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水文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在分析《水利计算》课程性质和实践环节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构及环节。结合回归工程教育理念对《水利计算》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实践,力图从课程体系改革中找到切入点,对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水利计算 课程改革 能力培养
回归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早提出来的。针对当时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偏离工程实践的问题。为此,许多大学作了积极的改进并对办学指导思想进行了重新调整,即从科学向工程回归,树立工程实践教育理念。
《水利计算》是指水利规划、水利工程设计和运行中,为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工程对河川径流和水力条件的变化影响,评价工程的经济和环境效果等所进行的有关分析计算。水利计算成果是选择河流治理和开发方案,确定工程任务、工程规模、工程开发程序、工程运用方式等的依据。包括水库效益及效能的有关计算,即根据水库承担的水利任务及其主次关系,所进行的水库调洪计算和以径流调节计算为基础的水库供水调节计算、水能计算、水库群补偿调节计算、综合利用水库调节计算等。
一、传统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水利计算》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解为主,配合书中的例题,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和传递信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观下,在当今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更高的要求下,呈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学生缺乏对水文信息仪器、水利工程设施运行等的感性认识,学习积极性不高。传统的教学不能把立体水文测验仪器设备、工程具体运行调度方式描述清楚,即使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也很难从教师的描述过程中建立起仪器设备与工程运行的印象。久而久之的“纸上谈兵”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该课程感到厌倦。
其次,课程设置在第七学期,学生忙于考研、找工作,学习积极性不强。传统的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理论与实际脱节。仅以语言文字来表达信息,将知识内容线性化,缺乏生动感。
二、《水利计算》课程体系的改革内容与思路
回归工程理念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运用整合或集合思想来设置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落实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首先要突出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构建能力结构,明确各层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能力结构有三大要素,即基础能力、课程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基础能力重在学生对水文学原理、工程水文学、水文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课程基本技能重在培养学生包括水库效益及效能的有关计算,水库调洪计算和以径流调节计算为基础的水库供水调节计算、水能计算、水库群补偿调节计算、综合利用水库调节计算等知识的掌握能力;应用能力重在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水库工程水文计算能力。
在应用性方面,以实践性的专业内容为主,以理论性的学科内容为辅,按着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并注意本行业领域技术发展的趋势,在整合性方面,围绕培养对复合型职业岗位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改变传统的独立追求自我完善的学科式课程设置,向综合性或整合式课程设置转变,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整合。
(二)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
回归工程教育应以实践为主导,体现 “宽基础,活模块”的特点。“宽基础”要求必须注重能力培养,而创新能力是能力的核心。“活模块”可理解为课程的专门化,是与基础紧密相关的,是课程基础的延伸和专业的选择。 “宽基础,活模块”这种课程模式,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社会适应力,兼顾了当前就业和发展的两个方向。
三、《水利计算》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和展望
回归工程教育,明确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首先是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水利计算》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水库供水调节、水库调洪计算、水能计算等内容进行分段式工程练习,使学生对于每一个计算环节熟练掌握。其次强调要用“整合”或“集成”思想,重建课程内容和结构,即对于课程总体掌握依靠课程设计过程加以“集成”。使教学内容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这样做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引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
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促进学科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教育体制随着发展改变,只有树立大系统的全局观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练习与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勇于革新的创新能力和娴熟灵活的技能技巧的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银燕.工程力学课程改革探索[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16(2A):121-122.
[2]徐明明,季忠玉,翁元垣.“回归工程”观与“素质教育”观[J].化工高等育,1997(3):7~10.
[3]史东梅,李军健,刘益军,等.水土保持本科教育创新体系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63-167.
[4]张树明,郭福生,余修日.等.我院地质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设想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4,(1): 67-69.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水利计算 课程改革 能力培养
回归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早提出来的。针对当时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偏离工程实践的问题。为此,许多大学作了积极的改进并对办学指导思想进行了重新调整,即从科学向工程回归,树立工程实践教育理念。
《水利计算》是指水利规划、水利工程设计和运行中,为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工程对河川径流和水力条件的变化影响,评价工程的经济和环境效果等所进行的有关分析计算。水利计算成果是选择河流治理和开发方案,确定工程任务、工程规模、工程开发程序、工程运用方式等的依据。包括水库效益及效能的有关计算,即根据水库承担的水利任务及其主次关系,所进行的水库调洪计算和以径流调节计算为基础的水库供水调节计算、水能计算、水库群补偿调节计算、综合利用水库调节计算等。
一、传统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水利计算》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解为主,配合书中的例题,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和传递信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观下,在当今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更高的要求下,呈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学生缺乏对水文信息仪器、水利工程设施运行等的感性认识,学习积极性不高。传统的教学不能把立体水文测验仪器设备、工程具体运行调度方式描述清楚,即使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也很难从教师的描述过程中建立起仪器设备与工程运行的印象。久而久之的“纸上谈兵”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该课程感到厌倦。
其次,课程设置在第七学期,学生忙于考研、找工作,学习积极性不强。传统的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理论与实际脱节。仅以语言文字来表达信息,将知识内容线性化,缺乏生动感。
二、《水利计算》课程体系的改革内容与思路
回归工程理念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运用整合或集合思想来设置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落实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首先要突出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构建能力结构,明确各层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能力结构有三大要素,即基础能力、课程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基础能力重在学生对水文学原理、工程水文学、水文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课程基本技能重在培养学生包括水库效益及效能的有关计算,水库调洪计算和以径流调节计算为基础的水库供水调节计算、水能计算、水库群补偿调节计算、综合利用水库调节计算等知识的掌握能力;应用能力重在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水库工程水文计算能力。
在应用性方面,以实践性的专业内容为主,以理论性的学科内容为辅,按着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并注意本行业领域技术发展的趋势,在整合性方面,围绕培养对复合型职业岗位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改变传统的独立追求自我完善的学科式课程设置,向综合性或整合式课程设置转变,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整合。
(二)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
回归工程教育应以实践为主导,体现 “宽基础,活模块”的特点。“宽基础”要求必须注重能力培养,而创新能力是能力的核心。“活模块”可理解为课程的专门化,是与基础紧密相关的,是课程基础的延伸和专业的选择。 “宽基础,活模块”这种课程模式,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社会适应力,兼顾了当前就业和发展的两个方向。
三、《水利计算》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和展望
回归工程教育,明确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首先是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水利计算》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水库供水调节、水库调洪计算、水能计算等内容进行分段式工程练习,使学生对于每一个计算环节熟练掌握。其次强调要用“整合”或“集成”思想,重建课程内容和结构,即对于课程总体掌握依靠课程设计过程加以“集成”。使教学内容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这样做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引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
工程教育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促进学科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教育体制随着发展改变,只有树立大系统的全局观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练习与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勇于革新的创新能力和娴熟灵活的技能技巧的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银燕.工程力学课程改革探索[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16(2A):121-122.
[2]徐明明,季忠玉,翁元垣.“回归工程”观与“素质教育”观[J].化工高等育,1997(3):7~10.
[3]史东梅,李军健,刘益军,等.水土保持本科教育创新体系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63-167.
[4]张树明,郭福生,余修日.等.我院地质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设想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4,(1):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