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物象线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87200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我国大江山川,在自然山水中呈现出万千物象:鸟语花香、高山林立,河流奔驰、蜿蜒,烟云袅绕、山石纵横交错,各种物象让人类赏心悦目,这些物象对人类的文化、科学,都有所影响。就中国山水绘画而言,物象所形成的“线”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道”又有相辅相成的关联。在自然山水中,被雨水冲刷后留下的水迹,树木自然形成深浅不一,而又密布全身的木纹,以及流水运动的波纹等物象,使中国山水绘画“线”的符号更加明显、重要。在自然山水的影响下,在中国哲学文化的启迪下,中国山水绘画中的“线”,具有了时代赋予的人文、地理的审美情趣,达到了自然合成的人文传统美德。
  关键词:物象 线 自然山水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2-0045-03
  一、自然山水中物象——线的呈现
  纵观我国大江山川,以南北为界。南部多雨湿润,山川秀丽多姿,北部少雨干旱,山川雄厚朴实,在气候的影响下,山川有了明显的南北面貌的差异和区别。从南部山川来看,由于长年多为阴雨天气,雨水充足,平均温差高于北方,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充足,雨水中所形成的酸、碱对山体岩石的风化严重。山石所形成的石纹纤细、光滑,草木茂盛,烟云密布,很少见其有干石裂痕,千年风骨的大面积山川。以北部山川地貌为点,四季温差较大,平均气温低,多以土质少雨或以山石少雨为主。每年风干少雨,山体岩石受到自然风化严重,形成了大片的开纹山石或厚重的土质大山,严厉的风沙使山石的自然裂痕宽大,石面粗朴,大量呈现出斧劈之线条,非常壮美,充满阳刚之势。
  同样南北的树木表现出来的差距也很大。南方树木表皮光滑、圆润,树木多出现细腻的木质,年轮纹路也很纤细柔美,木质密度很大;北方树木外表苍老,干枯,树皮外表呈现出深深地线条纹路,木纹横切面年轮粗狂、豪迈,有一种特有的艺术线条留存其中。
  留心观察,天然崖壁上的纹路和大树历经风雨形成的斧劈般的痕迹、纹路、线条及一些不规则图形组成的物象,这些物象图形,富有很好的艺术美感。各种天然成形的线条,经过天然组合后,韵味十足,其疏密美观大方。
  树的物象呈现首先就是一种线,高大,粗细,从树的表皮来看,由于长期生长形成了深浅的对比,这就是树的纹路、线。(如图1)这种物象线条表现出了树木自身客观固有的结构特征。
  综合自然山水的山石河流树木,它们犹如一张张自然绘制形成的美丽画面,清雅秀丽,雄壮朴实,山石纹路美丽壮观,让画家流连忘返,感动和吸引了每一位艺术家,让画家把它最美丽,最动人的一面留于绘画艺术之中。而绘画中线条的组成不是照搬自然山水中的物象“线”,是通过艺术家自身的主观因素理解后运用在画面之中的,是主观因素对客观反映人为的表现。然而自然山水中物象形成的线,是自然界自己形成的,因为它不能以人的意志所改变,如同自然山水中树木年轮的形成。
  二、物象线在山水画中的意义与发展
  (一)用线条写生意义
  所谓的写生就是古人所说的“师造化”,是自然山水对画家的感受,所以写生充满了画家对客观事物主观理解的能动性。写生的含义是宽广的,各代画家都深入自然山水之中,观察、生活、感悟自然山水,从中提取对画面有用自然物象符号,加以创作①。
  图2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写生不等于照搬,是在自然山水中感悟生活,提炼山水符号,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同样线条写生,是在对自然地认识、感悟下,留于画面的艺术场景。用线,抵挡了大面积的涂鸦,制止了写生人当时对自己,一目而过,潜伏于对自然生活的深入理解,致使创作时不再一脑糊涂之弊端。例如画家: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大痴道人,又号一峰道人。②《富春山居图》(如图2)是其晚年的一幅杰作,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幅作品,此图为长卷形制,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在该幅作品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描绘,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以创作完成的,从笔墨面貌和表现意境上都具备自然山水的线条写生创作特点。他在图中自题“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可以看到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③因此该画是其对富春山一带自然山水的描绘。从文献记载中可看出他在师造化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并不是心中臆造。他对景物观察细致,并且十分注意研究,“皮袋内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并且有“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脈皆顺……此写真山之形也”④。等理论主张。这些都可看做《富春山居图》是在黄公望游览富春江一带景观之后以当时的画稿创作此图的,将富春江一带的自然景象在画面中表现的自然淋漓尽致,最直接最精彩的表现就是《富春山居图》中“线”的笔墨表现,所以写生时一定要注意线是画面中的主要符号。
  画家与自然山水密不可分。自然山水为画家提供素材,画家从自然山水中获得创作灵感。线,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去表达,但对于山水画来说,线条写生是最直观,最有效的练习和搜集素材的方法。线最讲究的是风格及构成,线是写生的最基本元素,是灵魂。线的涩、方、刚、拙等笔触感觉,使线条出现矛盾和冲突,有力的刻画出了自然山水的本能和本性。
  (二)线的创作意义
  线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它是客观现实中物象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是山水绘画中最基础的语言和结构形式。从书法用笔,自觉的运用于绘画之中,线具有东方绘画特有的审美情趣。中国绘画线的产生到当下,已经被不同的画家,注入了不同的生命风格和主观思想。线能带来节奏,能表现自然山水的大质、大朴,能表达人类的全部情感。
  画家关山月的绘画创作《龙羊峡》国画山水与实地龙羊峡之比较。这幅绘画作品是画家在第二次去龙羊峡参观水电站后创作的,他和现在通过飞机拍摄的鸟瞰图虽有所不同,但这只是画家想要表达此处山高水急,采用了仰视。此画线条明显,突出了主题。   线条的变化:可以是渐变,也可以是突变。渐变显得平稳,沉着舒缓,而突变有利于突出画面的大起大落,大张大合,如果过于平均,就如同无变化,无色彩,但变化过于频繁,又易凌乱。所以变与不变,变多少,布局何处变化,都应意在笔先,做到心中有数。线条之波动,犹如书法运笔之标准。王羲之言:“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白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所以通过用笔,折射出线条的涩、韧、重、厚、丰、圆、筋、毛。
  (三)线的发展
  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长河中,“线”的审美追求一直贯穿始终,历代画家,历代作品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客观自然山水中绘画的线条美,反映山川河流奇、险、峻秀、蜿蜒,曲折的自然性。在郭熙的《山川训》云:“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这是郭熙在观察实践感悟了生活,在自然山水的鸟语花香,云烟河流之中体会的自然山水基础上,从理论上阐述山水四时的不同。春怡如笑,夏翠欲滴,秋明如妆,冬沉如睡,作者以拟人化手法,将可感可知却难以描绘的四季表述为可想可见却不能见的动态“具象”。此具象又意象,似见非见,模糊难以捉摸但又在身边在眼前。
  线条在中国山水画作品中影响广泛而深远,犹如黄河、长江源远流长,犹如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博大雄浑,它的艺术价值滋润着山水田园和在其上生活的子民,他们汲取着取之不尽的营养,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受线影响的一代又一代山水名家、大家,如龙瑞、崔振宽、陈平、卢禹舜等,他们的作品或从笔墨表现,或从意境营造,或从主体书写表达,都显现自然山水独有魅力的线条美。如崔振宽以书写性表现苍茫混沌的西北气象,卢禹舜以意境营造体现神秘、迷幻、深邃的永恒八荒通神,陈平以其沉郁厚重,表现他的《费洼山庄》 《梦儒家山》。
  线是人类通过客观自然主观创作出来的产物。世界上万物都带有线的符号,不同事物呈现出不同线的形状,在中国画中显现的是线的组合⑤。
  注释:
  ①鲁迅美术学院:《美术之路·中国画》,沈陽:辽宁美术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2000年10月第7次印刷),第164页。
  ②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③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第277页。
  ④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第278页。
  ⑤鲁迅美术学院:《美术之路·中国画》,第204页。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鲁迅美术学院.美术之路·中国画[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佛教的传入和禅宗思想的形成对于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思想觉醒作用而导致了山水画的萌生与发展。禅宗在吸收了中国本土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内涵,它不再只是作为一种宗教而存在,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元代传统山水画在个人精神世界上的觉醒,逐渐在文化环境、文人气质、艺术旨趣上影响着山水画的发展,加上禅理、禅悟与山水画的相互融合与相互渗透,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山水画的意境。  关键词:禅宗思
期刊
摘要:近年來广场舞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妇女的热爱和追捧。但由于广场舞是新生事物,发展历史短,其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单调,往往是一个广场舞要被“跳反复”和“反复跳”,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怎样创作更多更好更有质量更加丰富多彩的广场舞?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群众文化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通过借用民族舞蹈元素来拓展和丰富创作广场舞的空间
期刊
摘要:伴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社会对于高校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间接地推动者高校课程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地方性的高等院校为了不断的提高音乐专业的教学质量,在课程改革方面必须不断的创新。对此,本文详细分析把民间音乐引入高校校本课程设计方式,并以陕南民歌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今后高校教育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高校教育;校本课程设计;民间音乐;陕南民歌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现阶段,核心素养呼唤下的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日渐重要。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初中音乐教学小组合作与探究的意义和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推进初中音乐教学进程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合作与探究;初中音乐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以其高达9.57亿元的票房刷新了国产动画有史以来票房纪录,是少有的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国产动画,其成功肯定不是偶然。本文通过对《大圣归来》成功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其优秀之处和成功要点,努力实践,为今后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创作视角。  关键词:动画电影;大圣归来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1
期刊
摘要:由于拥有独特的审美风格,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的演唱需要完成音色变化和风格转变的处理,从而更好的进行歌剧内涵的揭示。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为例,对多尼采蒂歌剧对美声唱法审美取向的影响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美声唱法;审美取向;影响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
期刊
摘要: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中,黄自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黄自的艺术歌曲是中西音乐结合的典范,极具艺术欣赏和研究价值,《思乡》是黄自的代表作,体现了黄自高超的作曲技巧和艺术底蕴。本文以《思乡》为例,在前人观点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黄自艺术歌曲的文学性特征,从而为学习、演唱黄自的艺术歌曲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黄自 艺术歌曲 文学性 《思乡》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期刊
摘要:论文阐述的是黄梅戏配器这一课题,也即黄梅戏配器融入电子音乐并加以应用的研究。如果把一首作品比作一个人,那么歌词宛如人的筋骨,曲调如同人的内涵修养,而配器则似这个人的灵魂。由此可见,配器之于一切歌曲,都是尤为重要的。纵观古今,黄梅戏的编曲较为单一,前人对于配器的创新浅尝辄止。但随着世界音乐的发展,西方管弦乐与中国民乐不断融合,也极大丰富了黄梅戏的配器。关于电子音乐能否为黄梅戏增光添彩,作者结合
期刊
摘要:科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互联网”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蓬勃发展下,中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前景肯定是无限强大的。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和创新创业特点,通过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一些提升创新创业的方法,为更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
期刊
摘要:笔者观摩了在无锡天一中学举行的2017年江苏省高中音乐评优课,来自江苏省各地市的13位优秀青年教师带来了各地市最新的高中音乐教学研究成果,全省近千名高中音乐教师、教研员参加了此次盛会。此次观摩评选活动,执教教师选择的课题丰富多样,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在别样精彩的课堂“百花齐放”的同时,又彰显了相同的价值取向。通過此次活动,我们更明白“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更懂得“课堂,不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