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幸福观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118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冲击、西方价值观受到追捧以及国人普遍感到精神无根的当今社会,今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然还在不断的去追求,欲望无止境,忽然间却找不到幸福。“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透过那只言片语的文字,借古风而行,去找寻中国古人的幸福观,对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中国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五福”幸福观
  中国传统文化对幸福问题的系统探讨,始于春秋中叶的《尚书·洪范》,其中提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善终正寝这五方面内容构成了幸福的要件。这五要素中,“寿”居于更重要的地位,民间有“五福之中寿为先”“五福捧寿”等说法。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芸芸众生,长寿都是中国人极端关心的永恒主题,显示了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重视。事实上,人生的幸福都必须建筑在生命的基础上,没有了生命,幸福便无从谈起。因此,在中国民间传统的幸福观中,长寿之福是最受重视和推崇的。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传统幸福观的发展。
  
  
  德福一致的幸福观
  传统儒家幸福观有两个本质的特征:
  一是主张德福一致。儒家强调美德对于幸福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美德,就不可能获得幸福,人生的幸福体现在个人的善行之中,人们不断提升个人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而为了修炼美德,就不能执着于物质生活的享乐之中,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只要能够修得高尚的品德,这样的苦行精神也是值得赞颂的,所谓君子安贫乐道。在儒家那里,幸福只是道德的伴随物或附属物,并不具有完全独立的意义,一个人有了美德,幸福也就随之产生。
   二是主张仁爱幸福。这一观点与德福一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为美德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而应当将个人的幸福融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之中。仁爱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仁就是恩及四海,就是博爱,它要求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对他人施与善心,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人。仁爱幸福体现的是“自我独乐不如与民同乐”的幸福境界,实行仁爱的方法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实现普天下人的共同幸福。
  
  
  合于自然的幸福观
  与儒家幸福观不同,道家主张合于自然的幸福,认为万物的本然状态是最好的状态,一个人是否享有真正的幸福,不是看一个人是否拥有财富、地位和知识,也不在一个人是否具有他人所尊崇的德行,而在其是否合于道或自然,如果顺应自然之性,就能得到最大幸福,所谓“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老子认为,幸福与不幸的关系是辩证的,是互为基础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怎样理解祸与福的这种辩证关系,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基础。他告诫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不必太在意一件事情在当下来说是祸或是福,从辩证的思维看,祸与福双方是可以转化的。“祸福无门,唯人所召。”认为祸、福虽难以预测,但可以依靠人的努力去转化和维护,从而在祸福面前形成更为平和的心态,达到一种坦然而和谐的幸福状态。在老子的思想中,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对于人的行为而言,“无为”并不是不行动,而是顺应自然而动,“不争”亦不是不行动,而是回归事物的自然本性,是一种如水一般的运动。人通过各种行动而使内心得到满足,在这种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人在动态的行动中满足自我,从而产生幸福感。道家把幸福理解为一种运动的过程,在运动中把握幸福,才能使幸福在生命的运动中持续存在。
  
   义利并重的幸福观
   春秋时期,社会上充斥着天命论、宿命论的观点,人们相信福寿、贵贱、贫富是由上天安排的。墨家力排众议,“明天志”但“非天命”,对当时预定论的天命观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墨家也讲敬畏天,但认为“天”不是世间万物、人事祸福的主宰者,而是一个判断是非、赏善罚恶的监督者。人的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凭借的是自己的“强”与“力”,“强”指奋发图强,“力”为努力劳作,“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寒”“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墨家认为,幸福的获得除了需要强力之外,还必须以“义”为其做合理性辩护。“万事莫贵于义”,“义”是墨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与“明天志”一脉相承。“天志”表现在人间就是“义”,求利而思义,人的强力必须限制在“义”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追求幸福生活实际,因而,对老百姓的幸福观影响更为直接。对生命价值、家族兴旺的重视,形成了民间的寿禄幸福观。
  古人已去,今人依存。幸福是永远的追求,不妨问一句我们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幸福?古人生活的那个年代,是幸福还是不幸已经无足轻重,今天我们的幸福才是最为重要,应该汲取那营养以润泽我们的生活。
其他文献
我国古代,名和字不是一回事,名是名,字是字。字,又称表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
期刊
在台湾新儒家徐复观看来,“心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这个观点,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视角。徐复观认为,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许多误解,从根本上说,是对“心”的误解产生的。很多人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出路,根源也是在此。    徐复观认为,文化是人性对生活的一种自觉,由自觉而产生的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按照这一定义,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所在,宗教、道德与艺术等价值系统共同构成了
期刊
著名画家郑板桥,虽是晚年得子,却不溺爱,事事从严要求。临终前,提出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当儿子做好馒头端到桌上,其父却已咽气,茶几上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鉴古览今,现在社会上有太多的年轻人缺乏“自己的事自己干”的精神,房,父母买;车,父母买;孩子,父母帮着养,他们成为不愿独立生存,硬要依赖父母生活的“啃老族”。这与清
期刊
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少,手机慢慢取代了腕表的计时功能。取而代之,在人们的手腕上,很多人重新拾回了佛家的念珠,作为一种配饰、或作为一种虔诚的信仰。    前几日,我去北京广济寺听台湾张尚德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因为去的比较早,离讲座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我就到附近的小饭馆吃点东西。刚坐下,外边又走进来一位客人,梳着背头、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因为餐馆比较小,没有空余的位子,我们只好
期刊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可见浓烈之事只能带来困惑和伤害,何以解决,一个字:淡。    淡,是三点水加两个火,淡不是让人放弃,也不是使人消极。淡就是指既要有火的热情,还要有水的冷静,但最终冷静要比热情多一点点。  天下皆以为淡是不追求,不投入,而是停止,那是愚人。淡是追求但不失原则,投入但不失智慧。  淡不是没有味道,而是溶进了
期刊
5000多年前的造字大师——仓颉,其智慧之高,思维之发达,简直不可想象。他所造的汉字,字字有规律,个个有联系,全部有哲理,构成一个庞大的有机整体,把宇宙万事万物的物名及其事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描绘得十分精彩。    仓颉造字的本意,站在哲学辩证法的高度,揭示了汉字“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总规律和“同形同宗、同音意通”的总联系,深刻表明了“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是负载着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
期刊
传承国学经典,分享智慧人生。2011年3月26日北京朴道书院名师智慧分享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王晨阳、高乘两位老师分别以道家智慧和人生幸福的修炼为主题分享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体悟。     王晨阳:(朴道书院国学专家)   顺则成仁,逆则成仙,很多人认为道家处世消极,其实不然,道家最美好的理想是“功遂身退”,同时也讲求修身养性,如此看来道家文化并非消极,相反它即是帝王术,也是“养生学”。   道
期刊
在古今名人的题墨中,有一些刻意缺写笔画,有的成为独特的传世佳作,意趣盎然,兴味无穷。  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上有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富”字上头就少了一点,这是清代名臣纪晓岚写的,取:“富贵无顶”之意。  东岳泰山上,有一块摩崖刻石,镌刻着“虫二”两个醒目的大字。是清光绪二十五年一个叫刘延桂的人题镌的。许多游人不解其意。其实,此中隐藏着一个有趣的谜语故事。相传,
期刊
时间:2010年10月21日  地点:终南山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来到终南山的?  本如师:我八八年来到这里,当时是希望能在更加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己,刚来的时候我住在山洞,感觉时间过的特别快,八年时间转瞬即逝;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要离开终南山,离开山洞时我不经意说了句:“十年若不死,卷土定重来”。也许是一种缘分吧,九八年的时候我又回到这里,做了住持,那个时候最主要的就是修缮寺院,整天就是干活,将
期刊
佛陀说:人生是苦的,人的一切作为都是要离苦得乐。幸福存在于人生的当下?还是在生命的彼岸?幸福来自人的身体感受?还是来自灵魂的安顿?幸福到底在哪里?  自人猿相揖别以后,人类就一直在苦苦追寻着幸福的真谛。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成为一个现实的人终其一生的不断思索。“幸福是(至)善的主观体验,追求(至)善即追求幸福,(至)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  幸福不在于感官的快乐,而在于德性,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