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价格市场化以来的供求波动探析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tus3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中国正式确立在政府指导下由市场形成棉花价格的机制,棉花流通领域中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选择机制所取代,棉花的管理体制中行政指令和行政干预被宏观调控和法律手段逐步替代。这一重要转变对棉花的生产和流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推动了棉花产业的整体发展。但自棉花价格放开的5年来,棉花产业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尤以其生产和价格的波动较为突出,本文主要针对这5年中国棉花供求波动进行分析。
  
  一、近5年中国棉花供求波动加剧
  
  供求波动是种植面积、产量和价格波动的总概括,这些互相联系的方面是供需之间不平衡状态的反映。长期以来,中国棉花在种植面积、产量和价格等方面均处于波动之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中,有38年棉花产量的变化幅度超过10%,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至棉花价格放开前的1998年这20年间,产量增减变化大于10%的有13年,种植面积变化大于10%的有10年,大约两年出现一次较大程度的变化。从棉花价格放开的近5年来看,中国棉花的波动性有被扩大的趋势。
  棉花市场放开的1999年,一直靠行政命令维持的棉花生产迅速下滑,当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至历史最低点5589万亩,比1998减少16%,与此同时,棉花价格逐步上升,收购初期棉价在7400元/吨——8000元/吨,年底棉价已上升到9400元/吨左右;2000年4月,棉价最高曾达13800元/吨,当年棉花种植面积6026万亩,比1999年增加8.47%,后期棉价基本稳定在11500元/吨;2001年棉花种植面积增至7215万亩,比2000年增加18.80%,当年5月以后棉价迅速下跌,国储棉拍卖价由5月的11655元/吨到10月的8623元/吨,再到12月的7200元/吨,致使当年棉农同比收入减少160亿元;2002年棉花种植面积6276万亩,比上年减少13%,棉价又开始持续走高,6月份棉花拍卖价8480元/吨,到8月份上涨到10284元/吨;2003年棉花种植面积7585万亩,比上年增加21%,但棉花价格却是大幅上升,从年初的每吨11100元开始,到新棉上市的9月份以后,棉价一路狂涨到每吨18000元以上,每吨比上年同期高出5000元左右。
  从这5年棉花生产和价格变动过程来看,其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大于棉花市场放开前20年,这5年中有4年的种植面积变动超过10%,有3年的产量变化超过10%,价格涨跌在年际间的变动幅度更是超过30%,与同一时期世界棉花波动相比,中国棉花的波动情形要剧烈得多;与国内粮食相比,5年间棉花种植面积和价格的波动幅度也高于粮食。
  
  二、近5年波动加剧的原因分析
  
  棉花供给和需求对于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程度即弹性差异,要结合中国产业结构特点来考察。中国农业(包括棉花生产在内)具有分散性、小规模、多农户等特征,就单个农户而言,供给弹性并不明显,但在信息稀缺性约束下,多农户容易出现“合成谬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这主要因为市场信息对众多农户而言是稀缺资源,或者说相对于其生产规模来说获取信息的成本显得太高,从而使得每个农户不可能形成理性预期,而只能利用有限信息形成适应性预期,所以经常出现“一旦什么赚钱就一窝蜂种什么”。现在中国有24个省份生产棉花,约有4500万个农户从事棉花生产,每户平均植棉面积不足2亩,在三大棉区中,除新疆棉区专业性较强外,其它棉区绝大多数农户是实行多种经营,这种农户很容易依据其种植意愿改变种植面积,而且在市场反应方面具有高度的趋同性。每个农户一个面积不大的改变,在庞大的农户数量作用下就会形成一个数量巨大的总体改变。虽然纺织企业在棉花价格变动时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前期定单的约束和企业内部挖潜能力的相对容易,对原料需求数量的改变与供给总量的巨大改变相比要小得多,也即就全国总体而言棉花供给弹性高于需求弹性。
  棉花生产依据价格变化的调整有一年的滞后期。1999年棉花生产较大幅度的下降导致2000年棉花价格的上涨,而这种价格的上涨又导致2001年棉花面积扩大了18.8%,致使2001年棉花价格大幅度下降,这又导致2002年种植面积减少了13%,然后2002年价格又显著上涨,使得2003年种植面积增加了21%。农户的生产预期是由现期市场需求或销售价格高低的诱致作出的,现期生产决策所依据的市场需求或价格是由前一期的生产规模所决定的。棉花作为农产品有一个比较长的生产周期,从而使供给调整的时滞不可避免。
  正因为棉花市场放开后,具备了形成发散性蛛网循环的条件,致使近5年棉花波动加剧。棉花市场放开前20年的波动是一种扭曲的波动或者说是政策的波动,政府控制下的棉花价格对经济反应的迟缓和一定程度的刚性,延缓了波动的频率,加长了周期时间,在这20年中的棉花波动周期一般是4—7年,但政府的价格确定机制毕竟不能与市场供求变化高度一致,而且往往出现背离,所以当政策引导偏离实际过大时,波动也会以剧烈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棉花市场放开后波动加剧正是源于棉花市场放开,虽然市场放开后价格调节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得以体现,但棉花生产作为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小农户生产大规模使用、信息的稀缺性和农民认识的局限性等特性并未发生改变,使得棉花生产的稳定性下降。当然,气候、病虫害、技术、比较成本、政策以及人为因素等方面也对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稳定棉花发展的思路
  
  从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单一粗放的计划垄断与市场调节都很难避免棉花供求波动。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农业数量巨大规模狭小的特点、小农户的市场反应特点不会发生彻底改变,棉花产业的供求波动不会自行消除。但认识到这种波动规律,人们是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来减缓棉花波动的,这里突出强调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国内棉花供求总量进行研究,建立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和棉花预警机制。通过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和专业研究人员,对全球性的棉花产量、走势、生产量及消费量,国内棉花的生产、消费及储备,棉纺企业的生产等进行全面、系统、动态分析,建立一套全国棉花数据的科学采集和分析系统,有效地进行产前预测,通过专业权威机构多形式、多渠道定时发布市场信息,建立国家预警应急机制,对重大、区域性棉花问题进行应急管理。
  二是建立现代棉花市场体系。一方面要尽快推出棉花期货市场,缓解市场和价格放开后带来的交易风险,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等“无形市场”建设,大力推进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为中心、以棉花产区为依托、覆盖全国的棉花交易网络建设。
  三是健全国家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一方面要完善棉花储备调节制度,需要综合考虑我国棉花生产的波动规律、纺织企业实现正常配棉的最低库存数、棉花替代品生产状况、国内外棉花市场的关联度、国家财政能力及仓储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国家储备棉规模和品级结构;另一方面要完善进出口调节机制,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国内棉花年度资源平衡余缺量”为基础,实行“自主进出、有进有出、动态平衡”管理。要将两方面紧密结合,科学调度。
  四是要大力发展棉农合作组织。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要缓解棉农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培育棉农合作组织、提高棉农组织化程度是重要途径。国家应支持和引导棉农合作组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其地位、规范其机制、保障其权益。
其他文献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随着“国资委”的成立宣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机构的成立终究只是组织结构层次上的变化,从形式上解决了国有产权的分散行使问题,属于“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即“国资委”,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如何确保所有者真正到位,真正履行所有权职责,使国有企业的管理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本文为此试就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期刊
换一种思维看干旱是时代的要求。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同土地不断旱化做斗争的历史。旱化特征是阳光充沛,水份减少;植被覆盖面减少,土地裸露面增加;人类不合理开发受到惩罚,生态恶化的警报频频,人类在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的生存受到威胁。社会呼吁:寻找人与干旱区自然和谐共存的出路迫在眉睫。  我们认为,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就是探索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科学开发的规律。生态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突破口是产
期刊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正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成为提高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对经济运作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方式的变革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成为关系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战略技术,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先进、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    一、信息技
期刊
一、引言:小故事的大启示    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测验,题目是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成千上万的回答中,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以“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一幅”的最佳答案获得奖金。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最佳目标不一定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城市化,
期刊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和留住人才比发达地区难    (一)从客观上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缺乏吸引人才的魅力  1、资本流动规律决定了人才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资本的流动总是从资本获利少的国家和地区向资本获利高的国家和地区流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资本同样是从获利少的部门或企业流向获利高的部门或企业。
期刊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的理论依据是源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源于两种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两种政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是通过互相不同的途径和效果体现的: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而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间接地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从财政政策调节看,它是利用四大常用工具——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通过
期刊
通信、金融、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部门都是定期与用户结算的。将结算的数据反映在帐单上,定期通过邮政部门邮寄给用户,就成为帐单邮件。通过这种形式,经营者把消费情况和结算金额反馈给用户,使用户可以及时对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掌握自己的消费情况。目前在我区各盟市通过邮政部门已开始给用户寄发帐单的有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中国联通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中国网通内蒙古分公司、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中国建设银
期刊
作为社会公用性职务行业的中国邮政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其提供的服务已从原来单一的信件、包裹传递拓展到实物流、货币流和信息流领域,在业务发展的同时,邮政服务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也不能否认,当前邮政服务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关于邮政服务质量的投诉仍时有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近些年来邮政服务质量内容没有及时根据业务发展而进行补充完善,造成企业和用户无法准确理解邮政服务质量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笔者
期刊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内蒙古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旅游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景区建设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被内蒙古政府列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来发展。因此,加快旅游业的发展,确立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是21世纪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一个
期刊
资本结构不合理是目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有效配置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特别是确定适度的负债比例,减少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降价资本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国有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    1、负债经营的积极作用。(1)负债经营可以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效应,提高每股收益。由于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是一项固定支出,在企业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