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Карасик В.И. 2002. Языковой круг: личность, концепты, дискурс. Волгоград: Перемена. ISBN: 5-88234-552-2.
1.引言
В.И. Карасик是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同时也是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普通语言学及俄语语言学教研室的教授。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话语研究,在2002年出版的《语言圈:个性、观念、话语》(Языковой круг: личность, концепты, дискурс)一书中,系统地整合了他于1992-2002年间发表的关于话语研究的成果,这为我们厘清他在话语研究方面的思想及贡献提供了宝贵资料。本书由俄罗斯伏尔加格勒Перемена出版社出版,主要讨论了与语言文化学及话语理论相关的迫切问题。本书正文有301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第4-7页),第二部分是正文(第7-301页)。正文部分共计三章:第一章分别从价值、认知及行为三个层面阐述语言个性;第二章研究文化概念,即经验知识的量子,其总和是人类、民族共体、社会群体及个人的浓缩经验;第三章分别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语言学两个角度将话语进行分类并研究。
2. 内容简述
2.1 引论
引言中В.И. Карасик首先指出语言和文化是人文学科中的重要概念,如果早先的学者们感兴趣的主要是“语言是如何独立构造的”,那么当代语言学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则是“语言是如何和人的世界相联系”,“人类受语言限制的程度有多大”,“交际情景是如何决定语言手段的选择”。这也表明近年来语言学研究中心从语言到言语的转向,概括来说,这种转变可以解释为从语言结构到语言功能,再到语用语言学及语言文化学的转变。
之后作者指出本书是从三个角度探讨语言文化学及话语理论相关问题,且这三个角度即构成本书的主要框架:1.语言个性 — 民族文化的存储者和载体;2.文化观念 — 多维的意义构造,是人心智世界和文化世界的交叉点;3.话语—交际情景中的文本。
2.2第一章:语言个性
作者在本章中指出语言个性是个多维构造,语言个性类型的划分取决于研究方法。作者进一步指出可以从个性角度(个性的民族文化学、和社会学)或语言角度划分语言个性类型。
民族文化学角度对语言个性类型的划分主要基于研究典型个性,即某些民族社会群体的典型代表,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特征以及推断出的价值取向来识别(例如,俄罗斯19世纪的骠骑兵(гусар),是为功勋而战的军官,空闲时间是打牌、喝酒、写诗、谈恋爱,这个形象留存在当代俄罗斯文化载体的集体语言意识中,是因为文学、绘画、影视等影响。)典型个性对整个文化具有重大影响,相对于其他民族文化而言,典型个性则是本文化的象征。社会学方法旨在根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生活特点等客观特征,对某种社会角色(政治家、企业家、学生等)进行划分。语言角度则是关注个体所使用的语言与某种语言的理想完整性的接近程度,基于此可以分为下类语言个性:精英言语文化载体、方言言语文化载体等。例如可以根据一个人所使用的某些词汇和熟语将其划分为某个群体。
此外,作者提出交流环境中的语言个性可以被视为交际个性,即语言文化和交际活动价值、知识及态度等载体的概括形象。随后作者重点探讨了语言个性(交际个性)研究的三个角度 — 价值、认知和行为。
语言个性的价值层面体现在固定在语言中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概括并规范了许多具体的交流情景,因此,它们是固定在词语和熟语含义中的特别重要的知识。行为规范以某种规范情景为前提,规范情景体现在语言中,尤其是表现在谚语中。谚语以其简洁的形式包含了对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定和评价,它对交流中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是无疑的。本书通过对谚语的分析,得出8类行为规范,其中包括5类道德性行为规范(互动规范、生活保障规范、联系规范、责任规范、检察规范)和3类功利性行为规范(现实规范、安全规范和审慎规范)。这两大类行为规范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他人利益,后者则强调个人利益。此外这些利益可能是相互关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统一的,但也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
语言个性的认知层面则关注语言意识载体解释现实的方式,通过语言揭示一个人对世界的掌握程度。在讨论语言个性的认知方面时,作者指出该角度的研究学者众多,例如А.А.Потебня,А.М.Пешковский等。В.И. Караси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形象(образ)和对形象的描写,即所指(денотат)和能指(сигнификат)。此外作者进一步指出形象在个人的和社会集体的语言意识中主要有四种关系:1.形象的主要特征是吻合的; 2.形象在个人语言意识中是匮乏的(相比对于整个文化而言,某形象对于某个人来说意义不大); 3.形象在个人语言意识中要比在社会集体语言意识中更加丰富(艺术领域); 4.形象的完全不符。
从行为层面研究语言个性,即从人的交际行为角度研究人。该层面重点关注语言个性的语用学参数,作者将交际视为一项具有动机、目标、策略和实施方式的活动。本节中作者先是介绍了语用学著名理论,之后进一步指出行为视角下对于语言个性特征而言最重要的是言语行为理论。最后作者以祈使性言语行为为例,指出它包含三种类型的特征:1.属于所有言语行为的特征(直接性和间接性);2.属于所有祈使性言语行为的特征(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关系);3.属于祈使性言语行为变体的特征。
2.3第二章:文化觀念
本章重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文化观念的定义和性质;2.语言中的文化优势项;3.幽默的语言文化学特征;4.观念输入。
在作者看来,语言文化学的基本单位是文化观念 — 一种多维构造,包括价值、形象和概念层面。本书中现实的观念化被理解为命名、表达和描述:观念的命名是指对与某种语言文化相关的现实片段的划分,并为其指定特殊符号;观念的表达,即直接或间接地阐释、说明其内容的整套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观念的描述是一种特殊的研究程序,用于解释其名称的含义(定义、上下文分析、词源分析等)。 现实不同领域的不均匀观念化表现为称名密度(在一种文化中某现象的详细称名和多种称名,而在另一种文化中该现象的区分称名则较少)。 文化观念是异质的。作者区分了民族文化观念、社会文化观念和个人观念。对于俄罗斯语言文化而言,可以作为民族文化观念的例子之一的是“慷慨(щедрость)”— “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资产,特别是在接待客人的情况下”,对于美国语言文化而言,该例子之一是“挑战(challenge)”—“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最佳品质的机会”。俄语语言文化中的“怜悯(жалость)”(在老年人的意识中,爱意味着怜悯)可以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例子,而在英国语言文化中,则是“尊严(dignity)”(自我价值的一种外部表达,主要为贵族所有)。个人观念可以是某个作家的观念,例如,приключение在一些作家看来是遇到意外的愉快事件的机会,而对另一些作家来说则是应当规避的风险事件。
在讨论观念的价值特征时,作者强调文化优势项 — 即对于该语言文化而言的最重要含义,其全部构成一种特定类型的文化,并在该语言中得以保留。本书考察了例如“荣誉”、“成功”、“奇迹”等文化观念,并强调应以社会文化特征来补充某种观念的民族文化特性。
该书详细研究了幽默的语言文化特征。通过分析不理解外国文化幽默的原因,作者将这些原因归结为三种类型:1.不理解某些观念的含义(知道,但不有趣);2.对某些观念的幽默批评(对此人们不开玩笑);3.在理解严肃和非严肃交际界线方面的差异(英国人倾向于在半严肃交流的边缘处表现幽默,俄国人则倾向于清晰地对立严肃和非严肃交流)。
積极的跨文化交往会导致词汇借用,作者认为从语言文化学角度来看,此现象可视为观念输入。如果输入了对于宿主文化而言新的经验和现实的观念,则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该观念不会在宿主文化观念体系中带来价值变化(例如,打印机等技术设备);2.该观念具有普遍价值(作者称此类借用为“二手(сэконд хэнд)”类型的寄生概念),即实际上,宿主的世界价值图景中没有引入任何新内容;3.该观念固定了另一种文化的价值并影响了宿主文化的价值体系(俄语俚语круто)。
2.4 第三章:话语
不同领域的研究学者对话语的定义也有所不同。Карасик先是总结了М. Стаббс,П. Серио等学者对话语的理解,之后分别从语言哲学、言语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角度提出自己对于话语的解读。
从语言哲学角度来看,话语是人类各种生存方式中言语的具体化,言语中的常规(社会集体)和个别(个人)原则的对立是语言上的矛盾之一,Карасик认为,其本质是个人话语和身份话语的对立。前者交流涉及到彼此了解很深,能够揭示彼此自己内心世界的沟通者,后者交流被简化为特定社会群体代表之间的对话。个人话语有两种主要类型 — 日常话语(бытовой дискурс)和存在话语(бытийный дискурс):日常话语的特殊性在于希望尽可能地压缩所传输的信息,使用一种特别简明扼要的交流代码,通常人们在即使话没完全说完的情况下也是能够彼此理解的;存在话语旨在发现和体验基本含义,不是在谈论显而易见的事物,而是在谈论对世界的艺术和哲学解读。身份话语是机构交流,即社会团体或机构代表之间的言语互动,是在既定的社会机构框架内实现其身份角色能力的人们的言语互动,其数量取决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的需求。
从言语语言学角度来看,话语是一种实时的口头交流过程,其特征在于与规范的书面言语存在许多偏差,因此要注意其自发性、完整性、主题连贯性和对话的清晰性。作者进一步指出除了结构特征外,话语还具有调性-体裁维度,他认为话语的调性,指的是诸如严肃性或轻浮性,日常性或仪式性,减少或增加交流距离,公开(直接)或隐蔽(间接)意图表达等参数,并且这些参数是相互关联的。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话语 — 人的交流,是从人们属于某种社会群体的角度或与某种典型言语行为情景相关的角度来考虑的,例如,机构交流。机构话语在历史上是可变的,例如,在当代俄罗斯几乎不可能建构狩猎话语。机构话语是彼此之间可能不认识但必须根据特定社会共体规范进行交流的一种特殊的模式化的交际形式。机构性具有渐变性特点,机构话语的核心是基本交流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例如教学话语中的老师和学生。机构话语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构建的,但是不同类型的话语其体裁的模式化程度却不同,可见机构话语有各种软性和硬性变体。
最后作者将话语理解为真实交流情景下的文本,它具有多种研究维度:从语言材料、文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角度(内在语言学角度)来看,可以从构成所研究文本的话语句的完整性、正确性和逻辑性角度来分析话语;从交流参与者(社会语言学方法)角度来看,所有形式的话语都分为个人话语和身份话语;在语用语言学方面,基于韩礼德所提的语域概念划分交流形式,例如严肃的和幽默的,仪式的和非仪式的,直接的和间接的。
在话语范畴一节中,作者从交际语言学的角度对话语范畴进行划分,同时考虑到结构功能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知识。在确定话语范畴并对其进行分类时,作者参照篇章的七个范畴,即衔接性、连贯性、意向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境性和互文性,对话语进行四大范畴的划分:1.构成性范畴;2.体裁-风格范畴;3.内容(语义语用)范畴;4.形式-结构范畴。
作者在本章还划分了话语的社会语言学和语用语言学类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个人话语和身份话语类型是相反的:前者的交际参与者彼此之间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后者的交流被简化为特定社会群体代表间的对话。个人话语细分为日常话语和存在话语(艺术和哲学),而身份话语(机构话语)则是在已建立的社会机构中进行交流,可以细分为政治话语、法律话语、教学话语、宗教话语、科学话语等。作者对机构话语的描述包括以下特征:典型参与者(типовые участники)、时空体(хронотоп)、目标(цель)、价值(ценность)、策略(стратегия)、体裁(жанры)及先例文本(прецедентные тексты)。之后作者对教学话语、宗教话语、科学话语、政治话语和医学话语的上述特征进行了描述。在话语的语用语言学类型一节中,作者重点描写了幽默话语和仪式话语。在讨论仪式话语时,作者提出了硬性和软性仪式活动(前者不允许仪式形式的改变,而后者则允许)并刻画了仪式开展的内部模式(需要经历身份认同、角色的场景分配及仪式参与者自发地担任某角色)。 3. 要点评述
《语言圈:个性、观念、话语》是一部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著作,它的问世尤其对话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В.И. Карасик对话语的分类最为科学全面,他将话语分别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和语用语言学角度进行划分,且在研究机构话语时,开创性地将不同机构话语类型进行整合研究,因此,该著作在机构话语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方面是前所未有的。该书于2002年首次問世,2004年的再版进一步印证了该著作的权威性,提高了该著作的普及程度。该书在话语研究方面的要点有以下几个:
第一,В.И. Карасик从人的社会身份出发,创立了一套身份话语理论。他在之前的著作《社会身份的语言》(Язык социального статуса,1991)中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和语义学角度对人社会身份的语言表征进行了整合研究,之后在本书《语言圈:个性、观念、话语》中他实际上是重新阐述了在《社会身份的语言》一书当中的主要观点,提出“身份话语”的概念。身份话语实际上就是机构话语,是社会群体或机构代表互相之间的言语互动,身份话语的交际者是在已形成的社会机构框架内实现自己的身份角色潜能。
第二,作者特别关注话语的仪式性问题。在谈到仪式话语的特征时,作者强调仪式性是在社会语言学基础上加以区分的不同类型的话语所固有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仪式性特别体现在机构话语中,且仪式话语可以追溯到各种类型的机构交流中。仪式行为的内部特征表现为对原始情景各种特征的固定程度,属于仪式话语的语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区分出仪式行为的软形式化和硬形式化。仪式软形式例子之一是科学话语中的论文答辩,仪式硬形式例子之一是宗教话语中的追悼会。在软形式化的仪式行为中,仪式的内容本质可以有各种相应行为的表达形式,现实交际有时会涉及到先例情景。在硬形式化的仪式行为中,形式占据主导地位,并获得了超价值意义,如宗教仪式和法庭仪式。宗教仪式的维护者清楚地知道:硬形式化会引起原始行为内容的语义销蚀,因此,硬形式化的仪式不可避免获得了审美价值和装饰价值。
第三,В.И. Карасик基于对话语的考察,他认为“功能语体”一词是语言学中最不成功的术语之一,因此,根据话语体裁标准,В.И. Карасик为讨论的概念提出了新的命名“话语格式(формат дискурса)”。话语格式被理??解为一种基于交际距离、说话者的自我表达程度、既定的社会制度、交流语域和模式化的语言手段加以划分的话语变体。话语格式是话语类型的具体化,这些形式的数量很大,但是可以测量。
第四,В.И. Карасик提出一种新的人类互动模式和交流圈的概念。他将交流广义地解释为联系互动(而不是狭义地理解为一种交流方法和交流渠道)。他认为交流的主要目的是维持人与社会的统一,辩证地克服并确认个人的分离性。在他看来作为人类互动形式的交流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属性,我们植根于人类世界中,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由多维关系网决定,这些关系网可以以欧拉圆(в виде кругов Эйлера)的形式表示,即同心圆彼此进入。В.И. Карасик对交流圈的三个层级的划分实际也符合我们的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规律。
4. 结语
俄罗斯学者对机构话语的研究大多是就某一类型的机构话语进行阐释,至今为止研究较多的机构话语类型包括:政治话语、科学话语、商业话语等。В.И. Карасик则是基于对教学话语、宗教话语、科学话语、政治话语和医学话语的综合分析,在本书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机构话语的研究模式,本书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此,即为机构话语研究提供了一种范式。
但需要指出的是,В.И. Карасик所提出的该模式虽有借鉴意义,但在撰写中也稍有不足,例如在提出机构话语的特征(典型参与者、时空体、目标、价值、策略、体裁及先例文本)之后,在后续对教学、宗教、科学、政治和医学话语的上述特征进行描述时有遗漏。我们认为,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将上述5种类型的机构话语逐一按照В.И. Карасик所提出的特征进行描述,若有空缺或增补则应具体指出原因,并进一步提出适用于所有机构话语的普遍特征及个别特征。此外В.И. Карасик在本书第199页和200页提到的“向陌生人询问某机构运营时间和位置”和“陌生人之间关于如何到达车站的对话”能不能视为身份话语还需具体分析。因为话语的建构是一个动态过程,此过程可能交织着个人话语和身份话语。可见,个人话语与身份话语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分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这也是今后我们研究机构话语相关问题时有待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张家骅,彭玉海,孙淑芳,李红儒. 俄罗斯当代语义学[М].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Карасик В.И. Язык социального статуса[М]. М.: Ин-т языкозн. РАН, 1992.
[3] Карасик В.И. Культурные доминанты в языке[A]. // Языковая личость: культурные концепты[C]. Волгоград – Архангельск: Перемена, 1996. С. 3-16.
[4] Карасик В.И. О категориях дискурса[A]. // 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 социо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е и эмотивные аспекты[C]. Волгоград – Саратов: Перемена, 1998. С. 185-197.
[5] Карасик В.И. Языковой круг: личность, концепты, дискурс[М]. Волгоград: Перемена, 2002.
[6] Givon T. Synta-A functional-typological introduction[М].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作者简介:梁春雪(1994-),女,河北石家庄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语用语言学。
1.引言
В.И. Карасик是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同时也是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普通语言学及俄语语言学教研室的教授。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话语研究,在2002年出版的《语言圈:个性、观念、话语》(Языковой круг: личность, концепты, дискурс)一书中,系统地整合了他于1992-2002年间发表的关于话语研究的成果,这为我们厘清他在话语研究方面的思想及贡献提供了宝贵资料。本书由俄罗斯伏尔加格勒Перемена出版社出版,主要讨论了与语言文化学及话语理论相关的迫切问题。本书正文有301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第4-7页),第二部分是正文(第7-301页)。正文部分共计三章:第一章分别从价值、认知及行为三个层面阐述语言个性;第二章研究文化概念,即经验知识的量子,其总和是人类、民族共体、社会群体及个人的浓缩经验;第三章分别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语言学两个角度将话语进行分类并研究。
2. 内容简述
2.1 引论
引言中В.И. Карасик首先指出语言和文化是人文学科中的重要概念,如果早先的学者们感兴趣的主要是“语言是如何独立构造的”,那么当代语言学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则是“语言是如何和人的世界相联系”,“人类受语言限制的程度有多大”,“交际情景是如何决定语言手段的选择”。这也表明近年来语言学研究中心从语言到言语的转向,概括来说,这种转变可以解释为从语言结构到语言功能,再到语用语言学及语言文化学的转变。
之后作者指出本书是从三个角度探讨语言文化学及话语理论相关问题,且这三个角度即构成本书的主要框架:1.语言个性 — 民族文化的存储者和载体;2.文化观念 — 多维的意义构造,是人心智世界和文化世界的交叉点;3.话语—交际情景中的文本。
2.2第一章:语言个性
作者在本章中指出语言个性是个多维构造,语言个性类型的划分取决于研究方法。作者进一步指出可以从个性角度(个性的民族文化学、和社会学)或语言角度划分语言个性类型。
民族文化学角度对语言个性类型的划分主要基于研究典型个性,即某些民族社会群体的典型代表,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特征以及推断出的价值取向来识别(例如,俄罗斯19世纪的骠骑兵(гусар),是为功勋而战的军官,空闲时间是打牌、喝酒、写诗、谈恋爱,这个形象留存在当代俄罗斯文化载体的集体语言意识中,是因为文学、绘画、影视等影响。)典型个性对整个文化具有重大影响,相对于其他民族文化而言,典型个性则是本文化的象征。社会学方法旨在根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生活特点等客观特征,对某种社会角色(政治家、企业家、学生等)进行划分。语言角度则是关注个体所使用的语言与某种语言的理想完整性的接近程度,基于此可以分为下类语言个性:精英言语文化载体、方言言语文化载体等。例如可以根据一个人所使用的某些词汇和熟语将其划分为某个群体。
此外,作者提出交流环境中的语言个性可以被视为交际个性,即语言文化和交际活动价值、知识及态度等载体的概括形象。随后作者重点探讨了语言个性(交际个性)研究的三个角度 — 价值、认知和行为。
语言个性的价值层面体现在固定在语言中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概括并规范了许多具体的交流情景,因此,它们是固定在词语和熟语含义中的特别重要的知识。行为规范以某种规范情景为前提,规范情景体现在语言中,尤其是表现在谚语中。谚语以其简洁的形式包含了对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定和评价,它对交流中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是无疑的。本书通过对谚语的分析,得出8类行为规范,其中包括5类道德性行为规范(互动规范、生活保障规范、联系规范、责任规范、检察规范)和3类功利性行为规范(现实规范、安全规范和审慎规范)。这两大类行为规范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他人利益,后者则强调个人利益。此外这些利益可能是相互关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统一的,但也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
语言个性的认知层面则关注语言意识载体解释现实的方式,通过语言揭示一个人对世界的掌握程度。在讨论语言个性的认知方面时,作者指出该角度的研究学者众多,例如А.А.Потебня,А.М.Пешковский等。В.И. Караси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形象(образ)和对形象的描写,即所指(денотат)和能指(сигнификат)。此外作者进一步指出形象在个人的和社会集体的语言意识中主要有四种关系:1.形象的主要特征是吻合的; 2.形象在个人语言意识中是匮乏的(相比对于整个文化而言,某形象对于某个人来说意义不大); 3.形象在个人语言意识中要比在社会集体语言意识中更加丰富(艺术领域); 4.形象的完全不符。
从行为层面研究语言个性,即从人的交际行为角度研究人。该层面重点关注语言个性的语用学参数,作者将交际视为一项具有动机、目标、策略和实施方式的活动。本节中作者先是介绍了语用学著名理论,之后进一步指出行为视角下对于语言个性特征而言最重要的是言语行为理论。最后作者以祈使性言语行为为例,指出它包含三种类型的特征:1.属于所有言语行为的特征(直接性和间接性);2.属于所有祈使性言语行为的特征(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关系);3.属于祈使性言语行为变体的特征。
2.3第二章:文化觀念
本章重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文化观念的定义和性质;2.语言中的文化优势项;3.幽默的语言文化学特征;4.观念输入。
在作者看来,语言文化学的基本单位是文化观念 — 一种多维构造,包括价值、形象和概念层面。本书中现实的观念化被理解为命名、表达和描述:观念的命名是指对与某种语言文化相关的现实片段的划分,并为其指定特殊符号;观念的表达,即直接或间接地阐释、说明其内容的整套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观念的描述是一种特殊的研究程序,用于解释其名称的含义(定义、上下文分析、词源分析等)。 现实不同领域的不均匀观念化表现为称名密度(在一种文化中某现象的详细称名和多种称名,而在另一种文化中该现象的区分称名则较少)。 文化观念是异质的。作者区分了民族文化观念、社会文化观念和个人观念。对于俄罗斯语言文化而言,可以作为民族文化观念的例子之一的是“慷慨(щедрость)”— “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资产,特别是在接待客人的情况下”,对于美国语言文化而言,该例子之一是“挑战(challenge)”—“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最佳品质的机会”。俄语语言文化中的“怜悯(жалость)”(在老年人的意识中,爱意味着怜悯)可以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例子,而在英国语言文化中,则是“尊严(dignity)”(自我价值的一种外部表达,主要为贵族所有)。个人观念可以是某个作家的观念,例如,приключение在一些作家看来是遇到意外的愉快事件的机会,而对另一些作家来说则是应当规避的风险事件。
在讨论观念的价值特征时,作者强调文化优势项 — 即对于该语言文化而言的最重要含义,其全部构成一种特定类型的文化,并在该语言中得以保留。本书考察了例如“荣誉”、“成功”、“奇迹”等文化观念,并强调应以社会文化特征来补充某种观念的民族文化特性。
该书详细研究了幽默的语言文化特征。通过分析不理解外国文化幽默的原因,作者将这些原因归结为三种类型:1.不理解某些观念的含义(知道,但不有趣);2.对某些观念的幽默批评(对此人们不开玩笑);3.在理解严肃和非严肃交际界线方面的差异(英国人倾向于在半严肃交流的边缘处表现幽默,俄国人则倾向于清晰地对立严肃和非严肃交流)。
積极的跨文化交往会导致词汇借用,作者认为从语言文化学角度来看,此现象可视为观念输入。如果输入了对于宿主文化而言新的经验和现实的观念,则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该观念不会在宿主文化观念体系中带来价值变化(例如,打印机等技术设备);2.该观念具有普遍价值(作者称此类借用为“二手(сэконд хэнд)”类型的寄生概念),即实际上,宿主的世界价值图景中没有引入任何新内容;3.该观念固定了另一种文化的价值并影响了宿主文化的价值体系(俄语俚语круто)。
2.4 第三章:话语
不同领域的研究学者对话语的定义也有所不同。Карасик先是总结了М. Стаббс,П. Серио等学者对话语的理解,之后分别从语言哲学、言语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角度提出自己对于话语的解读。
从语言哲学角度来看,话语是人类各种生存方式中言语的具体化,言语中的常规(社会集体)和个别(个人)原则的对立是语言上的矛盾之一,Карасик认为,其本质是个人话语和身份话语的对立。前者交流涉及到彼此了解很深,能够揭示彼此自己内心世界的沟通者,后者交流被简化为特定社会群体代表之间的对话。个人话语有两种主要类型 — 日常话语(бытовой дискурс)和存在话语(бытийный дискурс):日常话语的特殊性在于希望尽可能地压缩所传输的信息,使用一种特别简明扼要的交流代码,通常人们在即使话没完全说完的情况下也是能够彼此理解的;存在话语旨在发现和体验基本含义,不是在谈论显而易见的事物,而是在谈论对世界的艺术和哲学解读。身份话语是机构交流,即社会团体或机构代表之间的言语互动,是在既定的社会机构框架内实现其身份角色能力的人们的言语互动,其数量取决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的需求。
从言语语言学角度来看,话语是一种实时的口头交流过程,其特征在于与规范的书面言语存在许多偏差,因此要注意其自发性、完整性、主题连贯性和对话的清晰性。作者进一步指出除了结构特征外,话语还具有调性-体裁维度,他认为话语的调性,指的是诸如严肃性或轻浮性,日常性或仪式性,减少或增加交流距离,公开(直接)或隐蔽(间接)意图表达等参数,并且这些参数是相互关联的。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话语 — 人的交流,是从人们属于某种社会群体的角度或与某种典型言语行为情景相关的角度来考虑的,例如,机构交流。机构话语在历史上是可变的,例如,在当代俄罗斯几乎不可能建构狩猎话语。机构话语是彼此之间可能不认识但必须根据特定社会共体规范进行交流的一种特殊的模式化的交际形式。机构性具有渐变性特点,机构话语的核心是基本交流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例如教学话语中的老师和学生。机构话语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构建的,但是不同类型的话语其体裁的模式化程度却不同,可见机构话语有各种软性和硬性变体。
最后作者将话语理解为真实交流情景下的文本,它具有多种研究维度:从语言材料、文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角度(内在语言学角度)来看,可以从构成所研究文本的话语句的完整性、正确性和逻辑性角度来分析话语;从交流参与者(社会语言学方法)角度来看,所有形式的话语都分为个人话语和身份话语;在语用语言学方面,基于韩礼德所提的语域概念划分交流形式,例如严肃的和幽默的,仪式的和非仪式的,直接的和间接的。
在话语范畴一节中,作者从交际语言学的角度对话语范畴进行划分,同时考虑到结构功能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知识。在确定话语范畴并对其进行分类时,作者参照篇章的七个范畴,即衔接性、连贯性、意向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境性和互文性,对话语进行四大范畴的划分:1.构成性范畴;2.体裁-风格范畴;3.内容(语义语用)范畴;4.形式-结构范畴。
作者在本章还划分了话语的社会语言学和语用语言学类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个人话语和身份话语类型是相反的:前者的交际参与者彼此之间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后者的交流被简化为特定社会群体代表间的对话。个人话语细分为日常话语和存在话语(艺术和哲学),而身份话语(机构话语)则是在已建立的社会机构中进行交流,可以细分为政治话语、法律话语、教学话语、宗教话语、科学话语等。作者对机构话语的描述包括以下特征:典型参与者(типовые участники)、时空体(хронотоп)、目标(цель)、价值(ценность)、策略(стратегия)、体裁(жанры)及先例文本(прецедентные тексты)。之后作者对教学话语、宗教话语、科学话语、政治话语和医学话语的上述特征进行了描述。在话语的语用语言学类型一节中,作者重点描写了幽默话语和仪式话语。在讨论仪式话语时,作者提出了硬性和软性仪式活动(前者不允许仪式形式的改变,而后者则允许)并刻画了仪式开展的内部模式(需要经历身份认同、角色的场景分配及仪式参与者自发地担任某角色)。 3. 要点评述
《语言圈:个性、观念、话语》是一部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著作,它的问世尤其对话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В.И. Карасик对话语的分类最为科学全面,他将话语分别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和语用语言学角度进行划分,且在研究机构话语时,开创性地将不同机构话语类型进行整合研究,因此,该著作在机构话语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方面是前所未有的。该书于2002年首次問世,2004年的再版进一步印证了该著作的权威性,提高了该著作的普及程度。该书在话语研究方面的要点有以下几个:
第一,В.И. Карасик从人的社会身份出发,创立了一套身份话语理论。他在之前的著作《社会身份的语言》(Язык социального статуса,1991)中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和语义学角度对人社会身份的语言表征进行了整合研究,之后在本书《语言圈:个性、观念、话语》中他实际上是重新阐述了在《社会身份的语言》一书当中的主要观点,提出“身份话语”的概念。身份话语实际上就是机构话语,是社会群体或机构代表互相之间的言语互动,身份话语的交际者是在已形成的社会机构框架内实现自己的身份角色潜能。
第二,作者特别关注话语的仪式性问题。在谈到仪式话语的特征时,作者强调仪式性是在社会语言学基础上加以区分的不同类型的话语所固有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仪式性特别体现在机构话语中,且仪式话语可以追溯到各种类型的机构交流中。仪式行为的内部特征表现为对原始情景各种特征的固定程度,属于仪式话语的语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区分出仪式行为的软形式化和硬形式化。仪式软形式例子之一是科学话语中的论文答辩,仪式硬形式例子之一是宗教话语中的追悼会。在软形式化的仪式行为中,仪式的内容本质可以有各种相应行为的表达形式,现实交际有时会涉及到先例情景。在硬形式化的仪式行为中,形式占据主导地位,并获得了超价值意义,如宗教仪式和法庭仪式。宗教仪式的维护者清楚地知道:硬形式化会引起原始行为内容的语义销蚀,因此,硬形式化的仪式不可避免获得了审美价值和装饰价值。
第三,В.И. Карасик基于对话语的考察,他认为“功能语体”一词是语言学中最不成功的术语之一,因此,根据话语体裁标准,В.И. Карасик为讨论的概念提出了新的命名“话语格式(формат дискурса)”。话语格式被理??解为一种基于交际距离、说话者的自我表达程度、既定的社会制度、交流语域和模式化的语言手段加以划分的话语变体。话语格式是话语类型的具体化,这些形式的数量很大,但是可以测量。
第四,В.И. Карасик提出一种新的人类互动模式和交流圈的概念。他将交流广义地解释为联系互动(而不是狭义地理解为一种交流方法和交流渠道)。他认为交流的主要目的是维持人与社会的统一,辩证地克服并确认个人的分离性。在他看来作为人类互动形式的交流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属性,我们植根于人类世界中,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由多维关系网决定,这些关系网可以以欧拉圆(в виде кругов Эйлера)的形式表示,即同心圆彼此进入。В.И. Карасик对交流圈的三个层级的划分实际也符合我们的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规律。
4. 结语
俄罗斯学者对机构话语的研究大多是就某一类型的机构话语进行阐释,至今为止研究较多的机构话语类型包括:政治话语、科学话语、商业话语等。В.И. Карасик则是基于对教学话语、宗教话语、科学话语、政治话语和医学话语的综合分析,在本书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机构话语的研究模式,本书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此,即为机构话语研究提供了一种范式。
但需要指出的是,В.И. Карасик所提出的该模式虽有借鉴意义,但在撰写中也稍有不足,例如在提出机构话语的特征(典型参与者、时空体、目标、价值、策略、体裁及先例文本)之后,在后续对教学、宗教、科学、政治和医学话语的上述特征进行描述时有遗漏。我们认为,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将上述5种类型的机构话语逐一按照В.И. Карасик所提出的特征进行描述,若有空缺或增补则应具体指出原因,并进一步提出适用于所有机构话语的普遍特征及个别特征。此外В.И. Карасик在本书第199页和200页提到的“向陌生人询问某机构运营时间和位置”和“陌生人之间关于如何到达车站的对话”能不能视为身份话语还需具体分析。因为话语的建构是一个动态过程,此过程可能交织着个人话语和身份话语。可见,个人话语与身份话语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分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这也是今后我们研究机构话语相关问题时有待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张家骅,彭玉海,孙淑芳,李红儒. 俄罗斯当代语义学[М].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Карасик В.И. Язык социального статуса[М]. М.: Ин-т языкозн. РАН, 1992.
[3] Карасик В.И. Культурные доминанты в языке[A]. // Языковая личость: культурные концепты[C]. Волгоград – Архангельск: Перемена, 1996. С. 3-16.
[4] Карасик В.И. О категориях дискурса[A]. // 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 социо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е и эмотивные аспекты[C]. Волгоград – Саратов: Перемена, 1998. С. 185-197.
[5] Карасик В.И. Языковой круг: личность, концепты, дискурс[М]. Волгоград: Перемена, 2002.
[6] Givon T. Synta-A functional-typological introduction[М].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作者简介:梁春雪(1994-),女,河北石家庄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语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