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仅存在着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的问题,更存在着教师无效的朗读教学,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深入文本,对文本理解模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更要从教学本身出发,切实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言精神的同构,激发朗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有让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同构,实现个人情感与文本情感的互融,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朗读的兴趣,实现高效的朗读教学。
例如,在教学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英雄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英雄,你们想认识他吗?”在学生期待的目光中,我接着说:“他就是《水浒传》中人称‘豹子头’的梁山好汉林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林冲在受陷害发配途中所遭遇的事情。你们想知道是怎样的事情吗?”看着学生期待的眼神,我又说道:“大英雄林冲在发配途中遇到了一个骄傲自大,不懂礼数,甚至蛮横无理的人,他处处刁难林冲,还出言侮辱他。如果你是林冲,你会怎样做呢?”学生有的说:“林冲是大英雄,那么厉害,直接把欺负他的人打败吧。”有的说:“君子无需和小人计较,林冲只需要不理会那人便可。”有的说:“对小人无需心慈手软,一定要让他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时候,我顺着学生的思维说道:“那你们何不进入课文,看看林冲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又是怎样应对的呢?”在这样的指引下,学生争先恐后地投入了对课文的朗读中。
在这个案例中,正因为教师给学生建立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才使得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走进课文,想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成就了精彩的朗读教学。
二、文本情感的体验,孕育朗读灵气
文本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体会这些情感。学生只有深度分析了语言的情感表达,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教师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师:本课讲述了大钢琴家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故事。同学们现在仔细读一下课文,读出声音,感受一下,文中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肖邦满怀悲愤地离开祖国给我的印象最深,它暗示了肖邦为什么要在死的时候嘱托姐姐:“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生2:“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这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是那样的依依不舍和挂念。
生3:我觉得句子:“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这句话最能体现肖邦的爱国之情。
……
师:为什么这些句子能触动你们的内心呢?
生4:句子本身所带有的情感触动了我。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仿佛就成了那个被迫与祖国分离的肖邦。
师:非常好,我们在朗读时就是要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从他的情感和感受出发,体会每句话里最深层的含义,读出文本的内涵和深意。
案例中,教师强调朗读要从文本的思想感情出发,从文中的主人公出发,去体会文本的深刻情感。这样,有了情感的铺垫,朗读就不再停留于表层,而是充满了灵气。
三、文本重点的选取,达成朗读高效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本并不是都适于朗读的,也不是所有文段都需要朗读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找出文本中最精彩、最具张力的段落,引导学生展开高效的朗读练习。
例如,课文《爷爷的芦笛》,全文总共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包含十四个小段。而需要精读的段落分别是第一自然段和第七到第十三自然段。因此,教师可以如此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仔细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感受到什么?
生1:是强强对爷爷美好的回忆和慢慢的爱。
師:那强强来到小闸屋后,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生2:从最开始的愉悦、兴奋到遭遇潮汐后的恐惧和害怕,最后变得坚强。
师:那最后强强学到了什么呢?
生3:学会了勇敢。
师:非常棒,我们就是要感受强强的心理变化,用这样的感受去朗读。现在就让我们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七到十三自然段。
在这样的指引下,学生首先轻声、柔和地朗读了第一自然段,进入第七自然段后,声音先是平稳,然后慢慢变得大声、急速和激烈起来,仿佛此刻他们正遭受着大海的狂怒击打,最后又慢慢变得平稳下来。因为把握了强强的情感变化和文章的中心感情,学生才能正确把握什么地方该怎么读。这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的水平,同时也使学生通过朗读对文中人物和文章思想感情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总之,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点,不仅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更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刘宇帆)
一、语言精神的同构,激发朗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有让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同构,实现个人情感与文本情感的互融,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朗读的兴趣,实现高效的朗读教学。
例如,在教学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英雄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英雄,你们想认识他吗?”在学生期待的目光中,我接着说:“他就是《水浒传》中人称‘豹子头’的梁山好汉林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林冲在受陷害发配途中所遭遇的事情。你们想知道是怎样的事情吗?”看着学生期待的眼神,我又说道:“大英雄林冲在发配途中遇到了一个骄傲自大,不懂礼数,甚至蛮横无理的人,他处处刁难林冲,还出言侮辱他。如果你是林冲,你会怎样做呢?”学生有的说:“林冲是大英雄,那么厉害,直接把欺负他的人打败吧。”有的说:“君子无需和小人计较,林冲只需要不理会那人便可。”有的说:“对小人无需心慈手软,一定要让他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时候,我顺着学生的思维说道:“那你们何不进入课文,看看林冲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又是怎样应对的呢?”在这样的指引下,学生争先恐后地投入了对课文的朗读中。
在这个案例中,正因为教师给学生建立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才使得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走进课文,想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成就了精彩的朗读教学。
二、文本情感的体验,孕育朗读灵气
文本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体会这些情感。学生只有深度分析了语言的情感表达,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教师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师:本课讲述了大钢琴家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故事。同学们现在仔细读一下课文,读出声音,感受一下,文中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肖邦满怀悲愤地离开祖国给我的印象最深,它暗示了肖邦为什么要在死的时候嘱托姐姐:“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生2:“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这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是那样的依依不舍和挂念。
生3:我觉得句子:“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这句话最能体现肖邦的爱国之情。
……
师:为什么这些句子能触动你们的内心呢?
生4:句子本身所带有的情感触动了我。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仿佛就成了那个被迫与祖国分离的肖邦。
师:非常好,我们在朗读时就是要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从他的情感和感受出发,体会每句话里最深层的含义,读出文本的内涵和深意。
案例中,教师强调朗读要从文本的思想感情出发,从文中的主人公出发,去体会文本的深刻情感。这样,有了情感的铺垫,朗读就不再停留于表层,而是充满了灵气。
三、文本重点的选取,达成朗读高效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本并不是都适于朗读的,也不是所有文段都需要朗读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找出文本中最精彩、最具张力的段落,引导学生展开高效的朗读练习。
例如,课文《爷爷的芦笛》,全文总共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包含十四个小段。而需要精读的段落分别是第一自然段和第七到第十三自然段。因此,教师可以如此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仔细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感受到什么?
生1:是强强对爷爷美好的回忆和慢慢的爱。
師:那强强来到小闸屋后,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生2:从最开始的愉悦、兴奋到遭遇潮汐后的恐惧和害怕,最后变得坚强。
师:那最后强强学到了什么呢?
生3:学会了勇敢。
师:非常棒,我们就是要感受强强的心理变化,用这样的感受去朗读。现在就让我们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七到十三自然段。
在这样的指引下,学生首先轻声、柔和地朗读了第一自然段,进入第七自然段后,声音先是平稳,然后慢慢变得大声、急速和激烈起来,仿佛此刻他们正遭受着大海的狂怒击打,最后又慢慢变得平稳下来。因为把握了强强的情感变化和文章的中心感情,学生才能正确把握什么地方该怎么读。这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的水平,同时也使学生通过朗读对文中人物和文章思想感情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总之,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点,不仅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更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