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北京夏天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历3年经济困难时期之后,北京出现了两件对人们生活产生实际影响的“好事”。这两件事都可以从这些照片中寻得蛛丝马迹——人造棉的大量上市和纸杯冰激凌的出现。
  最近收拾东西时,我无意中发现10张拍摄于1963年8月的照片(为120胶片冲印而成,无底片)。照片记录了北京当时的市民生活,组照题为《北京的夏天》。
  凭我的经验,这些照片很可能在当时已经发表,但日后被人淡忘。从内容看,它们属于纪实类,背景无突发新闻事件,忠实记录日常生活;从摄影器材看,照片由120胶片相机拍摄,能使用这么精良的装备,拍摄者应该是专业人士。
  50年前,120胶片相机的拍摄成本较高,因此并不普及。一卷6×6画幅的120胶片可以拍12张,而 6×9画幅的只能拍8张。相较之下,120胶片相机装胶卷也要比135相机麻烦些。
  从拍摄技术上看,这10张照片的作者应该是行家里手。看上去,室内使用的好像是自然光,明暗过渡柔和,其中一张还使用了“接片”的方法。整体来看,“手工”冲洗痕迹十足,这或许正是胶片照片的可爱之处。
  跟数码照片比起来,胶片照片基本可以算是手工产品。一张照片要照得好,后期还要制作得好,才能称为上品。以往,不少摄影师拍完照片都要摸着黑将胶卷一截一截从盘盒里抻出来,亲手冲洗,然后显影、定影、放大、漂洗、干燥、裁剪……摄影师必须掌握整个流程。实际上能将这套本领学到家的人很少,往往会拍摄的人不一定擅长制作,而擅长制作的人不一定拥有昂贵的摄影器材。
  在1960年代,胶片相机可不是普通人玩得起的。当时,我在单位食堂里吃一盘素菜只需3分钱,而买1个胶卷差不多要5角;照相馆冲洗费大约是每卷2角,并且除了在大城市,小县小镇都不太容易寻得照相馆的影子;洗印照片则每张至少要3分。一来二去,想要看到照片成品(以135胶卷,每卷冲印36张为例),需要花费近2元。现在看来这点钱可能没什么,但在50年前,一个小学生每学期的学费才2元5角。那时,我在北京东城区和平里第五小学(1969年与和平里第三小学合并为北京东城区和平里学校),许多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愣是交不起这笔学费。所以说,摄影在以前是件很昂贵的事。
  同时,这10张老照片也向我们传递了许多当时的社会信息。由于拍摄地点在我熟悉的北京,其中很多场景都让我记忆犹新。1963年,我正在上小学,那时课业负担不算太重,不像现在的孩子要被圈在家里写作业,所以课余时间有机会到处乱跑,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较多。当时,在经历3年经济困难时期之后,北京出现了两件对人们生活产生实际影响的“好事”。这两件事都可以从这些照片中寻得蛛丝马迹—人造棉大量上市和纸杯冰激凌的出现。
  在当时,人造棉被看作中国化学工业进步的标志,其最大特点是售卖不受布票限制,花色品种也多。记得在课堂上,老师还特地向我们介绍人造棉,说这是党的关怀、国家的体贴,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的商品。
  实际上,当年买得起人造棉的市民也不多。捎带提一下,到了1967年,一种叫“的确良”的布料闪亮登场,以白色略透明的为“至尊至贵”之首选。当时,十几岁的小青年如果穿件白色“的确良”衬衫独自出门,还真要小心被抢。
  再说照片中的冰激凌。在街头有纸杯冰激凌出售以前,在北京能吃到冰激凌的地方不多。其中一个地方便是莫斯科餐厅,地点在北京动物园附近。这里出售的冰激凌是装在高脚玻璃杯里的,我印象价格好像是5角至1元。大人带小孩去那里,一般自己舍不得吃,只给小孩点一杯。
  图08的图片说明写道:1963年,北京副食品行业的鸡蛋和牛奶供应充分,开始批量生产纸杯冰激凌。因为冰激凌需要冷藏,所以售卖地点不多,整个和平里地区只有稻香村食品店出售。如果没记错,纸杯冰激凌刚上市时简直是“贵族”身价,1角1杯,相当于条件稍差家庭一天的菜钱。小学生要去春游,家长只会给一两角,给3角的在同学中就算得上“富二代”了。所以,那时儿歌唱:“我在马路边捡到1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那时的1分钱可比现在有“分量”多了。而且在当时,也只有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冰激凌出售。
  在这10张照片中,还有1张反映夏天北京市民在东安市场买“撮堆菜”的情形。在1950~1970年代,北京有四大综合卖场,即百货大楼、西单商场、东四人民市场以及照片中拍摄的东安市场。其中面积最大,销售货物品种最齐全的就是东安市场。当时东安市场只有一层,里面店铺林立,通道如蛛丝密布,是老北京人淘货的好去处。1966年,市场更名为“东风市场”,清理掉一部分不合规范的摊位,但从此渐失老卖场的味道。现在能看到关于东安市场的照片极少,一来当时摄影资源少;二来在我的记忆中,市场内光线不佳,拍摄难度大。
  顾名思义,“撮堆菜”就是按堆卖的蔬菜“尾货”,通常是菜贩快收摊时还没卖出去的菜。以前,“撮堆菜”的售价都是以分计算,每堆一般不超过1角。夏天多是黄瓜/西红柿/茄子一类的“大路菜”。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西红柿和黄瓜,通常是3分或5分一堆,由于这两种菜经常被当水果生吃,所以颇受欢迎。不夸张地说,当时大部分条件稍差的家庭都是“冬天依靠大白菜,夏天指望撮堆菜”。相比之下,撮堆水果就要贵一些。
  时过境迁,虽然现在市场上还偶尔有“撮堆菜”卖,但当年大多仅仅是因为品相不好,质量并无太大差别;而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惴惴不安,真不敢在市场上买最便宜的菜了。
  以上这些老事儿,要是没有这些照片佐证,恐怕难有人相信。50年真是个不短的时间,尽管回过头一看过得也挺快,所以甭管你现在多大,请珍惜当下的好时光吧。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人像摄影师,我对85mm镜头的钟情是无法言喻的,因为其视角非常适合拍摄半身人像,会使人脸的透视和比例最为协调,同时其工作距离也易于与模特进行沟通,有利于拍摄唯美的人像作品。  我最常用的镜头之一就是索尼蔡司的Planar T* 85mm F1.4 ZA,它不但成像极具味道,且具备自动对焦系统,拍摄时对焦快捷安静。非常方便。用它拍摄,自豪感和拍摄欲望油然而生,激发我无限创作热情。  索尼的这
期刊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满足和保护小小的他/她。在摄影作品中,这种表达尤为直观。照片看上去有的温暖,有的孤独,有的坚强冷静,有的敞开心扉……这些风格恰恰体现了摄影者个人的经历积累和真实的心灵感受。在今天介绍的BJD娃娃和关于这些娃娃的摄影作品中,这种感受更直接地投射在照片中。这些娃娃,有时是朋友,有时是知已,有时是孩童,更多的时候,是简单的自己。  从超现实艺术品到收藏级娃娃 
期刊
这组摄影作品题为《从艺术作品中来》(From a Work of Art),可以说它是众多伟大艺术家赐予的一份礼物。摄影师弗朗西斯卡·普罗科皮奥(Francesca Procopio)在这组作品中特别关注了女性形象,并试图让人意识到女性不仅仅美丽如艺术品,还是历史的主角和作者。  弗朗西斯卡·普罗科皮奥在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亚雷吉美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s of Reg
期刊
这些厚重得颇有“存在感”的画册不会随时消失在网络的“信息黑洞”中,而那些下载的App画册,很有可能在某一个清早被你从手机里清理掉,并难以找回;每当想重温的时候,人们可以从书架上抽出画册,用手切实地摩挲书页,品味主题,一再享受摄影师、图书编辑和装帧设计师的心血。  2013年6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为中国的摄影爱好者们“搬”来了41本厚重的摄影画册—2012/2013年度德国摄影图书
期刊
帕特·布拉辛顿(Pat Brassington,下称帕特)是澳大利亚最受推崇的摄影艺术家之一。她那精巧又让人困惑的影像中有让人迷惑的简单排列,这些排列之间建立起奇怪的联系,激发着人们想象力,又不必须归结成一个明确的想法。帕特利用超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又探索出对其进行颠覆的方式—男性化的传统视角变换成了有明确女性和女权主义色彩的视角。她的作品中有一种忧郁的幽默,但也渗透着一种儿童般的任性。  可能是
期刊
即使在最坏的时刻,他知道,孩子们也需要在冲突中找到力量生存下来,茁壮成长。这恰恰是布赖恩坚持拍摄“战争—玩具”项目的理由。  “卡桑火箭炮总在他们的脑海中,孩子们对血腥的战争场面高度警觉。”(编者注:卡桑火箭炮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集团所自主研制的军事武器)这是美国摄影师布赖恩·麦卡蒂(Brian McCarty)写在博客上的一句话。他的作品紧紧围绕着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以战乱地区作为背景,却抛开
期刊
生命宛如无法回溯的滑梯流水,  我们兴奋地顺流而下,  不及珍惜外面天色晴好,  身边人正年少。
期刊
用“勤奋学习”培养思想的懒惰—这句话听来刺耳,令人心伤,但这起码是我自己美好童年记忆中不愿接受的“恩赐”。那时的好好学习就是从某种程度上妥协—向一切仅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教育模式妥协。  高考以前的学习令人疲惫,但有一点比较“轻松”,那就是基本不需要劳神提什么问题,所有问题已经为我备妥,我只须将千记万背的答案对号入座。  后来我以为拿起画笔和调色板就可以与众不同,结果艺术高考与普通高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期刊
9月15日~9月30日,2013中国沈阳(铁西)国际工业摄影大展将在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举行。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以“工人与工业文明”为主题,旨在通过影像展示,艺术化地记录下现代工业文明所创造的活力和辉煌,关照当下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同时以影像的力量,记录社会与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考工业文明对人类的影响,并对已出现的工业污染问题进行反思。  “60年来,中国工业摄影尽管以特有的步伐行进
期刊
卡琳娜·海斯珀(Carina Hesper)1983年出生于荷兰。200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荷兰ArtEZ艺术学院毕业。该学院位于荷兰东部,成立于1949年,是一所公认的达到国际水准的高水平艺术学院。  最初卡琳娜学习时尚设计专业,但两年后她换到美术专业,因为她发现自己更热爱影像及相关媒介,并想通过视觉艺术创作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时间”是一个令卡琳娜着迷的表现主题。在她看来,时间不是事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