传承至今。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的民间舞蹈—花鼓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花鼓戏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最早起源于宋代名叫“花鼓”的民间技艺,初步发展与明代,在乾嘉年间最为盛行并流传至今。在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等省均有同名的地方剧种,但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大约在十八世纪末就出现其雏形,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是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之分。湖南花鼓戏是在民间歌舞“地花鼓”“竹马灯”等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小戏,它的表演形式由最初的一旦一丑发展成为三小戏(小旦、小丑、小生);它的表演方式以歌舞戏为主,“载歌载舞”是汉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一大特色,它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有很强地感染力,便于群众理解和掌握,可以达到“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的艺术效果。湖南花鼓戏的剧目曲调繁多,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它们都有着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
相对其他的地方戏曲来说,湖南花鼓戏比较朴素、通俗、动作明确,简练而又细腻,丰富的舞蹈动作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身体形态,其表现如《补锅》中的“拉风箱”、《刘海砍樵》中的“砍柴”等舞蹈动作大多是将人们在劳动中的动作表现的舞台化而已。
一般来说,戏曲的角色可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而湖南花鼓戏却有所不同,它起初多为一旦一丑,其中小旦、小丑为主角(与国粹京剧相似之处),后来逐渐发展为三小戏(小旦、小丑、小生)。小旦的打扮一般是劳动妇女形象,它表演的身段、手法都富有家庭生活的气味,动作朴素,眼神明媚,手形多用兰花手(大指微贴于中指第三关节,食指伸直,无名指与小指稍微弯曲)。小丑则是个活泼诙谐的形象,多是根据猴的特点表演,眼神灵敏,手形为鸡爪形,身段灵活紧凑,充分变现了人的机智、灵活的性格,步伐常用矮子步(双膝弯曲,上身始终保持直立左右循环前进或后退)。而小生则是比较年轻的男性角色,他的表演风流而洒脱,特点是不戴胡子,扮相一般都是比较清秀、英俊。
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它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动作的,一般都有音乐的伴奏;因此,它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湖南花鼓戏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其组成元素丰富多彩,由步伐、手形、肩、面部表情、道具等诸多元素组成。下面将一一对其进行介绍:
角色的主要表演步伐有便步、纵步、三步半、碎步、丁字步、小跳步、十字步、退步、云步、俏步、矮子步等。其中,纵步:似错步,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相距半步,重心落于后退之上,然后两脚同时向前跳跃。丁字步:一脚横站,另一脚直站,横站脚脚跟垂直靠左,直站脚凹的地方身体微侧。碎步:走路基本由脚尖着地,细而快的擦地前进。
手形多用兰花手,乌鹊口手,柳叶掌,佛手,钓子手等。其中,乌鹊口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曲并拢,大指与食指伸直。佛手:中指和无名指弯并拢与大指相捏,食指和小指伸直。
肩在湖南花鼓戏中的运用也很多,主要用在整装亮相,二人相互传情等场合,“干脆”是肩的动作的要点,同时也是湖南花鼓戏突出的特点。
面部表情是由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组成。眼睛可分为笑眼、留情眼、回忆眼、呆眼、沉眼、媚眼、恨眼等;鼻子有嗡鼻;嘴巴分为歪嘴、啄嘴、逗嘴等;耳朵主要是配合其他部位,没有特定的动作,属于灵活运用。
花扇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道具,它是演员表演时感情交流的媒介,它可以表达多种人物的性格和情绪,还可以模拟花和蝴蝶等各种形象。扇子的拿法有合扇、开扇、凤头扇、擒边、夹边、抓扇等;扇形有坚扇、倒扇、平扇垂扇、斜扇、倾扇、挽花、团扇、摇头摆尾等,民间对扇形总结了十字决“挽团倾摇摆,竖倒垂平斜”。这些千姿百态的舞扇动作,对表达情感,塑造人物性格,美化舞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说,湖南花鼓戏的舞蹈讲究的是手眼身法步相结合,表演中要做到“气沉丹田,头顶虚实,全凭腰转,两肩轻松”。如果一个花鼓戏演员能够正确的掌握这些表演技巧,并加以灵活运用,那他就能够把湖南花鼓戏的角色表演得细腻传情,惟妙惟肖。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是湖湘文化的精髓,而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正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它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为之付出,需要我们继往开来,不断创新。要做到这些,我们任重而道远。美国作家哈罗德·罗森堡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承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下死于荒野。”我们是幸运的,实现湖南花鼓戏伟大复兴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我们没有理由不挑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托,而对于这一重托,屈子道出了我们的心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花鼓戏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最早起源于宋代名叫“花鼓”的民间技艺,初步发展与明代,在乾嘉年间最为盛行并流传至今。在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等省均有同名的地方剧种,但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大约在十八世纪末就出现其雏形,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是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之分。湖南花鼓戏是在民间歌舞“地花鼓”“竹马灯”等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小戏,它的表演形式由最初的一旦一丑发展成为三小戏(小旦、小丑、小生);它的表演方式以歌舞戏为主,“载歌载舞”是汉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一大特色,它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有很强地感染力,便于群众理解和掌握,可以达到“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的艺术效果。湖南花鼓戏的剧目曲调繁多,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它们都有着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
相对其他的地方戏曲来说,湖南花鼓戏比较朴素、通俗、动作明确,简练而又细腻,丰富的舞蹈动作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身体形态,其表现如《补锅》中的“拉风箱”、《刘海砍樵》中的“砍柴”等舞蹈动作大多是将人们在劳动中的动作表现的舞台化而已。
一般来说,戏曲的角色可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而湖南花鼓戏却有所不同,它起初多为一旦一丑,其中小旦、小丑为主角(与国粹京剧相似之处),后来逐渐发展为三小戏(小旦、小丑、小生)。小旦的打扮一般是劳动妇女形象,它表演的身段、手法都富有家庭生活的气味,动作朴素,眼神明媚,手形多用兰花手(大指微贴于中指第三关节,食指伸直,无名指与小指稍微弯曲)。小丑则是个活泼诙谐的形象,多是根据猴的特点表演,眼神灵敏,手形为鸡爪形,身段灵活紧凑,充分变现了人的机智、灵活的性格,步伐常用矮子步(双膝弯曲,上身始终保持直立左右循环前进或后退)。而小生则是比较年轻的男性角色,他的表演风流而洒脱,特点是不戴胡子,扮相一般都是比较清秀、英俊。
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它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动作的,一般都有音乐的伴奏;因此,它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湖南花鼓戏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其组成元素丰富多彩,由步伐、手形、肩、面部表情、道具等诸多元素组成。下面将一一对其进行介绍:
角色的主要表演步伐有便步、纵步、三步半、碎步、丁字步、小跳步、十字步、退步、云步、俏步、矮子步等。其中,纵步:似错步,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相距半步,重心落于后退之上,然后两脚同时向前跳跃。丁字步:一脚横站,另一脚直站,横站脚脚跟垂直靠左,直站脚凹的地方身体微侧。碎步:走路基本由脚尖着地,细而快的擦地前进。
手形多用兰花手,乌鹊口手,柳叶掌,佛手,钓子手等。其中,乌鹊口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曲并拢,大指与食指伸直。佛手:中指和无名指弯并拢与大指相捏,食指和小指伸直。
肩在湖南花鼓戏中的运用也很多,主要用在整装亮相,二人相互传情等场合,“干脆”是肩的动作的要点,同时也是湖南花鼓戏突出的特点。
面部表情是由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组成。眼睛可分为笑眼、留情眼、回忆眼、呆眼、沉眼、媚眼、恨眼等;鼻子有嗡鼻;嘴巴分为歪嘴、啄嘴、逗嘴等;耳朵主要是配合其他部位,没有特定的动作,属于灵活运用。
花扇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道具,它是演员表演时感情交流的媒介,它可以表达多种人物的性格和情绪,还可以模拟花和蝴蝶等各种形象。扇子的拿法有合扇、开扇、凤头扇、擒边、夹边、抓扇等;扇形有坚扇、倒扇、平扇垂扇、斜扇、倾扇、挽花、团扇、摇头摆尾等,民间对扇形总结了十字决“挽团倾摇摆,竖倒垂平斜”。这些千姿百态的舞扇动作,对表达情感,塑造人物性格,美化舞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说,湖南花鼓戏的舞蹈讲究的是手眼身法步相结合,表演中要做到“气沉丹田,头顶虚实,全凭腰转,两肩轻松”。如果一个花鼓戏演员能够正确的掌握这些表演技巧,并加以灵活运用,那他就能够把湖南花鼓戏的角色表演得细腻传情,惟妙惟肖。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是湖湘文化的精髓,而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正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它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为之付出,需要我们继往开来,不断创新。要做到这些,我们任重而道远。美国作家哈罗德·罗森堡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承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下死于荒野。”我们是幸运的,实现湖南花鼓戏伟大复兴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我们没有理由不挑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托,而对于这一重托,屈子道出了我们的心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