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精练优美的语言,而且意境深远、含义隽永,其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传递传统思想及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模式过于生硬、陈旧与单一,不利于美育效果的强化。本文就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故事课堂美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语文 古诗课堂 美育途径
  新课改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都是千古传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都有文质兼美的特点,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佳素材。尤其对小学生来讲,小学阶段是美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在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可显著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认识美的能力。如何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美育,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在朗读中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故事的典型特点是韵律感很强,这是因为大多数古诗都是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依据“平仄、对称、押韵”等规则创作出来的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的作品,所以古诗课堂将通过朗读体会诗文的韵律美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其实与流行歌曲一样,古诗也具有动听、委婉的歌词及流畅、和谐的旋律,需要被读者恰当地朗读才能真切感知其中的语言美与韵律美。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古诗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古诗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参与古诗朗读活动,从而体会出蕴含在诗句中的韵律美。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年级上册《静夜思》一首古诗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文的形式,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确保学生对诗文意思有一定了解之后,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感知诗文语言,发现诗文中有三个字十分押韵:光、霜与乡,体会到诗文句内核句间有非常强的平仄交错。只要学生发现古诗中的押韵点具平仄交错点,朗读起来就会更加上口,并且易于理解与背诵,并且可明显感觉到诗文的语言美。
  二、在想象中感知诗文的形象美
  笔者研究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古诗都是对某一个或一个以上形象的描绘,这些形象大多生动、丰满,而且和人们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知古诗描绘的形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一形象的特点,从而使得他们在深切感知诗文中的形象美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回乡偶书》这一首诗,借助简练的语言,把一个远离家乡多年的游子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来,用词洗练、精准的程度十分高深。在具体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一边引导学生从诗文中找出描写游子想象的句子,一边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其更清晰地印刻在脑海里,甚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绘画的形式将古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更直观地画出来,以突出其“鬓毛衰”的样子,与文中的“少小离家”相对应,从而更彰显作者离家时间之久。借助想象的方式学习诗文的形式,与教师直白的讲解与灌输知识相比,显得更生动与有趣,极易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语言与内容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古诗形象美的全面感知。
  三、在视听中欣赏诗文的意境美
  古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字里行间蕴含着优美的意境,但是小学生的抽象认知能力还较低下,要让他们通过单一的诵读形式较准确地体味与欣赏诗文中的意境美,还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实际古诗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感知能力,大胆摒弃传统的将古诗文中蕴含的意境美的具體内容直白地以文字形式传递给学生,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在全面而精准地理解故事字、词、句子意思的基础上,主动探究与思考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诗文意境,从而使得学生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进而更深刻地体会诗文的意境美。视听联动就是一种高效的辅助学生自主感知与欣赏诗文意境美的有效方法,其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恰当地播放音乐、视频、文字、图片等信息,使得学生对诗文有更多层次、更深刻的理解与感知,从而可借助多种感官体会诗文的内外意思,最终真切感知到作者描绘的诗文意境,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望洞庭》这首古诗,就是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具有优美意境的风景诗。为了在故事课堂教学中高效渗透美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诗文凝练的语言,清晰体会古诗意象蕴含的意境美,使得学生感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并在“欣赏”诗文景色美的过程中感悟出自然风光的和谐美。在具体课堂中,由于小学生感知能力有限,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度感知古诗意境美,就可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诗文意思比较应景的音乐,并播放洞庭山相关图片,从而使得学生脑海中呈现出天水一色、造型精致、淡雅和谐的洞庭山景色,最终体会到缥缈、空灵的意境美。
  总之,古诗作为一种蕴含有语言美、形象美及意境美的文学作品,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诗文文学价值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切实提高学生感知美、评价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推动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显著提升,最终显著优化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曹建芳.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文的美育内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闫雪敏.小学语文课堂美育教学的有效实践分析[J].教师,2013,27:35.
  [3]王美双.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审美研究[J].语文天地,2014,12:60.
  [4]王华.让美育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J].四川教育,2016,Z2:40.
其他文献
干腐病在湖南等地发生严重,是发展核桃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病原为Physalosporajuglandis Syd et Hara,无性世代为Macrophoma sp.。病情指数与炎夏日灼、土壤酸瘦、干旱、管
该文综述了近30多年来,中国核桃繁殖技术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繁殖方法;砧木资源及其分布利用;嫁接繁殖技术研究(涉及生物学原理、接穗处理、适宜的时期和方法、影响嫁接成活的因
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情感障碍方面。要明确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困生”学习情感特征及其良好的学习动机。从情感角度入手,找出对应的教育策略。
会议
摘 要: 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提高西藏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产生兴趣,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 西藏 乡村小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字,也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前
该文采用3因子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以核桃雄花序疏除率为目标函数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解析优化,研究了各试验因子的作用效果及因子间的相互
该文详细介绍了核桃室内嫁接的设施和设备、砧木和接穗的准备、嫁接的方法、嫁接体的移栽以及移栽后的管理技术,应用这一技术体系,核桃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既可以取得明显的
该文对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因素及其人调控技术进行了较系统棕述,为迅速提高中国核桃总体嫁接水平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