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坚定律师梦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阮嘉锐先生
  在大学时怀着一颗推广法律的心,加入了律师行业,並通过努力,四年内便取得了大律师牌照。作为年轻而优秀的业界代表,他不仅饱含服务的热忱,还拥有长远的眼光。他说,要经常反问自己,才能不忘初心。於是,他更加坚定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之理念,更加明确了为澳门普法工作出力之目标。认定了的,他就放手去做,趁着这大好机遇,趁着年轻敢为。
  怀着一颗推广法律的心入行
  对於已是澳门执业大律师的阮嘉锐先生来说,其实律师並不是他大学时职业规划的第一选择。
  “大学时,我最初的职业目标是考入政府机构工作。”於是在专业选择时,他选择了比较容易达成目标的法律专业。大二时,通过接触深入以及书籍的启发,他意识到政府的工作或许並不适合年轻的自己,对於推广法律和创造自己事业的自己来说,未来的发展反而受到了限制。
  经过慎重思考,阮嘉锐先生明确了“律师职业是较能达成我理想的途径之一”。他的这个决定並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多方面的分析:其一,从事律师职业可以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人;其二,澳门当时在法律普及方面还很欠缺,从事这一行可以令身边的朋友多一条认识法律的途径,推动普法工作。
  大学四年级的时候,阮嘉锐先生参加了一次澳门政府举办的“普法青年”活动,旨在帮助政府在年轻人群体中推广法律。活动中有分小组讨论环节,而其所在的那组,较多年轻人认为法律在澳门使用频率和效果都不夠,包括自身平时根本接触不到法律。
  这样的想法让读法律专业的他很是诧異:“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用到法律,包括通过自动贩卖机购买一瓶饮料,也都包含法律行为在里面。”由此也可见,年轻人对法律的认知还非常不足。
  “所以,当时我就觉得,成为一名律师,是将澳门法律在普罗大众中普及最有效的方法。”阮嘉锐先生笑着介绍到,就这样,他在2009年进入了律师这一行。
  从实习律师到大律师的奋斗之路
  阮嘉锐先生入行时,澳门律师行业的从业环境远不如现在,可以说“起步点是比较低的”。据其介绍,初入行时他是没有固定工资的,也就意味着没有基础保障。
  “头半年是最困难的,都是在‘零保障’的基础上生活。”相较於不少在娱乐场、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来说,就人工方面看,他的心里难免会有落差。幸好家人都鼓励他,从事律师行业不要只看到当下,要往长远看。经过了半年的心理适应期,他也渐渐步入了工作正轨。
  要想改变现状,不懈地奋斗是不二法门。从实习律师起步,阮嘉锐先生的下一个目标是考取大律师牌照。然而这並不容易,按照澳门的制度,先要进修十个科目並都通过考试之後,才能获得大律师牌照终极考试的资格。然而,这十个科目开课时间不定,一次不通过可能要等好几年。再者,终极考试先要考两次笔试,通过後方可获得口试机会。口试若不通过,得重新笔试。因此,有的可能考了十多年都未能如愿,这並不夸张。“终极考试若三次不合格,则会被停止实习律师的资格,且重修这十个科目。”然而,他入行才四年,便顺利一次通过了大律师牌照考试,全归功於他导师的悉心指导。
  从事律师这行,挑战也是不断的,考牌照只是其一。此外还要拥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能力。因为法律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社会发展作出相应的新增和修订,这就需要律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光是背下来是不夠的,还要懂得怎麽去解释和运用。这很考验律师的个人能力。此外,与客户沟通的能力也是很关键的,因为客户是否完全信任所委託的律师,是否将全部事情交代清楚,对律师的辩护是否顺利和成功极为重要。阮嘉锐先生明白这些,並始终牢记着“律师的职责”。阮嘉锐先生在律师行业踏实地扎下根来以後,他与四个合夥人一道,创办了OCT律师事务所,真心诚意地以专业服务客户。
  给客户最好的服务是他们共同的理念
  今年是阮嘉锐先生进入律师行业的第九个年头,“从事这一行我觉得很开心,亦感到自豪”,特别是看到同行们共同推动业界发展,倡导良性竞爭,让其更对行业充满了信心。
  而谈到OCT律师事务所,谈到合作夥伴,阮嘉锐先生不无自豪地介绍说:“我们几个合夥人,不是单纯地为了生意而结合,而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理念才走到一起的。理念相同,合作才能长久。”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务,这就是他们共同的理念。
  在创办OCT律师事务所之前,他常常听闻有客户对律师楼的服务不大满意。以此为鉴,他希望能尽可能更周到些,以优质的服务让客户称心如意。首先在专业方面,阮嘉锐先生较多的处理商业方面的事务,其他几个合夥人也各有所长,大家通力合作。其次,为了让客户更为满意,阮嘉锐先生认为现今律师事务所的服务应尽可能贴心,有时甚至超过客户的预期。比如帮助客户在澳门开办公司,他们会尽可能提供一些配套服務,更加方便客户。
  关於事务所的经营,阮嘉锐先生看得比较长远。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他希望与时俱进地将“科技元素”融入到传统律师行业里。具体来说,即是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协助事务所更好地发展。“澳门依然有不少事务所还是依靠人脑去记忆案件等档案,但是我认为,一个事务所如果要做好、做大,是离不开科技的,这是趋势。”他委託科技公司量身打造适合OCT的系统,让同事们工作起来更加方便。他也常常鼓励同事们向他反馈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此一来,对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他非常注重公司文化的打造,他说:“公司是大家的,而不只是我们几个合夥人的。让他们工作更加开心、便捷,这是我们希望的。”其实说到底,公司发展得好,客户也会是受益者之一。将公司经营好,何尝不是他们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式之一呢?
  尽己所能,做好普法工作
  让更多人知法、懂法、守法,尽力做好法律推广工作,这是阮嘉锐先生从业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在发展事业之餘,他更是付诸於行动,身体力行地去做。
  例如,澳门每年都会在新马路议事亭前地举办“律师日”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的法律諮询服务,身为大律师,阮嘉锐先生认为这正是普法的一个机会。此外,他也参与了不少社团活动,根据社团群体需要,开展一些相关法律讲座:“比如在长者较多的社团,他们可能对财产管理等方面更为关注;而商会等,讲座多与商业法律、权益保障等有关;针对青年团体,则会侧重青年人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守法等。总而言之,都会有一定针对性。”
  为了更好地达到推广法律的效果,阮嘉锐先生懂得去融入不同的群体。与年轻人团体交流时,则抱以年轻人的心态,而不是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去说教,这样对方也更容易接受。而对待长者,他则是以後辈的心态,听他们分享各自的故事和经验,並在这个过程中找合适的点去普及法律,提醒他们。事业与服务,阮嘉锐先生在二者间並没设定时间分配,而是视轻重缓急而定,如果社团有相关需求,他也很乐意帮忙。
  国家政策对律师业的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澳门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律师行业来说亦然。澳门作为重要据点,无论是内地想通过澳门走出去的,还是国外想通过澳门进驻内地的,阮嘉锐先生认为,澳门律师业界都可以提供相关服务。“相较於以往,我们服务的对象从本地客户,新增了不少内地客户、国外客户,以往澳门吸引的多为遊客,现在多了不少投资者。”
  展望未來,阮嘉锐先生希望将OCT律师事务所规模扩大,成为澳门家喻户晓的律所。“我希望我们的律所给人的印象是‘他们真的是专业做法律服务的’,树立好的口碑。同时,我们也希望做好推广工作,让更多澳门市民、投资者了解澳门法律,懂得保障自身权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理念定了,目标定了,就坚定地去做。
其他文献
邓美玲女士  一代粤剧名伶,出身於粤剧世家,受家人的熏陶和感染,自小热爱戏曲。其後,她进入专业艺术学院接受名师指导,勤奋和热爱让她终成大家,演出了无数经典作品。舞台就是她人生的重要阵地,她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和事业,戏曲也给了她许多生活的感悟。如今,她还在不断推陈出新,希望粤剧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能夠被发扬光大。  梨园花开  中国戏曲,就像一位饱富才情的古典佳人,从历史的煙尘中搴裳而来。她既
期刊
梅薇丝小姐  从画画中获得了扭转命运的力量,她对艺术的热爱,经过实践,变成了执著追求梦想的动力,不仅助其练就出色的技艺,屡成佳作,同时也转化成一种正能量,引导她走出低谷,结识到许多关怀她、爱护她的好朋友。艺术就像一道阳光,折射出缤纷的颜色,不仅照亮了心扉,温暖了生命,也让她看到了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摄影延伸到绘画增加生命的能量  儘管摄影和绘画都属於视觉艺术的范畴,但卻能带给人们不同的美感,使
期刊
谢巧铷小姐  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室内设计师,她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有很长一部分时间都待在建筑物里,其中又以在自己住房的时间居多,所以,“家”这个词並不单指几室几厅的屋子,而是一个能夠随时让人们放松心情、温暖心房的避风港。因此,她创办的Starchitect Studio Limited要把“家”设计成一个舒服的地方,通过将技术、艺术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家”充满精緻的美。  业界女傑 打造出众能力  在
期刊
梁爱梅女士  心怀善念,30多年来一直坚持参与各项社会服务。她不忘初心,始终以自己的力量去关怀帮助他人。身为母亲她育儿有方,同时格外关注青年人的成长。借助扶轮社的平台和资源,她提倡重视“德育”的培养,引导青年人更加全面的发展。慈善之外,她也有自己的工作,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拥有10年保险从业经验的她,认可保险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保障,也鼓励大家学会运用保险规划好自己的生活。  投身社会服
期刊
刘翠玲女士  是一位颇具社会责任感的法律界专业人士。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她说,自己的成长和成绩,有赖於社会的培养,所以当有能力的时候,理应回馈社会。她是如是说的,也是如是做的。她曾任海港扶轮社社长,现已服务其中十五年,对她而言,这里是她的另一个家。谈及服务的感受,她多次感叹每一项服务都非常有意义,因为哪怕是一份微小的付出,换来的都是内心大大的满足。  扶轮之爱暖人心  1905年,一个以“增进职
期刊
【本刊讯】“全球水墨画大展——教育篇”10月24日举行开幕典礼,邀得多位水墨大师,以及政府官员,联同主办机构代表担任主礼嘉宾,为大展揭开序幕。“全球水墨画大展”开幕典礼的出席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署理行政长官张建宗先生、艺育菁英基金会主席方黄吉雯女士、“全球水墨画大展”策展人郭浩满博士、传画网董事长刘锦源先生、传画网执行董事严斌先生、旭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钊博士、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李美嫦
期刊
【本刊讯】10月15日,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十五周年会庆暨第八届理事会就职典礼在香港九龙湾百乐门国际宴会厅隆重举行。林伟生先生全票当选连任第八届理事会会长。  出席主礼的嘉宾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业贸易署署长甄美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香港特别行政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林宣武太平绅士等出席主礼了本次活动。  林伟生会长致辞表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踏入第五年
期刊
七名华人当选2018年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10月16日,美国国家医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NAM)在其年会上宣佈了最新一期的院士名单。7位华人学者入围新一届的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他们分别是美籍华人学者柴洋(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傅嫈惠(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廖敏妃(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林希虹(哈佛大学教授)、王晓斌(约翰斯·霍普金斯
期刊
香港名称的由来  关於香港地名的由来,较为主流的结论是,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有根据的一种说法是说香港得名与香树、香市有关。香树生长於广东沿海及越南北部,以东莞、新安等县为多,香港沙田及大屿山亦有种植。香树长高至二十呎时,割出树液,所製成的“莞香”,是多种香製品的原料,闻名全国。沙田、大埔一带是“莞香”的著名产地。因香产丰盛,这里的香市贸易也十分发达。香产品多数
期刊
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6日在圣彼得堡出席接受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仪式。俄罗斯总统普京亦出席仪式。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长宣读学位授予决定,並向习近平主席颁发名誉博士学位证书。  习近平致答辞表示,很荣幸接受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称号。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是世界知名学府,历史悠久,名师荟萃,英才辈出,为俄罗斯及世界科学、文化、教育发展作出了傑出贡献,也培养了大批精通汉语和中华文化的汉学家。教育合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