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素养视角下中考数学试题的分析与拓展r——以福建省2020年中考数学第24题为例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通过对一道福建省2020年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的剖析,进一步讨论了逻辑推理素养视角下的几何教学应重视试题方法、内容本质,把握一类试题的结构与体系,以期实现数学逻辑推理素养的育人价值.
其他文献
“立德树人”在中国教育界源远流长,它是中国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中华民族对教育价值的追求.“立何德,树何人”是教育者们永恒的话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随着中国教育的改革不断发展演变;但无论如何变化,德育培养始终是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真正内涵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南通市秉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了“立学课堂”,从“立人”“立根”“立身”三个维度回答了“立何德,树何人”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建立自信并热爱数学,这是目前我国初等数学教育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学生普遍认为数学难学,也很难学好,更谈不上“玩”数学.而“玩”是人的天性,只有让学生从心底感到数学像游戏一样好玩,才能“玩好”数学.因此,数学教学策略应以“数学好玩”为出发点和过程目标,以“玩好数学”为终极目标.基于此,文章探讨从“数学好玩”到“玩好数学”的教学策略,包括五大课堂策略及两大课外策略,统称为“5+2”策略.
精准掌握数学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教学实践,以“周长的认识”教学为例,提出关注概念本质、精致建构过程的教学路径,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触及概念核心,把握概念本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促进微视频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今后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作为切入点,尝试将微视频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为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展开些许思考.
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属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基于2020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和同步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上述4城市在非采暖期和采暖期空气6种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后向轨迹聚类(HYSPLIT)分析法、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分析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探讨4城市PM2.5污染的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研究结果表明,4城市采暖期5种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平均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非采暖期,而非采暖期O3平均质量浓度高于采
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意识的不断生长,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此时,作业的目标不仅是解题,更是成长.因此,如何优化作业的设计,成为数学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课题研究项目之一.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提出了在计算教学中融通算理与算法,建构运算模型的基本策略,提升学生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数学课堂,革新了数学教学方式.但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及数学教育的育人目标来看,传统板书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采用“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思维过程用板书;激发兴趣用多媒体,技能训练用板书;模块突破用多媒体,知识串联用板书;课前预设用多媒体,课堂生成用板书”等方式,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板书的优势互补.
“大数的认识”既是学生学习万以上数的认识的过程,也是对小学阶段自然数认识的梳理、概括的过程.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制定多维度学能目标,借助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小组合作的有效路径,即科学灵活分组,创建生动情境,提供价值任务,合理有效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