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反思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 数学学习反思的含义
  
  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人们通常将反思等同于“内省”,从这个意义上看,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以及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描述、体会和感悟。通过反思,可以发现知识或思想方法上的薄弱环节,找出错误的根源所在,可以将问题条分缕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对这一重要的反思环节,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反思习惯,让教师感叹“做过多次讲过多次,学生还要错”。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7~9年级)的问题解决部分明确提出:“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在评价建议中也将“是否有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的意识”作为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内容之一。这表明数学学习反思问题已经得到重视。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反思意识,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反思习惯,使其进行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认知活动,对学生数学素质提高和终身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数学学习反思的作用
  
  2.1 “反思”形成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及解题技巧数学研究的中心是问题解决,数学的一切理论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的。这些问题可以是数学内部的,但更多的是数学外部的,是应用的。问题解决的关键是策略的运用,是方法的创造,是想象的发挥。阿基米德在求解抛物线弓形的面积时采用“穷竭法”,刘徽在求解圆的面积时采用的是“割圆术”,所有这些都是策略的巧妙运用,方法的灵感创造。可见,数学思想方法及解题技巧的反思深化对问题的解决和新方法的创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必须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是怎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剖析,逐渐培养随时监控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的习惯。
  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之常见图形的应用”时,出示例题:如图1所示,△ABC的中线CD和BE交于点O,求DO/OC的值。教学目的:简单的组合,让学生感受在多组相似三角形中要合理选择。教师先请学生思考,有思路就举手,然后一生分析(由△DOE与△COB相似求得)后,教师问:“这里除了你说的这2个三角形相似外还有其他相似三角形吗?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对?这对三角形属于常见图形中的哪一型?”而后请学生列出完整的解题过程,一生板演并进行打分评价。
  在学生正确分析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自身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概括,使其对解决相似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相似三角形”的方法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在解题后对问题的本质进行重新剖析,再将思维由个别推向一般,使问题逐渐深化,使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后再重新剖析其实质,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在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之后,启发学生反思,从中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一般规律,可使问题逐渐深化与完善。
  2.2 “反思”优化数学学习方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只有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才能进行创新性学习,而教师的引导则是至关重要的。不论是皮亚杰还是奥苏伯尔,在概念学习理论方面都认为概念教学的起步是在已有的认知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学新概念前,如果能对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适当作一些结构上的变化,引入新概念,则有利于促进新概念的形成。这需要学生对原有概念、定理系统化。这一系统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反思整理的过程。
  比如,初中学生新接触几何证明,只有在对几何定理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几何证明问题。在三角形定理教学中,给学生理解记忆的时间,反馈中选取记忆效果好的学生说说记忆的方法。有学生说到:在记忆性质时可抓住三角形的各个元素(边、角、高线、角平分线……)。而后教师对其在方法思考上作出评价。这样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学生就能将所有图形的性质都按边、角、对角线及对称性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样、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着眼于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学生体验到数学反思能让数学学习更简单,从而重视反思,乐于反思,提高反思意识。
  2.3 “反思”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因此,考后对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如在一次试卷讲评课上,教师先对考试优秀和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而后问:“某同学,为什么这次测试你的进步这么大?”学生愕然。再问:“与上一阶段相比,你在数学学习上有什么改变?”答:“没什么,就是考试的时候心态好了,看题不落字了。”教师:“可见我们很多同学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是没有仔细的习惯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我们总考不好。请每位学生都对照成绩想一想你上一阶段数学学习上的改变,思考下一步的做法。”
  
  3 小结
  
  教学实践表明:把目光盯在成绩上是近视的,学习成绩是一时的;而学习习惯的形成是终身受益的,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而且习惯和学习成绩是联系在一起的,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必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力争使数学教学真正达到以知识为载体,育人为目的。正如建构主义学习观所说:一切知识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能得以完成,学习不是一种刺激—反应现象,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以及通过反思和抽象建立概念结构。显然,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反思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反思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学生通过反思,加深对数学学习过程和结论的认识,积累经验,最终实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一中教育集团通校部)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随文识字,感受摇篮之大  一、激趣导入,认识“摇篮”  1.出示 “摇篮”的图片
修改作文到底什么时候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在日常教学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教,有的没教;有的多教,有的少教;有的会教,有的教错。细读统编本三年级上册教材,非常欣喜地发现:教材直面焦点,呈现得相当清晰,并给予了明确的解答。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板块,出示了三类常见的错误句子——我们称之为“病句”——并示范使用三种常用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还对三种修改符号进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实验活动与实践能力关系的研究》的开题会暨课题研讨会。这项课题是继“八五”规划“学生实验能力调查”之后又一项涉及教仪行业发展、涉及仪器装备发展方向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科研项目。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作为课题的承担单位,负责课题的具体组织与管理工作。感谢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对本课题的支持,感谢各位专
让教育教学更具专业化,是我对职业的渴求;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是我对自己的期待;每有所悟,便写下来,是我对品质内涵的向往。今年,在师父彭爱芬的鼓舞和重点推荐下,我阅读了《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这本书。  这本论集共收文64篇,为方便检索阅读,大致分为七辑,囊括课标与课改、教材编写、高考语文、语文教学、研修文化、大学本义以及文学生活。七个方面分得具体,讲得细致,折射出温儒敏教授的高站位及其深邃的教育
引言    教育技术装备对于教育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教育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装备?这是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开展的前提,弄明白了这一点,才可以研究装备什么、如何装备、装备到何种程度为好。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应该做到三点:一是作为教学条件与设施,能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作为教育技术与手段,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作为学科建设与学校文化、特色教育的基础设施,能促进学校与教育的发展。  教育技术装
一、数字化学校的概念和含义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正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环境,将促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  我们认为,数字化学校的建设,是凭借网络技术,充分运用其他现代化数字技术,构建数字化管理、教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实现学校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  数字化学校应该在学校管理、教育教
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系统中,它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CAI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着重讨论CAI教学的发展、主要特点及其意义,并展望其将来的发展趋势,突出表现CAI教学的重要地位。    前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国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与教育息息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教育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
梅子涵先生说过:文学、童话是真的。经典的童话、文学,对于人类的心情、日子,甚至政治和哲学都有着真正可靠的照耀。  《小鹿斑比》这个童话动物小说就应该是真的,它能够照耀我们的生活。  《小鹿斑比》是奥地利作家萨尔登创作于1923年的一部作品。它讲述了一只诞生在丛林的小鹿斑比,在母亲的带领下认识自然,交到朋友,也遭遇了一系列磨难的成长故事。  《小鹿斑比》这本书就像一个童年的丛林,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令
摘要 基于教育生态化的理论,从英语教与学的角度看大学新生ICT应用的现状,讨论它是否符合生态化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教育信息生态学;ICT现状;大学新生;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1-0131-02    On College Freshmen’s ICT From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Informa
摘 要本文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出发,从培养学生后学习能力的角度,阐述了“学与做”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依据,并谈了学与做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其思考。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学与做教学模式;后学习能力    当前,科技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更新迅猛,中职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中职计算机教学,终于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