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当着外人数落孩子、疼“老疙瘩”、 劝“和儿”男不劝女、两口子打架不用劝
别当着外人数落孩子
数落(shulao)是老北京土话,带有教训和训斥的意思,但这种训斥不是说两句就完了,而是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数”,是数数儿的“数”。
老北京的孩子,就怕挨大人的数落,不但心里起腻,烦得慌,而且耳朵也跟着受罪。
老北京人“护犊子”,孩子有了错儿,当老家儿的(父母)怎么数落,都觉得是应该的,但别人不能插嘴。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让别人数落。如果,外人当着孩子的父母数落孩子,等于是在寒碜人,不给孩子父母面子。相反也如是。
按北京的老规矩,当老家儿的,绝对不能当着外人,数落自己的孩子,即便孩子有天大的错儿,也要回家再说,不能在外人面前动嘴说,更不能动手打。
为什么有这规矩?一是北京人讲究脸面,面子大于一切。在外人面前数落孩子,是非常丢面子的事儿。孩子在外面犯了错儿,老北京人常说:“你让我这张脸往哪儿搁呀?”
二是因为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好赖,直接反映门风,所以他有错儿,等于当父母的也有错儿。所以,您数落他,等于也在数落自己。
三是给孩子留面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点儿生活中的小错儿,是很正常的事儿。当家长的要爱护自己的孩子,不能伤了他的自尊。当着外人数落自己的孩子,让他丢人现眼,对他今后的成长和做人,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老规矩还是蛮人性化的。
疼“老疙瘩”
“老疙瘩”,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不过,在北京土话里,并不是把家里最小的孩子都叫“老疙瘩”。
“老”是最后或最小的意思,“疙瘩”,带有可人疼(疼爱)的含义。这里涉及兄弟姐妹之间“年龄差”的问题。老北京人没有计划生育这一说,那会儿也没有什么避孕措施,所以有的家庭,老大(第一个孩子)跟老小(最小的孩子),有时相差十多岁,甚至二三十岁。通常,这种跟老大相差十多岁或二三十岁的老小儿,才有资格叫“老疙瘩”。
由于多数“老疙瘩”,属于父母的意外“收获”,也就是本不打算要,却意外有了。因此,“老疙瘩”在家里的地位比较特殊。有的老大已经结婚,有了孩子,父母又生了个“老疙瘩”,所以,“老疙瘩”在年龄上,跟老大会差着一代人。但萝卜虽小,却长在辈儿上。
按北京的老规矩,除了父母,家里人都要照顾这位“老疙瘩”。北京有句老话:“老疙瘩(老闺女)是当妈的贴身小棉袄。”自然,“贴身的小棉袄”要受到父母的疼爱。疼“老疙瘩”是老北京人在论的(天经地义的)。
从这个老规矩,可以看出老北京人的仁义和礼数,疼“老疙瘩”,实际上,意味着对弱小者的格外关照。
劝“和儿”男不劝女
劝“和儿”,就是劝架,北京土话也叫拉“和儿”。
老北京人爱凑热闹,街面儿上有点儿什么动静,短不了要跑过去看看,所以,围观经常是老北京的街头一景儿。由于北京人具有北方人那种豪侠仗义的性情,喜仗义执言,爱打抱不平。
北京人打抱不平,跟山东人的“路见不平就出手”不一样,往往是“君子动口不动手”,除非是双方动了干戈。
劝架,拉“和儿”,甭管是动嘴,还是动手,在老北京是有许多规矩的。通常两个女子打架,男子是不能过去劝的,按老规矩,甚至也该看这“热闹”。
再比如男人跟女人打架,您是男的,过去拉“和儿”,千万不能劝女的,只能说男的不是。即使是文弱的男子,遇上了强悍的女汉子,被打得鼻青脸肿喊“哎哟”,您也不能说那个女的,当然更不能动手。
这个老规矩,跟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有关,也属于避讳一类的老规矩。首先,您是男的,女人打架,您过去劝“和儿”,您跟这个女的到底是什么关系,谁也说不清,容易闹误会。
其次,女子在男子面前,一般来说是弱者。同情弱者是人们共识的道德理念。您如果是男的,过去劝女的,会让人以为打架是女子的错儿,有欺弱之嫌。
两口子打架不用劝
北京人喜欢抱打不平,也喜欢劝架,但有一种架,按北京的老规矩,是不能劝的,那就是两口子打架。
当然,这也要看架打到什么份儿上,如果是真刀真枪玩了命啦,那又另当别论。对北京人来说,谁也不忍心在自己眼面前儿出人命。
这里所说的打架,就是一般的吵嘴。北京有句老话儿:“两口子打架不用劝,搭起桌子就吃饭。”两口子居家过日子,短不了有砂锅碰笊篱的时候,拌两句嘴,甚至于红了脸,动起手来,您都不用过去劝。
为什么?老话儿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人家是一家子,搭起桌子就吃饭。心里别扭两天,那股子怨气也就烟消云散了。您作为朋友也好,作为邻居也罢,怎么说也是外人,人家两口子的事儿,您未准清楚。
看人家吵架拌嘴,您就冒冒失失过去劝。看着您是热心肠、好心眼儿,实际上是给人家添堵。因为人家本来不想让人知道他们吵架的,您这一出面,反倒让他们觉得丢了面子,相互之间找不到台阶下了。
老北京人管这叫不懂规矩,新北京人管这叫“冒傻气”。现实生活中,真有这路不开面儿的人。您说他不开面儿吧,他还爱多管闲事。人家两口子吵架拌嘴,他偏要过去多嘴多舌,插一杠子,给人添堵。所以这个老规矩,到现在依然适用。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别当着外人数落孩子
数落(shulao)是老北京土话,带有教训和训斥的意思,但这种训斥不是说两句就完了,而是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数”,是数数儿的“数”。
老北京的孩子,就怕挨大人的数落,不但心里起腻,烦得慌,而且耳朵也跟着受罪。
老北京人“护犊子”,孩子有了错儿,当老家儿的(父母)怎么数落,都觉得是应该的,但别人不能插嘴。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让别人数落。如果,外人当着孩子的父母数落孩子,等于是在寒碜人,不给孩子父母面子。相反也如是。
按北京的老规矩,当老家儿的,绝对不能当着外人,数落自己的孩子,即便孩子有天大的错儿,也要回家再说,不能在外人面前动嘴说,更不能动手打。
为什么有这规矩?一是北京人讲究脸面,面子大于一切。在外人面前数落孩子,是非常丢面子的事儿。孩子在外面犯了错儿,老北京人常说:“你让我这张脸往哪儿搁呀?”
二是因为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好赖,直接反映门风,所以他有错儿,等于当父母的也有错儿。所以,您数落他,等于也在数落自己。
三是给孩子留面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点儿生活中的小错儿,是很正常的事儿。当家长的要爱护自己的孩子,不能伤了他的自尊。当着外人数落自己的孩子,让他丢人现眼,对他今后的成长和做人,会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老规矩还是蛮人性化的。
疼“老疙瘩”
“老疙瘩”,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不过,在北京土话里,并不是把家里最小的孩子都叫“老疙瘩”。
“老”是最后或最小的意思,“疙瘩”,带有可人疼(疼爱)的含义。这里涉及兄弟姐妹之间“年龄差”的问题。老北京人没有计划生育这一说,那会儿也没有什么避孕措施,所以有的家庭,老大(第一个孩子)跟老小(最小的孩子),有时相差十多岁,甚至二三十岁。通常,这种跟老大相差十多岁或二三十岁的老小儿,才有资格叫“老疙瘩”。
由于多数“老疙瘩”,属于父母的意外“收获”,也就是本不打算要,却意外有了。因此,“老疙瘩”在家里的地位比较特殊。有的老大已经结婚,有了孩子,父母又生了个“老疙瘩”,所以,“老疙瘩”在年龄上,跟老大会差着一代人。但萝卜虽小,却长在辈儿上。
按北京的老规矩,除了父母,家里人都要照顾这位“老疙瘩”。北京有句老话:“老疙瘩(老闺女)是当妈的贴身小棉袄。”自然,“贴身的小棉袄”要受到父母的疼爱。疼“老疙瘩”是老北京人在论的(天经地义的)。
从这个老规矩,可以看出老北京人的仁义和礼数,疼“老疙瘩”,实际上,意味着对弱小者的格外关照。
劝“和儿”男不劝女
劝“和儿”,就是劝架,北京土话也叫拉“和儿”。
老北京人爱凑热闹,街面儿上有点儿什么动静,短不了要跑过去看看,所以,围观经常是老北京的街头一景儿。由于北京人具有北方人那种豪侠仗义的性情,喜仗义执言,爱打抱不平。
北京人打抱不平,跟山东人的“路见不平就出手”不一样,往往是“君子动口不动手”,除非是双方动了干戈。
劝架,拉“和儿”,甭管是动嘴,还是动手,在老北京是有许多规矩的。通常两个女子打架,男子是不能过去劝的,按老规矩,甚至也该看这“热闹”。
再比如男人跟女人打架,您是男的,过去拉“和儿”,千万不能劝女的,只能说男的不是。即使是文弱的男子,遇上了强悍的女汉子,被打得鼻青脸肿喊“哎哟”,您也不能说那个女的,当然更不能动手。
这个老规矩,跟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有关,也属于避讳一类的老规矩。首先,您是男的,女人打架,您过去劝“和儿”,您跟这个女的到底是什么关系,谁也说不清,容易闹误会。
其次,女子在男子面前,一般来说是弱者。同情弱者是人们共识的道德理念。您如果是男的,过去劝女的,会让人以为打架是女子的错儿,有欺弱之嫌。
两口子打架不用劝
北京人喜欢抱打不平,也喜欢劝架,但有一种架,按北京的老规矩,是不能劝的,那就是两口子打架。
当然,这也要看架打到什么份儿上,如果是真刀真枪玩了命啦,那又另当别论。对北京人来说,谁也不忍心在自己眼面前儿出人命。
这里所说的打架,就是一般的吵嘴。北京有句老话儿:“两口子打架不用劝,搭起桌子就吃饭。”两口子居家过日子,短不了有砂锅碰笊篱的时候,拌两句嘴,甚至于红了脸,动起手来,您都不用过去劝。
为什么?老话儿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人家是一家子,搭起桌子就吃饭。心里别扭两天,那股子怨气也就烟消云散了。您作为朋友也好,作为邻居也罢,怎么说也是外人,人家两口子的事儿,您未准清楚。
看人家吵架拌嘴,您就冒冒失失过去劝。看着您是热心肠、好心眼儿,实际上是给人家添堵。因为人家本来不想让人知道他们吵架的,您这一出面,反倒让他们觉得丢了面子,相互之间找不到台阶下了。
老北京人管这叫不懂规矩,新北京人管这叫“冒傻气”。现实生活中,真有这路不开面儿的人。您说他不开面儿吧,他还爱多管闲事。人家两口子吵架拌嘴,他偏要过去多嘴多舌,插一杠子,给人添堵。所以这个老规矩,到现在依然适用。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