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熊礼斌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意象运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han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要以西北少数民族人物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其油画《草原上的人们》(又名《草原上的祥云》)在2014年斩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铜奖,水彩画《小扎西的冬天》获中国美术奖创作奖提名,综合材料绘画《新家园建设者》(又名《农民工小涂》)入选,创造了全国美展史上一位画家三件不同画种作品同时入选并获奖的新纪录。本文从美学角度对熊礼斌的少数民族题材绘画进行意象分析,从色彩的使用与氛围的营造上解读熊礼斌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内涵与意蕴。
  【关键词】:熊礼斌;少数民族;绘画;意象
  中国著名艺术理论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这样解读熊礼斌的作品:“作品意境好,审美品位高,画面静美纯净,具有十七世纪荷兰风景画的风格,充满诗意。白雪、远山、牦牛、金黄的秋叶、澄明的天空,色彩块面构成,层次感较强,浪漫主义色彩浓郁。在创作题材上,熊礼斌参透着对人生的感悟、强大的人文关怀,附身贴近大地,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作品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画面逼真的同时,既传情亦达意,创设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和神韵。”
  在熊礼斌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中,“雪”是最常见的一个意象,春天里即将消融的雪,夏日中带来凉爽的雪,秋风中恣意飘扬的雪,寒冬里漫无边际的雪……熊礼斌赋予高原上的“雪”以丰富多姿的生命力,用来传递他对朴素、纯洁与神圣的崇拜与向往,同时也揭示了西北少数民族人民原始、恶劣的生存环境与他们坚毅、淳朴的品格。在展现新疆风情的人物作品《塔吉克姑娘》中,主人公年轻的塔吉克姑娘头戴一顶深红色的圆筒形绣花棉帽,帽外披着浅黄色的方形头巾,身着镶有银色花纹的红色上衣、褐色长裙,臂弯中挎着一只水桶,双手交握着站在银白的雪原之上。帕米尔高原上的风吹起了她鬓间的发丝,一头驼着水桶的毛驴温驯地停在她的身侧。从塔吉克姑娘身后那低矮的雪峰上可以看出,画家与这位可爱姑娘相遇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姑娘迎着阳光的双眼微微眯起,一抹还未及绽放的微笑停留在她黝黑的脸庞上。可能是常年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原因,高寒地区的人们反而更热情奔放,画家精准地捕捉到塔吉克姑娘热情中略带羞涩的那一瞬间,运用红与白、红颜与雪原的强烈对比,完美地向我们展现了纯美质朴、温暖热情的塔吉克族风情。在他的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小扎西的冬天》、《冰山女人》、《转场》、《冬牧》中,也都是以“雪”为背景的。
  “云”也是熊礼斌少数民族题材绘画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在藏族、蒙古族的文化中,“云”有“吉祥”之意,所以多称为“祥云”。在熊礼斌的作品中,常用红色来描绘“云”,为我们常见的这一自然现象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在他的油画《草原上的人们》(又名《草原上的祥云》)中,二十名蒙古族人民群立于夏末的呼伦贝尔草原之上,老人,中年人,年轻人,孩子,各种不同年龄的人脸上神态各异,他们身穿各式各样的蒙古袍,或直视前方,或遥望远方,在他们头上的天空,一朵红色的祥云缓缓飘过。这幅作品蕴含了浓烈的人文关怀与人性光辉,这源于画家创作背后非同寻常的经历:在熊礼斌多次深入内蒙古草原采风期间,曾不幸遭遇特大车祸,这部作品也包含了作家在劫后重生之时对于人生的感悟。草原人民朴实、平和的神态与天边那朵“祥云”相得益彰,既向人们传递了来自草原牧民的祝福,又表达了作者对蒙古族人民的热爱与对漫漫人生之路上“吉祥”、“平安”的祈愿。同样,在熊礼斌的水彩画《天边的红云》里,幼小的藏族女孩孤身一人跟在苍茫雪原中的牛群之后,孤独无助却又目光坚毅,天边的那一抹红云代表了画家对女孩的疼惜与祝福,在这一刻,两个来自不同地域,隶属不同民族,诉说不同语言,拥有不同信仰的灵魂被融为一体了。
  “牦牛”、“马”、“毛驴”等游牧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牲畜形象也是熊礼斌少数民族题材画作的一系列主要元素与意象。《塔吉克姑娘》中驮着铁桶温顺驯服的毛驴,《天边的红云》里散布在藏族小女孩身后的渺小得几乎看不见的牛群,《小扎西的冬天》中温暖扎实可以为人遮风挡雪的牦牛,《冬牧》与《转场》里成群结队的牦牛和马,无一例外地向我们展示了牧民与牲畜不可分割的关系。在青藏高原,牦牛被藏族人认为是大自然赐予他们的礼物,被誉为“高原之舟”,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烧耕都与之息息相关。 而“马”除了是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之外,更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人们常称蒙古族为“马背上的民族”。毛驴也已经成为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学与艺术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在维吾尔族机智人物故事中,阿凡提与阿克登巴的出场也常伴有一头毛驴。熊礼斌这些描绘游牧民族生活的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人与动物的守望相助与亲密接触,对生活在与动物互相隔离的城市之中的人们来说,是极其富有冲击力与吸引力的。画家想要营造的这种人与动物、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是我们每个人都极力向往的,熊礼斌用他独特的笔触完成了一次天人合一的深度召唤。
  在熊礼斌的少数民族题材绘画中,还有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意象,就是“桶”。直观地从作品中观察,我们无法得知桶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可能是水,可能是奶,也可能是其他与牧民生活相关的液体与物品。在《天边的红云》姐妹篇水彩画《小扎西的冬天》里,藏族男孩小扎西迷茫地站在牦牛群中,在他的身后,他的母亲手提着铁桶正在给牦牛挤奶。《塔吉克姑娘》中主人公手臂上挎着水桶,毛驴身上也驮着水桶。画家之所以选择了“桶”这个元素,是与这些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俗息息相关的。在高原上,水资源是极其匮乏的,人们只能通过从遥远的地方往家里运输水源的方式来满足生活所需。而奶制品是游牧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奶的储存与运输也离不开桶这种工具。画家巧妙地运用了高原上随处可见的物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独特鲜明而又耐人寻味的视角,去感受、体会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也去品味与反思我们所身处的这个大环境中的问题与现状。
  熊礼斌是一个具有浓烈古典主义情节和人文关怀的写实画家。近年来,他把创作的视角投向西北少数民族题材,他杰出的创作能力获得了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与认可,也牵动着无数观众那颗萦系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心。他运用“雪”、“云”、“畜”、“桶”这些自然界与牧民生活中常见的意象,营造出了一种圣洁、纯美与和谐的动态意境,让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欣赏、热爱少数民族文化。他笔下所呈现的少数民族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均被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其一系列少数民族题材画作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与艺术价值,还蕴含着高度的精神文化价值,体现了和平、交流、理解、包容的精神内涵。搭建了一座连接与沟通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和其他国家的艺术桥梁,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在当今文化艺术领域的曝光率,加大了文艺工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深度,在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今天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池瑜;《象、意、形、神范畴在中国美术批评中的运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08-25
  [2]陈池瑜;《象、意、形、神:中国美术批评的基本范畴》[J];三峡大学学报;2005-01-25
其他文献
【摘要】:《城南旧事》是著名台湾女作家林海音最具影响力的成名作。《城南旧事》的文学成就极高,本文从三方面讨论了小说的叙事艺术,分别是:儿童视角;“陌生化”叙事;京味儿中的乡愁。  【关键词】:儿童视角;陌生化;京味儿  一、儿童视角  所谓儿童视角,就是指“以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通过孩子的别一种眼光的观察与透视,揭示为成人世界所难以体察或忽略的生存景观” 。作者在运用儿童视角的创作过程中以儿童的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态建筑的发展历程及生态建筑美学的探索,阐述了生态建筑美学的核心范畴与三大特征,指出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为宜居性写字楼建筑的的审美标准,其理论核心是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的互融共生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倡导一种崭新的、健康的、富有生气的工作办公模式。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建筑;美学;建筑设计  在世界范围内大量存在工业化现代建筑代表了人类的现代文明和工程技术的进步,但随
期刊
【摘要】:色彩是人类用来感知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一种色彩都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视觉感受甚至影响人的行为。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所以说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精神气质和行为,所以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然而多数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色彩对空间设计
期刊
【摘要】: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尝试从“文的形式”,即叙事学角度研究鲁迅小说,通过小说内在意味的把握,建立了一些分析小说的方式,这是一种方法论的突破。从叙事学理论对小说内部的切入,拓宽了鲁迅研究,让我们触摸到了鲁迅复杂的现实精神结构。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切入,简析《阿Q正传》,以更深刻地去理解鲁迅这个著名的清醒的现实主义大家。  【关键词】:鲁迅;现实主义;叙事学  Lu Xun --sober rea
期刊
【摘要】:每一件优秀的作品都要传达一种情感,表现一种精神,从而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张力,作为艺术作品中获得震撼力和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形式因素,逐渐显现了它的价值,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并使其服务于我们的艺术创作。作品正是因其内部矛盾因素的相反相成、微妙统一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张力美。《墨葡萄图》在空间处理、平衡、笔墨运用,题款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张力,使作品极具力度,给人的心灵以极大的感染和触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的融合,生活变得多元化,各种文化互相渗透使得画家对工笔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不断创新完善,并且彻底打破了文化的界限。当代画家,尤其是青年画家在思想自由的时代大环境下充分的释放自我追求个人的绘画风格,形成了一股新势力。他们用不同以往的绘画语言表达着当代的工笔画。  【关键词】:新型工笔画;发展趋势、  中国画一直以来被大多数不懂艺术的人认为是传统,那么传统是什么意思呢?是说相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我国的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非凡,取得不错的成就。然而,景观设计数量上的迅猛增长和技术上的西方化导致景观设计的“统一化”,雷同的景观设计一抓一大把,缺少特异性和创新性,没有把各个地域的特色展现出来,缺少吸引人眼球的优秀设计作品。景观设计的西方化和统一化致使许多地方文化、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灰飞烟灭。  【关键词】:地域;特色;文化
期刊
【摘要】: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至一战时期,Rag这种新音乐风格在美国深受大众喜爱,很是流行。Rag全称Ragtime,即雷格泰姆。Ragtime属于爵士乐的来源之一,该领域众多具有影响力的人士也认为其是爵士乐的早期形式。是基于2/4、4/4拍节奏基础之上使用多种复杂的切分节奏。让重音处于弱拍处,使人感受到一种摇摆不定的体会。本文对于Ragtime音乐背景以及斯考特·乔普林的音乐之路背景进行简析,然后
期刊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环境设计教育也有其自身特点。在我国设计教育现行体系之下, 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采用的是一种相对较为封闭的教学机制,学生的课程学习较多的时间是在教室完成的,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建立环境设计工作室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机制,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学与设计项目实践融为一体,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设计项目
期刊
【摘要】: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内涵反映在技术和风格方面的特色有四方面:一是礼制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主题;二是风水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影响很大;三是东方大地的农业文化与“浓厚的伦理”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和结构“语汇”;四是以“诗情画意”为主导思想的自然风景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