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上海滑稽的真实面貌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稽戏来源于哪里?滑稽戏与独角戏是如何形成发展的?上海滑稽戏的基本语言、特色是什么?……多年来,因为缺乏理论研究,上海滑稽的面貌一直模糊不清,即便是从业者对滑稽的“祖宗”都不甚了解。让人欣慰的是,如今种种疑惑可在《海上滑稽春秋》丛书中寻到答案。2012年8月面世的《海上滑稽春秋》丛书由上海滑稽剧团、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联合编制,共分为4部,分别是《远去的上海市声》《上海滑稽前世今生》《上海滑稽三大家》以及《上海滑稽与上海闲话》。这是一批上海滑稽的研究者近10年来对上海滑稽发展历史研究的一个小结。日前,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市剧协、上海市曲协共同主办的“上海的声音”——《海上滑稽春秋》丛书研讨会在市文联举行,会上,专家们对于丛书的出版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在如何加强上海滑稽理论研究,如何继续开掘上海滑稽的文化内涵,如何振兴上海滑稽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海上滑稽春秋》丛书:说清滑稽的“老祖宗”
  凌梅芳(上海滑稽剧团团长):上海滑稽也统称为滑稽戏和独角戏,无论是从它的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是从几代人共同努力创造的上千个剧目和曲目而论,都蕴涵着很多海派文化的内涵。上海滑稽诞生于清末明初的上海,滑稽戏与话剧、通俗话剧,是新剧一母所生的三个兄弟。上海滑稽不仅是保留和传承上海方言的平台,而且宛如民俗博物馆一样,艺术地记录了许许多多已经逝去的老上海风情和已经失传的老上海民俗。但是长期以来对上海滑稽的历史,对它所关联的上海民俗风情缺少记录和理论关注,缺乏系统的历史和研究。关于上海滑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之前有些众说纷纭,追寻来源几乎都是由老艺人传说而来,20多年前国家政府组织力量编写的有关书里涉及上海滑稽历史的内容也缺少无可辩驳的史料依托,因此上海滑稽对自己父母祖宗一直不是很清楚,有些哗众取宠的编造和戏说滑稽历史更使得上海滑稽的历史面貌被搅乱,被张冠李戴。所以几年前为了厘清上海滑稽戏和独角戏的真实面貌,我们决定从探索上海滑稽的源头做起,从挖掘、追寻上海滑稽的发展踪迹着手,扎扎实实地调查可以寻找到的历史史料,我们以上海滑稽发展的历史,滑稽泰斗的经历和现有的传统节目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发现研究与其相关的各种艺术和人文景象,开掘具有老上海风情的文化内涵,为传承上海滑稽,为弘扬上海优秀的民俗做出积极的努力。
  钱程(上海曲协副主席、上海滑稽剧团副团长):滑稽的历史是很厚重的,虽然迄今为止只有100多年,但是我们从业人员对以前的一段历史不甚了解。因此我们也是边做边学,此书的出版也绝对不会是一个终点,我们会不断地积累经验,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完善。另外本书出版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使我对之前的一些滑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例如在《远去的上海市声》中让我们看到了现在消失了的小贩叫卖声。我记得在10多年前笑嘻嘻老师健在时,上海电影制片厂专门邀请他去录音,用作一些老上海故事的背景声,如果这些声音,我们再不记录、保存的话,那真的将会永远消逝。如果到了那一步的确是很可惜,因此作为一个从业者编写此书我觉得很有意义。
  童双春(滑稽表演艺术家):《海上滑稽丛书》是我近半个世纪从事滑稽事业以来所见过最传统、最完整、最全面、最详实的资料丛书,它既是一部理论研究书,又是一部学术探讨书,更是一部史料参考依据丛书。该书语言通俗易懂,有理有据,说服力强,欣赏面广,填补了滑稽历史及理论上的空白,填补了学术上的不足及知识上的不完整,对丰富滑稽宝库,传承及发展滑稽戏和独角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冯忠文(上海滑稽剧团前团长):这套丛书的确对滑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奠定了滑稽戏的理论体系基础,发掘了滑稽戏发展的严格历史,滑稽戏的不同门类、风格、流派、特色、要素,特别是滑稽戏的基本语言标准,更为关键的是推动了海派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套丛书的理论阐述不同于其他的一些剧种,我认为有三点:一、从理论上分门别类地阐述了上海滑稽戏、独角戏的各自特色及表现方法,自成一体,这一点在其他剧种中是较为罕见的;二、它对上海滑稽戏的基本语言即方言做了界定,对上海方言的语音、词汇以及运用上的特点习性全都做了详细的阐述;三、本套书除了对滑稽戏中的叫卖声、童谣做了详细阐述外,还谱了曲。我个人认为,剧种的理论研究不仅要锁定过去的经验与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要能指导剧种今后的发展。
  王汝刚(上海曲协主席):《海上滑稽丛书》的出版对上海滑稽界、上海曲艺界及对研究上海文化的学者而言是一种福音。这套书正规系统地对上海滑稽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在理论方面。滑稽戏作为海派艺术,自解放至今关于滑稽历史、表演记录方面的书籍寥寥无几。在这方面,外地比上海做得好,特别是苏州曾经在解放初期就邀请了一批青年艺术家对他们在旧社会学艺的经历作了重要记录,文革后又邀请一批健在的老艺人,将他们的历史记录下来。杭州在这方面也是如此。而上海很多从艺人员很难说清自己的“老祖宗”是谁的问题。既然连自己的祖宗都不清楚,又何谈为曲艺光宗耀祖呢?所以说《海上滑稽丛书》的出版是一个光宗耀祖的机会,让我们知道滑稽的前世今生及拥有的辉煌的过去。
  吴宗锡(曲艺评论家,评弹理论家):首先从滑稽角度来说,太需要这么一套理论书籍了。记得前些日子碰到一个人,他对我说,滑稽也需要理论吗?我告诉他,滑稽也有理论的,而且还很丰富、很高深。现在滑稽有戏有曲艺,如果放在国外可能就是闹剧、戏剧了。黄佐临等先生也十分重视滑稽,就说明滑稽里必定有其值得推敲学术之处。我们中国的曲艺有很悠久的历史,而上海滑稽的发展又是结合民族的笑的艺术,有了很深的发展。可能过去卖梨膏糖比较低微,但我认为这不过是形式,而且我以为形式没有高低,内容有高雅与低俗的区分。滑稽是我们海派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应该说它是有理论的,且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要研究滑稽为何受群众喜欢,为何逗笑,如何逗笑,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问题都研究透彻了,以这些经验指导今后的创作,滑稽的未来一定是一片光明的。如果滑稽理论能写一些与其他逗笑艺术(比如相声、TALKSHOW等)之间的差异,那更能体现滑稽在海派文化的地位。   沈鸿鑫(戏剧评论家、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这四本书资料特别详实,内容丰富,另外这部书在理论上也有其重要的地位,《海上滑稽丛书》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又一次重要推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滑稽戏,目前它还生存在现在的舞台上,我们除了研究它的历史外,还须进一步研究它的艺术发展规律,把这些内容研究透了,对于今后如何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反观此套书,我认为它的资料性强于它的理论性,当然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它的艺术规律、几个阶段的特征以及与人民生活与文化间的关系。我相信今天这套书的出版是个很好的开始,希望以后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滑稽戏出身并不低微,来自“大户人家”
  童双春:通过丛书我感到上海滑稽戏:出身好,不低微,有成绩,有贡献。过去总觉得滑稽戏是马路上做小买卖用的语言,但现在看来其实也是出身大户人家,说起话来也是可以呱呱响的,滑稽和通俗话剧及话剧其实最早都是同宗的,而且滑稽戏还是比较受观众欢迎的一个剧种。在过去唱滑稽的都是留学生,都是知识分子,因此从滑稽的前世看到今生,今生的滑稽应该要做出应有的贡献,新戏层出不穷。我记得以前不少戏如《三毛学生意》都获得过嘉奖,八十年代还办过滑稽戏戏剧周,回望过去,滑稽也有过辉煌历史。在新形势下如何使滑稽再创辉煌呢?我认为是值得每个滑稽从业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周锡山(文艺评论家、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民国时代的前市长吴国桢,他是英美留学生,是专家型、学者型官员,他能那么重视滑稽戏,说明在民国时期上海许多高层次的人就对滑稽戏有了正确的评价,只是他们没有发表文章,而是媒体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新一代的学者就要与时俱进,重视滑稽戏,不要把滑稽戏看作低俗、庸俗的文艺。法国莫里哀的《伪君子》是很通俗的文艺,但是他却是古典主义三大家,所以就西方来说,对于莫里哀等“滑稽戏”方面的人才的评价都是很高的。
  王汝刚:我还记得我们很多老艺人例如双字辈的一些老师很早前就出国演出过,2006年《72家房客》也受到文化部邀请赴日本演出,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很多资料需要我们去研究,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志能够关注我们的滑稽戏,同时还希望能对近代的滑稽艺术大师进行研究。我记得上海人民滑稽剧团成立之初,黄佐临、谢晋对滑稽戏相当关注,而且他们有独到的眼光。譬如在1960—1966年间,袁一灵先生为何能得到黄佐临先生的青睐,在那么多的戏中独挑大梁,在这方面我认为就是大师的独到眼光。
  上海滑稽,保卫上海话的使命
  吴宗锡:我看了其中一部分叫“上海闲话”,我很感兴趣,上海闲话是上海滑稽的主要表达工具,可以说滑稽是笑的艺术与语言艺术的结合。我们很多的笑是由语言构成的,并不一定需要很多内容,例如很多前辈像王无能等创作的一些节目都是依靠语言来逗笑的。现在电视包括电台都在做一些上海话的推广节目,我认为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目前上海话的一些学者在研究方面走了歪路,建议在曲协组织一些老年滑稽演员研究上海话。要研究上海闲话,首先要研究其片段,因为上海是个移民城市,他的语言是由不同方言的结合、演变而来的,我曾听别人说起,在上海开埠初期,苏州话是在上海的主要表达方式,我们现在研究上海话必须探究其起源。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说得不标准,因此我们滑稽戏应该起这么一个传承保护的示范作用。尤其是要把上海话中的精华部分好好保留下去。为何一些市民的上海话不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些老话或者其他方言对上海话的侵入。所以我认为我们滑稽有责任将流失的声音写清楚,语言是滑稽的一部分,因此要保卫上海话,滑稽界应该首先站出来,起更多的示范作用。
  徐维新(非遗保护中心专家、曲艺理论家):目前我们在上海话的传承与保护上存在着一些乱象,上海话保护得最好的正是上海滑稽,还不是沪剧。沪剧是偏向一些普通话的,而滑稽里,上海滑稽剧团做的是最好的。上海话首先要告诉别人它是如何来的。我们今天研究滑稽的历史以及滑稽文化的内涵,对于今后滑稽的发展及海派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现在滑稽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所以很多人去“抢”这个遗产,苏州、杭州、常州都在抢,但是从历史来说,唯有上海才能产生上海滑稽。我们在研究上海滑稽戏的历史及艺术特色方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周锡山:现在苏州要争发源地,上海似乎老大自居从没想过这个问题,而对方和我们准备百家争论,我觉得这也是推动艺术发展的一个好事情。而这套书为滑稽戏产生在上海提供了学术证据,书中说得很谨慎,说上海滑稽发源于上海。最好出一篇文章叫“滑稽戏出生在上海”,因为滑稽戏的基本语言是上海方言,其他方言只是一种艺术手段。当然也可以和苏州探讨,并不是说上海要争什么第一,只是我们需要建立这么一个学术的氛围。
  汪灏(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新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远去的上海市声》和《上海滑稽与上海闲话》这两本书,实际上说的是滑稽和这个城市文化的关系,这个剧种它所生存的必要的方言基础和文化基础这样的关系。这么多年来,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生态中,有一种普通话霸权,所以上海这座城市的戏剧保护生态,相对来说不及其他地区,比如说河南的豫剧,那里的年轻人现在的基本用语体系还是方言,所以剧种的保护就好些。广东香港为什么粤剧还是比较流行的,因为这个地方的方言保护比较好。现在上海本地方言正在退化。我觉得上海的本土文化,快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滑稽戏的传承与发展
  徐维新:现在有些人说滑稽戏不滑稽,我们应该从滑稽戏发展的历史中寻找原因,实际上滑稽的概念一直是涵盖幽默的意思的,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才把幽默单独拿了出来,恰恰现在我们的一些导向不把幽默当作滑稽,而是把一种直接刺激观众感官的内容当作滑稽,所以我们在研究的同时也应该把滑稽的导向研究清楚,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也在考虑现今的一些从业人员是否考虑过“姚周”及“双字辈”他们的演出到底是以幽默为主还是以刺激观众感官为主。我觉得是幽默的内容多,幽默是要让人思考的,富有文化的。恰恰我们现在对具有幽默和文化内涵的东西感到不滑稽了,而这些的缺失往往是滑稽界需要大力提倡的。过去的滑稽主要分两种,一种类似“姚周”的电台滑稽,一种是“公司滑稽”,所谓的“公司滑稽”就是游乐场滑稽,很低俗、粗俗甚至有一些淫秽的内容,记得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对喜剧进行了改造,还是很有成效的,使得“公司滑稽”逐渐消失,可是现在有些老年人看了当前的一些滑稽会说“公司滑稽”又回来了,这是令人吃惊的一个现象。另外我觉得滑稽是一个流动的民俗博物馆,很多消逝的东西可以从滑稽戏中找寻。   周艺凯(编剧、原青艺滑稽剧团副团长):滑稽难提高,其中一个原因即收视率害了滑稽,要研究滑稽的传统必须先要了解老祖宗留下的那些财富。他们流传下了大量的剧目,书中也提到一大批,以我为例,自1950年底起,我个人演过的戏就有200至300场,以前的滑稽剧场一天2场,每场4个小时且日夜场剧目不同,节目内容也丰富多样(包括大戏与小戏),另外5天换一套节目,一年下来将近有240台戏。为何一个剧种能传到现在,从滑稽戏来看,当初由文明戏发展演变而来,关键是要继承,然后再谈发展。要继承什么呢?我觉得就是老一辈的艺德以及他们通过自身不断实践所摸索出的一种规律:如何让滑稽戏体现真正的滑稽,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的。记得我们以前到北京演出,有一位文化部的部长曾对我们说“想不到那么严肃的一件事情竟然被你们演绎得如此滑稽,滑稽戏果然是滑稽戏,如果滑稽戏不滑稽那才是真的滑稽了。”现在我常常听到一些说法说这个滑稽是“老套子”了,然而我觉得“老套子”恰恰是我们应该传承下来的。在滑稽戏的传承方面应当去研究它的一些老套子,尤其是一些招笑技巧与艺术规律。对于套子我个人有四个字的体会,即“多、用、巧、笑”。“多”就是要多掌握和积累滑稽戏的套子;“用”就是要学会如何用滑稽戏的套子;“巧”就是要用得巧妙,并非所有的套子都可以运用,要用得无法察觉;“笑”就是检验套子是否用好的最为重要的标准。
  冯忠文:我记得当初工作时曾与黄佐临先生有过几次交谈,他就说过些看法:“一、滑稽戏的传统是个宝,但是要不断增加新的东西才能使它有更强的生命力;二、滑稽戏的包容性很强,它完全可以吸收其他剧种的精华来充实自己。”我认为在理论研究上,上海滑稽戏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研究:第一、包容性。艺术风格上的市场元素,表演内容上的流行元素,语言节奏上的自然元素,社会热点,特别是当前其他的戏剧样式,如果能够更好地把这几个元素结合起来,便更能够体现滑稽戏的坚定、鲜活、热门的个性。第二、综合性。当初我到滑稽剧团时,就碰到对“滑稽戏是否是综合性的艺术”持有比较大的争论,而且想把滑稽戏改为戏剧,有人建议上海滑稽剧团是否改为上海戏剧团。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呢?因为有人觉得上海滑稽戏只不过是套子加上唱腔。事实上通过实践来看并非如此。如今的滑稽戏少不了音乐、舞美,上海滑稽应该是门综合性的艺术。第三、滑稽戏演员的培养渠道应该多样性。记得当时有些看法,认为唱滑稽戏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脑袋瓜灵活,嘴皮子够溜就行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滑稽戏演员需要很多方面的能力,不仅是识别能力,还要有唱和表演能力。所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非常不易的。从培养渠道来说,像人民滑稽剧团原先的一种做法就相当好,即从社会上吸收一些有艺术才能的人,通过团里的培养使他们得到锻炼与实践,上海滑稽剧团后来也曾学习和借鉴过这种方法,其中前后吸收10余人。所以不仅是学馆、学校要进行人才培养,也可以由院团通过吸收社会上的优秀人才来进行培训,并适当融入师承的方法。因此培养的渠道与平台,理论上也应该有些说法与研究。
其他文献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心中最重要的女人“尹雪艳”,在其诞生47年后首度从小说中走出来,活色生香地站在了光鲜夺目的上海舞台上。对白先勇而言,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很重要;对上海来说,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也很重要——因为它有效验证了:就像“尹雪艳总也不老”(白先勇语)一样,上海文化同样不会老,只要气候合适,这块沃土就会长出奇花异树,姿态迷人,春意浓浓。  用“上海话”演话剧,这是《尹雪艳》夺人眼球的最亮
期刊
好不容易回一趟上海,发觉自己真正地落伍了。  你以前熟悉的马路弄堂被拆得一干二净,造起像碰门板似的高层楼房。小时候专门吃2分的阿三头递过来的名片上也带个什么“长”,你却还记得过去他拖鼻涕打弹子的样子,不知与这个踌躇满志的大人物如何应对。以前喜欢的平民食物被包装得面目全非,价钱则是几个跟斗翻上去,味道呢,远不如过去。刚来美国用人民币来估算生活指数,现在你在上海用美金来换算商店里的天价商品,付钱时心里
期刊
1943年,高梨痕导演了一部名为《丹凤朝阳》的影片,他找来了王丹凤与另一位可塑性极强的男明星姜明分任男女主角。高导演选王丹凤来演这部影片果然使这部作品风靡海上并在全国打响。这是王丹凤从影以来主演的第七部影片了。王丹凤这时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用“大红大紫”这四个字来形容是十分确切的。  “丹凤朝阳”作为我国的成语,源出《诗经·大雅》,是比喻贤才得遇良机。王丹凤这位影坛“贤才”在她的一生中确实遇到过多
期刊
这三位,是各自领域的翘楚,也是曲艺界的良师益友。四月的清雨与哀思已经过去,落下一些文字,以示纪念。  谢晋  二十多年前的时光,我还年轻,初到曲协。那时大导演谢晋名声显赫,如日中天。在一期曲艺讲习班上,我和大导演交集。谢晋导演来讲课,我负责在门口迎接。记得那天暴雨倾盆,谢导不顾湿漉漉的衣服,随即坐下,开始讲课。他讲了什么,我真的记不全了,只记得谢导说喜欢评弹,他在执导电影时,融进了不少细腻的评弹手
期刊
1970年3月,我在安徽军天湖农场被重新逮捕,住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关押在八号楼。八号楼又称病号楼——在上海市监狱的编制序列中,称为八中队。其中关押的犯人,大都是狱内其他中队送来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以及从监狱医院出院后还需继续治疗者。四月中旬起,我被编入“未决组”——组内大都是原关押在市内各看守所尚未判决的罪犯。这些人患病后,当时也由监狱医院负责治疗。  壹  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  狱中的一年
期刊
微博上突然亮出一支蜡烛,说程乃珊去世,不由得心头一惊。  其实我同程乃珊不熟,非但不熟,简直是陌生,除了偶尔在报纸上看到这位海派女作家的名字,就是断断续续的一些身世传闻,上海老克勒的孙女,在香港和上海两地走,她有她特别的世界观,她的蓝血论……当然,我也知道她的晚年过得很幸福,“夏天是读书的好季节,斟上一杯柠檬水,放上一盘我喜欢的查理林的英语怀旧金曲CD,边上伴着连体婴儿般的老伴,互相唠叨一番,争辩
期刊
民主与法治时报刊文说,历史上,德国也是有“上访”的。在联邦德国成立之初,老百姓有问题或遇到麻烦首先也想到找政府。只不过德国没有专门的信访机构,所以民众会根据不同情况找不同的政府部门。抗议方式是到政府门前游行示威、举牌子表达述求或写信反映问题,抱怨信如雪片般飞向政府各个部门。  德国政府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思路是首先削弱政府的权力,从而让人民逐渐认识到,政府的权力有限。例如,德国联邦政府把社会、经济、教
期刊
上海是现代中国摄影术的故乡。上海开埠后不久,西洋照相术就开始传入中国,上海是这一技术传入的最重要的口岸之一。从那时起,差不多每一段上海的历史,都有大量的影像记录。《1980:上海祭忆》摄影展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上海记忆的面相。  “上海祭忆”,这个名称意味深长。对于上海来说,1980年代是一段尴尬的历史。这个时期的上海,依然在岁月的沉睡中延续着昔日的旧梦。跟六七十年代相比,除了更加拥挤之外,并无太大变
期刊
日前,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洁非及马季、宁肯、李洱、赵利民等施耐庵文学奖评审委员和提名委员代表参加会议。在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介绍,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提名工作已于4月中旬开始,首轮推荐于5月20日前推荐结束,6月上旬组委
期刊
由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生态艺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3上海中华砚文化暨书画艺术展览会”近日在上海开幕。此次展览的主题是“传承、创新”,继承传统,创新未来,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引路搭桥。此次展览展出包括《砚台春秋》《众砚争辉》《现代名人砚》《当代精品砚》《中华飞天第一砚》《海派砚雕》《上海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