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以下就谈谈本人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告诉我们生疑质疑是创新之母。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
案例1:在学习原电池的原理时,首先演示“番茄原电池”趣味实验,设问:这个简单构造为什么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鼓励学生讨论质疑:
探究实验1:音乐卡发声肯定有电流通过,电流从何而来?
探究实验2:若用茄子或黄瓜代替番茄行不行?
探究实验3:直接用稀酸代替番茄效果是不是更好?是什么原理?
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铜片、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各有何现象?在把插入稀硫酸的铜片、锌片用导线连起来又有何现象?铜片、锌片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的[H+]有何变化?[H+]在铜片上得到的电子从何而来?如何证明导线上有电流通过?……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模拟微观离子运动和电子转移,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原电池的原理、构成条件、两极反应和能量转化等。
最后进行知识的迁移扩展:让学生讨论铜-锌原电池的缺点;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设计一个实用电池;探究干电池的结构和电极反应;研究原电池反应与金属腐蚀和环境污染。激励学生在探究中创新。
二、充分挖掘资源,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精心设计每一问题,新颖独到、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探因求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突破定势等方法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深化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案例2:二氧化硫的教学,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多媒体播放“酸雨”污染的录像,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看录像总结酸雨的危害:影响人体健康;湖泊酸化,鱼类死亡;酸化土壤,绿色植物变枯黄、致死;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文物等腐蚀加快。然后通过三个创新试验来探究二氧化硫的危害,在探究中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让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
探究实验1:虫子为什么会死呢?(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毒性)
探究实验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探究实验3:花儿为什么会变白?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把红花放进装有二氧化硫的锥形瓶中,观察现象,颜色逐渐变浅,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同时提出一个探究问题: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一样吗?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使知识进一步升华和巩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化学教学体现出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魅力性的艺术特征。
三、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用探究性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信息。并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获得的感性信息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对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独特的效果和作用。
案例3: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人CO2,最后一定是得到浑浊的液体吗?然后做演示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人CO2,直至过量。实验的结果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原理,通过设置以下思考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探究实验1: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探究实验2:CO2开始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为什么变浑浊?
探究实验3:后来继续通人CO2为什么变清了?
教师通过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告诉我们生疑质疑是创新之母。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
案例1:在学习原电池的原理时,首先演示“番茄原电池”趣味实验,设问:这个简单构造为什么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鼓励学生讨论质疑:
探究实验1:音乐卡发声肯定有电流通过,电流从何而来?
探究实验2:若用茄子或黄瓜代替番茄行不行?
探究实验3:直接用稀酸代替番茄效果是不是更好?是什么原理?
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铜片、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各有何现象?在把插入稀硫酸的铜片、锌片用导线连起来又有何现象?铜片、锌片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的[H+]有何变化?[H+]在铜片上得到的电子从何而来?如何证明导线上有电流通过?……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模拟微观离子运动和电子转移,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原电池的原理、构成条件、两极反应和能量转化等。
最后进行知识的迁移扩展:让学生讨论铜-锌原电池的缺点;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设计一个实用电池;探究干电池的结构和电极反应;研究原电池反应与金属腐蚀和环境污染。激励学生在探究中创新。
二、充分挖掘资源,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精心设计每一问题,新颖独到、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探因求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突破定势等方法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深化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案例2:二氧化硫的教学,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多媒体播放“酸雨”污染的录像,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看录像总结酸雨的危害:影响人体健康;湖泊酸化,鱼类死亡;酸化土壤,绿色植物变枯黄、致死;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文物等腐蚀加快。然后通过三个创新试验来探究二氧化硫的危害,在探究中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让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
探究实验1:虫子为什么会死呢?(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毒性)
探究实验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探究实验3:花儿为什么会变白?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把红花放进装有二氧化硫的锥形瓶中,观察现象,颜色逐渐变浅,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同时提出一个探究问题: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一样吗?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使知识进一步升华和巩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化学教学体现出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魅力性的艺术特征。
三、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用探究性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信息。并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获得的感性信息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对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独特的效果和作用。
案例3: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人CO2,最后一定是得到浑浊的液体吗?然后做演示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人CO2,直至过量。实验的结果完全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原理,通过设置以下思考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探究实验1: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探究实验2:CO2开始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为什么变浑浊?
探究实验3:后来继续通人CO2为什么变清了?
教师通过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