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规矩(十一)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当着外人数落孩子、疼“老疙瘩”、 劝“和儿”男不劝女、两口子打架不用劝
  别当着外人数落孩子
  数落(shulao)是老北京土话,带有教训和训斥的意思,但这种训斥不是说两句就完了,而是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数”,是数数儿的“数”。
  老北京的孩子,就怕挨大人的数落,不但心里起腻,烦得慌,而且耳朵也跟着受罪。
  老北京人“护犊子”,孩子有了错儿,当老家儿的(父母)怎么数落,都觉得是应该的,但别人不能插嘴。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让别人数落。如果,外人当着孩子的父母数落孩子,等于是在寒碜人,不给孩子父母面子。相反也如是。
  按北京的老规矩,当老家儿的,绝对不能当着外人,数落自己的孩子,即便孩子有天大的错儿,也要回家再说,不能在外人面前动嘴说,更不能动手打。
  为什么有这规矩?一是北京人讲究脸面,面子大于一切。在外人面前数落孩子,是非常丢面子的事儿。孩子在外面犯了错儿,老北京人常说:“你让我这张脸往哪儿搁呀?”
  二是因为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好赖,直接反映门风,所以他有错儿,等于当父母的也有错儿。所以,您数落他,等于也在数落自己。
  三是给孩子留面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点儿生活中的小错儿,是很正常的事儿。当家长的要爱护自己的孩子,不能伤了他的自尊。当着外人数落自己的孩子,让他丢人现眼,对他今后的成长和做人,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老规矩还是蛮人性化的。
  疼“老疙瘩”
  “老疙瘩”,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不过,在北京土话里,并不是把家里最小的孩子都叫“老疙瘩”。
  “老”是最后或最小的意思,“疙瘩”,带有可人疼(疼爱)的含义。这里涉及兄弟姐妹之间“年龄差”的问题。老北京人没有计划生育这一说,那会儿也没有什么避孕措施,所以有的家庭,老大(第一个孩子)跟老小(最小的孩子),有时相差十多岁,甚至二三十岁。通常,这种跟老大相差十多岁或二三十岁的老小儿,才有资格叫“老疙瘩”。
  由于多数“老疙瘩”,属于父母的意外“收获”,也就是本不打算要,却意外有了。因此,“老疙瘩”在家里的地位比较特殊。有的老大已经结婚,有了孩子,父母又生了个“老疙瘩”,所以,“老疙瘩”在年龄上,跟老大会差着一代人。但萝卜虽小,却长在辈儿上。
  按北京的老规矩,除了父母,家里人都要照顾这位“老疙瘩”。北京有句老话:“老疙瘩(老闺女)是当妈的贴身小棉袄。”自然,“贴身的小棉袄”要受到父母的疼爱。疼“老疙瘩”是老北京人在论的(天经地义的)。
  从这个老规矩,可以看出老北京人的仁义和礼数,疼“老疙瘩”,实际上,意味着对弱小者的格外关照。
  劝“和儿”男不劝女
  劝“和儿”,就是劝架,北京土话也叫拉“和儿”。
  老北京人爱凑热闹,街面儿上有点儿什么动静,短不了要跑过去看看,所以,围观经常是老北京的街头一景儿。由于北京人具有北方人那种豪侠仗义的性情,喜仗义执言,爱打抱不平。
  北京人打抱不平,跟山东人的“路见不平就出手”不一样,往往是“君子动口不动手”,除非是双方动了干戈。
  劝架,拉“和儿”,甭管是动嘴,还是动手,在老北京是有许多规矩的。通常两个女子打架,男子是不能过去劝的,按老规矩,甚至也该看这“热闹”。
  再比如男人跟女人打架,您是男的,过去拉“和儿”,千万不能劝女的,只能说男的不是。即使是文弱的男子,遇上了强悍的女汉子,被打得鼻青脸肿喊“哎哟”,您也不能说那个女的,当然更不能动手。
  这个老规矩,跟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有关,也属于避讳一类的老规矩。首先,您是男的,女人打架,您过去劝“和儿”,您跟这个女的到底是什么关系,谁也说不清,容易闹误会。
  其次,女子在男子面前,一般来说是弱者。同情弱者是人们共识的道德理念。您如果是男的,过去劝女的,会让人以为打架是女子的错儿,有欺弱之嫌。
  两口子打架不用劝
  北京人喜欢抱打不平,也喜欢劝架,但有一种架,按北京的老规矩,是不能劝的,那就是两口子打架。
  当然,这也要看架打到什么份儿上,如果是真刀真枪玩了命啦,那又另当别论。对北京人来说,谁也不忍心在自己眼面前儿出人命。
  这里所说的打架,就是一般的吵嘴。北京有句老话儿:“两口子打架不用劝,搭起桌子就吃饭。”两口子居家过日子,短不了有砂锅碰笊篱的时候,拌两句嘴,甚至于红了脸,动起手来,您都不用过去劝。
  为什么?老话儿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人家是一家子,搭起桌子就吃饭。心里别扭两天,那股子怨气也就烟消云散了。您作为朋友也好,作为邻居也罢,怎么说也是外人,人家两口子的事儿,您未准清楚。
  看人家吵架拌嘴,您就冒冒失失过去劝。看着您是热心肠、好心眼儿,实际上是给人家添堵。因为人家本来不想让人知道他们吵架的,您这一出面,反倒让他们觉得丢了面子,相互之间找不到台阶下了。
  老北京人管这叫不懂规矩,新北京人管这叫“冒傻气”。现实生活中,真有这路不开面儿的人。您说他不开面儿吧,他还爱多管闲事。人家两口子吵架拌嘴,他偏要过去多嘴多舌,插一杠子,给人添堵。所以这个老规矩,到现在依然适用。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中国经历多次战乱,从八国联军进北京,再到清政府的倒台,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日本侵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但这一时期中国的新闻事业却慢慢发展起来,像《大公报》《申报》《晨报》《京报》等知名新闻大报都在此时喷涌而出。虽然画报这种综合性刊物出现的时间要比新闻类报纸晚,但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仍然是其关心的内容。像《上海画报》创刊时,正赶上“五卅惨案”的发生,因此画报对这起惨案进行了跟踪
期刊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帽儿胡同是最负盛名的胡同之一。究其原因,是那里曾住过一位大学士、一位大总统、一位中国历史的最后一位皇后。由此说,帽儿胡同该是北京最显贵的胡同之一。    文煜,可能很多人不熟。读过清史的人却深谙其人。他于光绪十年,成为故宫武英殿大学士,官位正一品。隶属满清正蓝旗的文煜,曾历任四川按察使、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等要职。数十年的仕途和军旅生涯,善于经营理财的他积累了大量的资产和财
期刊
那年的大年初三,我记得很清楚,在我三姐家聚会,二哥说,生,你知道吗?九,你九哥去白马寺出家当和尚了。  我听了瞪大眼说:“果然,他出家了?就那命,你不说,我会想到的。”  三姐说:“生的好朋友,年前猝死了,多年轻啊!48岁,大高个,一米八几,死了,中国日报社的记者。”  “我都不相信,两个月前,我去他们家收供暖费,我认出他了,叫了他一声叔。他问我是谁,我一提我老舅,他想起来了,还留了我老舅的手机号
期刊
我唱的第一首抗日歌曲  今年5月,我找到了裴金声老人,对这位老抗日战士进行了采访。92岁高龄的裴金声,卧病在床,听说我要采访他,他非常高兴,并且详细讲述了他的抗日故事:    “我是1923年生人,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我正在上小学。在学校学会了第一首抗日歌曲——《松花江上》。1932年,我回家当了儿童团团长。1938年5月,杨国夫奉命从延安到山东组织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共
期刊
5月23日早晨7点25分,由北京南站开往上虞北站的G57次列车缓缓启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原创少儿京剧《少年马连良》剧组一行100余人踏上了旅程。此行的第一站是越剧故乡浙江嵊州,北戏师生将与嵊州越剧艺术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第二站则是参加在杭州举办的第8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  《少年马连良》是北戏着力打造的一台新编少儿京剧,始创于2012年,经三度创编,常演常新,成为北戏经
期刊
勇敢的大黄  1936年,我7岁。当火车司机的爸爸从外面带回一只小狗。它浑身金黄,脊背上有一条黑茸茸的毛,闪着光泽。它眼睛贼亮,耳朵支棱着,身体修长,四条腿长而有力,跑起来轻盈快捷。我摸着它的头,它用舌头舔我的手,好像和我早就相熟似的。后来听人说,这是一条纯种的德国黑背。  大黄极具灵性,善解人意。我带它出去玩,它从不离我左右。我告诉它,不许骚扰老人和儿童,它直勾勾地看着我,好像听懂了。我学着大人
期刊
2015年年末,中关村南里的一家刚开业的酒店引起了附近居民和年轻人的注意。这家名为北京桃丝主题酒店的小楼以灰色调为主,与院子里诸多时尚元素形成了反差,尤其灯火阑珊时,更让这小院拥有一种神秘的奇幻色彩。进入酒店,宛若进入了童话世界——埃及艳后的府邸、Hellokitty的可爱小屋甚至于灰姑娘的南瓜车……如此个性化的装饰,不但吸引了诸多年轻人登门参观,就连得知消息的大爷大妈也带着好奇心来浏览。在他们的
期刊
上证指数自6月底连续暴跌4周。  6月12日,上证指数冲至5178.19点;谁也不曾料到,A股次日起随即一泻千里。短短4周时间,7月9日,上证指数探底3373点。由于杠杆资金引起的爆仓连锁反应,此次下跌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覆盖之广,让投资者措手不及。A股哀鸿遍野,股民财富缩水6.8万亿,爆仓事件频频发生,市场陷入恐慌。无论是刚入场的“小鲜肉”,还是身经百战的老股民,财富瞬间灰飞烟灭。中产高唱“从头
期刊
前几日在京西古村落碣石村古槐树大墙上见到,梁振宇先生书写的“碣石八景”是这样的32个字:“观龟取玉、水湖深潭、小船激浪、飞来巨石、窟窿穿山、古槐逢春、观音洞天、古井风韵。”这个梁振宇显然名字与我“撞衫”了。  那天,当我见到书写在墙面上的“碣石八景”时,简直如获至宝。我便在村中按八景寻寻觅觅,祈望八景带给眼界和心灵的是无尽的享受。事实上,碣石村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享受,还有的,是深深的思索。尤其是“
期刊
又起霾了,天地一笼统。  口罩成了流行,医用的,警用的,人用的,狗用的,商量好了,一齐在街面上蠕挪。错身儿,同行,逆辙戗茬儿,挤闪撞靠,一冲一冒。霾成了拍岸的海浪,潮自落涨,多盐咸,可不缺水,白花花的一带沙滩,口罩成了干砂中出拱的绿苗儿。北京成了大T台,各式各样的口罩T型台上匆匆走。小姑娘不爱素,猴子狗青蛙大脸猫,比着样儿的往口罩上搬,伤口上绣花儿,血肉滋养着,格外艳丽。雾霾天里行走的游人  谁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