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真正的背馍是从高中开始的。
我们初中时,镇上是有高中的,然而,等到我们升到高中的时候却撤掉了,整体搬到了陕西省富县一中。
家里到县城约40里路,步行要4个小时,因此,所有学生都需住校,一周回一次家,背馍。村里一起上高中的有四个,三男一女。女孩儿叫芳芳,家里情况比较好,每周都是哥哥骑自行车送。三个男生一个叫学军,一个叫建强,均大我两岁,按村里辈分叫叔叔,然而,我们从小一起耍大,除了直呼其名,玩笑开得再过分,他们都不恼。
我们家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在村里是被特殊“照顾”的。
“文革”开始不久,晚清秀才的爷爷便抱着一摞古书跳崖了,留下的罪证被烧了三天三夜——据说,那些书籍和古字画都是他用不菲的银圆及数百亩良田换来的。作为纨绔子弟的大伯和父亲成了村里最穷的破落户,父亲三十多岁了,才跟逃荒而来的母亲结婚,这个家族的血脉因此得以延续。记忆中,大伯常常被带着高帽游街批判,他不恼不躁,态度和蔼。父亲没有被拉上台,是因为村人的不屑——他的过于卑谦在村人看来完全是个笑话。这种卑谦像病毒似的深深注入我的血液,以致我在大半生的时间都深陷自卑泥淖,难以自拔。
按照家庭成分,我是没有资格上学的,小升初推荐的时候,被大队长第一个拿了下来。母亲苦苦哀求,队长说能让他识几个字已经不错了,还想去镇上兴风作浪吗?后来听说许多人为我求情,队长才网开一面。我们那一届初中毕业后赶上了升学考试,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被高中拒之门外,我却考上了。
那一年,我15岁。15岁的男孩子已经是个劳力了,每天跟着社员上地,可以挣三分半(男劳力一天十分,妇女七分)。我是长子,母亲体弱多病,父亲一个人挣工分,家里分的粮食每年都不够吃。村里人一致认为我不该再去读高中,而应立即返乡务农。面对一贫如洗的家,目睹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难生活,我不想再去重蹈他们的老路,我要读书,我想走出去,离开这片沉重的土地。
建强遇到的问题和我差不多,于是我们商量,趁人不备将行李从院墙后面扔出去,趁着天还未亮,偷偷逃出村子。因为背着铺盖,还有书包、干粮等物件,我们走得很慢,心里却是从未有过的惬意。因为就在昨天,村里几位有话语权的长者还在义正词严地给我们施加压力,声言如果再去读书就是大逆不孝,全村人都会瞧不起的。“一村的人都没读过高中,不都活得好好的吗?再念就成书呆子了!想想你爷爷的下场,有多悲惨!你小子还不吸取教训?!”队长谆谆教导。好在我的父母是支持我的,建强的父母也被我煽动得没了主见。建强学习比我好,特别是数理化在全年级都名列前茅,我认为他一定会有出息的。一路上,我和学军都在恭维他,什么“苟富贵,无相忘”,如果发达了,千万别忘了我们。建强笑逐颜开,连连称是。我们搁下行李欢呼雀跃,对未来充满了厚厚的期待。
开学初期,母亲给我烙的是饼子,玉米面加白面,这些白面,是夏收时捡麦子的成果。我和姐姐利用暑假跑了许多地方,捡的麦子差不多打了一斗粮食。饼子的好处是不容易坏,缺点是几天后便硬得咬不动了,嚼得人腮帮子疼。很快,饼子吃完了,我开始吃玉米馍,头两天时还好,几天后便开始长霉点了。我用湿毛巾将霉点擦掉,就着咸菜吃得津津有味。等到周五周六的时候,霉点已经变成了白毛,薄薄的一层,馍也开始变酸,但除了这个我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吃掉。时间久了,一吃玉米馍胃里就开始泛酸水,三年高中后,胃彻底吃坏了,胃炎从此追随着我,至今不能吃太酸的东西。
县一中是有灶的,城镇户口的同学拿着粮本可买粗粮、细粮,细粮是白馍,粗粮是玉米馍。家里条件好的给食堂交些麦子,同样可以领到细粮票。我从未奢望过吃细粮,心想,只要能吃到新鲜热乎的玉米馍就不错了。
背馍的时候,我们三个是结伴同行的,一路有说有笑,几个小时的路程也不觉得累。学军和建强喜欢听我讲故事,我看的书多,特别是《西游记》《水浒传》《说岳全传》《封神演义》等,他们听得如痴如醉,常常到了县城还意犹未尽。为了让我讲得绘声绘色,他们会换着替我背馍。
一个周六下午,我因为学校有事,让他俩先走了,天快黑时才匆匆往回赶。
晚上,四周是灰蒙蒙的山峁。月亮出来了,山野涂上了一层神秘的颜色。夜静极了,身后不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有什么东西紧跟着我。月亮在云中穿梭,沟里突然暗了下来,远处传来猫头鹰的叫声,凄厉无比,身后好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摄了过来,越走越近,越走越近,我甚至能听见“呼呼”的喘息声……我知道在劫难逃,于是猛地站住了,回头看——除了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什么也没有。翻越山峁的时候要过一道崾崄,那里有一块坟地。白天走这里感觉没有什么,可是到了晚上,就不由自主地想稀奇古怪的东西,小时候听的一些幽灵鬼怪的阴魂仿佛都复活了,影影绰绰地在我眼前晃动,变成了白骨精、黄袍怪的模样……突然,我的腿像是被谁拉了一把,一个马趴倒下了。
我冒出一身冷汗,镇静后才发现是一块藏在荒草里的石头!月光下,这块石头像是已经在这里等了我上千年,看着我趴在地上,露出狰狞恐怖的面目,随着夜风发出“嘶嘶”的啸声。那荒坟龇着大嘴像要把我吞噬,坟前的酸枣树张牙舞爪,像一具骷髅挣扎着站起来……我扭头就跑,身后阴风凄凄,传说中的饿鬼张着血盆大口向我追来,口里滴着燃烧的血。我不顾一切地往前跑,风在耳边呼啸着,像一万支利箭射了过来,坟地上传来一阵阵笑声,像婴儿的啼哭,老人的哀号,女人的尖叫,乞丐的呐喊。一只猫头鹰擦着我的头顶飞了过去,把阴凉的风灌进我脖子里,发出“呜呼”的叫声,像是为身后的那些幽灵加油。那叫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响,整个山峁黑压压地倒了下来,黑夜伸出巨大的舌头将我卷了进去……
那晚,我迷路了,一直在沟里转悠了半夜,鸡叫时分才回到家。
说说我们的宿舍吧。
县一中坐落在龟山脚下,山上有一座开元寺塔,据说是尉迟敬德驻守郧州时修的。宿舍是一排窑洞,深约9米,宽4米。窑洞坐西面东,里面是大通铺,能睡八九个学生。除了通铺,过道上也支着床。吃饭的时候,大家挤成一團,除了馒头,每个人都带着咸菜,装在罐头瓶子里。家里富裕点儿的,咸菜里搁了葱花,用油泼辣子一拌,香喷喷的,因此,这个咸菜一天不到就吃完了。一般到了周五,所有的咸菜都吃完了,我们只好吃着冰冷的馍,喝着不到50℃的温水。那时候,除了食物紧张,似乎喝一碗白开水都十分奢侈。灶上的水不开,我们便跑到学校对面的医院“偷”人家的水。宿舍没有暖壶,每人拿个洋瓷缸子或碗,回来后泡上冷馍,美美地咥上一顿。后来家里给我带了一些玉米面,换成粗粮票吃了几次,发现那馍不是硬得摔不烂,就是黏得吃不成。唯一可口的是早晨的玉米糊子稀饭,喝了几次发现里面不仅有老鼠屎,还有死老鼠!大家恶心得不行,把稀饭倒了一地。此后,我再也没给灶上交过粮,每周往返八十里山路,回家背馍。 那年夏天,雨水很旺,到了周日该回家的时候,越下越大。洛河的水涨得漫过了岸边的房子,冲走了两岸的许多东西。
我们被困在了学校。住校的学生很多,但是走过水桥的学生却不多,更多是西原和北川的学生,还有县城附近的一些学生。那几天,建强和学军不知家里有啥事请假了,而女同学芳芳一直给灶上交粮,不用回家背馍,所以,这场洪水像是专门跟我过意不去似的。因为下雨,更多的学生则选择在教室学习,宿舍就剩了我一人。
我的干粮在周六的时候就已经吃完了,周日便开始断粮了。早晨,我起得很晚,因为我知道外面在下雨,起来也没啥吃的。大约九点时,我实在睡不住了,肚子叫得咕咕响,心想,这一天怎么过去?硬着头皮爬起来,拿了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到了中午,没回家的几个同学们都去吃饭了,他们每次吃饭都是去学校食堂,我在宿舍用水泡馍,因此,我吃没吃饭,大家是不知道的。晚上,我觉得有些头晕,跑到水房喝了很多水,肚子感觉好多了,身子却一阵阵发软。这时,雨下得小了点儿,同学们都上晚自习去了,我拿了几本书来到教室,抖擞精神坐在那里。同学们正在议论晚上的馍蒸得不好,说瓷实得都能打狗了。我的心“扑通、扑通”地狂跳,仿佛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强迫自己镇静下来看书。可是看了半天,什么也没看进去,书上的内容在我眼前变得很模糊。我合上书,收拾书包回宿舍。同桌问我:“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走?以前不是很能熬夜吗?”我说:“今天我有点不舒服,老师来了给支应一下。”同桌说:“没问题。”走到门口时,看见我们村的芳芳正在往教室走,冲我笑了一下就进去了。上周,我们一起回去的,芳芳把母亲给她做的煎饼都让我吃了。
晚上,我感觉很难受,头重脚轻的感觉,怎么也睡不着。看看宿舍的同学都进入了梦乡,我一个人偷偷地爬了起来,来到院子。雨好像停了,外面漆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我突然想起来有一次晚上提水时,发现大灶的蒸笼里还有一个馒头,看样子是大师傅忘记了。抱着侥幸的心理,我又来到了学校食堂,食堂的门锁着,但是窗开着。我们经常翻进去提水。我犹豫了一下,发现四周静悄悄的,于是拽着窗子便进去了。食堂里伸手不见五指,什么也看不见。我几乎是摸索着来到蒸笼前。一股浓浓的馍香味让我眼睛发亮,抬起馍笼借着微弱的光线,发现里面真的有一个东西,捏在手里软乎乎的——原来是只死老鼠!我失望极了,于是,又抬起另外一层用手摸索。这次没有让我失望,我摸到一个瓷实的馒头。我激动得浑身颤抖,手上微微出汗,像是发现珍宝似的,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来,借着微弱的光线,我看到那是一块玉米面馍,毫不犹豫地吞进嘴里……
第二天,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我几乎是机械地跟着同学们上课、下课,课堂上浑浑噩噩,老师讲什么,根本听不进去。晚上的时候,我饿得睡不着,一个人又偷偷地来到食堂,但是,今天的运气很不好,所有的馍笼都摸过了,什么也没有!第三天早晨,我感觉自己快虚脱了,软得爬不起来,但我还是咬着牙硬撑着起来。下午放学后,一个人来到河畔,街道上铺着一层洪水过后留下的泥沙,踩上去软绵绵的,我也是软绵绵的,每走一步都想靠在墙上喘口气儿。远处的田野郁郁葱葱,大白菜青翠欲滴,茄子紫得发亮,辣椒红彤彤的。地里还有胳膊一樣粗的白萝卜。我突然想起了饭桌上的菜肴,黄黄的馒头,母亲蒸的鸡蛋羹,清明时做的面花,中秋时做的月饼……我的肠子开始一阵绞痛,不得不蹲在地上休息了一会儿,慢慢地站起来往前走,头上冒着虚汗。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二十分钟的路程我走了近一个小时。河水涨得比平时宽了几倍,平日里经常去的几块石头都不见了。洛河咆哮着,宣泄着,发出“哗哗”的巨大轰响。看着滔滔的河水,我心酸得想流泪。雨下得这么大,我不能回去拿干粮,家里人难道不知道吗?为什么不给我捎馍呢?
一瞬间,我突然觉得非常委屈,似乎是家里人把我遗忘了,眼泪止不住地流。
正在啜泣,身后突然有轻轻的叹息声。抬头看,原来芳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了,就站在我身后。芳芳的眼睛热辣辣地盯着我,令我几乎窒息。我极力想咽口唾沫,舌头却像一条陷在稀泥里的蛇,怎么也挣扎不开,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战栗,头一阵阵发晕。
芳芳说:“茂才,你咋了?这两天怪怪的,也不跟同学说话,现在又一个人坐在这里哭。”我说:“没什么,真的没什么,你不用管。”说的时候,眼泪却唰唰地往下淌,像是见到了亲人,委屈极了。芳芳说:“你的脸色不好,是不是病了?”我说:“没有。”芳芳把手放在我的额头上,我的额头在微微发烫。芳芳说:“你感冒了。走,我带你去医院弄点药。你这人呀,老是不会照顾自己。你家里人又不在跟前,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咋办?”好像她是我家里派来照顾我似的。我说:“我真的没有病。”芳芳说:“没病为什么发烧?头上汗津津的。”我这才发现,自己的头上有一层冷汗。
“这周你是不是没有回去?”芳芳像是猛地想起来这件事来,问我。我没有回答。这么大的水,我能回去吗?
“对了,学军和建强都请假了,那……你这几天吃啥啊?”芳芳知道我每周背馍。从周六到现在,几天了,她觉得不可思议。
“赶快跟我回去,我到食堂给你买吃的!”芳芳几乎是用命令式的口气说。
我跟着她回到了学校。也许是知道要吃东西了,身体突然就有了力量,往回走的时候,我跟芳芳走得飞快,脚下轻飘飘的,头上的汗慢慢地流了下来。
食堂里,几个大师傅正在吃饭,见我们进来,没好气地说:“没饭了,这么晚才来!”芳芳说:“没饭你们吃的是啥?”说完跑过去,从他们的盘子里拿了两个馒头。芳芳的举动,让大师傅目瞪口呆!这女子也太厉害了,从人家手里夺东西!但当他们听说我已经几天没吃饭时,满腔的怒火又降了下来。“为啥不吃?绝食吗?”一个胖子师傅问。
“下大雨,洛河发水回不去,拿不来干粮,你让他吃啥!?”芳芳大声地说。
我拿着馒头,手抖得很厉害,突然觉得不饿了,也不想吃。
“赶快吃是!你怎么不吃呢?——我这里有饭票呀!”她以为我不好意思,拿出饭票扔到案板上。 然而,我真的吃不进去,也不想吃。我只觉得眼前发黑,身子一软便倒了下去。我听见芳芳喊了一声我的名字,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醒来的时候,我躺在诊所里,手上打着点滴。父亲就坐在我的身边,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微微发红,见我醒来,脸上挤出一丝微笑。
我只知道自己辛苦,哪晓得家里的艰难!学军母亲不止一次跟我说:“茂才呀,你若是以后出去了(指离开农村),千万不要忘了你妈啊!你妈每周为给你拿馍,把难作咋了,你知道吗?”
我知道家里穷,每年的粮食仅够半年,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麦收后,父亲拉着架子车到县城将小麦换成玉米,为的就是能多一些;秋收后,母亲带着姐姐跑很远的路捡高梁、玉米;开春后,她们到处挖野菜,白蒿、荠荠菜、灰条、苦菜等,和点面,在锅里一蒸就是菜疙瘩;夏天,我们一起去捡麦穗,打麦场发了芽的麦子不要了,母亲弄回来蒸成馒头,黏得牙都择不开……记得有一年,家里实在没啥吃的了,学军的父亲说,生产队有一批谷子发霉了,准备倒掉。父亲闻讯后拉回来,结果蒸出来的馒头是乌青色的,一股子怪味……
菜疙瘩可以充饥,然而在母亲看来是不能带到学校去的。一来容易坏,二来怕我丢人,因此每到周末,母亲便慌乱起来,为我背的馍发愁。母亲拿着升子,挨家挨户地借,然后和着麸子蒸成馒头。麸子是最容易借到的,因为大家是用来喂猪的。有时,她借了一圈啥也没借到,坐在巷道上号啕大哭……村人都劝母亲,别让我上学了,母亲不愿放弃。
我知道家里的艰难,于是,暑假时与学军、建强一起去工地干活儿。那时候,正在修西延铁路,洛河川炮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工地需要临时工,一天一块钱,我们算了一下:一个暑假能挣三十多元,顶家里一年的收入了!据说,那一段工程是包给工头的。上工后,我发现工头对工人很苛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到天黑得看不见人才收工。一天下来累得人快要散架,然而一想到那么高的收入,再苦再累都觉得值了。想着这三十元除了学费,还有二十元可以给父母每人买一件衣服。
我们干得热火朝天,信心百倍,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谁知一个月后一分钱没拿到,还被包工头带了一群人打得抱头鼠窜,落荒而逃——理由是:几个学生娃一天干的活儿,还不够饭钱!
开学了,我们仨继续着以往的日子,个个没精打采。回家背馍,走的还是那条山路,我们相商:每周回去一个人背馍。
那年的第一场雪,下得特别大,山野里一片银白,该我背馍了。
离开县城已近黄昏,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线回家,这条小路小时候跟父亲走过,虽有些远,但上了原都是庄子,比較安全。进入山谷后,天已完全黑尽,平日熟悉的小路这时已杳无踪迹,看不出一点儿迹象。风卷着雪花在树梢上凌厉地嘶吼着。我徘徊了几个小时后,发现自己仍没走出这片谷地。夜静得怵人,只有自己走路时踩出的声音。风掬着浮雪灌进脖子,我打了个寒战,鼓足勇气继续往前走。
半夜时分,雪似乎小了点儿,风却并没有停下来,带着哨音在丛林里嘶吼。我终于发现自己迷路了!如果走出这条山谷,前面就是小塬子了,翻过一个崾崄便到镇上,这样自己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摸回去的。可今天这条山谷,硬是让我白白耗费了几个时辰。
突然觉得很累。中午吃的那个馒头,这会儿早已不在胃里了,那碗热乎乎的开水,这会儿也凉了。我想休息一会儿,于是,靠在一棵桦树旁,迷迷糊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寒风袭来,卷着雪花把我弄醒了。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快被雪埋住了。我靠着树干用了用劲,努力想站起来,但腿和脚好像不听指挥,并未做出反应。用手去摸,好像棉裤、鞋袜和腿脚都冻在一起了,但令人奇怪的是并未感觉到疼,许是已经麻木了。
雪好像又停止了,风似乎也小了起来,打在脸上一点儿也不疼,甚至还暖洋洋的。我抬起头,看见母亲坐在炕上正缝制棉袄。我的衣服经常是补了又补,很难看清原来的颜色了,但母亲仍能在冬天时给里面充上套子(旧棉花),夏天时又改成单衣。记得刚到县一中,我的一篇作文轰动全校,各个班级喜欢文学的同学蜂拥而至,邀请我去合影。学军脱下自己的外套让我穿上。一起合影的同学后来都成了好朋友,那张黑白照片至今仍保留着,记录着一段青涩的岁月。
我不记得那天晚上是怎么回去的,父亲说,邻村人早起放羊,发现奄奄一息的我。村人说,幸亏母亲给我做的棉袄、棉裤特别厚,加之又穿着棉鞋,戴着棉帽,要不早就冻死了!
我没有死,并且坚持到了高考。预选后,十三个班级的同学剩下六个,学军和芳芳都没预选上,早早回去了。
高考要交5元钱报名费,家里拿不出来,我去文化馆找人借,谁知高考的第二天,人家便来要钱了,怕我考完试回去找不着。记得那一节是地理,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平时都是高分。进考场后,我想的都是怎样给人家还钱,瞅着试卷脑子一片空白,结果可想而知。建强比我更惨,高考正值农村夏收,建强刚考完一门课,父亲赶来,连打带骂地将他弄回去了……
我们初中时,镇上是有高中的,然而,等到我们升到高中的时候却撤掉了,整体搬到了陕西省富县一中。
家里到县城约40里路,步行要4个小时,因此,所有学生都需住校,一周回一次家,背馍。村里一起上高中的有四个,三男一女。女孩儿叫芳芳,家里情况比较好,每周都是哥哥骑自行车送。三个男生一个叫学军,一个叫建强,均大我两岁,按村里辈分叫叔叔,然而,我们从小一起耍大,除了直呼其名,玩笑开得再过分,他们都不恼。
我们家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在村里是被特殊“照顾”的。
“文革”开始不久,晚清秀才的爷爷便抱着一摞古书跳崖了,留下的罪证被烧了三天三夜——据说,那些书籍和古字画都是他用不菲的银圆及数百亩良田换来的。作为纨绔子弟的大伯和父亲成了村里最穷的破落户,父亲三十多岁了,才跟逃荒而来的母亲结婚,这个家族的血脉因此得以延续。记忆中,大伯常常被带着高帽游街批判,他不恼不躁,态度和蔼。父亲没有被拉上台,是因为村人的不屑——他的过于卑谦在村人看来完全是个笑话。这种卑谦像病毒似的深深注入我的血液,以致我在大半生的时间都深陷自卑泥淖,难以自拔。
按照家庭成分,我是没有资格上学的,小升初推荐的时候,被大队长第一个拿了下来。母亲苦苦哀求,队长说能让他识几个字已经不错了,还想去镇上兴风作浪吗?后来听说许多人为我求情,队长才网开一面。我们那一届初中毕业后赶上了升学考试,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被高中拒之门外,我却考上了。
那一年,我15岁。15岁的男孩子已经是个劳力了,每天跟着社员上地,可以挣三分半(男劳力一天十分,妇女七分)。我是长子,母亲体弱多病,父亲一个人挣工分,家里分的粮食每年都不够吃。村里人一致认为我不该再去读高中,而应立即返乡务农。面对一贫如洗的家,目睹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难生活,我不想再去重蹈他们的老路,我要读书,我想走出去,离开这片沉重的土地。
建强遇到的问题和我差不多,于是我们商量,趁人不备将行李从院墙后面扔出去,趁着天还未亮,偷偷逃出村子。因为背着铺盖,还有书包、干粮等物件,我们走得很慢,心里却是从未有过的惬意。因为就在昨天,村里几位有话语权的长者还在义正词严地给我们施加压力,声言如果再去读书就是大逆不孝,全村人都会瞧不起的。“一村的人都没读过高中,不都活得好好的吗?再念就成书呆子了!想想你爷爷的下场,有多悲惨!你小子还不吸取教训?!”队长谆谆教导。好在我的父母是支持我的,建强的父母也被我煽动得没了主见。建强学习比我好,特别是数理化在全年级都名列前茅,我认为他一定会有出息的。一路上,我和学军都在恭维他,什么“苟富贵,无相忘”,如果发达了,千万别忘了我们。建强笑逐颜开,连连称是。我们搁下行李欢呼雀跃,对未来充满了厚厚的期待。
开学初期,母亲给我烙的是饼子,玉米面加白面,这些白面,是夏收时捡麦子的成果。我和姐姐利用暑假跑了许多地方,捡的麦子差不多打了一斗粮食。饼子的好处是不容易坏,缺点是几天后便硬得咬不动了,嚼得人腮帮子疼。很快,饼子吃完了,我开始吃玉米馍,头两天时还好,几天后便开始长霉点了。我用湿毛巾将霉点擦掉,就着咸菜吃得津津有味。等到周五周六的时候,霉点已经变成了白毛,薄薄的一层,馍也开始变酸,但除了这个我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吃掉。时间久了,一吃玉米馍胃里就开始泛酸水,三年高中后,胃彻底吃坏了,胃炎从此追随着我,至今不能吃太酸的东西。
县一中是有灶的,城镇户口的同学拿着粮本可买粗粮、细粮,细粮是白馍,粗粮是玉米馍。家里条件好的给食堂交些麦子,同样可以领到细粮票。我从未奢望过吃细粮,心想,只要能吃到新鲜热乎的玉米馍就不错了。
背馍的时候,我们三个是结伴同行的,一路有说有笑,几个小时的路程也不觉得累。学军和建强喜欢听我讲故事,我看的书多,特别是《西游记》《水浒传》《说岳全传》《封神演义》等,他们听得如痴如醉,常常到了县城还意犹未尽。为了让我讲得绘声绘色,他们会换着替我背馍。
一个周六下午,我因为学校有事,让他俩先走了,天快黑时才匆匆往回赶。
晚上,四周是灰蒙蒙的山峁。月亮出来了,山野涂上了一层神秘的颜色。夜静极了,身后不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有什么东西紧跟着我。月亮在云中穿梭,沟里突然暗了下来,远处传来猫头鹰的叫声,凄厉无比,身后好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摄了过来,越走越近,越走越近,我甚至能听见“呼呼”的喘息声……我知道在劫难逃,于是猛地站住了,回头看——除了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什么也没有。翻越山峁的时候要过一道崾崄,那里有一块坟地。白天走这里感觉没有什么,可是到了晚上,就不由自主地想稀奇古怪的东西,小时候听的一些幽灵鬼怪的阴魂仿佛都复活了,影影绰绰地在我眼前晃动,变成了白骨精、黄袍怪的模样……突然,我的腿像是被谁拉了一把,一个马趴倒下了。
我冒出一身冷汗,镇静后才发现是一块藏在荒草里的石头!月光下,这块石头像是已经在这里等了我上千年,看着我趴在地上,露出狰狞恐怖的面目,随着夜风发出“嘶嘶”的啸声。那荒坟龇着大嘴像要把我吞噬,坟前的酸枣树张牙舞爪,像一具骷髅挣扎着站起来……我扭头就跑,身后阴风凄凄,传说中的饿鬼张着血盆大口向我追来,口里滴着燃烧的血。我不顾一切地往前跑,风在耳边呼啸着,像一万支利箭射了过来,坟地上传来一阵阵笑声,像婴儿的啼哭,老人的哀号,女人的尖叫,乞丐的呐喊。一只猫头鹰擦着我的头顶飞了过去,把阴凉的风灌进我脖子里,发出“呜呼”的叫声,像是为身后的那些幽灵加油。那叫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响,整个山峁黑压压地倒了下来,黑夜伸出巨大的舌头将我卷了进去……
那晚,我迷路了,一直在沟里转悠了半夜,鸡叫时分才回到家。
说说我们的宿舍吧。
县一中坐落在龟山脚下,山上有一座开元寺塔,据说是尉迟敬德驻守郧州时修的。宿舍是一排窑洞,深约9米,宽4米。窑洞坐西面东,里面是大通铺,能睡八九个学生。除了通铺,过道上也支着床。吃饭的时候,大家挤成一團,除了馒头,每个人都带着咸菜,装在罐头瓶子里。家里富裕点儿的,咸菜里搁了葱花,用油泼辣子一拌,香喷喷的,因此,这个咸菜一天不到就吃完了。一般到了周五,所有的咸菜都吃完了,我们只好吃着冰冷的馍,喝着不到50℃的温水。那时候,除了食物紧张,似乎喝一碗白开水都十分奢侈。灶上的水不开,我们便跑到学校对面的医院“偷”人家的水。宿舍没有暖壶,每人拿个洋瓷缸子或碗,回来后泡上冷馍,美美地咥上一顿。后来家里给我带了一些玉米面,换成粗粮票吃了几次,发现那馍不是硬得摔不烂,就是黏得吃不成。唯一可口的是早晨的玉米糊子稀饭,喝了几次发现里面不仅有老鼠屎,还有死老鼠!大家恶心得不行,把稀饭倒了一地。此后,我再也没给灶上交过粮,每周往返八十里山路,回家背馍。 那年夏天,雨水很旺,到了周日该回家的时候,越下越大。洛河的水涨得漫过了岸边的房子,冲走了两岸的许多东西。
我们被困在了学校。住校的学生很多,但是走过水桥的学生却不多,更多是西原和北川的学生,还有县城附近的一些学生。那几天,建强和学军不知家里有啥事请假了,而女同学芳芳一直给灶上交粮,不用回家背馍,所以,这场洪水像是专门跟我过意不去似的。因为下雨,更多的学生则选择在教室学习,宿舍就剩了我一人。
我的干粮在周六的时候就已经吃完了,周日便开始断粮了。早晨,我起得很晚,因为我知道外面在下雨,起来也没啥吃的。大约九点时,我实在睡不住了,肚子叫得咕咕响,心想,这一天怎么过去?硬着头皮爬起来,拿了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到了中午,没回家的几个同学们都去吃饭了,他们每次吃饭都是去学校食堂,我在宿舍用水泡馍,因此,我吃没吃饭,大家是不知道的。晚上,我觉得有些头晕,跑到水房喝了很多水,肚子感觉好多了,身子却一阵阵发软。这时,雨下得小了点儿,同学们都上晚自习去了,我拿了几本书来到教室,抖擞精神坐在那里。同学们正在议论晚上的馍蒸得不好,说瓷实得都能打狗了。我的心“扑通、扑通”地狂跳,仿佛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强迫自己镇静下来看书。可是看了半天,什么也没看进去,书上的内容在我眼前变得很模糊。我合上书,收拾书包回宿舍。同桌问我:“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走?以前不是很能熬夜吗?”我说:“今天我有点不舒服,老师来了给支应一下。”同桌说:“没问题。”走到门口时,看见我们村的芳芳正在往教室走,冲我笑了一下就进去了。上周,我们一起回去的,芳芳把母亲给她做的煎饼都让我吃了。
晚上,我感觉很难受,头重脚轻的感觉,怎么也睡不着。看看宿舍的同学都进入了梦乡,我一个人偷偷地爬了起来,来到院子。雨好像停了,外面漆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我突然想起来有一次晚上提水时,发现大灶的蒸笼里还有一个馒头,看样子是大师傅忘记了。抱着侥幸的心理,我又来到了学校食堂,食堂的门锁着,但是窗开着。我们经常翻进去提水。我犹豫了一下,发现四周静悄悄的,于是拽着窗子便进去了。食堂里伸手不见五指,什么也看不见。我几乎是摸索着来到蒸笼前。一股浓浓的馍香味让我眼睛发亮,抬起馍笼借着微弱的光线,发现里面真的有一个东西,捏在手里软乎乎的——原来是只死老鼠!我失望极了,于是,又抬起另外一层用手摸索。这次没有让我失望,我摸到一个瓷实的馒头。我激动得浑身颤抖,手上微微出汗,像是发现珍宝似的,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来,借着微弱的光线,我看到那是一块玉米面馍,毫不犹豫地吞进嘴里……
第二天,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我几乎是机械地跟着同学们上课、下课,课堂上浑浑噩噩,老师讲什么,根本听不进去。晚上的时候,我饿得睡不着,一个人又偷偷地来到食堂,但是,今天的运气很不好,所有的馍笼都摸过了,什么也没有!第三天早晨,我感觉自己快虚脱了,软得爬不起来,但我还是咬着牙硬撑着起来。下午放学后,一个人来到河畔,街道上铺着一层洪水过后留下的泥沙,踩上去软绵绵的,我也是软绵绵的,每走一步都想靠在墙上喘口气儿。远处的田野郁郁葱葱,大白菜青翠欲滴,茄子紫得发亮,辣椒红彤彤的。地里还有胳膊一樣粗的白萝卜。我突然想起了饭桌上的菜肴,黄黄的馒头,母亲蒸的鸡蛋羹,清明时做的面花,中秋时做的月饼……我的肠子开始一阵绞痛,不得不蹲在地上休息了一会儿,慢慢地站起来往前走,头上冒着虚汗。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二十分钟的路程我走了近一个小时。河水涨得比平时宽了几倍,平日里经常去的几块石头都不见了。洛河咆哮着,宣泄着,发出“哗哗”的巨大轰响。看着滔滔的河水,我心酸得想流泪。雨下得这么大,我不能回去拿干粮,家里人难道不知道吗?为什么不给我捎馍呢?
一瞬间,我突然觉得非常委屈,似乎是家里人把我遗忘了,眼泪止不住地流。
正在啜泣,身后突然有轻轻的叹息声。抬头看,原来芳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了,就站在我身后。芳芳的眼睛热辣辣地盯着我,令我几乎窒息。我极力想咽口唾沫,舌头却像一条陷在稀泥里的蛇,怎么也挣扎不开,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战栗,头一阵阵发晕。
芳芳说:“茂才,你咋了?这两天怪怪的,也不跟同学说话,现在又一个人坐在这里哭。”我说:“没什么,真的没什么,你不用管。”说的时候,眼泪却唰唰地往下淌,像是见到了亲人,委屈极了。芳芳说:“你的脸色不好,是不是病了?”我说:“没有。”芳芳把手放在我的额头上,我的额头在微微发烫。芳芳说:“你感冒了。走,我带你去医院弄点药。你这人呀,老是不会照顾自己。你家里人又不在跟前,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咋办?”好像她是我家里派来照顾我似的。我说:“我真的没有病。”芳芳说:“没病为什么发烧?头上汗津津的。”我这才发现,自己的头上有一层冷汗。
“这周你是不是没有回去?”芳芳像是猛地想起来这件事来,问我。我没有回答。这么大的水,我能回去吗?
“对了,学军和建强都请假了,那……你这几天吃啥啊?”芳芳知道我每周背馍。从周六到现在,几天了,她觉得不可思议。
“赶快跟我回去,我到食堂给你买吃的!”芳芳几乎是用命令式的口气说。
我跟着她回到了学校。也许是知道要吃东西了,身体突然就有了力量,往回走的时候,我跟芳芳走得飞快,脚下轻飘飘的,头上的汗慢慢地流了下来。
食堂里,几个大师傅正在吃饭,见我们进来,没好气地说:“没饭了,这么晚才来!”芳芳说:“没饭你们吃的是啥?”说完跑过去,从他们的盘子里拿了两个馒头。芳芳的举动,让大师傅目瞪口呆!这女子也太厉害了,从人家手里夺东西!但当他们听说我已经几天没吃饭时,满腔的怒火又降了下来。“为啥不吃?绝食吗?”一个胖子师傅问。
“下大雨,洛河发水回不去,拿不来干粮,你让他吃啥!?”芳芳大声地说。
我拿着馒头,手抖得很厉害,突然觉得不饿了,也不想吃。
“赶快吃是!你怎么不吃呢?——我这里有饭票呀!”她以为我不好意思,拿出饭票扔到案板上。 然而,我真的吃不进去,也不想吃。我只觉得眼前发黑,身子一软便倒了下去。我听见芳芳喊了一声我的名字,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醒来的时候,我躺在诊所里,手上打着点滴。父亲就坐在我的身边,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微微发红,见我醒来,脸上挤出一丝微笑。
我只知道自己辛苦,哪晓得家里的艰难!学军母亲不止一次跟我说:“茂才呀,你若是以后出去了(指离开农村),千万不要忘了你妈啊!你妈每周为给你拿馍,把难作咋了,你知道吗?”
我知道家里穷,每年的粮食仅够半年,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麦收后,父亲拉着架子车到县城将小麦换成玉米,为的就是能多一些;秋收后,母亲带着姐姐跑很远的路捡高梁、玉米;开春后,她们到处挖野菜,白蒿、荠荠菜、灰条、苦菜等,和点面,在锅里一蒸就是菜疙瘩;夏天,我们一起去捡麦穗,打麦场发了芽的麦子不要了,母亲弄回来蒸成馒头,黏得牙都择不开……记得有一年,家里实在没啥吃的了,学军的父亲说,生产队有一批谷子发霉了,准备倒掉。父亲闻讯后拉回来,结果蒸出来的馒头是乌青色的,一股子怪味……
菜疙瘩可以充饥,然而在母亲看来是不能带到学校去的。一来容易坏,二来怕我丢人,因此每到周末,母亲便慌乱起来,为我背的馍发愁。母亲拿着升子,挨家挨户地借,然后和着麸子蒸成馒头。麸子是最容易借到的,因为大家是用来喂猪的。有时,她借了一圈啥也没借到,坐在巷道上号啕大哭……村人都劝母亲,别让我上学了,母亲不愿放弃。
我知道家里的艰难,于是,暑假时与学军、建强一起去工地干活儿。那时候,正在修西延铁路,洛河川炮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工地需要临时工,一天一块钱,我们算了一下:一个暑假能挣三十多元,顶家里一年的收入了!据说,那一段工程是包给工头的。上工后,我发现工头对工人很苛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到天黑得看不见人才收工。一天下来累得人快要散架,然而一想到那么高的收入,再苦再累都觉得值了。想着这三十元除了学费,还有二十元可以给父母每人买一件衣服。
我们干得热火朝天,信心百倍,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谁知一个月后一分钱没拿到,还被包工头带了一群人打得抱头鼠窜,落荒而逃——理由是:几个学生娃一天干的活儿,还不够饭钱!
开学了,我们仨继续着以往的日子,个个没精打采。回家背馍,走的还是那条山路,我们相商:每周回去一个人背馍。
那年的第一场雪,下得特别大,山野里一片银白,该我背馍了。
离开县城已近黄昏,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线回家,这条小路小时候跟父亲走过,虽有些远,但上了原都是庄子,比較安全。进入山谷后,天已完全黑尽,平日熟悉的小路这时已杳无踪迹,看不出一点儿迹象。风卷着雪花在树梢上凌厉地嘶吼着。我徘徊了几个小时后,发现自己仍没走出这片谷地。夜静得怵人,只有自己走路时踩出的声音。风掬着浮雪灌进脖子,我打了个寒战,鼓足勇气继续往前走。
半夜时分,雪似乎小了点儿,风却并没有停下来,带着哨音在丛林里嘶吼。我终于发现自己迷路了!如果走出这条山谷,前面就是小塬子了,翻过一个崾崄便到镇上,这样自己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摸回去的。可今天这条山谷,硬是让我白白耗费了几个时辰。
突然觉得很累。中午吃的那个馒头,这会儿早已不在胃里了,那碗热乎乎的开水,这会儿也凉了。我想休息一会儿,于是,靠在一棵桦树旁,迷迷糊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寒风袭来,卷着雪花把我弄醒了。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快被雪埋住了。我靠着树干用了用劲,努力想站起来,但腿和脚好像不听指挥,并未做出反应。用手去摸,好像棉裤、鞋袜和腿脚都冻在一起了,但令人奇怪的是并未感觉到疼,许是已经麻木了。
雪好像又停止了,风似乎也小了起来,打在脸上一点儿也不疼,甚至还暖洋洋的。我抬起头,看见母亲坐在炕上正缝制棉袄。我的衣服经常是补了又补,很难看清原来的颜色了,但母亲仍能在冬天时给里面充上套子(旧棉花),夏天时又改成单衣。记得刚到县一中,我的一篇作文轰动全校,各个班级喜欢文学的同学蜂拥而至,邀请我去合影。学军脱下自己的外套让我穿上。一起合影的同学后来都成了好朋友,那张黑白照片至今仍保留着,记录着一段青涩的岁月。
我不记得那天晚上是怎么回去的,父亲说,邻村人早起放羊,发现奄奄一息的我。村人说,幸亏母亲给我做的棉袄、棉裤特别厚,加之又穿着棉鞋,戴着棉帽,要不早就冻死了!
我没有死,并且坚持到了高考。预选后,十三个班级的同学剩下六个,学军和芳芳都没预选上,早早回去了。
高考要交5元钱报名费,家里拿不出来,我去文化馆找人借,谁知高考的第二天,人家便来要钱了,怕我考完试回去找不着。记得那一节是地理,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平时都是高分。进考场后,我想的都是怎样给人家还钱,瞅着试卷脑子一片空白,结果可想而知。建强比我更惨,高考正值农村夏收,建强刚考完一门课,父亲赶来,连打带骂地将他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