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作为海岛县的嵊泗县正在进行的“美丽海岛”建设,就具有了某种探索的意味。现刊登《美丽兴海岛 海岛更美丽》一文,请大家阅读。当然,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内涵丰富,“美丽海岛”建设也绝不仅如文中所述。刊登此文,只是供大家窥全豹之一斑,若能有所启示,则已出编者所愿。 ——编者
“浩浩沧海碧空尽,风光万里画中游。”404个大小岛屿像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绿绒般的祖国东海洋面上。这就是素有“海外仙山”之称的国家级列岛型风景名胜区——嵊泗列岛。踏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舟山群岛新区起航的节拍,嵊泗县委、县政府直面渔业衰退挑战,拓展旅游促发展的路子,按照“成岛成片,逐岛推进,各具特色,创出品牌”的思路和要求,开展“美丽海岛”建设。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结出累累硕果。如今的嵊泗列岛,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渔村更美,游人纷至沓来,渔民幸福指数也随之上升。
驱车从高场湾出发,一路沿海而行,转过山脚,远远便可望见青山掩映中有一处很别致的东海渔村——五龙乡田岙村。
高高的牌坊旁,一位身穿渔民服的老人正专心致志地画画。“这是金枪鱼,那是大黄鱼和石斑鱼,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他说。
老人叫王全夫,年轻的时候是一名渔民,后来做了几十年的无线电维修工。5年前,63岁的他加入了学习渔民画的队伍。如今,他已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慕名而来买画的人络绎不绝。平日里,他还是会背着那只旧工具箱去修无线电器,但是画画的收入远远超过了无线电维修的收入。
穿过牌坊,往左迈进一条小巷,只见两侧的墙上画满了色彩斑斓的渔民画。右侧的墙上画的是十二渔汛,虾、蟹、带鱼,各种海洋生物在海里遨游,打着赤脚的渔民立在船头,撒下渔网;左侧画的是当地的民间故事《神鼠山传说》……
整个村落仿佛是一群素颜的古典女子,穿上一身华丽的外套,端庄而又不失俏丽。
走出这条百米渔民画长廊,一幅幅巨大的渔民画画在整幢楼的墙面上。艳丽的色彩碰撞、夸张的形体塑造、丰富的想像,再现了渔民生产、生活的场景。画里的大海壮阔而深邃,渔乡世界神秘而富有魅力。
这是田岙村也是嵊泗县“美丽海岛”建设独特和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让人能够在一望之间就记住她的面容。层层叠叠的画面,亮丽如新,如今几乎遍及家家户户的墙面。这些渔民画都由像王全夫这样普通的渔民亲手所画。
这些画并不精致,但足够震撼人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因为这些渔民画,田岙有了“东海壁画村”的美称。
踩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穿过渔家果园,眼前出现一个荷塘。虽然秋风已经吹黄了荷叶的边,但依然有出水芙蓉亭亭玉立。
荷塘前,是新建不久的东海渔俗文化广场,颇有渔村韵味。广场的入口处,是五根雕有飞龙的石柱,象征着五龙乡。五龙柱的不远处,停着一艘舟山最具特色的绿眉毛渔船“田岙6号”,后面是六根飘扬着彩旗的高耸桅杆,寓意“六六大顺”。广场上,一组生动的渔民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撒网捕鱼、喜庆丰收、织网闲谈、临风把酒……
这些生动的渔俗画面,不仅讲述着渔民的生活,也暗含着田岙当年的发展经历。
田岙村探索开发旅游,始于1999年。最初,向游客展示的,就是鲜活的渔俗风情。这里曾是舟山“渔家乐”和渔民画的发祥地,为渔民转产转业探索了一条新路。
依靠当地渔民的艰辛探索和政府的政策扶持,田岙终于告别了“烂”字,转而被冠之以“金”字。
富裕后的村民,并没有忘记是靠什么发家的。于是,在后来的若干年里,他们收集、整理、展示着渔俗文化,把一个“东海渔村”打造得韵味十足。
穿过渔俗文化广场,就到了沿海公路。走在滨海木栈道上,对面是蔚蓝的大海。路边的渔具,不禁让人想起了那古老的织网谣,以及那谣里歌唱的渔哥渔嫂的故事。
如果说田岙村五彩缤纷的渔民画给人的感觉是绚烂,那么边礁岙村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感则是大气。
正在打造中的边礁岙观景平台是东海色彩艺术村的最佳观赏点,站在崭新的木栈道上,整个村落便映入眼帘——
一湾金黄的海滩躺在边礁岙的怀抱中,海风拂过,激起浪花朵朵。视线向北转移,数百面外墙就是一个个暖色系的色块,共同组成一个巨大的调色板:板上有明黄色、橙黄色、浅棕色,错落有致,让眼睛慢慢产生一种放松的感觉。
“我们叫它太阳升起的色彩。”嵊泗县领导介绍,“我们把村子的基调设成暖黄,就是阳光的色彩。每当太阳初升,两相辉映下有一种自然的壮观和美丽。”
这个风貌改造工程将全村五百余户家庭划分为五个片区,以时下流行的21种色彩进行片区调配后,依次展现出清新、灿烂、厚重、温润、雅致五种色彩风貌,共同构成边礁岙的和谐靓丽。
如此独具匠心的设计出自中国色彩规划权威——中国美院副院长、色彩研究所所长宋建明和他领导的中国美院色彩规划设计组。宋建明和他的团队在当地走访了两个星期,然后给每栋民居发了一张色卡。按照这些色卡进行涂装的民居,最终构成了这样美丽的图景。
边礁岙,是地处泗礁本岛最偏远东端的小渔村。
当年,边礁岙是五龙乡政府所在地,也是五龙乡最为繁华的一个村落。然而这样的辉煌并没能延续到新世纪。渔业资源衰退后,他们开始追赶不上周边村落发展的脚步,村里的年轻人也纷纷结伴走出了这块土地。村党支部书记陈利宽这样形容当时的边礁岙:“其实就是一个空巢村,村里只有老人,房子很多,但旧了、坏了也没人翻新,看上去灰蒙蒙的,没有生气。”
边礁岙有一块百米长的小沙滩,风景独特。边礁岙要发展,路在何方?嵊泗县委书记徐张艳在调研后给出的一项建议为边礁岙人打开了思路:地处山岙之中的边礁岙是否可能试水时下流行的“大地艺术”?在半山腰建立一座观景平台,给村里的民居披上“新装”,是否可以形成一道独特的视觉风景?这个创意引起了在随后来嵊泗调研的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的关注。在他的引荐下,县长虞国平专程找到了中国美院副院长、国内权威色彩专家宋建明。
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成功为边礁岙揭开了发展的新篇章。如今,走进边礁岙,这个曾经灰蒙蒙的小村落变得赏心悦目,焕发出勃勃生机。
色彩亮了,村民们的心思也渐渐活泛起来。就像徐张艳书记说的那样,“美丽海岛”建设不应该仅仅是村容村貌的物理变化,更要注重利用这些变化引起村民心理的“化学反应”,既美化海岛,又为村民找到新的致富渠道。
如今,色彩艺术村边礁岙的渔家宾馆已经增长到了五家,已接待了数百位游客。
为了引导和规范逐渐兴起的渔家宾馆行业,村里还成立了“老锅饭工作室”,专门对渔家宾馆的菜肴、服务进行指导。前不久,工作室举办了“爱上‘老锅饭’边礁岙渔家菜厨艺交流赛”。五家渔家宾馆的渔嫂们一番择洗切、煎炸蒸煮后,一道道香味扑鼻的海鲜美味出锅了:青龙白虎、韭肉和尚、水族集训……菜如其名,很有渔家风味。
目睹家乡发生的变化,在嵊泗县主城区菜园镇开了10年出租车的边礁岙人王平安心动了。他带着妻子一起搬回了老家,花了40万元翻新了老屋,对外墙进行了色彩涂装,改造成渔家宾馆,取名为游艇湾小庄,当年两个月的旅游旺季给王平安带来了近5万元的收入……
吹吹海风、晒晒太阳,没事了就去海滩上散步,边礁岙的慢生活成了“色彩艺术村”之外吸引游客的另一张“王牌”。未来,观景平台、中心街改造、水库整治三大工程将陆续完工,游客们除了可以欣赏海天一色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在边礁岙观灯光表演,泡艺术酒吧,品渔家特色菜。(本文照片除题图外均为嵊宣摄)
(责任编辑 王浩钟)
“浩浩沧海碧空尽,风光万里画中游。”404个大小岛屿像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绿绒般的祖国东海洋面上。这就是素有“海外仙山”之称的国家级列岛型风景名胜区——嵊泗列岛。踏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舟山群岛新区起航的节拍,嵊泗县委、县政府直面渔业衰退挑战,拓展旅游促发展的路子,按照“成岛成片,逐岛推进,各具特色,创出品牌”的思路和要求,开展“美丽海岛”建设。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结出累累硕果。如今的嵊泗列岛,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渔村更美,游人纷至沓来,渔民幸福指数也随之上升。
驱车从高场湾出发,一路沿海而行,转过山脚,远远便可望见青山掩映中有一处很别致的东海渔村——五龙乡田岙村。
高高的牌坊旁,一位身穿渔民服的老人正专心致志地画画。“这是金枪鱼,那是大黄鱼和石斑鱼,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他说。
老人叫王全夫,年轻的时候是一名渔民,后来做了几十年的无线电维修工。5年前,63岁的他加入了学习渔民画的队伍。如今,他已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慕名而来买画的人络绎不绝。平日里,他还是会背着那只旧工具箱去修无线电器,但是画画的收入远远超过了无线电维修的收入。
穿过牌坊,往左迈进一条小巷,只见两侧的墙上画满了色彩斑斓的渔民画。右侧的墙上画的是十二渔汛,虾、蟹、带鱼,各种海洋生物在海里遨游,打着赤脚的渔民立在船头,撒下渔网;左侧画的是当地的民间故事《神鼠山传说》……
整个村落仿佛是一群素颜的古典女子,穿上一身华丽的外套,端庄而又不失俏丽。
走出这条百米渔民画长廊,一幅幅巨大的渔民画画在整幢楼的墙面上。艳丽的色彩碰撞、夸张的形体塑造、丰富的想像,再现了渔民生产、生活的场景。画里的大海壮阔而深邃,渔乡世界神秘而富有魅力。
这是田岙村也是嵊泗县“美丽海岛”建设独特和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让人能够在一望之间就记住她的面容。层层叠叠的画面,亮丽如新,如今几乎遍及家家户户的墙面。这些渔民画都由像王全夫这样普通的渔民亲手所画。
这些画并不精致,但足够震撼人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因为这些渔民画,田岙有了“东海壁画村”的美称。
踩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穿过渔家果园,眼前出现一个荷塘。虽然秋风已经吹黄了荷叶的边,但依然有出水芙蓉亭亭玉立。
荷塘前,是新建不久的东海渔俗文化广场,颇有渔村韵味。广场的入口处,是五根雕有飞龙的石柱,象征着五龙乡。五龙柱的不远处,停着一艘舟山最具特色的绿眉毛渔船“田岙6号”,后面是六根飘扬着彩旗的高耸桅杆,寓意“六六大顺”。广场上,一组生动的渔民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撒网捕鱼、喜庆丰收、织网闲谈、临风把酒……
这些生动的渔俗画面,不仅讲述着渔民的生活,也暗含着田岙当年的发展经历。
田岙村探索开发旅游,始于1999年。最初,向游客展示的,就是鲜活的渔俗风情。这里曾是舟山“渔家乐”和渔民画的发祥地,为渔民转产转业探索了一条新路。
依靠当地渔民的艰辛探索和政府的政策扶持,田岙终于告别了“烂”字,转而被冠之以“金”字。
富裕后的村民,并没有忘记是靠什么发家的。于是,在后来的若干年里,他们收集、整理、展示着渔俗文化,把一个“东海渔村”打造得韵味十足。
穿过渔俗文化广场,就到了沿海公路。走在滨海木栈道上,对面是蔚蓝的大海。路边的渔具,不禁让人想起了那古老的织网谣,以及那谣里歌唱的渔哥渔嫂的故事。
如果说田岙村五彩缤纷的渔民画给人的感觉是绚烂,那么边礁岙村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感则是大气。
正在打造中的边礁岙观景平台是东海色彩艺术村的最佳观赏点,站在崭新的木栈道上,整个村落便映入眼帘——
一湾金黄的海滩躺在边礁岙的怀抱中,海风拂过,激起浪花朵朵。视线向北转移,数百面外墙就是一个个暖色系的色块,共同组成一个巨大的调色板:板上有明黄色、橙黄色、浅棕色,错落有致,让眼睛慢慢产生一种放松的感觉。
“我们叫它太阳升起的色彩。”嵊泗县领导介绍,“我们把村子的基调设成暖黄,就是阳光的色彩。每当太阳初升,两相辉映下有一种自然的壮观和美丽。”
这个风貌改造工程将全村五百余户家庭划分为五个片区,以时下流行的21种色彩进行片区调配后,依次展现出清新、灿烂、厚重、温润、雅致五种色彩风貌,共同构成边礁岙的和谐靓丽。
如此独具匠心的设计出自中国色彩规划权威——中国美院副院长、色彩研究所所长宋建明和他领导的中国美院色彩规划设计组。宋建明和他的团队在当地走访了两个星期,然后给每栋民居发了一张色卡。按照这些色卡进行涂装的民居,最终构成了这样美丽的图景。
边礁岙,是地处泗礁本岛最偏远东端的小渔村。
当年,边礁岙是五龙乡政府所在地,也是五龙乡最为繁华的一个村落。然而这样的辉煌并没能延续到新世纪。渔业资源衰退后,他们开始追赶不上周边村落发展的脚步,村里的年轻人也纷纷结伴走出了这块土地。村党支部书记陈利宽这样形容当时的边礁岙:“其实就是一个空巢村,村里只有老人,房子很多,但旧了、坏了也没人翻新,看上去灰蒙蒙的,没有生气。”
边礁岙有一块百米长的小沙滩,风景独特。边礁岙要发展,路在何方?嵊泗县委书记徐张艳在调研后给出的一项建议为边礁岙人打开了思路:地处山岙之中的边礁岙是否可能试水时下流行的“大地艺术”?在半山腰建立一座观景平台,给村里的民居披上“新装”,是否可以形成一道独特的视觉风景?这个创意引起了在随后来嵊泗调研的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的关注。在他的引荐下,县长虞国平专程找到了中国美院副院长、国内权威色彩专家宋建明。
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成功为边礁岙揭开了发展的新篇章。如今,走进边礁岙,这个曾经灰蒙蒙的小村落变得赏心悦目,焕发出勃勃生机。
色彩亮了,村民们的心思也渐渐活泛起来。就像徐张艳书记说的那样,“美丽海岛”建设不应该仅仅是村容村貌的物理变化,更要注重利用这些变化引起村民心理的“化学反应”,既美化海岛,又为村民找到新的致富渠道。
如今,色彩艺术村边礁岙的渔家宾馆已经增长到了五家,已接待了数百位游客。
为了引导和规范逐渐兴起的渔家宾馆行业,村里还成立了“老锅饭工作室”,专门对渔家宾馆的菜肴、服务进行指导。前不久,工作室举办了“爱上‘老锅饭’边礁岙渔家菜厨艺交流赛”。五家渔家宾馆的渔嫂们一番择洗切、煎炸蒸煮后,一道道香味扑鼻的海鲜美味出锅了:青龙白虎、韭肉和尚、水族集训……菜如其名,很有渔家风味。
目睹家乡发生的变化,在嵊泗县主城区菜园镇开了10年出租车的边礁岙人王平安心动了。他带着妻子一起搬回了老家,花了40万元翻新了老屋,对外墙进行了色彩涂装,改造成渔家宾馆,取名为游艇湾小庄,当年两个月的旅游旺季给王平安带来了近5万元的收入……
吹吹海风、晒晒太阳,没事了就去海滩上散步,边礁岙的慢生活成了“色彩艺术村”之外吸引游客的另一张“王牌”。未来,观景平台、中心街改造、水库整治三大工程将陆续完工,游客们除了可以欣赏海天一色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在边礁岙观灯光表演,泡艺术酒吧,品渔家特色菜。(本文照片除题图外均为嵊宣摄)
(责任编辑 王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