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刻,清朗天空下、幽林清溪间的我们遥望着对面山坡自在生息的野生川金丝猴,更加确信,这是一片应该被永远保护下去的美丽秘境。
“没错,金丝猴!”我努力压低自己急促的声音向同伴确认—随着一个稳坐树端、直面镜头的金色身影“毫不吝啬”地闯入我手持的8X42望远镜筒,我确信自己交上了好运:要知道,这不过是我们一行志愿者来到这片野生动物栖居乐土的第二天!那一刻,有幽林清溪傍身、立足于清朗天空下的我们遥望着对面山坡自在生息的野生川金丝猴,更加确信,这是一片应该被永远保护下去的美丽秘境。这里名叫老河沟,一个遥远而亲切的名字。作为身处川西北摩天岭山脉、居于中国32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之一“岷山-横断山北端优先区”中的一处关键区域,这里同时也是国宝大熊猫及金丝猴、牛羚等珍稀保护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在我们这些来自都市、远离自然的野生动物爱好者眼中,这里无异于一座乐园。
事实也确实如此,受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惠泽,“默默无闻”的老河沟自1998年禁伐以来,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少,大片森林经过十几年的封育,已经恢复得非常好。这里不仅是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金猫等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清澈的老河沟里还生活着多种高山冷水鱼类和两栖动物。至于以蝴蝶为代表的昆虫种类以及植物品种就更是丰富多彩。而在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自然环境保护组织之一—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和四川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原四川西部自然保护基金会)的支持下,这片面积超过110平方公里的土地更是有幸转变成为了国内第一个社会公益型保护区。
在保护区的几天时间里,不论是晴是雨,我常常喜欢在清晨早起观鸟。一架观鸟望远镜,一颗充满期待的心,就可以兴高采烈地出发了。最初的探索始于住宿地近旁的树林和溪流边,循着鸟儿们各具特色的婉转啾鸣、沿着林间公路抑或溪边路径走一走往往就能收获颇丰:一早便活跃在枝头的银脸长尾山雀、羽色艳丽的红嘴相思鸟、“发型”奇特搞怪的纹喉凤鹛;爱在溪水边逗留的红尾水鸲、褐河乌……
而要说最能让所有志愿者们心潮澎湃的,自然是能有机会随常驻在此的金丝猴研究者及巡护员们一起跋山涉水去探寻这些深山精灵的踪迹。怎料好事多磨,大家在老河沟不足一周的志愿服务时间里,仅有一天半的时光能够真切享受到冬日暖阳的沐浴—尽管天公并不作美,好在运气之神倒还是很愿意站在我们这一边:因为也就是这仅有的一天半时间,都被我们恰到好处地“挥霍”在了山野间,并且非常幸运地两次邂逅了野生金丝猴。
第一次邂逅总是难忘的,而对于我来说,它还是充满曲折却又不乏惊喜的。到达老河沟的第二天,我们便迎来了一个冬季难得的好天气;保护区的负责人也非常乐意带志愿者一起进山进行巡护观测。只是由于出发仓促,研究人员还没有来得及再次检查用于打点记录金丝猴分布的手持GPS是否已装好满电的电池,所有人就都跳上车出发了。而这直接导致我们从中途下车的一行队员不得不面对还没出发便发现GPS已低电、必须在距驻地将近五公里、且难觅手机信号的考察路线起点等待领队步行重回驻地换回电池的现实。
因此,真正出发已是两个小时后接近正午时分,似乎已错失在野生金丝猴每天最为活跃的9~10点的上午取食活动时光中与它们相遇机会的想法难免让人懊恼,完全没料到一份意外的惊喜和犒赏即将来到。
在随研究人员徒步进入冬季猴群常爱逗留的一条沟谷后不过十几分钟,走在最前面的一名志愿队员就已在对面的山岭上有所发现。快步赶上的我赶忙用望远镜循着他指点的方向找去,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篇的那一幕:一个金黄色的身影就那样毫无预兆地闯入了我的视野。
而后,在我们向沟谷深处继续徒步探索的一路上,虽然不断有诸如金猫、羚牛粪便、豪猪背刺等野生动物活动痕迹被发现,但金丝猴的身影却始终没有再出现。
自从我们从野外带回了与金丝猴幸运相遇的好消息,当天未能同行的几位志愿者和研究人员就跃跃欲试准备近期择日再次进山。而这一等就是几天—直到整个志愿者之行进入尾声时我们才总算迎来了第二个响晴薄日的好天气。
这一次,进山考察地点仍旧选在了冬季野生金丝猴群常逗留的干沟—进入冬季后,食物的匮乏让包括川金丝猴在内的多数动物都选择转移迁徙到了较温暖、食物也相对丰富的低海拔地区活动,某种程度上,这也多少为相应的野外调研工作降低了一些难度。不过这一次,我们打算在第一次沟谷徒步探索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向更高海拔深入。
随着我们对整条沟谷探索的深入,可以勉强被称之为“路”的巡护科考路线也变得愈发不轻松。除了让志愿者中女同胞们颇感心惊肉跳的多处需借助水面乱石跳跃过河的路段外;一路随海拔缓慢上升、引领我们深入沟谷密林的狭窄湿滑山路同样需要格外谨慎对待:因为植被茂密、视线受阻,再加上山路崎岖、地面泥泞湿滑,稍有不慎很容易扭伤乃至跌伤;更有同行伙伴讲起了保护区负责人刘小庚老师在类似地带狭路相逢遭遇野生羚牛“独牛”袭击而受轻伤的故事。听罢感到惊险之余也不免对前方每处迎面而来的未知转角多了一丝警惕。所幸,在大家互帮互助的配合下,一路下来所有队员都免于受伤之苦。
而能够真切地观测到野生川金丝猴,算是对大家辛勤跋涉的最好慰劳。对我来说,有了首次进山便与它们邂逅的幸运经历,行程进入尾声时的这第二次见面让我更有理由心平气和地再一次好好看看它们。当我们一行人徒步至第一次考察的终点附近时,一路都在兢兢业业努力寻觅猴影的同伴终于有所发现。循着眼尖者的指点,只见秋色弥漫的对面山林间,有几团黄色的身影闪现在树木枝杈间。透过望远镜观察:粗看之下,金黄色的被毛和白中透蓝的面庞就已暴露了它们的身份;细瞅之下,还能看到它那长度等身且尾捎同样有金色绒毛的大尾巴直直垂下;而明显的嘴角瘤更是透露给我们这其中不乏成年大公猴的信息。
作为观察者,尽管我们一行人都伏低了身子且尽量保持着静默无声的状态,但对岸居高临下且保持高度警惕的它们似乎还是发现了我们的存在。随着一只放哨的公猴发出类似“咔咔咔”的短促而响亮的预警叫声,视线中的金丝猴都渐次由静止转为跳跃活动,在树林间几番攀援便隐去了踪影。掐指一算,从最初的相遇到它们最终在视线中消失不见,前后不过10分钟的事情。或许,从欣赏这一美丽生灵的角度来说难免会感到意犹未尽,但我想,我们已足够幸运,同时更应该庆幸它们对人类所保持的高度警惕,使得这种美丽而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至今仍能得以在自然中繁衍生息。
□ 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内首个社会公益型保护区,计划于2016年起通过预约制的自然生态体验形式对公众适度开放。目前户外爱好者可选择近旁的四川唐家河国家级保护区内的红石河生态探险线路进行体验。该线路属碎石路面,适合徒步游、骑游。全线单程15 公里,如果有野营需求,可在蔡家坝露营地宿营一晚。由于该线路需提前申请方可进入活动,普通游客罕至,野生动物遇见率更高。
□ 此外还可选择紧邻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和青溪古镇的唐家河峡谷漂流。漂流河水源自高山雪水和地下水,水质清澈、河道蜿蜒、水急滩多。全长26公里的漂流河道共分为两段,第一段为双人自由漂、激情技能漂河段;第二段为团体多人漂、比赛性竞技漂流、水上演艺性活动漂流河段。
“没错,金丝猴!”我努力压低自己急促的声音向同伴确认—随着一个稳坐树端、直面镜头的金色身影“毫不吝啬”地闯入我手持的8X42望远镜筒,我确信自己交上了好运:要知道,这不过是我们一行志愿者来到这片野生动物栖居乐土的第二天!那一刻,有幽林清溪傍身、立足于清朗天空下的我们遥望着对面山坡自在生息的野生川金丝猴,更加确信,这是一片应该被永远保护下去的美丽秘境。这里名叫老河沟,一个遥远而亲切的名字。作为身处川西北摩天岭山脉、居于中国32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之一“岷山-横断山北端优先区”中的一处关键区域,这里同时也是国宝大熊猫及金丝猴、牛羚等珍稀保护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在我们这些来自都市、远离自然的野生动物爱好者眼中,这里无异于一座乐园。
事实也确实如此,受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惠泽,“默默无闻”的老河沟自1998年禁伐以来,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少,大片森林经过十几年的封育,已经恢复得非常好。这里不仅是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金猫等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清澈的老河沟里还生活着多种高山冷水鱼类和两栖动物。至于以蝴蝶为代表的昆虫种类以及植物品种就更是丰富多彩。而在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自然环境保护组织之一—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和四川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原四川西部自然保护基金会)的支持下,这片面积超过110平方公里的土地更是有幸转变成为了国内第一个社会公益型保护区。
让我平静让我疯的自然秘境
在保护区的几天时间里,不论是晴是雨,我常常喜欢在清晨早起观鸟。一架观鸟望远镜,一颗充满期待的心,就可以兴高采烈地出发了。最初的探索始于住宿地近旁的树林和溪流边,循着鸟儿们各具特色的婉转啾鸣、沿着林间公路抑或溪边路径走一走往往就能收获颇丰:一早便活跃在枝头的银脸长尾山雀、羽色艳丽的红嘴相思鸟、“发型”奇特搞怪的纹喉凤鹛;爱在溪水边逗留的红尾水鸲、褐河乌……
而要说最能让所有志愿者们心潮澎湃的,自然是能有机会随常驻在此的金丝猴研究者及巡护员们一起跋山涉水去探寻这些深山精灵的踪迹。怎料好事多磨,大家在老河沟不足一周的志愿服务时间里,仅有一天半的时光能够真切享受到冬日暖阳的沐浴—尽管天公并不作美,好在运气之神倒还是很愿意站在我们这一边:因为也就是这仅有的一天半时间,都被我们恰到好处地“挥霍”在了山野间,并且非常幸运地两次邂逅了野生金丝猴。
师出不利的寻猴之行
第一次邂逅总是难忘的,而对于我来说,它还是充满曲折却又不乏惊喜的。到达老河沟的第二天,我们便迎来了一个冬季难得的好天气;保护区的负责人也非常乐意带志愿者一起进山进行巡护观测。只是由于出发仓促,研究人员还没有来得及再次检查用于打点记录金丝猴分布的手持GPS是否已装好满电的电池,所有人就都跳上车出发了。而这直接导致我们从中途下车的一行队员不得不面对还没出发便发现GPS已低电、必须在距驻地将近五公里、且难觅手机信号的考察路线起点等待领队步行重回驻地换回电池的现实。
因此,真正出发已是两个小时后接近正午时分,似乎已错失在野生金丝猴每天最为活跃的9~10点的上午取食活动时光中与它们相遇机会的想法难免让人懊恼,完全没料到一份意外的惊喜和犒赏即将来到。
在随研究人员徒步进入冬季猴群常爱逗留的一条沟谷后不过十几分钟,走在最前面的一名志愿队员就已在对面的山岭上有所发现。快步赶上的我赶忙用望远镜循着他指点的方向找去,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篇的那一幕:一个金黄色的身影就那样毫无预兆地闯入了我的视野。
而后,在我们向沟谷深处继续徒步探索的一路上,虽然不断有诸如金猫、羚牛粪便、豪猪背刺等野生动物活动痕迹被发现,但金丝猴的身影却始终没有再出现。
“金毛大王”再现山林
自从我们从野外带回了与金丝猴幸运相遇的好消息,当天未能同行的几位志愿者和研究人员就跃跃欲试准备近期择日再次进山。而这一等就是几天—直到整个志愿者之行进入尾声时我们才总算迎来了第二个响晴薄日的好天气。
这一次,进山考察地点仍旧选在了冬季野生金丝猴群常逗留的干沟—进入冬季后,食物的匮乏让包括川金丝猴在内的多数动物都选择转移迁徙到了较温暖、食物也相对丰富的低海拔地区活动,某种程度上,这也多少为相应的野外调研工作降低了一些难度。不过这一次,我们打算在第一次沟谷徒步探索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向更高海拔深入。
随着我们对整条沟谷探索的深入,可以勉强被称之为“路”的巡护科考路线也变得愈发不轻松。除了让志愿者中女同胞们颇感心惊肉跳的多处需借助水面乱石跳跃过河的路段外;一路随海拔缓慢上升、引领我们深入沟谷密林的狭窄湿滑山路同样需要格外谨慎对待:因为植被茂密、视线受阻,再加上山路崎岖、地面泥泞湿滑,稍有不慎很容易扭伤乃至跌伤;更有同行伙伴讲起了保护区负责人刘小庚老师在类似地带狭路相逢遭遇野生羚牛“独牛”袭击而受轻伤的故事。听罢感到惊险之余也不免对前方每处迎面而来的未知转角多了一丝警惕。所幸,在大家互帮互助的配合下,一路下来所有队员都免于受伤之苦。
而能够真切地观测到野生川金丝猴,算是对大家辛勤跋涉的最好慰劳。对我来说,有了首次进山便与它们邂逅的幸运经历,行程进入尾声时的这第二次见面让我更有理由心平气和地再一次好好看看它们。当我们一行人徒步至第一次考察的终点附近时,一路都在兢兢业业努力寻觅猴影的同伴终于有所发现。循着眼尖者的指点,只见秋色弥漫的对面山林间,有几团黄色的身影闪现在树木枝杈间。透过望远镜观察:粗看之下,金黄色的被毛和白中透蓝的面庞就已暴露了它们的身份;细瞅之下,还能看到它那长度等身且尾捎同样有金色绒毛的大尾巴直直垂下;而明显的嘴角瘤更是透露给我们这其中不乏成年大公猴的信息。
作为观察者,尽管我们一行人都伏低了身子且尽量保持着静默无声的状态,但对岸居高临下且保持高度警惕的它们似乎还是发现了我们的存在。随着一只放哨的公猴发出类似“咔咔咔”的短促而响亮的预警叫声,视线中的金丝猴都渐次由静止转为跳跃活动,在树林间几番攀援便隐去了踪影。掐指一算,从最初的相遇到它们最终在视线中消失不见,前后不过10分钟的事情。或许,从欣赏这一美丽生灵的角度来说难免会感到意犹未尽,但我想,我们已足够幸运,同时更应该庆幸它们对人类所保持的高度警惕,使得这种美丽而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至今仍能得以在自然中繁衍生息。
户外探险提示
□ 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内首个社会公益型保护区,计划于2016年起通过预约制的自然生态体验形式对公众适度开放。目前户外爱好者可选择近旁的四川唐家河国家级保护区内的红石河生态探险线路进行体验。该线路属碎石路面,适合徒步游、骑游。全线单程15 公里,如果有野营需求,可在蔡家坝露营地宿营一晚。由于该线路需提前申请方可进入活动,普通游客罕至,野生动物遇见率更高。
□ 此外还可选择紧邻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和青溪古镇的唐家河峡谷漂流。漂流河水源自高山雪水和地下水,水质清澈、河道蜿蜒、水急滩多。全长26公里的漂流河道共分为两段,第一段为双人自由漂、激情技能漂河段;第二段为团体多人漂、比赛性竞技漂流、水上演艺性活动漂流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