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严肃的历史中,有着很多非常不严肃的笑点。比如,朱元璋当皇帝之前有过一个乡土气息非常浓厚的名字:朱重八,朴实得让人心疼。
这还不算完。朱重八全家人的名字都有着偷工减料的嫌疑——他老爸叫朱五四,他爷爷叫朱初一,再往上数两代是朱百六和朱四九。而且,朱元璋在元朝廷面前公然吹牛时,身边有两个同样苦大仇深的战友——常遇春和汤和。他们家人的名字也是相当敷衍。汤和的曾祖父叫“五一”,祖父叫“六一”,老爸叫“七一”,一次性凑齐了三个节日。常遇春的爷爷叫“五五”,老爸叫“六六”,开了“叠字卖萌”的先河。
在古代,这种戳人笑点的奇葩名字还有很多。
比如,著名刺客荆轲的武器供应商叫徐夫人,怎么看都以为是个女子。汉桓帝的第二任皇后叫邓猛女。宣太后(芈月)有一个高颜值男宠,叫魏丑夫。五胡乱华时期,仇池国有个君主叫杨辟邪,听着都辣耳朵。此外,古人的名字还有调味品组合:庞葱、刘蒜、卫旌(味精)、褚蒜子……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古代人起名字是闹着玩的吗?在最开始的时候,古人起名字确实比较随性。
比如,帝喾的媳妇儿姜原某天去野外溜达,踩到了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巨人脚印,然后莫名其妙就怀孕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这种容易破坏家庭和谐的突发事件,让姜原非常慌张。于是,姜原把这个孩子扔了。
结果,姜原扔了好几次,这孩子都在不屈的抗争中活了下来。姜原觉得好神奇,便把孩子抱了回来,并给他取名为“弃”,以此来帮助孩子铭记他不断被抛弃的凄惨幼年。
后来,古人觉得这种从生活经历中寻找灵感的“随缘命名法”不太科学,于是结合新的元素研究出了一些取名的新套路。
有按照长幼排序的——伯奋、仲堪、叔献、季仲;有按照“干支”给孩子取名的——孔甲、履癸、外丙、雍己……从此,古人的取名方式开始向着规范化稳步发展,名字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基本脱离了粗制滥造的原始阶段。不过,套路用了一段时间后,古人们又不满意了:这些可以直接套用的模板确实靠谱,就是花样太少了,取出来的名字高度一致,毫无辨识度可言。于是,大家又开始研究取名的新套路。就这样,“字”出现了。
《仪礼·士冠礼》记载:“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意思就是,孩子出生后取的名字是供长辈们呼唤的。男子到了20岁,要举行冠礼;女子到了15岁,要举行笄礼。这是他们步入社会,人格独立的标志。这个时候,大家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字”,供江湖朋友呼唤。
当然,字并不是根据个人喜好随便起的,不是你觉得自己足够牛,就可以给自己定制一个看似很牛、实则欠揍的字。因为字是对名字的解释和补充。
比如刘备,字玄德。玄就是黑色,因为青、黄、赤、白、黑五色混杂在一起,就是黑色。所以玄就是五色全部具备。那么反过来,备,就是玄之德。
再比如关羽,字云长。古代有两种非常牛的鸟,一种叫凤凰,一种叫大鹏。这两种鸟的羽翼都可以“绝云气,负青天”。所以“羽”和“云”是相对的,再加上一个“长”字,就意味着关羽前程长远,将来可以上天。诸葛亮,字孔明。根据《河上公章句》的记载:孔,大也,那么孔明就是“太亮了”的意思。
再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人的名字被起得越来越复杂。取名字也成了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比如在《左传》中,就有对取名规则的总结,说鲁桓公的媳妇文姜生了一个儿子,鲁桓公非常高兴,便请教一个叫作申繻的高级知识分子:我儿子应该叫什么名字啊?申繻肚里的干货很多,张嘴就提出了五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信,就是与生俱来的记号。比如某些画风清奇的胎记或者手掌上的特殊纹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出生的时候,手掌中的纹路便是一个虞,所以“虞”成了他的名字。
义,就是使用一些祥瑞的词,走“吉祥如意”的取名路线。比如西门大福、诸葛发财、东方暴富……周文王出生的时候,他爷爷对他的期望非常高,认为他是能带领家族走向繁荣昌盛的靠谱继承人,于是给他取名为“昌”,
象,就是像什么就叫什么。比如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因为脑袋上有个坑,他的父母便根据这一生理特征给他取名为“丘”。
假,就是用别的物品赋予名字特殊的含义。比如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人叫公孙杵臼,杵臼就是捣药材的工具,非常结实耐用。所以,杵闩便成了坚实不坏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公孙杵臼这个名字如果放到今天,大概就是张坚强之类的名字,土是土了点儿,意义还是挺积极的。
类,就是取一个跟老爸相关的名字。鲁桓公听了半天,决定采用其中最簡单的命名法,也就是“类”:“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曰同。”这孩子跟我同一天生日,就叫他同吧。
申繻还介绍了一些取名字的忌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生,不以器币。因为按照周朝的惯例,对神的名字应该忌讳。而周朝那些皇帝死后,一般都成了“神”,他们的名字也就成了忌讳。所以,如果他们以国号为名,就会废除国号;如果以官为名,就会废除相应的官职。比如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就废除了“司徒”这个官职。如果以山川为名,就会剥夺山川的命名权。比如,鲁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这俩哥们儿死后,具山和敖山也得跟着改名。
如果以牲畜为名,就会把祭祀工作搞得一团糟;如果以器币为名,则容易导致礼仪制度的崩塌。总的来说,古人在取名字的时候还是很走心的。很多看起来很随意的名字,其实大有来历。
比如梁简文帝的儿子萧大款:“大款,为颛帝师。”这里的大款可不是指现在花钱的土豪,而是五帝之一颛顼的老师。再比如萧大球:“球又玉之美出於自然者也。”球是一种玉石,用来比喻君子过硬的思想品德。嗯,名字确实是好名字,只是时代不同了。如果现在哪个父母给孩子起个什么球的名字,估计会被同学笑死。
这还不算完。朱重八全家人的名字都有着偷工减料的嫌疑——他老爸叫朱五四,他爷爷叫朱初一,再往上数两代是朱百六和朱四九。而且,朱元璋在元朝廷面前公然吹牛时,身边有两个同样苦大仇深的战友——常遇春和汤和。他们家人的名字也是相当敷衍。汤和的曾祖父叫“五一”,祖父叫“六一”,老爸叫“七一”,一次性凑齐了三个节日。常遇春的爷爷叫“五五”,老爸叫“六六”,开了“叠字卖萌”的先河。
在古代,这种戳人笑点的奇葩名字还有很多。
比如,著名刺客荆轲的武器供应商叫徐夫人,怎么看都以为是个女子。汉桓帝的第二任皇后叫邓猛女。宣太后(芈月)有一个高颜值男宠,叫魏丑夫。五胡乱华时期,仇池国有个君主叫杨辟邪,听着都辣耳朵。此外,古人的名字还有调味品组合:庞葱、刘蒜、卫旌(味精)、褚蒜子……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古代人起名字是闹着玩的吗?在最开始的时候,古人起名字确实比较随性。
比如,帝喾的媳妇儿姜原某天去野外溜达,踩到了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巨人脚印,然后莫名其妙就怀孕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这种容易破坏家庭和谐的突发事件,让姜原非常慌张。于是,姜原把这个孩子扔了。
结果,姜原扔了好几次,这孩子都在不屈的抗争中活了下来。姜原觉得好神奇,便把孩子抱了回来,并给他取名为“弃”,以此来帮助孩子铭记他不断被抛弃的凄惨幼年。
后来,古人觉得这种从生活经历中寻找灵感的“随缘命名法”不太科学,于是结合新的元素研究出了一些取名的新套路。
有按照长幼排序的——伯奋、仲堪、叔献、季仲;有按照“干支”给孩子取名的——孔甲、履癸、外丙、雍己……从此,古人的取名方式开始向着规范化稳步发展,名字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基本脱离了粗制滥造的原始阶段。不过,套路用了一段时间后,古人们又不满意了:这些可以直接套用的模板确实靠谱,就是花样太少了,取出来的名字高度一致,毫无辨识度可言。于是,大家又开始研究取名的新套路。就这样,“字”出现了。
《仪礼·士冠礼》记载:“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意思就是,孩子出生后取的名字是供长辈们呼唤的。男子到了20岁,要举行冠礼;女子到了15岁,要举行笄礼。这是他们步入社会,人格独立的标志。这个时候,大家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字”,供江湖朋友呼唤。
当然,字并不是根据个人喜好随便起的,不是你觉得自己足够牛,就可以给自己定制一个看似很牛、实则欠揍的字。因为字是对名字的解释和补充。
比如刘备,字玄德。玄就是黑色,因为青、黄、赤、白、黑五色混杂在一起,就是黑色。所以玄就是五色全部具备。那么反过来,备,就是玄之德。
再比如关羽,字云长。古代有两种非常牛的鸟,一种叫凤凰,一种叫大鹏。这两种鸟的羽翼都可以“绝云气,负青天”。所以“羽”和“云”是相对的,再加上一个“长”字,就意味着关羽前程长远,将来可以上天。诸葛亮,字孔明。根据《河上公章句》的记载:孔,大也,那么孔明就是“太亮了”的意思。
再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人的名字被起得越来越复杂。取名字也成了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比如在《左传》中,就有对取名规则的总结,说鲁桓公的媳妇文姜生了一个儿子,鲁桓公非常高兴,便请教一个叫作申繻的高级知识分子:我儿子应该叫什么名字啊?申繻肚里的干货很多,张嘴就提出了五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信,就是与生俱来的记号。比如某些画风清奇的胎记或者手掌上的特殊纹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出生的时候,手掌中的纹路便是一个虞,所以“虞”成了他的名字。
义,就是使用一些祥瑞的词,走“吉祥如意”的取名路线。比如西门大福、诸葛发财、东方暴富……周文王出生的时候,他爷爷对他的期望非常高,认为他是能带领家族走向繁荣昌盛的靠谱继承人,于是给他取名为“昌”,
象,就是像什么就叫什么。比如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因为脑袋上有个坑,他的父母便根据这一生理特征给他取名为“丘”。
假,就是用别的物品赋予名字特殊的含义。比如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人叫公孙杵臼,杵臼就是捣药材的工具,非常结实耐用。所以,杵闩便成了坚实不坏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公孙杵臼这个名字如果放到今天,大概就是张坚强之类的名字,土是土了点儿,意义还是挺积极的。
类,就是取一个跟老爸相关的名字。鲁桓公听了半天,决定采用其中最簡单的命名法,也就是“类”:“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曰同。”这孩子跟我同一天生日,就叫他同吧。
申繻还介绍了一些取名字的忌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生,不以器币。因为按照周朝的惯例,对神的名字应该忌讳。而周朝那些皇帝死后,一般都成了“神”,他们的名字也就成了忌讳。所以,如果他们以国号为名,就会废除国号;如果以官为名,就会废除相应的官职。比如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就废除了“司徒”这个官职。如果以山川为名,就会剥夺山川的命名权。比如,鲁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这俩哥们儿死后,具山和敖山也得跟着改名。
如果以牲畜为名,就会把祭祀工作搞得一团糟;如果以器币为名,则容易导致礼仪制度的崩塌。总的来说,古人在取名字的时候还是很走心的。很多看起来很随意的名字,其实大有来历。
比如梁简文帝的儿子萧大款:“大款,为颛帝师。”这里的大款可不是指现在花钱的土豪,而是五帝之一颛顼的老师。再比如萧大球:“球又玉之美出於自然者也。”球是一种玉石,用来比喻君子过硬的思想品德。嗯,名字确实是好名字,只是时代不同了。如果现在哪个父母给孩子起个什么球的名字,估计会被同学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