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區與珠海澳門的經濟整合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_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 言
  5月18日(週六)晚上,筆者首次前往橫琴長隆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參加一場由某中央企業房地產開發商主辦的,為某橫琴樓盤大賣特賣而設的“貴賓答謝晚宴”,來賓一半是澳門居民,一半是內地居民。晚宴現場有東西吃,有禮物派,有演講聽、有模特兒時裝表演,有現代舞、拉丁舞、雜技表演,有巴西樂隊唱歌,有現場抽獎摸彩,更有最佳服裝比賽,比以前本人參與組織十多年的香港記者恊會年度籌款晚會還要隆重十倍,多彩多姿,才發覺自己只不過四年半沒參加類似活動,見識早已過時!
  三天之後的5月21日上午,同樣地點的長隆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橫琴片區,也在此舉辦記者發佈會,並舉行掛牌儀式。最近幾年橫琴樓市熱鬧滾滾,其中一個倚靠的因素就是“自由貿易區”概念。
  澳門與珠江三角洲
  的區域合作
  根據柳智毅博士的研究,雖然《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中,將澳門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而且,一般認為,產業集群化將是澳門博彩旅遊業的出路之一。但是,究竟如何發展旅遊產業集群,對於澳門來說,仍是一個新的課題。分析當前澳門旅遊產業和其他產業之間的關係,柳智毅博士發現:
  (一)澳門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和諧共生,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
  (二)由於澳門空間及旅遊容量的限制,澳門旅遊產業群規模仍然很小,旅遊業的發展未能滿足趨向多種休閒旅遊為目標的旅客需求;
  (三)澳門旅遊產業核心層內的“非博彩旅遊項目”吸引力及創新能力不足。
  不但如此,出入境服務、交通、餐飲、非博彩旅遊(娛樂)項目等方面,受訪者滿意度均低於期望。因此,“深化區域合作”,“加強區域旅遊產業協作”,便成為澳門旅遊產業的其中兩條重要出路。
  除此之外,澳門特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於2012年6月出版的《澳門年鑑》上指出,澳門要“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緊密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落實特區的發展定位,推進區域聯動,深化粵澳合作”,“珠三角地區與澳門特區的合作要上升至國家戰略的層面,為特區政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為配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橫琴總體發展規劃》,落實‘世界休閒中心’的發展定位,加強與泛珠三角,尤其是粵港的緊密合作,促進粵澳的產業經貿合作,重點規劃協調,大型基建對接,社會民生互惠。”
  在交通運輸的“基建工程”上,目前正在落實的有“輕軌系統”行車物料及系統的供應判給合同,並完成了氹仔市中心段、路氹城及口岸段的路線及車站設計,而氹仔車廠年底亦進入施工階段。區域合作上,亦在加強跨境交通基建對接,口岸通關便利,城市規劃協助發展。
  具體來說,這些對澳門和珠海(以及珠江三角洲)經濟整合有關的“基礎建設”與“便利通關”的落實工作至少包括:
  (一)加快廣珠城際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推進廣珠城際軌道延長至橫琴項目前期工作,研究並推進澳門輕軌延伸至橫琴與廣珠城際軌道對接。
  (二)共同推進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各項工作。
  (三)推進廣珠西線高速公路三期、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月環至南屏支線延長線等項目的建設。
  (四)加強粵澳雙方在港口發展策略、建設、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五)召開廣州、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門五大機場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制定珠江三角洲空域拓展計劃,探索粵澳機場通過互相持股、參股等方式的合作,加強粵澳機場在人力資源培訓、機場運營管理、服務提升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六)共同推進大藤峽水利樞紐項目建設、珠海竹銀水源系統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開展對澳供水管道從橫琴方向直接進入澳門路氹城區的可行性研究。
  (七)建設連接橫琴與澳門路氹城區輸電通道,研究橫琴島澳門大學供電方案和區內用戶電力服務方案。
  (八)推動開展連接珠海灣仔與澳門媽閣軌道站河底行人隧道的可行性研究。
  (九)加快推進拱北口岸改擴建工程,在二零一一年下半年完成。調整珠澳跨境工業區口岸功能,將拱北口岸供澳鮮活產品車輛轉至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出境。
  這些“基建工程”和目前都在興建並將一一落成,本身已經是一些足以推上珠海(包括橫琴)房地產價格的動力;“通關便利措施”的蓮花/橫琴口岸二十四小時通關措施的落實,再加了一把火;“自由貿易區”在橫琴掛牌,更令澳門人在橫琴買樓的人士暴增。
  自由貿易區的理論與實際
  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通常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後,雙方同意消除關稅、貿易配額和優先順序別的一些國家所組合成的區域,如“中國—東盟自由易區”,是世界貿易組織有關規定下所允許的一種跨國家/地區經濟安排。
  對中國來說,“自由貿易區”一詞也用來形容中國國內,一個或多個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並且對經濟的行政幹預較少的區域。
  首先,和自由貿易區有關的區域經濟整合(一體化)層次包括:關稅同盟、經濟共同市場、經濟聯盟。其次,經濟整合(一體化)再發展上去,便是政治整合(一體化)的層次,此即:邦聯(獨聯體、大英國協)、聯邦、單一主權國。再次,從個人、家庭、家族、部落、部落聯盟、酋邦一路演變,即成各種“國家”(城邦、帝國、民族國家)及“政府”(神權政治、王政、貴族政治、民主政治)。
  一般來說,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對區域內經濟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影響是指由於區域內成員相互之間取消關稅和貿易數量限制措施之後,直接對各成員貿易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又稱“靜態效果”。
  對“靜態效果”來說,最具有代表性的影響是所謂“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貿易創造效應”主要指區域內成員相互之間由於交易成本下降和貿易限制取消,導致本國內高成本產品被區域內其他成員低成本商品所替代以及過去受到對方數量和高關稅限制的本國低成本商品出口擴大,從而給區域內進出口雙方帶來更多貿易機會和經濟利益。“貿易轉移效應”是指原有與區域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由於區域內交易成本的降低可能被區域內成員之間的貿易所取代。   第二類影響是指締結自由貿易區之後,由於區域內生產效率提高和資本積累增加,導致各成員經濟增長加快的間接效果,又稱“動態效果”。對“動態效果”來說,主要包括“市場擴張效應”和“促進競爭效應”。前者是指隨著貿易規模的擴大,將產生生產和流通的規模效益,並帶來產業集聚效果。後者是指隨著區域統一市場的形成,將促進區域內壟斷行業競爭,提高生產效率。
  貿易創造效應、市場擴張效應和促進競爭效應會帶來許多正面影響,但是,貿易轉移效應也有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原因在於區域內的低效率產品可能會取代非成員的高效率產品。一般來說,需要通過吸收高效率成員和擴大區域覆蓋範圍才有可能防止這一負面影響。
  目前,中國在建自由貿易區共20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已簽署自貿區協定12個,涉及20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蘭、智利、秘魯、哥斯大黎加、冰島和瑞士的自貿協定,內地與香港、澳門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以及大陸與臺灣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目前均已實施;正在談判的自貿協定9個,涉及23個國家,分別是中國與韓國、海灣合作委員會(GCC)、澳大利亞、斯裡蘭卡和挪威的自貿協定,以及中日韓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RCEP)協定和中國—東盟自貿協定("10+1")升級談判、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
  此外,中國完成了與印度的區域貿易安排(RTA)聯合研究;正與哥倫比亞等開展自貿區聯合可行性研究;還加入了《亞太貿易協定》。
  總 結
  總而言之,澳門和珠海的經濟整合(一體化),早就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各項大型基建工程的不斷興建和落實在即,本身就是珠海(橫琴)房地產價格的不斷攀升,以多層公寓為例,買家早就把樓價自幾年之前的平均約每平方米人民幣2400元,炒高至人民幣4000元或以上(澳門目前的平均樓價是每平方米約9000元)。從基本(技術)面來估計,由於珠海(橫琴)目前和將來幾年仍然是樓盤少、買家多,長期來看,珠海的平均房地產價格,應該是只會上升,不會下跌。但是,短期之內的樓價變動,則仍要視消息(情報)面的外圍因素變動,例如,北京當局肅貪倡廉的深度和廣度、珠海澳門之間各項交通(基本)建設的進度,來決定樓價的上上落落,恰恰這兩項重要因素,都不是咱們這些“澳門小市民”有能力快速得知的。最可憐的是那些經濟能力稍差的澳門年輕夫婦,因為當他們想退而求其次地選擇購買橫琴的房屋單位時,橫琴的房地產價格已經被炒了上去,連他們都無力購買了。
  (譚志強,著名時事評論員,兩岸四地專欄作家、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其他文献
“新絲綢之路”的建設,帶來的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歐亞大陸的一體化和全面復興。華文媒體不僅是這一歷史進程的見證者,更應是這一歷史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因而,講好絲綢之路新故事,充分發揮好窗口、橋樑、紐帶三方面的作用,是責任更是媒體人應有的擔當。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期刊
資訊通信技術的發展支撐起現代醫院的運營,同時醫院的資訊化也顯著地提升了醫療服務品質與效率,代表智能化發展方向的資訊系統正在成為現代化醫院的神經系統和核心資產。未來“未出門,已診療”的便捷模式能否出現,困擾許多地區的看病難、輪候久的問題是否在智慧醫療的時代大有緩解?一切的疑問盡在“智慧”二字。  改變傳統,形成產業規模  智慧醫療(英文簡稱WIT120),是最近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
期刊
延誤、超支,似已成本澳大型公共工程代名詞。典型的,如新城A區填海工程延誤;氹仔北安碼頭工程成“大白象”,至今依然啟用無期;作為重大交通基建工程的輕軌工程更似陷入無底深潭,連澳門段何時動工亦是未知數,遑論輕軌落成啟用時間。拖得越耐,輕軌最終造價料將天文數字。即使立下“軍令狀”的“萬九”公屋工程,部分仍有阻滯,建成的更屢現質量問題。公共工程延誤直接影響民生,超支耗費公帑,最令公眾氣結,多份審計報告均剖
期刊
■1月21日,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在澳門旅遊塔舉行年度記者招待會。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宣佈,初步統計,2014年訪澳遊客首次突破3000萬人次,全年澳門共接待入境旅客3152萬人次,年增長幅度達到7.5%,超過預期。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澳門一月,在特首崔世安“聚智同心建澳門”的元旦賀歲中,拉開帷幕。儘管賭收持續下跌,博彩業進入調整期,但市場仍洋溢著一股正能量,澳門人並不悲觀,去年全年破三千萬人次旅澳
期刊
交通是一個城市的成長命脈,當擁堵、混亂成為一個城市交通的代名詞時,應該怎樣科學地做到窮則思變?智慧時代裡,科技又能帶來何種突破?  優化出行,擁堵難避免  智慧交通雖然在多國積極開展,卻是普通行人最難切身感知到的。除了日常生活中紅綠燈的使用、交通路況信息的發佈、交通事件預警及救援等此類常規功能外,智慧交通其實是一套完整且精密的後台系統,無法直接訴諸民衆。而其最大的目標則在於優化整合現有基礎設施,進
期刊
近十年來,全球城市化進程加速,人類逐漸聚集於都市區,中國大陸更是如此,除了沿海的大城市發展迅猛以外,向西延伸的二綫、三綫城市也快速發展,更何論新加坡、日本等國。而在時下的城市發展中,觀光更成為各國青睞的重要產業,關於“如何使得觀光既能帶動經濟發展,又能提升遊客幸福感與滿意度”的思考自然而然衍生出對智慧觀光的探索。  質、量結合,提升觀光價值  現在,當大家談論城市的智慧化時,幾乎都會提到基礎建設,
期刊
本澳自2012年通過《公共地方錄像監視法律制度》後,陸續在公共地方增加城市監控,今年年初,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更是透露,將分4階段在全澳各區裝設1600枝“天眼”,協助預防犯罪及調查交通事故,預計最快三年內完成。由原先的200“天眼”突然增加至1600枝,難免讓人質疑,這座小城是否需要這麼多的監控?在隨處可見的監控下,公民的隱私能否得到保障?………針對種種疑問,記者邀請到了澳門大學社會學系徐建華博士及
期刊
“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概念其實最早源自於IBM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 Earth)的相關理念。“智慧”即藉由新一代的資訊科技例如,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端運算、智慧型終端等,應用到城市中的各項系統諸如:自來水、電力、交通、辦公及居家生活、工廠等生產或生活系統的各載體中,將民眾的感知與所有的設備系統聯結來形成經濟、有效的互動,讓人們可以有更好的工作效率及生活品質。同時,利用資
期刊
政治如遊戲,並不是貶低政治的地位,而是揭示政治就其實質而言是一場權力遊戲的基本特徵。經濟學家熊彼特把民主看成一種類似於市場的制度安排,c認為它就是為競爭政治領導權而爭取選票的活動。我從不認為政治從業者具有高於社會其他人群的特殊品質,是由什麼特殊材料所製成和先進分子所組成的,但也不認為他們都是一幫道德低下的狡詐政客。在某個特殊時期,少數人冒著失去自由的巨大風險追求民主真理和社會福祉,成為後人敬仰的道
期刊
智慧城市的風潮前幾年在國際上早已風行,其實在國內2013年也已經開始如火如荼地進行,澳門為何遲遲還未進入智慧城市的狀態,可能發展還是必須去做,都是當下我們面臨的必然抉擇!  要素充足,只待協調整合  從技術層面看,澳門完全具備基礎條件發展智慧城市,在科研和人才上更是綽綽有餘,最主要的則是澳門政府各部門的協調問題。恰如輕軌和其他大建設一樣,這必須組建一個專門的規劃委員會,用以整合科研單位和政府各部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