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wf03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旅游节于2008年11月16日至18日在福建省武夷山举行。本届茶博会旨在进一步打响闽茶品牌,建设茶业强省,促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交流,同时充分发挥武夷山旅游龙头作用,深化武夷山一阿里山两山对接,促进我省茶产业和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茶博会围绕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设“两个先行区”的战略部署,体现福建“茶之乡,美;茶之祖,亲;茶之道,深;茶之缘,广;茶之韵,浓;茶之链,长;茶之用,多”,按照“茶系民生,茶是产业,茶有文化,茶连社会”的要求,挖掘闽台两地深远的茶文化渊源和福建茶文化底蕴,通过茶产品的展览展销和旅游活动的有机整合,以及高层次的国际性论坛和旅游文化街等系列活动,推动海峡两岸及全国各产茶区的茶业交流、贸易与合作,提升闽茶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全省及海峡两岸旅游合作与交流,促进茶产业、茶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打造“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经贸和旅游盛会。
  
  凸显四大特色
  
  一是指导思想上有特色。武夷山市把筹办本届茶博会作为贯彻省委、省政府“两个先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落实“四个专题”调研部署的具体行动,力争办出成效、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进一步打响闽茶品牌,推动茶业强省建设;同时以此为契机,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促进武夷山市茶产业和旅游经济发展上新水平。
  二是目标要求上有特色。武夷山市力求把本届茶博会办成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盛会。一方面,通过创新思路,持续运作,借助国内专业会展最成功的经验,增强展会实效,使之真正成为全国一流的茶博会;另一方面,通过展示武夷山独特的山水人文景观、深远的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积淀,扩大对外宣传,更多地邀请国际茶界参与,使之在国际上更富有影响。
  三是办会形式上有特色。主要是突显“三化”:一是特色化,把茶业博览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茶旅互动;二是市场化,突出茶业展览和展销,委托专业会展公司协助策划,打造国内一流的茶业信息交流和产品交易平台;三是国际化,立足全省、全国及海峡两岸茶业展览展销,放眼国际化茶产业发展的交流与合作;四是活动安排上有特色。主要突出“两大亮点”,一是展示了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二是同期举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经济年会。
  
  展现武夷风情
  
  本次茶博会的开幕式借助武夷山优美独特的自然山水实景和浓厚的茶文化积淀,形式创新,隆重热烈,体现武夷山地域和文化特色。
  茶博园占地123亩,由节庆广场和地下场馆、茶博馆、游人中心、演艺看台等部分构成,茶博园为武夷山游客增加了一个游览景点。武夷山滨江景观大道度假区段道路在茶博会期间全线贯通,设计有步行观光道、电瓶车游览观光车道、绿化景观道和各类景观造型等,是全面提升度假区旅游度假品质的一条沿溪景观大道。此外,“第二届中国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在武夷山同期举行。禅茶文化节以“缘结武夷,茶和天下”为主题,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论道,通过茶为国饮的普及性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提升茶产业的文化品味。来自日、韩、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海峡两岸的佛学界、文化界、茶学界、企业界精英会聚武夷品茶论道。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本届茶博会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台湾省农会、台湾茶协会、台湾制茶工业同业公会等联合主办,展会上设台湾展位,积极邀请海峡两岸各茶叶产区的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参加,旨在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和旅游业的交流、贸易与合作。
  展会期间,围绕开发“台湾-金门-厦门-武夷山-大金湖”海峡之旅新产品和“山盟海誓、土楼见证”福建之旅新产品,开展闽台旅游合作研讨茶话会等旅游节系列活动。组织海峡两岸旅游界、航空界专家、学者进行研讨,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签定旅游合作协议,打造具有海峡旅游特色亮点的“海峡民俗文化风情街”。
  茶业国际高峰论坛全方位展示海峡两岸深远的茶文化渊源,纵观全球茶叶经济发展新形势,研讨“中国茶”的现代营销模式,促进茶叶国际交流、提升闽茶国际影响力。
  此外,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召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第四届经济年会,全国各地约400名代表参加经济年会。
  
  展会活动丰富多彩
  
  本次茶博会,展览展销以茶叶为主,兼顾茶饮料、茶保健品等茶产品,以及茶具、茶叶加工机械、生产加工新技术、传统制茶工艺等,同时举办书画展、摄影展、壶艺展等茶文化活动,举行福建茶业投资项目暨茶叶订货合同签约仪式。展馆夜间向游客开放,安排万人品茗、茶艺和茶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活动。
  本届茶博会共设标准展位600个,其中:福建省300个展位(其中南平100个,泉州60个,宁德30个,福州、厦门、漳州、三明、龙岩各20个,莆田10个),由各设区市政府负责组展;加大省外参展数量,共设300个展位,其中国内主要产茶省展位1 30个,台湾50个展位,茶文化摄影书画展40个展位,精品茶壶展40个展位,茶家具及茶机械展40个展位。
  此次展会采取市场化运作,特别邀请专业会展公司协助策划、组织茶叶专业展览、展销,期间举办茶艺表演和品茗购物等系列配套活动,把茶博会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平台,形成茶叶产销衔接及茶产品和信息交流汇集中心,迎来了千人专业经销商和万人海内外旅游者前来参观游览。
其他文献
与百岁老人赏极品闽茶  田雨农 方瑞祥    随着拍卖师一阵阵掷地有声的落槌,一场关于茶叶的拍卖活动在福建茶人们的热情中达到了高潮。这是5月31日上午,发生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中西文化长廊”内的一幕,参与拍卖的都是在第五届“闽茶杯”2008春茶评比中获得金奖的福建茶叶。最后,闽红三大工夫之一的金奖“坦洋工夫”以每100克3万元成为了当日拍卖的最高价。  由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举办的“闽茶杯
期刊
口述:余悦 整理:陈莹  这期百家讲茶的主人公是余悦。余悦是何许人呢?他是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昌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他不遵从于书本,他对中国茶文化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也敢于推翻书本中记载的言论,他说: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就算耗尽毕生,也不能读透。”  此次他专门为宁红开了一场讲座,很多茶友也是慕名前来。在我赶到元泰红茶屋的时候,讲座刚好开始
期刊
“村民苏福山照顾着几亩茶园,由于几年来茶叶价格上涨,他计划新开一片茶园。”  在茶村,茶农的生活都围绕着茶,从茶园的开垦到卖茶赚了钱给家里置办几样大件,无论大事、小事、细碎的、繁琐的……常常是几代人这样沿袭反复着。  这样反复着照顾着自家的茶园,对茶农来说是件挺幸福的事,因为从手头紧巴着到生活宽裕,从平房到三五层的小洋楼,还有家里几大件的更新换代,这些改变都归功于茶。茶农的“黄金周”  时值金秋,
期刊
红茶,盘踞西方主流品饮文化300年不衰,与星巴克还有大大小小的咖啡屋一起,成为西方国度除咖啡以外最举足轻重的饮料,中西两种文化相容并立。可就是这样一种源于中国且创造过辉煌历史的茶叶,我们想寻觅它时,看到更多的却都是穿着“立顿”的外衣。  但今年国内的红茶市场却异常火热,在云南,普洱茶热过之后,传统的滇红又重返人们的视线;在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也开始慢慢被茶客们所熟知,特别是以“金骏眉”为代表
期刊
六安瓜片又叫“齐山云雾”,由单叶组成,不合芽头和茶梗。它的外形直顺完整,叶边背卷平摊,如颗颗瓜子,特点是色、香、味、形都在这一片瓜子形的叶子上。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关六安瓜片的佳话不胜枚举。明清时期,江浙沪一带的达官贵人都以得到极品的六安瓜片为幸事。《两山墨谈》记载:“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于朝士之故旧者……见频岁春冻,茶产不能广,而中贵镇守者,私微倍于宫贡,有司督责,头芽一斤
期刊
有人说,快乐是可以相互传染的,其实富裕也可以。富裕的规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以富带富,让整个地区的人渐渐都富起来。有先见之明的人靠种茶制茶卖茶闯出了一条富裕之路,他们播种茶园,建立工厂,雇用工人,解决当地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跟着学种茶制茶的人攒了钱,也走上了那条富裕之路。  在茶区,让人富起来的是茶叶,而传播“富裕”种子的也是茶叶。    “茶企业应该反哺茶农”    一大早,余有文像往常一样来
期刊
一座茶村,万顷茶园与数万茶农的命运,紧紧相连;  一片片薄如蝉翼的茶叶与百万农民的致富梦,息息相关。  茶系民生,开门七件事茶在其中,土生土长在茶乡里的人更是离不了茶,他们种茶卖茶,用茶换来了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  在福建,茶叶是分布最广的传统经济作物,全省除偏远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茶叶,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福建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打产品,茶叶主产区人均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30%,其中
期刊
《神农百草经》记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之德,在清和。中国茶,自来包含了崇尚自然朴素、崇尚妙真善美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哲理。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不朽巨著《本草纲目》中,收录了有关茶的药方计17个,涉及内、外、儿、妇各科。民间偏方中利用茶作为药用者更不胜枚举。茶道对人类生命的呵护,生生不息;人类对茶道的顶礼,也就代代相传。    益智和健康的饮品    茶是天然
期刊
隐约还记得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那句经典台词:“21世纪缺什么?人才!”的确,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点小智慧也许就能带来财富上的惊喜。  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茶,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劳作,但是富裕的程度却不一样,有人种茶的收入差不多过个小康生活,而有的人在茶叶的买卖上年收入过百万。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茶叶,挖出的“金块”却大小不一,这就看不同人的那点“小智慧”了。    从乡巴佬到“庄园主”    沿
期刊
10月28日,大田高山茶文化节暨福州推介会在福州盛大举行,活动上,清香的高山茶吸引了众多茶商、茶客,赢得榕城广大市民的好评。近六七年来,发展茶业的人越来越多,国家质检总局已把大田列入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也列入全省茶业新区开发科研基地。大田,这个新兴的产茶县在短时间内的成绩叫人赞叹,也不禁令人想领略一番这高山飘香的“仙顶”茶。    台商注资,专家规划    山清水秀的大田县屏山乡,正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