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经济法发展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x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石聚东(1990-),男,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070
  【摘要】经济法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正由传统的经济法律向现代体系下经济法律转变。我国于21世纪初加入了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受到了国际现行经济法律的影响,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变。就目前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体系还未健全,在这种现状下,加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研究,可以有针对性的解读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法律,也可以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法;经济体制
  所谓经济法,就是站在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层面,治理、调控、引导一些能够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对于经济法的概念,是经济法学研究中需要最先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经济法的立法。我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在此期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发生和遗留下很多问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改革的关键阶段,经济类型正在逐步转变,需要运用相关的专业性经济法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予相应的调控,在合理的情况下干预经济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稳步前进,进一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这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立法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法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连接内外,促进合作
  我国始终坚持自主、自立的经济发展路子,同时,国家也充分接受外来先进发展经验,在上世纪70年代就定下了对外开放的基调。目前,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生产和经营日益实现了专业化以及协同合作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每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于全球经济合作,无论是政体不同还是其它因素,都必须置身于全球经济的影响之下。适用于我国的经济法,能够合理地体现出改革开放政策中涉及到经济方面的制度,能够适当调整国内外的经济关系,促进双边经济合作关系的开展。
  (二)改善国内企业经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企业发展则是微观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目前国内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方面。当前条件下,我国经济法规定了经济核算制是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经济制度,法律条文明确的规定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物资、资金等方面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成本,在合理的范围内获取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经济法还要求相关经营部门和企业应该对其经营和发展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在掌握先进生产经营技术的前提下,不断的提高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对于那些高消耗、高污染、投入多、产出少,对宏观经济发展无法做出贡献的问题企业,相关法律将对其依法进行制裁。因此,我国的经济法律要求企业重视经营效益,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合理、高效的经营规律,使得企业能够在高层次上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
  二、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法存在的问题
  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大框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经济法还不健全,很多法律的责任界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经济领域中的权力滥用行为依然屡禁不止,并且在一些领域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中选择性执法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经济法在确立之初,本身目的是为了履行调控经济的作用,而目前经济法的发展现状造成了执法机关的执法随意性,使得权力向商品化方向发展,同时造成了法律的不公,市场预期的不可预见性增强,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受到的惩罚成本过低,使得法律无法进一步实施。经济法律的权威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三、经济法的完善策略
  (一)进一步加强行政立法的完善
  要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就必须加强经济法的确立和完善,这样才能进一步规范政府对经济行为的引导和监督,进而确保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保障市场经济秩序。近年来,我国已经公布了为数众多的涉及经济领域的立法,并且在实际的经济管理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类经济立法在确立之时大多由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缺乏对专业领域的掌握,导致了很多法律的质量不高;更有甚者,一些行政部门为了将执法权归于本部门管辖,导致了多部门重叠管理的情况出现,而在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时,各涉事部门却存在着推诿扯皮的情况,造成了职责不明,责任不清。还有一些法律在制定过程中过度追求理论依据,实际执行能力不足,而执法部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随意解释法律的行为,执法尺度不一,导致一些监管过程中的冲突现象。同时,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原有的一些经济法规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急需进行修改完善。
  (二)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相关法律的制定
  市场经济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需要政府通过行政立法来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目前,我国正在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济处于转型时期,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亟待完善,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还未完全消除。这种情况决定了宏观调控必须坚决的执行下去,实现产业结构的再度优化升级,推动符合国家经济层面的货币和基金政策,不断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这些宏观经济行为都需要通过法律的制定来推动和执行。
  四、结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经济领域法律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只有不断地制定和完善具有可执行性的经济法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明铭.试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从经济法的产生谈起[J].民营科技,2011(11).
  [2]辛建保.我国经济法制建设中坚持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J].中国-东盟博览,2013(10).
  [3]薛克鹏.经济行政法理论探源——经济法语境下的经济行政法[J].当代法学,2013(5).
  [4]林颖.经济法在现代企业商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3(24).
  [5]赵大华.经济法视野下的宏观调控及其救济[J].经济问题探索,2013(8).
  [6]孙旭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济法规制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叶霜(1988-),女,重庆人,四川大学法学院诉讼法方向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摘要】日本刑诉法通过详细而完善的规则建构了庭前准备程序的制度框架,争点和证据的整理是其主要功能之一。该法详细地规定了控辩双方的证据整理程序;并为避免法官预断,该法对证据的开示种类和开示方法做了严格的规定;该法还对预定证明事实的追加和变更的情况做了规范。  【关键词】日本法;庭前准备;
摘 要 空白票据起源于商事交易习惯,虽然与票据严格的要式性和文义性相违背,但是为促进商品流通,保护交易安全,许多国家并未否认其效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空白票据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此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本文对空白票据理论和空白票据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索,阐述了学者对空白票据相关问题的不同观点,对国内外关于空白票据的立法规定作了简单地介绍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空白票据立法的几点建议。
儿童鼻窦炎是儿科较常见的疾病,既往常因重视不足易致误诊.有文献报道,儿童每次发上呼吸道感染基本都可累及鼻窦粘膜,虽然绝大多数感染可以自行消退,但也有部分上呼吸道感染
摘 要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越来越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独特的特点,犯罪原因有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应采取多方面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 犯罪预防  作者简介:王文怡,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023-02  未成年人犯罪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未成年人犯
摘 要 鼓励创新、维护首创精神是知识产权立法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不容回避的难题。原本归属私权属性的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和垄断性。跨国保护知识产权属于国家间合作实施的执法行为。运用公权力保护私权利必然引致国家公权力的冲突。此种冲突从性质上可以作类型化处理。协调与化解此种冲突将极大地提高跨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私权利 公权力 冲突 跨国保护
摘 要 本文阐释了经济特区立法中的三个基本原则:法治原则、创新原则、公平原则,并分别论述了遵循这些原则的必要性、实现途径以及实现这些原则的作用和意义等重要问题。在经济特区立法中应严格贯彻落实这些原则。  关键词 法治原则 创新原则 公平原则  作者简介:范经云,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027-03  经济特区
作者简介:袁颀(1990-),女,汉族,上海人,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在读。  【摘要】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但过度地强调传媒监督的作用会导致两者的冲突,既不利于法律制度的完善,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公平公正。  【关键词】司法;传媒;冲突  一、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产生的原因  (一)冲突点  传媒通过各种平台对司法领域里发生的事件等发表言论,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
摘 要 在死刑案件中,强化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具有怎样的价值基础?这一价值基础在联合国刑事司法以及世界各国立法、司法中贯彻、体现如何?  关键词 死刑 被害人权利 价值基础  作者简介:彭越林,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后。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025-02  主体性理论是政治哲学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其理论脉络大致呈现三个
摘 要 刑事诉讼法是刑事司法支柱性的法律,通常被称谓“小宪法”。由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刑事诉法修正案》已在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进行了完善,对反贪侦查工作要求更高。本文结合实际,对修改后的新刑诉法对当前犯罪嫌疑人、反贪侦查难度以及侦查手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变侦查理念、执法行为、加大初查工作力度、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的能力、加强对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等
作者简介:李昂(199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汉族,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在读。  【摘要】少数民族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及其成员依据国内法和国际法本所享有的保护、传承、发展、使用本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既是少数民族的集体权利也是少数民族成员的基本人权,是自然的、不可让渡的权利。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