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核心素养是化学教学新的指导思想。在“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中厘清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讨论探究,发展认识化学反应的全新视角,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素养取向;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经历了由知识取向到能力取向,再到素养取向的两次重大变革。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表明了新形势下化学教学的教学目标、育人要求悄然发生了改变。现代化学课堂的关键在于树立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在特定情境中用化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如何以化学课堂为载体,在课堂中渗透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又如何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是值得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探索改变教学模式,尝试在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
  一、促进素养形成的教学策略
  素养取向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陌生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素养教学讲究知识、方法、观念三线并重,课堂突出学科特质、突出学科思维方法、突出学科思想观念[1]。素养取向的课堂设计要注意以下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的素养化设计。教学目标要知识、方法、观念三位一体,素养为本。既要有建构性目标,如概念知识,又要有迁移性目标,如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既要有达成目标的过程与方法,又要有目标达成的结果与水平要求,还要渗透化学观念和科学价值。
  教学主线的结构化设计。教学主线清晰,用一个高质量的情景素材贯穿课堂,用一组逻辑本原性问题进行各板块的设计,构建出一个整体的学习思路。
  教学内容的任务化设计。用层层递进的问题承载学习的内容,问题不仅涉及知识,更要有学科方法和思想观念。
  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设计。要有自学与阅读、要有合作与讨论,要有交流与展示、要有实验与探究,还要有对话与反思。
  教学评的一体化设计。要注重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课堂中教师要注重诊断与发展功能,及时提问、点评学生的观点,及时发现生成性问题,及时追问。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立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高中化学最重要的原理。它是认识化学反应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是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它对学生“变化平衡观”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必修阶段,高中课程标准建议帮助学生建立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概念,要求学生建立“化学反应存在限度”“可逆反应达限度时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外界条件可以改变平衡状态”等观点。但学生的难点在于不能深刻理解可逆反应同条件、双向同时进行的特点,更难理解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基于此,笔者将本节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视角水平:明确反应限度是学生认识反应的重要维度。
  定性水平:通过已学实验现象分析,体会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检验可逆反应,通过科学家同位素原子跟踪实验,加深对可逆反应的特点的认识。
  定量水平:通过实验真实数据绘制:t-C和t-V图像,从定量角度认识可逆反应,体会化学平衡的建立,形成化学平衡概念,再归纳得出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内涵水平:通过反应限度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起调控反应的思路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
  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厘清本节课在哪些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本节旨在发展完善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视角。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存在限度”,认识“化学反应存在限度”的内在原因和实质,并用化学反应的限度解释工农业生产中的现象,建立起调控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意识。
  学习反应限度共设四个学习及评价任务,第一环节通过化学反应的宏观现象帮助学生定性认识“化学反应存在限度”,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学科素养。第二环节通过可逆反应特点解释“化学反应为什么存在限度”,反应物与生物共存的特点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可逆反应双向进行的特点,则通过科学家的同位素示踪法,培养学生“微观探析”的素养。第三环节化学平衡的建立,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绘制t-C和t-V图像,感悟平衡时浓度不变,正逆速率未停止,正逆速率相等的特点,深化对化学平衡的认识,培养学生“模型认知”的素养。第四环节学以致用,通过用化学知识解决工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化学史话】炼铁高炉尾气之谜:近代钢铁生产始于17世纪的英国。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Fe2O3 3CO[高温]2Fe 3CO2。19世纪后期,人们发现从高炉炉顶出来的气体中有相当量的CO。有工程师认为是CO与铁矿石接触时间不够。于是英国人耗费大量资金建成了一個炼铁高炉。令人吃惊的是:高炉增高后,CO的含量竟然没有改变!为什么延长接触时间,CO浓度却没有变化?——这与化学反应的限度有关[2]。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化学史实的作用,将核心概念的建构与核心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关注概念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从学科本原上把握化学核心概念发展中所蕴含的学科思想观念。工业生产实际问题是真实化的情景素材,有陌生感、复杂性、综合性,解决复杂情景下的真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部分:学习反应限度
  【学习任务1】认识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纬度
  问题1:化学反应都能完全进行吗?举例说明不同反应进行的程度。
  素材1:展示钠与水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的动画图片——宏观现象
  问题2:钠和水的反应与氯气和水的反应在进行程度有什么不同?判断依据是什么?
  得出结论:有一些化学反应,即使有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也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我们称其为化学反应的限度。   问题3:存在限度的反应还有哪些?它们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证据,树立证据推理的意识。在熟悉的化学反应素材中,引发学生思考全面认识化学反应需要建立起新视角——化学反应的限度。
  【学习任务2】定性认识可逆反应
  【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可逆反应的认识,同时发展学生化学实验探究水平
  问题1:如何用实验方法检验:2Fe3 2I-[
其他文献
[摘 要]  化学史是对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对化学知识系统的、历史的描述。现行的教材中编排了不少化学史实,而当今教学却忽略这一重要资源。本文以苏教版必修Ⅰ教材为例,介绍如何用好化学史,让化学史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应用现状;教材分布;使用策略  一、问题提出  (一)化学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令人堪忧  教师对化学史知之甚少。调查
[摘 要]  微课这一新概念作为信息化教育时代出现的新生事物,不但受到越来越多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而且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运用中,也推进了语文教学改革及教育实践的创新。从实际教学的应用角度出发,通过《雨巷》的微课教学设计,探索微课的概念及其在教学设计中渗透出的教学价值、作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微课;《雨巷》  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多种教学资源构成的课程,它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
[摘 要]  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学中,如果强调写而忽视了读,写就会陷入盲目性,写者会江郎才尽;但如果强调读而忽视了写,读也会失去有效的巩固和检验机会,读者会眼高手低。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写的有机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才能更好地落实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目标。  [关键词]  读写结合;“仿写”;“创生”;“迁移”  2011年版《义
[摘 要]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细胞》是初中科学的一个经典内容,需要基于观察基础上才能有效建立相关知识。教师应基于课标目标,根据文本与学情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以观察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观察水平。  [关键词] 初中科学;细胞;观察渗透理论  《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初中科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
摘 要:生成性教学是在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中,师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建构知识体系和升华教学主题的教学活动。而生存必然导致大量错误的产生,“错误”它具有刺激、醒悟、陪衬以及免疫等功能。利用好课堂上的错误资源,将使课堂因有了错误而精彩。在师生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的过程中生成教学新起点。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错误;课程;资源;利用    生成性教学是师生通过自主探究、共同建构知识体系和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重视对课堂细节的处理不容忽视。恰当处理课堂细节对课堂实效的影响,可以从和谐师生关系、趣味引入、课堂指令、课堂提问评价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英语;课堂细节;实效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师生在课堂交往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换言之,课堂实效隐含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  一、有效教
[摘 要]“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发现学习理论之上的。该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为学生学习而服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做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培养并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产出性学习。只有将这样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学之中,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得到长足的发展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当前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的重塑。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规律,不断尝试、学习、实践和反思,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核心素养的养成,从而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与能力,切实地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育人
摘 要: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应区别于宏观、长远的课程目标,但目前的一些课堂教学却显示出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的泛式化倾向,有意无意地忽略和放松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片断进行探讨,阐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合理取舍。  关键词:小学数学;目标;主次;细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它既是教学设计的起源,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课
下面我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锥体积公式推导》一课的教学为例,浅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设置实验、在实验中又如何引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    一、创设实验情景,从生活导入    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圆锥的体积这一节内容是通过实验来推导体积公式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一上课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