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的科学,中学地理学科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点,中学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兼“文科”与“理科” 教师于一身,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偏重。本文仅是从中学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几个实例充分说明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的特点。也正基于此,我们中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之余更应从其他学科以及课本外知识中汲取营养,从而充实自己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
关键词:综合性 其他学科
地理学科的教学,历来要求体现学科的本位特色,即学科的不可替代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中就要拒绝其他学科知识、思维方式的渗透体现。从古今中外学术流派的发展进程看,盲目排他、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往往导致学术流派昙花一现,自掘坟墓。在国家课程改革中,就把地理学科分属于“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领域,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有“人文与社会”的哲学理念,又有“科学”的理性思维。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地理学科所承担的角色远非以上所说的两种,是集多重角色于一身,是各门学科的“擦边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地理教学中,选择契机,恰如其分地渗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润物无声。
一、 语文浸润,满堂生辉
语文科目隶属于“语言与文学”范畴,其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有着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表现。一篇精致的小品文,一则含义隽永的故事,一段声情并茂的描述,诗歌的意境,散文的哲理,美不胜收。比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时,就可以引用三国时期,诸葛亮火烧葫芦峪的典故——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其所率魏军团团围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熊熊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坐以待毙。不料,天不遂孔明之愿,突然下起一场大雨,浇灭了大火,司马父子得以死里逃生。其实这场雨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换言之,葫芦峪下了一场“气旋雨”。绘声绘色的描述,潜移默化的渗透,激起学生无限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愤悱情境。圣贤先师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如果不把学生处于一种“非知想知、非懂想懂、难言想言”的状态中,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制造契机,启动学生思维,为其创造一个“心愤愤,口悱悱”的情境。类似的例子,还有“德军潜艇与密度流”、“借东风与季风”、“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海湾战争与自然带”等等,融知识性和故事性为一体,不着痕迹,宛自天成。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中,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各领风骚一时。从这些语言文字载体中,我们也能窥探到地理知识的踪迹。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将西部干旱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作了对比写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影射了上弦月。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当地理知识被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也不失“仪态万千,风情万种”,以往被学生所认为的“抽象、空洞、枯燥、难以理解”等片面的观念将遁地无形。
除此之外,俗语、成语、谜语等语言文字的表现形式,均能成为地理知识的有效载体。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思维,就能将语文与地理有机地结合,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数学切入,平地增色
在地理教学中,涉及到数学知识的运用,已经是司空见惯。比如:区时、地方时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温差、气压差等)的计算,三角函数解决地球自转线速度、纬线长度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独辟蹊径,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数学学科独有的知识及思维方式(诸如集合、方程式、数列等),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给地理学习增添理性思维的光辉。以“2008年江苏盐城市高三质量调研测试卷?第9题”为例。图示为1995年某国人口文化构成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高中及其以上学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多少?
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且能够准确无误地数出图示所有格子(100个格子),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比重约为11%)。然而,这个传统质朴的解题过程,耗时耗力,且图形眼花缭乱,容易出错。如果我们能够高屋建瓴,分析图形的布局特点,引入数学“数列”相关知识,解题的速度和质量就会有质的飞跃。通过观察,图示最小三角形从上到下排成10行(设为a1,a2,a3……a10),且a1=1,a2=3,a3=5,……a10=19,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及其普通的等差数列(公差d=2,n=10),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a1+an)×n]/2),不难得出图示最小三角形数目总和(100)。该题所运用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都很基础,但要在地理和数学之间牵线搭桥,形成一个有机联体,他为我用,需要摒弃传统的学科本位主义思想,重新审视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选择契机,提供联合演习的平台。
此外,在学习“流水侵蚀地貌”,涉及举例“喀斯特地貌”,说明其形成机理时,可以给出化学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直观深刻,经久难忘。在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时,恰当地运用物理学中“运动物体受力分析”的原理方法,构建知识联系的路径,化艰深为浅显,转繁琐变简易。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何其浩繁,知识点有如恒河沙数,而这些知识中绝大部分都是高中选修地理中,要求学生做到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课时有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达到最优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难题。我们必须尝试多种途经,选择最佳蹊径,以达成所追求的目标。实践出真知,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思维不失为一上上策,各门学科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比一张蜘蛛网上的各个结点,彼此间总有道路可连通,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关键词:综合性 其他学科
地理学科的教学,历来要求体现学科的本位特色,即学科的不可替代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中就要拒绝其他学科知识、思维方式的渗透体现。从古今中外学术流派的发展进程看,盲目排他、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往往导致学术流派昙花一现,自掘坟墓。在国家课程改革中,就把地理学科分属于“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领域,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有“人文与社会”的哲学理念,又有“科学”的理性思维。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地理学科所承担的角色远非以上所说的两种,是集多重角色于一身,是各门学科的“擦边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地理教学中,选择契机,恰如其分地渗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润物无声。
一、 语文浸润,满堂生辉
语文科目隶属于“语言与文学”范畴,其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有着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表现。一篇精致的小品文,一则含义隽永的故事,一段声情并茂的描述,诗歌的意境,散文的哲理,美不胜收。比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时,就可以引用三国时期,诸葛亮火烧葫芦峪的典故——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其所率魏军团团围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熊熊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坐以待毙。不料,天不遂孔明之愿,突然下起一场大雨,浇灭了大火,司马父子得以死里逃生。其实这场雨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换言之,葫芦峪下了一场“气旋雨”。绘声绘色的描述,潜移默化的渗透,激起学生无限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愤悱情境。圣贤先师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如果不把学生处于一种“非知想知、非懂想懂、难言想言”的状态中,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制造契机,启动学生思维,为其创造一个“心愤愤,口悱悱”的情境。类似的例子,还有“德军潜艇与密度流”、“借东风与季风”、“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海湾战争与自然带”等等,融知识性和故事性为一体,不着痕迹,宛自天成。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中,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各领风骚一时。从这些语言文字载体中,我们也能窥探到地理知识的踪迹。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将西部干旱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作了对比写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影射了上弦月。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当地理知识被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也不失“仪态万千,风情万种”,以往被学生所认为的“抽象、空洞、枯燥、难以理解”等片面的观念将遁地无形。
除此之外,俗语、成语、谜语等语言文字的表现形式,均能成为地理知识的有效载体。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思维,就能将语文与地理有机地结合,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数学切入,平地增色
在地理教学中,涉及到数学知识的运用,已经是司空见惯。比如:区时、地方时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温差、气压差等)的计算,三角函数解决地球自转线速度、纬线长度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独辟蹊径,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数学学科独有的知识及思维方式(诸如集合、方程式、数列等),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给地理学习增添理性思维的光辉。以“2008年江苏盐城市高三质量调研测试卷?第9题”为例。图示为1995年某国人口文化构成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高中及其以上学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多少?
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且能够准确无误地数出图示所有格子(100个格子),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比重约为11%)。然而,这个传统质朴的解题过程,耗时耗力,且图形眼花缭乱,容易出错。如果我们能够高屋建瓴,分析图形的布局特点,引入数学“数列”相关知识,解题的速度和质量就会有质的飞跃。通过观察,图示最小三角形从上到下排成10行(设为a1,a2,a3……a10),且a1=1,a2=3,a3=5,……a10=19,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及其普通的等差数列(公差d=2,n=10),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a1+an)×n]/2),不难得出图示最小三角形数目总和(100)。该题所运用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都很基础,但要在地理和数学之间牵线搭桥,形成一个有机联体,他为我用,需要摒弃传统的学科本位主义思想,重新审视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选择契机,提供联合演习的平台。
此外,在学习“流水侵蚀地貌”,涉及举例“喀斯特地貌”,说明其形成机理时,可以给出化学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直观深刻,经久难忘。在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时,恰当地运用物理学中“运动物体受力分析”的原理方法,构建知识联系的路径,化艰深为浅显,转繁琐变简易。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何其浩繁,知识点有如恒河沙数,而这些知识中绝大部分都是高中选修地理中,要求学生做到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课时有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达到最优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难题。我们必须尝试多种途经,选择最佳蹊径,以达成所追求的目标。实践出真知,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思维不失为一上上策,各门学科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比一张蜘蛛网上的各个结点,彼此间总有道路可连通,构成一个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