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林彪的健康真相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北京治病
  1950年初,林彪病情加重,只好请示中央,决定离开前线,返回北京治疗。朝鲜战争爆发后,我们这些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准备到朝鲜去。林彪家里也准备,还换了一些不宜出国的内勤。
  后来没有去朝鲜,现在不少书里写是林彪“装病”,不肯去朝鲜,这不对,林彪早就有病,因为打仗一直硬撑着,从东北撑到华中,后来实在支持不住了,经毛主席批准才回北京治疗。回来时是1950年3月,抗美援朝是1950年10月,相差半年多。
  怕风、怕光
  1953年春天,林彪病情出现反复,旧病没好,又添新病,住在城里嫌吵闹。6月,搬到了颐和园里的翠云轩。因为怕光,他的房间里挂了三层窗帘,人一进去,好像进了山洞,眼睛好一阵都适应不了。白天进去我都要打手电筒,他还嫌手电筒的光太强,我还要把手电筒用布蒙上。老不见阳光、不通风睡觉,被褥又换得不勤,床铺就潮,我就弄了两套被褥,每天给他晒一套,后来又增加到三套,轮着晒,每天换。如果遇上阴天,就放在炉子上烤。这样一来,情况真不一样,他感觉舒服多了,对我说:“小胖,还是你好,怎么把被子弄干的?”
  为了给林彪治病,除了常有专家会诊之类的,他身边还有一个医疗小组,北京医院的周院长,一个护士,还有就是我。我管生活,周院长负责检查,护士负责打针。
  那时林彪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不仅怕光,还怕水、怕风。为了这个“风”,我挨过他两次批。一次,他对我说,以后你离我远一点。我问,我怎么了?他说,你走得太快,你有风。后来,我又忘了这茬儿,他又说,你又走得这么急!再以后我就很注意了。
  林彪无论在什么地方,夏天是不挂蚊帐的,他说是嫌憋得慌。可是,在颐和园那个地方,到处都是水和草,睡觉哪能不挂蚊帐呢?没有办法,只能给他打蚊子。打蚊子又不能带风,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在长竹竿上用毛巾捆个团子,用它一个一个地把蚊子捅死在墙上。
  因为怕光,林彪的房间里面没有灯,只有个台灯是为了看体温表用的。灯上面盖了好几层布,只留一道缝。因为他怕冷又怕热,晚上睡觉要换三次被子才能保持温度的平衡。开始睡时,只盖被罩;半夜时,要换毛巾被;早晨五六点,要换毛毯,换的时候相当麻烦,不能冻着他,先把要换的东西卷成卷,放在他的脖子下,然后,一点一点地往下撤盖在身上的东西,撤一点,放一点,直到撤下原来的,放完新换的。
  喜欢坐车颠
  林彪那时还有一个毛病总也治不好,就是总要让人抖他的手、胳膊。打仗时,他一坐车,精神头就来了。而且,别看他在床上睡不好,在车上有时他睡得还挺香。有一次他难受得又让我抖他的手,抖了他的手,又抖胳膊,还不行,硬让我抖他的肩,我不敢,他还不高兴,逼得我又想了一个办法,弄个车,颠他!他不是要震动吗?全身震不更好吗?
  现在有人说,是林彪让人开车颠他,那是后来,当时“颠车”是我先“发明”的,也是逼出来的。那时,由于在颐和园里实在潮得不行,我们已搬到了离香山不远的遗光寺。
  我先弄个中型卡车,在后面做了个帆布棚子,两边各有一个小窗户,“屁股”开两扇门,就像现在的“大屁股”北京吉普一样。弄完了,我就去动员林彪,说出去颠颠,可能舒服些。他坚决不坐。我就说,你先坐坐试试,不行咱就不坐了。他很听我的,最后让我说通了。
  我让警卫员搬上去一把藤椅,让警卫员也弄个凳子上去坐,扶着林彪。安顿好了,我就开车从厢红旗一气跑到了香山,又开了回来。那时,从厢红旗到香山都是石子路,路面坑坑洼洼的,车在上面跑,就跟摇煤球似的。回来一问,林彪感觉不错。第二天又颠,每天颠一趟。一直颠了不少日子,他的精神真的好了不少,后来竟能够自己在院子里面慢慢转圈子。
  作者简介
  楚成瑞,1945年在营口参加东北人民自治军,参军第三年就成为赫赫有名的四野统帅林彪的司机。林彪坐着他的车,从关外打进关内,从北平南下开封,然后又挺进汉口。1950年春,他陪同林彪回到北京。
其他文献
征稿  《人民文摘》杂志、人民文摘网“中国好文章”栏目面向全国读者征集原创稿件及荐稿,来稿将择优发表在《人民文摘》杂志及人民文摘網。请读者进行投票,票选出日、周、月度点击排行前十名,对月度获奖文章作者和推荐者将赠阅当月《人民文摘》杂志,并颁发荣誉证书。  我们期待收到来自长城内外不同地域的中国故事,感受汉语之美,探寻精神之源。  投稿荐稿请登陆人民文摘网上方的“中国好文章”栏目,按网站提示进行操作
爱玩Google Earth吗?相信现在对此Say No的年轻人找不出几个来。好吧,想要将Google Earth玩得更为随意透彻,请用我们向你推荐的3Dconnexion SpaceNavigator 3D鼠标控制器。只需将其握在手中,伴随其上的控制手柄在三维空间中的上下左右以及旋转移动,Google Earth庞大的数据库便可以任你玩弄于股掌之间。其实单单用SpaceNavigator来玩Go
“谣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今天,无论是信息流动速度还是信息传播方式,都意味着这一“法则”更加容易生效。  “谣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今天,无论是信息流动速度还是信息传播方式,都意味着这一“法则”更加容易生效。  对于网络谣言,有的国家重拳打击,以强力措施惩治造谣者;有的国家通过网络与民众交流,第一时间以正视听;也有的国家在打击谣言与保护言论自由之间徘
中国高校中文系公开表明不培养作家,由来已久。据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陈平原教授说:“抗战中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罗常培以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中文系主任杨晦都曾公开宣称: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4年招生目录显示,拟招收专业型硕士生(创意写作方向)40名,对于此专业的培养目标,北大中文系负责人的解答是: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应用型人才。  高校中文系最近再次表明“不培养作家”,令人又想起
不久前南方某媒体曾有一篇报道,讲述了云南省福贡县布腊村的孩子们靠飞索横渡怒江上学的新闻,这个故事感动了许多读者。  但网上随即出现了一条图文并茂的微博,照片还是当时报道中的照片,内容却变成了“让人流泪的画面:这是著名的傈僳族女孩飞索渡江求学!每年都有十几个孩子掉进滚滚怒江。修一座桥40万,当地县政府说没钱……”这些网络谣言背后都藏着险恶的用心:要么吸引眼球,要么谋求利益……  打响谣言阻击战  从
我曾许多次想象他30岁的音容笑貌,想象近30年前他在战场上的最后一次冲锋。等我到了云南西畴烈士陵园,循着名字找到他时,见到的只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上面没有照片,“终年三十岁”的字样格外醒目。  妻子伫立坟前,无声的泪水潸然而下。岳父牺牲时,她还不到一岁,在肃穆的追悼会上,她非但没有眼泪,还发出了婴儿特有的笑声,让一个个经历战火的钢铁汉子肝肠寸断。后来的很长时间,如何为她解释父亲的去向,成为大人们的一
“票子、房子能带来幸福么?”英国女人疑惑。  “或许不喜欢他,可是钱很重要啊!家里人和周围的人也会觉得我嫁得好。”中国女人说。  “那得是什么样的男人呢?”英国女人问。  “最好是高、富、帅。年纪大些也无妨。”中国女人答。  ……  这是原载于英国华文报纸《英中时报》的一段中国女人和英国女人的对话。其中,“剩女”(Leftover Women)这个词特别引起了欧美人士的关注,而上面这段对话,就反映
老家门前有一条又宽又长的大河,蜿蜒曲折,时展时收,常年川流不息。河水深浅不一,浅可见底,深可成潭。河道被草青树绿的两岸夹在其中,蛮像一条走不完的银色长廊。清亮的河水由西向东缓缓流淌,妩媚、恬静,夏季里绿波涟漪,宛如雍容华贵的少妇,更显几分温柔缠绵之意。河道岸边有一簇簇坚挺水面的蒲草,尖而细小的叶子在微风中飘摆,晃来晃去,好像在河里游泳的孩子踩水的样子。晴朗的日子,会见到一群群的小鱼在蒲根下摇头摆尾
说起来,武昌首义的第一枪,是熊秉坤兵营里的陈定国那一枪,也是仓促中的应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在陈定国举枪击杀那个甘作清军走卒的排长之前,已有无数的偶然发生了。   陈定国的第一枪之前,早有孙武的第一爆。而这第一爆,又是那样的偶然,是计划中的意外。    孙武试验炸弹误爆,起义企图暴露   1911年10月9日,武昌城内群情骚动,显出莫名的慌张,有老百姓搬到城外,投奔乡下的亲戚。  
老总开了一家汽车4S店,但因为刚开张不久,生意并不大好。老总很着急,他认为这是缺少优秀营销人员造成的,为此责成我这个营销总监帮他物色这方面的人才。   这天,我来到人才市场,把早已拟好的招聘启事贴了出来。很快,优厚的待遇就使我的周围簇拥了一大帮人,纷纷要求应聘。   从收到的应聘表中得知,今天来应聘的人素质普遍较高,其中一个叫张泽的年轻人更是叫我眼前一亮。他曾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搞推销,有这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