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词串悟方法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8课。
  【设计理念】
  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但未必能习得智慧,也就是掌握知识的方法。很多情况下,学生在第一课时只是得到一些词语与课文内容的知识积累,没能加以运用,不能完全架构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本课着力凸显第一课时特点,以词串为纽带贯穿全课教学,从积累到运用,构筑词语教学立体网络,为学生第二课时学习作铺垫。
  【教学目标】
  1. 读准生字新词,课文读正确流利;
  2.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 在读文中理清情节脉络,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体会词语的意思;
  2. 在读中了解人物,想象画面,理清情节。
  【教学流程】
  一、 看图激趣,解题导入
  1. 看图猜故事。
  师:这几幅图所画的故事,你能猜得出来吗?(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桃园结义、望梅止渴)
  2. 解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三顾茅庐》,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写,顾是生字,左右等宽。“茅”字最后一笔撇不能丢。
  它是根据《三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中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齐读课题。
  师: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呢?
  生:刘备三次拜访茅屋的主人诸葛亮。
  师:“顾”呢?
  生:拜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文中第一小节中已讲到“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师:你真会预习,处处留心!
  (设计意图:解题入手,建构新课与旧知联系,提醒生字书写注意点,紧扣基础,导入部分简洁、实在,老师语言力求干净、简洁。)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课文把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都详细进行了描写吗?让我们一起打开书。
  出示要求: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课文读正确、流利。
  2.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练习几遍。
  师:刚才大家自由读书时,同学们琅琅的书声、专注的神情让老师感受到大家的“求知若渴”。
  (设计意图:读通、读顺、读熟课文是基础,注重激励,培养学生专注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 通读全文,读出情感
  1. 第一小节:谁先来挑战?
  师:刘备一顾二顾均未见到诸葛亮,也就是告诉我们,文章将详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2. 第二小节:指名读。
  师:想读的更好些吗?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方法,一般人都不告诉他。第二节里面有段对话,把对话读好,这节就读好了!
  出示: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师:这段对话,该怎样读?
  生:张飞的话是嚷出来的!
  师:你来嚷一嚷!
  师:刘备呢?
  生:很生气地说。
  师:你就是那生气的刘备,你生气地说——
  师:同学们,同样是对待诸葛亮,张飞和刘备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生:张飞可能是觉得刘备没面子,两次都没有见到!
  生:刘备这时形势危急,急需人才!
  师:大家也许不知道,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请看表格
  人物刘备诸葛亮年龄46岁26岁身份、地位皇叔、镇东将军平民、书生师:男生读张飞的,女生读刘备的话。(老师引读)
  师:这一节中,出现了刘备张飞关羽这三个人物,认识吗?
  师:文中把他们称为“结拜兄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师:文中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就是诸葛亮。他的名字和你的名字有什么不同?
  生:我的姓是一个字,诸葛亮的姓是两个字。
  师:对,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就是复姓。你知道有哪些复姓?
  生:司马、欧阳……
  出示: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
  师:这是中国最长的复姓,有关复姓以后还会学到。
  师:这四个人可都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呀!再读!(板书:读出人物)
  3. 第三小节
  师:这一节比较长,我们分两个部分,先请一个同学读描写“卧龙冈景色”部分。
  出示: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师:(据情况正音)这儿一个字要提醒大家,山冈的冈,他有一位好朋友是岗,多了一个山字头。
  冈:gāng低而平的山,如山冈
  岗:gǎng岗位,表示不高的山或土坡时一般后面要加一个子。如岗子,山岗子。
  师:你优美动听的朗读好像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
  师:“蜿蜒起伏”是什么意思呢?你们说可能很难说出来,但一看图就肯定会知道。你来指一指。(出示书中插图)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时看看图就知道了。
  生:还看到竹林“青翠欲滴”……
  师:你读的这片竹林还不够绿。
  (生再读)
  师:绿到什么地步呀?绿色就快要滴下了!这就叫“青翠欲滴”。
  师:一段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一齐美美地读一读!   出示: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
  师:现在,留下这些词语,你还能读出画面吗?
  指名读。
  师: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感情,更是读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板书:读出画面
  师:谁来接着读第二部分。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刘备在等候诸葛亮。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刘备尊重人才。
  师:如果说这段话读出一个中心词,就是什么?
  生:恭恭敬敬。
  师:(依序出示古文字恭)大家看,这是一颗虔诚的心,这是一双手,在捧着供品,这是古人在祭祀、拜佛,所以态度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虔诚,这就是古时候的恭。后来人们为了让恭字更好看一些,就把心的第2笔卧钩改为竖钩,大家要留心竖钩的右边是两点。现在谁来读读这个词。
  出示:诚心诚意半晌工夫恭恭敬敬
  师:让我们带着尊敬、诚心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
  4. 第四小节
  指名读。
  师:(出示三国时地图)三国时代,英雄辈出,三国时代,又是一个战乱纷飞的时代,这些英雄不但拥有自己一方领土,他们还想做什么?
  生:他们还想抢占别的英雄领土。
  师:对,这就叫“群雄纷争”!
  师:(出示“三国鼎立”地图)后来,随着时间的变迁,魏、蜀、吴三个国家逐渐强大,吞并了其他小的国家,这就叫——“三分天下”
  出示:群雄纷争三分天下茅塞顿开
  师:“茅塞顿开”中的塞是多音字,你知道吗?
  出示:sè堵塞茅塞顿开
  sāi瓶塞塞车
  sài边塞塞外
  师:茅塞顿开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生:恍然大悟。
  生:豁然开朗。
  师:再读一读这三个词,你读出什么?
  生:诸葛亮的智慧
  师:你真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5.第五小节:
  师:刘备的话,让你想到了什么成语?
  生:如鱼得水。
  师:这儿的鱼就是指——刘备,水指——诸葛亮。
  (设计意图: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意思,扫清阅读障碍,读通课文是第一课时重点。教学中,以词语为纽带,让学生读出人物,读出画面。了解字源,读出词语味道。做足文章,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书。)
  四、再读词串,理清文脉
  出示:
  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
  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
  诚心诚意半晌工夫恭恭敬敬
  群雄纷争三分天下茅塞顿开
  师:再读一读这四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一组都是人名,第二组是写景色的。
  生:我发现第三组是写刘备请诸葛亮的,第四组写诸葛亮的分析的。
  师:老师也发现了一个和你们不一样的地方,这四组词语似乎都和一个人有关系,你知道是谁?为什么?请同桌讨论一下。比如说,第一组,老师觉得和诸葛亮有关,因为写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去请诸葛亮出山的。
  生:第二组我觉得是和刘备有关,因为是刘备他们来到隆中所看到的景色。
  生:我的看法和他不一样,我觉得是和诸葛亮有关,因为这一节表面是写隆中景色,实际上写诸葛亮像这一条卧龙一样在等待时机出山。
  师:你说的也有道理,诸葛亮也称卧龙。
  生:我觉得第三组词语和刘备有关,这是写刘备到了诸葛亮家后在门外恭恭敬敬地等候,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
  生:第四线词语和诸葛亮有关,这是写诸葛亮帮助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统一天下的策略。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如果把大家所说的内容合起来,就会发现,就是《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的情节!你能将这个故事连起来讲一讲吗?
  板书:读出情节
  生:(讲故事)略
  师:大家回家后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上这些词语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看似随意,实质独具匠心,出示的词串不仅充分体现了第一课时的特点,更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一条线索。利用词串,读出情节,理清文脉,是教给了学生复述课文的一般性方法。)
  师:同学们,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这节课我们不仅读出了人物,画面,还读出了情节。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仅会读,更要将字写好。
  五、 工整书写,传承文化
  1.指导书写。
  师:(出示生字)这一课生字共九个,其实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这九个生字按结构可以分成哪两类?
  生:一类是上下结构,一类是左右结构。
  师:你觉得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恭下面不能少一点。
  生:宜里面不能多一横。
  师:你们所说的都是为了把字写正确,我们更要将字写美观。下面老师重点指导诸、恭的写法。“诸”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左窄右宽
  师:老师要提醒大家,一个字写时要注意关键笔画。
  生:诸字的一撇要注意写长一些。
  师:重点在穿插避让,这个字关键笔画是长撇。
  出示: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
  师:恭字呢?
  生:恭要写的上宽下窄。
  生:关键要将撇和捺写好。
  师:一般来说,撇和捺要写的舒展,撇略比捺低一些。
  出示:有撇有捺要舒展,左低右高重心稳。
  3.老师范写,学生竖空。
  4.学生书写习字册,老师巡视指导。   5.老师根据学生所写随机找学生作业进行集体指导反馈。
  6.生继续练写其他字。
  (设计意图:学生写字一课一得,不可能面面俱到,将生字根据结构归类,让学生抓住主要笔画工整书写,争取指导实实在在。)
  六、 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 继续完成《习字册》。
  2. 读熟课文,思考:从文中看出刘备、诸葛亮各是一个怎样的人?
  3. 回家后按词串顺序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可以用上相关词语。
  总评
  《三顾茅庐》由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相关内容改写。课文内容较长,包含文言词语的四字词语如“秀丽宜人”“群雄纷争”较多,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读通课文,理解字词,理清脉络”的基本任务,对执教者而言是个挑战。王老师创造性地采用“循着词串悟方法”的教学策略,教与学相辅相成,知识与方法和谐统一,令听课者耳目一新。
  一、 借助语境,创设词串,激发兴趣
  被誉为“全语言之父”的肯·古德曼在《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指出,“语言的学习应该在一个真实的语境之中,传统的将一个句子拆得支离破碎的分析应该收起来。”第一教时,字词的学习是一个重点。王老师根据“全语言”的理论,采取了随文识字词的方法。如在第三自然段“卧龙冈景色”学习中,他首先让学生读这一段,在学生读通顺后,指导学生理解“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几个描写景色的重点词语,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这一段语言读成美丽的画面。
  一般的教学或许到此为止,但王老师不止于此。他又将上述三个词语创设成一个词串,形成一个词语组块,让学生的朗读从语段走向词串,将三个词语读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三个词语没有联成词串时,它们各自独立,可当它们成为一个词串组块时,它们之间就建立了内在的联系,这时的词串,它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语段,甚至一个故事,言简意赅,令人回味,字词的学习也因此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二、 借助词串,习得方法,形成素养
  语文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积累,二是方法的习得。就小学而言,方法的学习更为重要。王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借助词串,引导学生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这种学法指导一是体现在朗读方法的习得上。如在第一组词串“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学习中,借助课文描绘的情境,学生了解了张飞的急躁鲁莽,刘备的诚心诚意,诸葛亮的出众才华。一组词语,四个好汉,性格迥异,怎么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老师点出朗读方法――读出人物。与此类似的,本课还有“读出画面”“读出情感”等朗读方法指导与习得。这种“借助语言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就是朗读常用的方法。
  学法的指导还体现在概括能力的培养上。在四年级下册二十多篇课文中,《三顾茅庐》相对来说属于较长的文章。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如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种概括能力的训练在很多课堂有形式无方法,学生做过,但未有“获得”。王老师巧妙地借助词串引导学生学习概括,学生不仅“做过”,更有“获得”。在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时,他出示了这四组词串:
  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
  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
  诚心诚意半晌工夫恭恭敬敬
  群雄纷争三分天下茅塞顿开
  这四组词串,可以分为四类,如果各用一个关键词语来概括,第一组“人物”,第二组“景物”(当然也通过景物暗指着人物),第三组“相邀”,第四组“相谈”。仔细观察,这四组词语其实就是故事的基本情节,由此也看出教者设计词串的匠心。将一篇长文读成四组词语,再以这四组词语为核心,有效拓展,形成故事的梗概就不再是学习的难点了。而这种概括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常用的借助重点词语概括。
  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学习,学生不仅得到“鱼”,更能得到“渔”,而获得“渔”才是学习的本质。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以审美为核心”是其最基本的理念。音乐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美感,如何将这种美的能力让学生“带得走”,本文意从两个方面来提出思考和实践:一是展示音乐课堂的显性美。二是挖掘音乐课堂的隐性美。并通过实例分析力图阐明音乐课堂给学生“带得走”的审美能力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审美课堂显性美隐性美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期刊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及时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和创造性练笔,从而提高他们的习作表达能力。  【关键词】构段手法补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
期刊
【摘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习设计和教学实践,立足于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回顾梳理,整合沟通,综合习练,拓展应用,构建结构化、模块化的知识系统,为学习小数除法奠定基础。  【关键词】梳理整合沟通拓展  教材简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内容主要包括:(1) 口算除法:(主要是)用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2) 笔算除法:包括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大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到底怎样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成了众说纷纭的热议话题。本文就这一热议话题提出几点认识与见解。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课堂兴趣多媒体情感室外情境作业形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需要坚持的一个永恒的信念。新课程改革以后,针对改革后的教学有很多
期刊
【摘要】译林新版《英语》的每个单元由七个板块组成,其中Story time是单元核心板块。该专栏中的故事紧密联系单元主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以对话或短文的形式呈现词汇、句型、日常用语和语言功能。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中,有效开展Story time版块教学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Story time阅读自主学习  译林版小学英语高年级的Story time版块主要以语篇教学为
期刊
【摘要】课文只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是我们进行语文知识、语文智能教育的抓手,语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不是课文,而是语文知识,语文智能。教师只有依据课文的文体特征、文本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学会语文。了解文体,可以帮助教书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更准确地把握教材编者的意图;了解文体有利于指导学法,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从学会一篇到学会一类;了解文体更有利于教师设计
期刊
【摘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人们往往喜欢运用美术形式来表达思想与传递情感。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美术更加广泛地被人们应用于生活之中。美育也逐渐成为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作为美育的起步阶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小学美术教师背负的责任与义务不言而喻。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美术教学都普遍存在着学生兴趣不大或老师不重视弃之不用、教学设计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期刊
【摘要】诗歌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幼儿园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我们在设计幼儿园的诗歌教学中的首要事情是引起幼儿注意,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在诗歌内容的学习中形式要多样化,鼓励幼儿在学会诗歌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标记进行诗歌朗诵,鼓励幼儿一起合作演绎诗歌朗诵,体验诗歌朗诵的精彩。  【关键词】幼儿园诗歌朗诵标记运用合作演绎  诗歌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为常见,诗歌语言通俗凝练,形象性强,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的形式下,如何设计、开发制作微课是目前教育科研前沿问题。本文以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为例,探究了微课的设计、开发制作等问题。  【关键词】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微课开发制作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与此相应,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有趣和高效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微课”“微学习”“翻转课堂”“可汗学院”“慕课”等概念广为人知,它
期刊
作分得的份数,先求出每一份;思路之二是求出前项、后项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即把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解答。因此,本节课注意勾连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自主探究,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以此形成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所需要的数学技能。解答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时,紧紧抓住“把谁分配”和“按怎样的比分配”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解答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