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茶之俗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hu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民谚,道出了茶与百姓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的集中体现就是丰富的茶俗文化。福建是茶乡,福建人离不开茶,客一进门即泡茶。从福建茶文化的发源地闽北民间开始,内容丰富的八闽茶俗散落在闽江流域的各个地方,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福建茶俗风情图。
  
  东平茶灯戏
  
  东平镇凤头村的白茶园,如一个巨大的田螺静卧在村旁,碧绿茶畦螺纹般旋向天际。时值春茶采摘时节,背篓戴笠的采茶姑娘疏疏朗朗点缀其间,为山顶正在上演的茶灯戏布上了活幻的道具。两株绿竹搭拱,一条横幅中跨,高天远山为幕,茶畦间空作台,几声锣鼓,七八个浓装艳抹的村人提着茶灯从茶丛中袅袅娜娜而出,在暂时赶到的观众面前亮个相,鼓乐休止,只余一缕笛音从远处飘来,丝丝钻进观众的耳里,掏得人将醉将醒。突然,鼓点密集,万马奔腾,踏得人汹涌澎湃之际,一记锣响,鼓歇舞起,歌亦起,茶灯戏就在这茶丛中飘来荡去,戏中有故事,歌中有悲欢,俗中藏雅,雅中蕴俗,彩灯随人走,歌舞随乐扬。
  女唱:“三月采茶是清明,昭君娘娘去和番……”
  男和:“四月采茶杨柳长,似下三关杨六郎……”
  韵律出自茶农之口,质朴自然,如未曾发酵的政和白茶般清甜纯爽。据老艺人说,采茶戏源于江西赣南的九龙山。明末清初,九龙山流行茶歌、灯舞和花鼓,茶农们每逢迎神赛会或欢庆丰收,载歌载舞,通宵达旦。以后,在茶歌、灯舞和花鼓的基础上,吸收东河腔和徽剧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一种小戏。初期戏曲内容多表现民间生活,一般只有三五个角色。清末以后采茶戏发展迅速,戏班遍布各地。东平茶灯戏班也是那时成立的。“文革”中曾被扫入历史垃圾堆,改革开放后又重新拾起。一年一度的茶灯戏,是春茶开采的第一天由茶农自导自唱的祭茶仪式。在政和民间传承下来的与茶事有关的还有杨源乡的“新娘茶”和二五区的“醒眠茶”,加上东平镇的“茶灯戏”,可谓三足鼎立。
  
  茶亭文化
  
  客家有一描绘他们居住地区自然环境的谚语云:“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道亭”。这里所说的“道亭”就是“茶亭”,亦称为“凉亭”或“路亭”。茶亭是行人歇脚、饮茶、遮阳、避雨的亭子,其功能决定了它的建筑风格:粗犷而质朴。尽管客家“茶亭”简单质朴,没有什么观赏价值,然而,它非常实用,为民众带来福祉。
  客家茶亭一般建在通衢大道上,有一些建在少有人烟的岗岭上或建于严峻的峰巅上,通常5~10里设置一亭。在闽西客家居住地的茶亭多到无法统计,仅民国时期的《武平县志》卷11《交通志·路亭》记载,武平境内有64座。实际路边由客家人自己搭建的“小茶亭”更是不计其数。真是“一重山背一丛人,条条山路有茶亭”。
  客家的茶亭必然有茶让赶路人解渴,供茶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至八月十五,约4个月。供应茶水的情况有两种:一是无人看亭的,在亭内的石凳上放一用杉木做的圆形木桶,每桶可容一担茶水,由附近的村舍的农民在家中煎好茶水,然后挑到亭里,倒入茶桶内。另一类是为有钱人设的,即用沸水泡茶供应,故需收费,并且备有糕饼糖果和时令水果、香烟等,但不以赚钱为宗旨。
  
  廊桥茶文化
  
  福建多山,峡谷、河流和溪涧不可胜数,所以桥梁特别多。福建人自古就凿石伐木建桥,由于福建沿海的山区,下雨天多,山雨说来就来,聪明的福建人就在原有修建桥梁的基础上,设计修建起一些附属物,成为另一种桥梁风情——廊桥。福建人非常形象地称它为“风雨桥”。廊桥实用又美观,成为福建山区尤其是在客家人居住地区的旅游景点,而在这古老的廊桥中蕴藏着许多福建人民特有的廊桥茶文化。廊桥大木桶茶文化
  由于凡建有廊桥的地方,总是每天有较多人来往的地方。所以在一些地方的廊桥上无偿供应茶水。这可以松溪“烧茶桥”为代表。
  在闽北松溪有一座廊桥,茶水常年不断,供田间劳动生产的农民和路过的行人解渴,所以当地农民又把这一厝桥称为“烧茶桥”。在松溪烧茶桥附近有下蓬、潘源和溪边3个自然村,约240多户人家。他们主动轮流到这里烧茶。每天轮流一户,周而复始。轮到烧茶的农户,主动轮流到这里烧茶。先挑水洗刷烧开水的铁锅、装茶水的木桶和喝茶用的竹勺,再挑满一大锅水,生火烧柴;待水滚后。再把茶叶平分在旁边的两个大木桶中,并冲泡上滚水。两桶茶水烧好也已到中午了,上桥喝茶的人们也陆陆续续地到来,他们边歇脚边喝茶边谈论着家事、国事、天下事,在酽酽茶香里品味着他们的人生。
  去过“烧茶桥”的人都知道,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农忙时节,“烧茶桥”的茶水都是不间断的,并且是免费供应的。据当地老人介绍,松溪“烧茶桥”已有200~300年的历史了。
  
  廊桥大瓷茶壶文化
  
  位于福建山区的多彩多姿的廊桥,有一些廊桥中的房屋住有人家,他们通常就在廊桥上来一间小店铺,门前摆一张八仙桌,供应大众化的茶水和茶配。
  通常在廊桥上供应的茶水是用中等茶叶放在圆筒形的大瓷壶中泡成的。大瓷壶一般高20厘米,直径12厘米,白色,画有吉祥的人物花鸟或山水虫鱼等。冲泡后放置在用稻草或棉絮制成的保温桶(茶寿)中,再盖上保温盖。买茶喝的人随要随有,店主即用饭碗或大瓷杯倒茶送上。
  尽管茶水的品质属于中等,算不了品茶,但可以解渴。过往的商人和农民均疲劳加口渴,所以总是喝得津津有味。有时还会要一两种诸如炒花生、炒大豆之类的大众化茶配。喝茶的人在这个时候歇脚聊天,谈谈家长里短,琢磨着自个儿的日子。
  
  廊桥祭祀茶神文化
  
  福建多数廊桥的显著位子大多设有神龛,祭祀观音、临水夫人、真武大帝、门神、财神或茶神。在福安通往寿宁的古道上有一座廊桥叫做“真武廊桥”值得一谈。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福安社口镇坦洋村茶农胡成德培育出一种茶树称为“坦洋菜茶”,一年可以从“清明”直到“白露”,采茶3次。这么好的茶一传十,十传百,以坦洋为中心的十里八乡茶农迅速地都种起来。茶农出门销售茶叶,然后换回白银经过廊桥回到家里,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乌换白”的典故。
  廊桥建成以后常常毁于山洪或火灾,屡建屡毁,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武举人施光凌再建时,请来了真武大帝坐镇,从此再不遭受水火劫难了。人们把真武大帝奉为百姓和茶叶的保护神,不但把廊桥称为“真武桥”,而且每逢茶市开市,或农历三月三、五月五,茶农们早早地就从四面八方会集到“真武桥”进行礼拜祭祀,祈求廊桥平安,祷告茶乡兴旺。
  
  畲族的祭葬茶俗
  
  福建有一个少数民族称为畲族,畲族历史悠久,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服饰、婚嫁、祭祀、节庆、茶饮等生活习俗。畲乡以茶叶为特产,极重茶饮,以茶会友,蔚成茶俗。
  畲族的送终、祭祀茶文化非常丰富,以茶送终的习俗也很普遍。畲族同胞把茶视为至神至圣的东西。几乎人一生的生、老、病、死无不涉及到茶。畲族老人病逝,经过沐浴、更衣、停尸于后厅,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时,一般逝者右手要拿一条茶的枝条,以供它归阴府时开路用。传说茶枝是“神农的化身”。据传,茶枝一拂,就能驱散妖魔,把黑暗变成光明,让逝者能迅速通过阴府归途,从而达到早日“转生”的目的。生活在茶区的畲族同胞,逝者出殡之日,送殡的妇人返回时,还必须折一茶枝带回,以示吉祥、长青。
  亲属为逝者做坟墓时,通常还把茶叶与铜钱、大米、小麦、稻秆、灯蕊“七宝”埋到墓基底下,以寓意地能生财。风水先生当棺木进入墓穴时,还会将茶叶、大麦、大豆、谷子、芝麻等“五谷”以及竹钉、钱币等撒在红地毡上,让亡人家属捡起,收集在袋内,挂于楼仓长期保存,以求日后添丁发财,五谷丰登。
  以上这些古老的有关茶的习俗,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反映了“重茶如神”,并借茶寄托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与祈祷,也说明了茶的功用已深入到畲族同胞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他文献
红茶,盘踞西方主流品饮文化300年不衰,与星巴克还有大大小小的咖啡屋一起,成为西方国度除咖啡以外最举足轻重的饮料,中西两种文化相容并立。可就是这样一种源于中国且创造过辉煌历史的茶叶,我们想寻觅它时,看到更多的却都是穿着“立顿”的外衣。  但今年国内的红茶市场却异常火热,在云南,普洱茶热过之后,传统的滇红又重返人们的视线;在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也开始慢慢被茶客们所熟知,特别是以“金骏眉”为代表
期刊
六安瓜片又叫“齐山云雾”,由单叶组成,不合芽头和茶梗。它的外形直顺完整,叶边背卷平摊,如颗颗瓜子,特点是色、香、味、形都在这一片瓜子形的叶子上。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关六安瓜片的佳话不胜枚举。明清时期,江浙沪一带的达官贵人都以得到极品的六安瓜片为幸事。《两山墨谈》记载:“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于朝士之故旧者……见频岁春冻,茶产不能广,而中贵镇守者,私微倍于宫贡,有司督责,头芽一斤
期刊
有人说,快乐是可以相互传染的,其实富裕也可以。富裕的规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以富带富,让整个地区的人渐渐都富起来。有先见之明的人靠种茶制茶卖茶闯出了一条富裕之路,他们播种茶园,建立工厂,雇用工人,解决当地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跟着学种茶制茶的人攒了钱,也走上了那条富裕之路。  在茶区,让人富起来的是茶叶,而传播“富裕”种子的也是茶叶。    “茶企业应该反哺茶农”    一大早,余有文像往常一样来
期刊
一座茶村,万顷茶园与数万茶农的命运,紧紧相连;  一片片薄如蝉翼的茶叶与百万农民的致富梦,息息相关。  茶系民生,开门七件事茶在其中,土生土长在茶乡里的人更是离不了茶,他们种茶卖茶,用茶换来了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  在福建,茶叶是分布最广的传统经济作物,全省除偏远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茶叶,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福建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打产品,茶叶主产区人均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30%,其中
期刊
《神农百草经》记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之德,在清和。中国茶,自来包含了崇尚自然朴素、崇尚妙真善美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哲理。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不朽巨著《本草纲目》中,收录了有关茶的药方计17个,涉及内、外、儿、妇各科。民间偏方中利用茶作为药用者更不胜枚举。茶道对人类生命的呵护,生生不息;人类对茶道的顶礼,也就代代相传。    益智和健康的饮品    茶是天然
期刊
隐约还记得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那句经典台词:“21世纪缺什么?人才!”的确,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点小智慧也许就能带来财富上的惊喜。  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茶,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劳作,但是富裕的程度却不一样,有人种茶的收入差不多过个小康生活,而有的人在茶叶的买卖上年收入过百万。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茶叶,挖出的“金块”却大小不一,这就看不同人的那点“小智慧”了。    从乡巴佬到“庄园主”    沿
期刊
10月28日,大田高山茶文化节暨福州推介会在福州盛大举行,活动上,清香的高山茶吸引了众多茶商、茶客,赢得榕城广大市民的好评。近六七年来,发展茶业的人越来越多,国家质检总局已把大田列入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也列入全省茶业新区开发科研基地。大田,这个新兴的产茶县在短时间内的成绩叫人赞叹,也不禁令人想领略一番这高山飘香的“仙顶”茶。    台商注资,专家规划    山清水秀的大田县屏山乡,正合
期刊
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旅游节于2008年11月16日至18日在福建省武夷山举行。本届茶博会旨在进一步打响闽茶品牌,建设茶业强省,促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同时充分发挥武夷山旅游龙头作用,深化武夷山一阿里山两山对接,促进我省茶产业和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茶博会围绕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设“两个先行区”的战略部署,体现福建“茶之乡,美;茶之祖,亲;茶之道,深;茶之缘,广;茶之韵
期刊
福建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工作讲话中称:茶连社会。这句话充分概括了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茶文化之“和”,即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静、和俭、和美、和爱、和气、中和、和谐、宽和、和顺、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调和、顺利)、和光(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和哀(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乐(和睦安乐、协和乐音)、和缓、和谨、和煦、和霁、和售(公开买卖)、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相成而为和)、和戎(古代谓汉族
期刊
茶连社会,茶系和谐。中国茶文化扎根华夏五千年文明,是在中庸、和谐的环境中浇灌出来的。  社会的和谐涉及中国茶道文化的诸多层面。茶连社会,共饮一壶茶,让人们心安勿躁,化戾气为和气,以茶为友,其乐融融,有助于提高社会品质,提升人生境界。  茶连社会,茶系和谐。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字更能突出“中国茶道”的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了。 “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蕴含人与自然的和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