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多媒体”1对1“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ha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1对1”教学模式特指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上装有课堂教学课件,每位学生都有云存储账号。实施 “1对1”教学模式的探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以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着眼于个性化的“1对1”教学模式探究。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重要的是要通过技术的整合突出学科的教学规律。历史是由鲜活的人物、事件组成的,具有直观性、趣味性、情境性、动态性、实效性特点,“1对1”历史课堂教学在文化理念的认知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在个性化教学层面有利于因材施教,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1对1”教学模式中的“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遵循“目标管理”原则,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成果为标准,而使课堂教学和学生个人构成有效的互动系统。首先,教师力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全面、准确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进行教学设计。
  “全面”是指按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按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定,不能丢项。比如,《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教师精心选择“学习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既突出了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对重点历史知识的强化,又设置了对难点知识的分析环节,告诉学生“知道”、“掌握”、“分析”的含义。
  “准确”是指每项教学目标的内涵要准确,充分体现出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
  比如,《秦王扫六合》教学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听或讲故事的方式,知道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知道是谁于何时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哪个朝代,定都哪里。
  (2)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对比,掌握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3)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对比,掌握秦朝的疆域。
  【能力目标】
  (1)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对比,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的作用。
  (2)通过观察图片、史料,分析“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的优势与引起争议的地方,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史料分析: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思考:
  (1)郭沫若所说的是什么事件?
  (2)这件事是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哪些书不烧?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件事?
  显然,在上述三类教学目标中,学习目标属于历史知识方面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属于概括能力和对比思维训练;情感目标属于运用历史知识,以发展的眼光进行情感倾向性评价。这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具体”是指教学目标指向明确、表达清楚,充分体现出教师是通过什么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要求有独到的见解、有具体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比如,《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教师在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上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对该课的历史知识进行了系统的体系构建,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1)整合秦朝前后历史知识呈网状体系。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3)在课前、课上、课后,阅读、讲述、倾听关于秦始皇和秦朝的历史故事。
  “1对1”教学模式中的“学”
  “1对1”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课堂教学是以“学”为主导的教学,使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事实。这种教学模式把文本、图形、图像、Flash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使教学课件生动、活泼。
  首先,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前提下,把该课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制订动态多线程预习任务,比如,相关历史故事收集(视频类、文字类、诗歌类)、相关历史图片收集、相关史料收集、当今社会生活与历史相关点的信息收集……学生自主寻找合适的任务执行。每个线程,课前通过移动存储工具,课上通过云存储方式,可以随时添加进教师的备课系统相应子栏目中。在课堂上,学生计算机上呈现的学习材料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学会信息的筛选,并一一落实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话筒回答问题,计算机自动录音或者敲键盘录入要回答的内容,并保存提交。学生依据标准答案,进行自我测评。教师在每个教学目标的学习上进行材料阅读指导,组织小组讨论,计算机在学生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后会自动弹出下一个教学目标及其相应的学习资料。但是,教学任务完成的预定时间一到,计算机就自动终止学习任务……课堂结束时,教学任务完成好的学生的学习界面呈现在每台计算机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决定是否把这个界面的内容和各自的学习界面上传到云存储,供课后学生自主复习和帮助学生作业的完成。
  其次,教师在主机控制屏上根据每台分机号码的编号,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能者多劳,从而充分体验 “1对1”教学模式的便捷。
  “1对1”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1.“1对1”教学模式的反思
  (1)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 “1对1”教学模式动态多线程教学任务管理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设计必须遵循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精心选择基础知识目标、突出对重点知识的强化、对难点知识的分析环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目标中“知道”、“掌握”、“分析”的含义与尺度。
  (2)教学形式的反思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师呈现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四个环节的教学形式,在师生共同体验“1对1”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师生零距离即时交流。根据教学设计的环节,让参与讨论、交流的学生从座位走到讲台前面,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学形式囿于教学时间的局限,师生需要共同适应和彼此协调。
  (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角度反思
  教师从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入手,合理利用并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使学生在兴趣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用知识改变人生、服务社会,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反思
  历史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1对1”教学模式实施。师生共同进行历史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件信息的完善均在网络环境中完成。课堂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消化、思考、想象、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是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过程由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协同控制,统一中强调个性化。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影、音同步的课件展示使得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兴趣盎然。
  2.“1对1”教学模式的启示
  高效实施“1对1”教学模式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准地进行相应课件的选择,而且课件最好具有开放性功能,学生可以随时添加相关学习资料,师生彼此实现课堂上信息共享;师生充分掌握并合理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要有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并且要有一定的熟练程度。
  参考文献
  [1]覃祖军.基于互联课堂的创造性教学探索[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2]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 [DB/OL] www.pep.com.cn.
  [3]刘瑞儒等.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4]中学学科网站[EB/OL].http://www.zxxk.com.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第十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立足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分析了“工学坊”“项目引导”和“订单培养”等以工学结合为内核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指出只有彰显高职教育特色、遵循艺术设计教育规律、坚持依靠行业企业并注重服务区域经济,才能建立有利于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育人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 艺术设计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周利群(1961- ),男,湖北广水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未来十年,通过我们的改革,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会真正成为一件快乐的事,而不像现在是一件功利的事。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分析了原因并提出将差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对策,对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高职英语 个体差异 差异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郭虹霞(1973- ),女,河北廊坊人,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河北 廊坊 06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廊坊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高职
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培养学科型人才的普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状不
[摘要]师专物理教师职业能力包括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发展能力。专业的发展、学生就业方向的改变、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及教育信息化都要求师专物理教师提升职业能力。通过培训、进修、实践锻炼及参与科研活动等方法和途径可以提升师专物理教师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师专 物理教师 职业能力 能力提升  [作者简介]全宏瑞(1965- ),男,广西平乐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信息技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
通过大量的叶柄外植体培养系统切片观察及悬浮细胞和平板培养证明,胡萝卜体细胞胚一般是由单个胚性细胞分裂经2,3,4细胞的原胚阶段发育为胚状体的,进一步证明了其单细胞的起
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着巨大变化.育人过程中的职能分担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问题,又是重要实践问题.
将MT-hGH基因用微注射的方法,注入兔原核卵的雄原核中,微注射的受精卵和不经微注射对照的受精卵,经体外培养9h,21h,33h,53h,77h和125h,对其活力,发育速率和发育阶段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