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图画院签约书画家作品展示

来源 :大观·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馨,女,河南省开封市人,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开封市妇女书画协会副主席。师从谢冰毅、白恩亮先生。
  国画作品入选获奖:
  《花开半夏》入选“诗乡画城,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师生情》入选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 ;
  《春到人间草木知》在河南省第十三届美展获二等奖;
  《青春日记》入选河南省第十二届美展;
  《午后》入选第六届河南省青年美展;
  《满架蔷薇一院香》在河南省第九屆中国画艺术展中获奖;
  《老街情思》入选河南省第十一届中国画艺术展;
  《花香引蝶》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中国画艺术展中获奖;
  《满篱秋色》入选河南省第十五届中国画艺术展;
  《花开有声》在河南省花鸟画艺术大展中获奖;
  《春的回音》在平顶山市、开封市联展中获奖;
  入选《兰心蕙质》当代女子八人展;
  入选河南省文联举办的《水墨心境 群英荟萃》河南省中青年中国画学术展;
  2018年在河南省文联举办《旭日双馨》周馨、王延旭双人展。
其他文献
瓷器茶具有坯质致密透明、釉色丰富多彩、成瓷温度高、无吸水性、造型美观、装饰精巧、音清而韵长的特点,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从性能和功用上说,陶瓷茶具容易清洗,没有异味,传热慢,保温适中,既不烫手,也不炸裂。可见茶对陶瓷的依恋也是一个天然的“情结”,解也解不开。  我国古代的瓷器茶具,出现于陶器茶具之后,具体时间约始自东汉晚期。从唐代开始,瓷器茶具成为中国古代茶具的主流品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种类
期刊
高二適作品赏识
期刊
20世纪书法史上,高二适先生(1903年—1977年)以其深厚之学养和昂扬之书风卓然而立,正像他的为人,耿介、爽直,超然于世俗。书卷气、才气、骨气是形成高二适书法人格气象的重要因素,也是其书法具有创造性的根本所在。民族文化的积淀,一代大师的成长,扎实的功夫、个人的天性与才情,以及创新的意识缺一不可。  文气  所谓民族文化的积淀,对艺术家而言表现为“书卷气”。书法家更应具备这种“气”。书法是一门抽
期刊
此霞帔高120厘米, 寬80厘米。  霞帔是中国古代妇女礼服的一部分,类似现代披肩,是宋代以来贵妇人的命服。其式样纹饰随品级高低而有区别。到了清代,胸前、背后缀以补子,下摆缀以五彩垂缘。补子纹样只织绣禽鸟,而不用兽纹。  (此藏品由徐州圣旨博物馆收藏)
期刊
高二适(1903-1977),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小甸址人(解放前属江苏东台)。原名锡璜,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凫。斋号证草圣斋、孤桐堂。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其善书法,尤擅草书。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高二適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校录》、《刘宾客辨易九流疏记》、《兰亭序的真伪驳议》等。
期刊
清代 金手鐲(一对)
期刊
赴速急就称奇觚,鬼哭神惊运思初。隶草千年成绝业,而今捉笔有传书。  这是高二适先生在其力著《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一书完稿时所作的一首绝句,该书已于一九八二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诗中“隶草”即是章草,史传“章草出于《急就章》”,《急就章》,又名《急就篇》,相传为西汉史游撰。高二适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与他在章草书体上所下的深厚功夫密不可分,《新定〈急救章〉及考证》就是他研究章草的成果之一。  
期刊
文房用具是历代文人雅士心爱之物,尤其是水盂之造型独特而小巧雅致,堪称文房五宝,深受广大藏界人士的关注和青睐。今日所见明代绿釉“吕纯阳醉酒”人物水盂,就是一件极佳的文房清供。现就此人物水盂品鉴如下,就教于大家。  一、品明代绿釉“吕纯阳醉酒”人物水盂的造型之美  水盂乃文房用具,又称水注、水丞等,是盛贮砚用磨墨之水的器物,以圆形居多,人物造型比较少见。水盂被视为文人书斋案几上的心爱之宝,相守砚田,相
期刊
此藏品为唐代时期文物,口径15.3厘米,高4.1厘米,重179克。唐 鎏金龙纹银盘打制成型,侈口,沿小内收腹微丰,呈四瓣形,圈足底,口沿一周錾刻有简单的莲瓣纹,腹部出筋四道并将其团花纹饰亦分作四组,盘心捶打出三爪行龙。其图案精细,行龙周围以鱼子纹地裝饰,整体纹饰鎏金,不愧为一件佳作。  (此藏品由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收藏)
期刊
一、甲骨文的发现  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小屯村一些农民在耕地时,不时从地里翻出大量龟甲兽骨,当时人们不知道它们的来历,也懒得琢磨,于是便很随便地把它们丢掉或埋掉。后来,不知从哪里听说这些龟甲兽骨是可以入药的“龙骨”,于是这些龟甲兽骨便被陆陆续续地卖进了药铺,又通过药铺贩往了各地。王懿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得到龟甲兽骨,进而发现甲骨文的。  1899年,清朝翰林院国子监祭酒王懿荣身患痢疾,博学多才、精通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