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三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6812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仅存在着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的问题,更存在着教师无效的朗读教学,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深入文本,对文本理解模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更要从教学本身出发,切实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言精神的同构,激发朗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有让学生的语言与精神同构,实现个人情感与文本情感的互融,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朗读的兴趣,实现高效的朗读教学。
  例如,在教学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英雄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英雄,你们想认识他吗?”在学生期待的目光中,我接着说:“他就是《水浒传》中人称‘豹子头’的梁山好汉林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林冲在受陷害发配途中所遭遇的事情。你们想知道是怎样的事情吗?”看着学生期待的眼神,我又说道:“大英雄林冲在发配途中遇到了一个骄傲自大,不懂礼数,甚至蛮横无理的人,他处处刁难林冲,还出言侮辱他。如果你是林冲,你会怎样做呢?”学生有的说:“林冲是大英雄,那么厉害,直接把欺负他的人打败吧。”有的说:“君子无需和小人计较,林冲只需要不理会那人便可。”有的说:“对小人无需心慈手软,一定要让他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时候,我顺着学生的思维说道:“那你们何不进入课文,看看林冲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又是怎样应对的呢?”在这样的指引下,学生争先恐后地投入了对课文的朗读中。
  在这个案例中,正因为教师给学生建立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才使得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走进课文,想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成就了精彩的朗读教学。
  二、文本情感的体验,孕育朗读灵气
  文本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体会这些情感。学生只有深度分析了语言的情感表达,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教师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师:本课讲述了大钢琴家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故事。同学们现在仔细读一下课文,读出声音,感受一下,文中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肖邦满怀悲愤地离开祖国给我的印象最深,它暗示了肖邦为什么要在死的时候嘱托姐姐:“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生2:“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这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是那样的依依不舍和挂念。
  生3:我觉得句子:“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这句话最能体现肖邦的爱国之情。
  ……
  师:为什么这些句子能触动你们的内心呢?
  生4:句子本身所带有的情感触动了我。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仿佛就成了那个被迫与祖国分离的肖邦。
  师:非常好,我们在朗读时就是要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从他的情感和感受出发,体会每句话里最深层的含义,读出文本的内涵和深意。
  案例中,教师强调朗读要从文本的思想感情出发,从文中的主人公出发,去体会文本的深刻情感。这样,有了情感的铺垫,朗读就不再停留于表层,而是充满了灵气。
  三、文本重点的选取,达成朗读高效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本并不是都适于朗读的,也不是所有文段都需要朗读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找出文本中最精彩、最具张力的段落,引导学生展开高效的朗读练习。
  例如,课文《爷爷的芦笛》,全文总共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包含十四个小段。而需要精读的段落分别是第一自然段和第七到第十三自然段。因此,教师可以如此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仔细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感受到什么?
  生1:是强强对爷爷美好的回忆和慢慢的爱。
  師:那强强来到小闸屋后,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生2:从最开始的愉悦、兴奋到遭遇潮汐后的恐惧和害怕,最后变得坚强。
  师:那最后强强学到了什么呢?
  生3:学会了勇敢。
  师:非常棒,我们就是要感受强强的心理变化,用这样的感受去朗读。现在就让我们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七到十三自然段。
  在这样的指引下,学生首先轻声、柔和地朗读了第一自然段,进入第七自然段后,声音先是平稳,然后慢慢变得大声、急速和激烈起来,仿佛此刻他们正遭受着大海的狂怒击打,最后又慢慢变得平稳下来。因为把握了强强的情感变化和文章的中心感情,学生才能正确把握什么地方该怎么读。这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的水平,同时也使学生通过朗读对文中人物和文章思想感情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总之,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点,不仅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更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发电报是爷爷青年时代比较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但宝宝却没有见过.新奇又“老旧”的发电报一定会引发宝宝的兴趣,爷爷不妨来和宝宝玩一玩.
品读在当今的阅读领域中备受青睐。比如,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演义》就品出了一阵名著阅读的热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津津有味地
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军队事业的中坚和骨干,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只有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带头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才能把党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实现强
一每次经过教室门前,都能看到教师们在行间辛勤工作的身影,一次次感动袭向心头。孩子的悟性有先后,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优势。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不可能实现全班孩子的全部
●我们要用现代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孩子的那份心以及对孩子的那种爱是毋庸置疑的,但社会发展以及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身处所谓“不好的环境”不一定就不能成材,毛泽东就曾在闹市区里读书。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环境固然重要,但孩子自身的專注力和意志力也许更重要。家长扫一扫二维码,和孩子一起听《孟母三迁》的故事,然后可以跟孩子讨论一下,孟子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都能学到哪些有用的东西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学生的口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从教材的第三册开始,就安排了“默读课文”“复述课文”“口语交际”“想想说说”“讲故事”等说话训练。这些说话训练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编排,形式多样,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凭借这些内容进行口语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时段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说话训练。  一、课前预热——召开发
安全工作永远是幼儿园的生命底线。随着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很多幼儿园都在人防、物防、技防上下足了功夫,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安保人员监控配备齐全量足;场地环境平整查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核心素养:健康生活。1.妈妈扫描二维码,和宝宝一起听歌曲《小跳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我们可以在这一天给妈妈献上自己制作的鲜花,用自己的方式向妈妈表达浓浓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