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究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以下就谈谈本人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告诉我们生疑质疑是创新之母。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
  案例1:在学习原电池的原理时,首先演示“番茄原电池”趣味实验,设问:这个简单构造为什么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鼓励学生讨论质疑:
  探究实验1:音乐卡发声肯定有电流通过,电流从何而来?
  探究实验2:若用茄子或黄瓜代替番茄行不行?
  探究实验3:直接用稀酸代替番茄效果是不是更好?是什么原理?
  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铜片、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各有何现象?在把插入稀硫酸的铜片、锌片用导线连起来又有何现象?铜片、锌片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的[H+]有何变化?[H+]在铜片上得到的电子从何而来?如何证明导线上有电流通过?……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模拟微观离子运动和电子转移,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原电池的原理、构成条件、两极反应和能量转化等。
  最后进行知识的迁移扩展:让学生讨论铜-锌原电池的缺点;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设计一个实用电池;探究干电池的结构和电极反应;研究原电池反应与金属腐蚀和环境污染。激励学生在探究中创新。
  二、充分挖掘资源,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精心设计每一问题,新颖独到、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探因求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突破定势等方法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深化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案例2:二氧化硫的教学,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多媒体播放“酸雨”污染的录像,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看录像总结酸雨的危害:影响人体健康;湖泊酸化,鱼类死亡;酸化土壤,绿色植物变枯黄、致死;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文物等腐蚀加快。然后通过三个创新试验来探究二氧化硫的危害,在探究中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让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
  探究实验1:虫子为什么会死呢?(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毒性)
  探究实验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探究实验3:花儿为什么会变白?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把红花放进装有二氧化硫的锥形瓶中,观察现象,颜色逐渐变浅,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同时提出一个探究问题: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一样吗?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使知识进一步升华和巩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化学教学体现出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魅力性的艺术特征。
  三、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用探究性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信息。并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获得的感性信息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对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独特的效果和作用。
  案例3: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人CO2,最后一定是得到浑浊的液体吗?然后做演示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人CO2,直至过量。实验的结果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原理,通过设置以下思考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探究实验1: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探究实验2:CO2开始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为什么变浑浊?
  探究实验3:后来继续通人CO2为什么变清了?
  教师通过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他文献
电流表电压表在测电阻中的灵活运用  甘肃靖远二中金秀河  伏安法测电阻,其原理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用电流表测出电流,电压表测出电压,利用计算出电阻。但是有时题目中只有电流表,或只有电压表,另有电阻箱或定值电阻,这时就要相互配合,灵活运用。下面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一、安安法测电阻  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电流表既可作电流表,也可作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  1.如图1所示,当两电流表所测得的最大
期刊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发生在中国农村的合作化运动,打破几千年来农村世代相袭的生活方式,放弃世代相传的发财梦,变私有为公有。如果说土改是天翻地覆,合作化则是脱胎换骨。为了反映农村这一巨变,周立波为时数年,用他的笔触静静地反映着中国大地上的又一次“巨变”。笔者着眼于《山乡巨变》中的景观描写,进而以此出发,考察在“山乡巨变”的时代,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通过这样的思考,希望对于在这部作品中的民间文化的表现及其
期刊
如何面对学生程度和水平上的差异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这是素质教育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正确对待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差异  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无论是从先天素质还是后天影响,其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差异是自始至终存在的,即使是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由于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水平、自主选择方向的影响
期刊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一、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那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美学理念飞入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1.上好文学鉴赏课  对于语文课本中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
期刊
谈到学困生,老师都会感到头疼,心有余悸,但学困生的情况是老师最怕遇到而又不可避免的:他们学习不专心,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甚至捣乱课堂纪律,还拖欠作业,有的还不听从教导,对学习完全厌倦,更有甚者还顶撞、漫骂老师,让一些老师束手无策。学困生虽然在一个班级里人数不是很多,但是会影响到一个班的学风。因此,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位学困生,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使学生对学习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本身复杂繁多的实词、虚词等基础知识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还是以串讲为主,师生之间没有互动,优美的古文欣赏,变成枯燥的说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不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课文的领会和掌握的程度。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串讲法,依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期刊
高考中,学生感到诗歌鉴赏题很难下手失分较多,很大程度上是读不懂诗歌语言,平时对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够所致。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教师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并把它贯穿于中学诗歌教学的始终。    一、督促学生多读多背  多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大量的长期的朗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理解语言深刻意蕴及体味语言内部张力的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期刊
研究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如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好的能力和个性品质。  一、优化时间安排,创建学习型课堂  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时为学时;要树立责任感,摒弃我的课堂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
期刊
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可以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创设一种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情景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具有重要作用。  一、精炼准确优美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情境创设的前提。  无论哪一种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能创设教学情境,即使有了某种情境,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