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言行由其弟子整理编纂成《论语》一书,其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一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其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以及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所倡导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 《论语》 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万世之师表”,和其童年的成长经历分不开。据《史记》记载,孔子幼年时便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其父在孔子仅三岁时便离他而去。孔母颜徵在为更好地教育孔子便移居曲阜阙里。孔母的心血没有白费,孔子幼年时就极为聪明好学,其自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学习之余,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待孔子刚步入成人阶段时,其母颜氏也撒手人寰。
  父母的离世使幼年的孔子过早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生活的磨砺也使孔子很快地成长起来;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了,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纵观孔子一生,其十七岁开馆办学至七十三岁去世,教学实践长达半个世纪;其教育成果也相当丰富,取得了“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的伟大教育成果。’
  一、孔子对教育的态度和看法
  孔子对待教育的态度是严谨、认真的,同时他也认为学思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首先,孔子肯定了学习的重要价值, 他认为学是教育的基础。他在《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意思是说:“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其又云“不学礼, 无以立”。这句话是孔子对他儿子孔鲤所说,意思是说“不学礼怎么立身处世,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可见孔子对学习是非常重视的,纵观孔子的一生也是勤奋好学的典型,孔子自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其次,孔子经典地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他曾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仅仅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应用学来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精神疲惫,一无所得。其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该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又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目标,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孔子与弟子间的教学活动
  孔子约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后来渐渐有了名声,弟子越来越多。它的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寒门,多数来自邹鲁,也有从遥远的秦、楚、吴等国来的。孔子自三十开始他的教育事业,几乎一生都未间断过,相传孔子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教育成果相当的可观。当然也包括孔子最得意的三名弟子:颜渊、子贡、子路。
  三、孔子以及《论语》的教育思想
  (一)德育为先。孔子注重君子品格与道德修养,如果把教育分为“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话,孔子无疑会把德育放在教育之首。孔子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必须先从德育抓起,他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是孔子对其弟子说的,意思是要求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也是对孔子为人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老师,他强调自己的弟子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学问。天地之间人是最宝贵的,只有做到堂堂正正的君子,只有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才能有资格做学问,当然孔子所言的“学文”不是单单的学习文章,而是“六艺”。
  对老师的这番话,其弟子也表示赞同,其中有个叫子夏的弟子更进一步发展了老师的思想,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段话是说,与妻子相处时,要尊敬她的贤德胜过喜好她的美貌;侍奉父母则要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尽忠职守;和朋友交往要诚实信用,这样的人如果自谦没学过什么东西,我还是认为他算是有学过的人了。由此句话不难看出子夏此言偏重于人际关系的道德化,其中包括了忠、孝、信等德目,但是若要从孔老师的角度来看,仅仅具备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还大致局限于个人品性、道德等内在的修养,虽说已经具备可“学文”的资格,但仍应该继续学习,就连“博学好礼”的孔老师都在“学而不厌”,作为刚具备“学文”资格的人更应该学习。
  (二)终身教育。孔子认为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教育是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是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时便已认识到了自我的价值,到了四十岁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追求,到了五十岁时就明白天命,到了六十岁时听人说让人不快的话也不生气,到了七十岁时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而不超出道德的约束”。“朝闻道夕死可矣”,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学习的鲜明写照。
  (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在《论语》中,有很多生动的事例,孔子对不同学生教学方法也不同。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仁者爱人”;司马牛常常“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发言;仲弓对人傲慢,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得意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孔子就用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常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都了然于胸。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孔子教人, 各因其才”,正是有了孔子这样一位好老师,才有可能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培育出众多人才。
  (四)有教无类。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基于“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招收学生,有七不分:一是不分贵贱。在孔门中,出身最好,身份最高的,有孟懿子。他是鲁国三臣室之一的孟孙氏的继承人。是遵照父亲的遗嘱,同哥哥南宫敬叔一起“学礼”于孔子的。另一方面,在孔门中也有出身不好的。如冉雍,“父贱而恶”。但孔子没有嫌弃他,而且还很器重他。二是不分贫富。孔子的学生,有贫有富。贫者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富者如子贡,“结驷连骑,家累千金”。三是不分智愚。孔子的学生,接受能力强的是颜渊“回也闻一以知十”;其次是子贡“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高柴和曾参的智力水平较差,但他们并不受歧视,而曾参还是孔子的爱徒。四是不分恩怨,不计前嫌。如子路在拜门之前,曾“陵暴孔子”;司马桓魋的胞弟,桓魋曾经要杀孔子,但孔子后收二人为徒。五是不分年龄。孔子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颜渊的父亲颜路,只小他六岁,年龄最小的是公孙龙,小他五十三岁。颜路和公孙龙来比,同学间年龄的差距是四十七岁。六是不分国籍。在孔门的“七十二贤人”当中,多数都是鲁国人。此外,如宋、卫、齐、陈、晋、楚、秦、吴等国都有。七是不分美丑。孔子学生中仪表最好的是子张,所谓“堂堂乎张也”。而澹台灭明和高柴二人则是“状貌甚恶”,高柴且身长“不盈五尺”。这七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兼容并蓄,一视同仁的。
  (五)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处理不好;派他去搞外交,却不能应对自如;读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期望其教学能使每个学生各有专长,将来能从事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据《雍也》篇记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处事果断,有的通晓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担任大夫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六)学贵有恒。孔子认为,对待学习要有恒心,坚持到底,才能成功,不可半途而废。他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意思是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孔子很欣赏学而有恒的学生,“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意思是孔子评价颜回时说,他死得太可惜了,我只他不断进步,没见到他停滞不前。
  五、结语
  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并非能用言语表达清楚的,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正如孔子所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不管《论语》也好,孔子也好,他们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严谨、务实的教育态度更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朴素的就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我想这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最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简体字体)[M].上海:中华书局,2006.
  [2]孟子著,余国庆解读.孟子解读[M].合肥:黄山书社,2003.
  [3]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丁广举.忠信教育法及其评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刘振东,孔庆常.论语类纂[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
  [6]唐恩佳.孔学论集[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
  [7]温岭市孔子思想研究学会编. 儒学探求[M].温岭市孔子思想研究学会印,199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结合生命教育是指从生命的角度对历史的变迁进行审视、感悟。为了保证两者可以良好融合,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各种历史事件进行思考,而学生要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主动思考,通过历史教学对生命教育的含义和意义进行探究,挖掘其中深层次的价值。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效结合路径,希望可以为教师提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生命教育;结合路径
【摘 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在各国外交政策制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学者所关注。以清教主义、实用主义和扩张主义为特征的文化价值观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在其所制定的外交政策上得到充分体现。本文选取小布什政府时期为例,通过研究美国文化价值观影响外交政策的作用方式,探析文化价值观在其中东政策上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 外交政策 影响 小布什时期 中东政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一所民办高职2009-2013年生源情况的调查,对注册入学制度实施前后生源地结构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了注册入学制度下生源结构变化的原因,指出教育公平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加强校企合作,扎实落实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对注册入学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全面考查学生,严格把关学业。  【关键词】注册入学制度 生源结构 教育 家庭  一、注册入学制度实施前后生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涉及广泛,社会生产、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熟悉计算机,并学会应用于生活中的所需,是一项基本的素质。而中职中专学校计算机课程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而定向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并实现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而设立的。一直以来,如何快捷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计算机教学,及时而负责地将学生输送到社会工作岗位上,是计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也是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妈妈和老师这个双重身份,不由得把我的生活和工作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让我必须要懂得孩子。“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时缺乏耐心而未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孩子生来是要爱的,而不是管的。作为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会有不同,但是父母和幼儿教师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
【摘 要】以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294名大一至大三学生为研究被试,以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为测试工具,调查北京市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特点及差异。结果表明北京市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性别差异显著,女生高于男生,专业差异显著,文史类高于理工类,同时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大一高于大二。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生 学业自我效能感一、引言  自我效能感(Perceiv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教学事业迎来了更高的挑战。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积极的革新和优化,以期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其中,生活化教学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基于此,本文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
【摘 要】要凸显文化的国际功能,就要让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更好地发挥媒介与载体的作用。这就对高职公共英语提出了新要求。教学中除了要引领学生具有学习文化的意识,还需在具体教学中传授学习文化的语言技能,通过在教学中凸显文化功能,形成相应的行业英语特色,有效地优化高职公共英语。  【关键词】文化特色 文化产业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引言  为应对21世纪的全球化浪潮,我国也积极制定了各种战略,以期迅速融入世
【摘 要】在药理实验中,经常会出现需要学生处死实验动物的情况,在此过程中,作者发现学生们呈现的心理状态各异,处死药理实验动物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本文对实验动物处死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做出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法,以期能够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药理实验动物处死 心理影响 疏导 学生  动物实验被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摘 要】辅导员技能大赛的开展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业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全国各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以第三届辽宁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为例,思考目前辅导员大赛的模式、发展方向及其重要意义,借此不断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技能大赛  在这样一个春意酥怀的季节,笔者有幸于4月2日观摩了在大连理工大学西校区举行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