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90年代中后期外出务工,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劳动,但户籍身份仍然是农民的劳动者。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非正式学习方式。本文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现状。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移动学习;现状
一、引言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新生代工主要指九十年代后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的外出务工农民。这批农民工已经占据外出打工的主力军,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和主要力量。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提升等诸多问题必须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新生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二、现状分析
国内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提升和素养提升的教育需求研究,以及新生代农民的移动学习的应用的可行分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浙江省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学习的现状、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几种移动学习的模式:基于短信服务的学习模式、基于网页浏览的学习模式和基于多媒体软件的学习模式[3]。对江苏地区的农民工的技能提升和素养提升的教育需求研究的调研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移动教育和再学习的需求有着强烈的愿望烈,内容上更侧重岗位技能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移动学习的要求在时间上要比较灵活,学习场所自由,移动学习付费要求比较低,对提升他们的实用技能要比较迅速。黄瑞玲等(2011)通过对我国沿江8市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及培训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沿江城市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已取得一些成绩,但目前还存在信息不畅通、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分散、时间无法保障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观念落后、法制建设滞后、培训体系薄弱等。为进一步统筹规划,提高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质量,研究建议应提高认识、加强立法、健全组织结构、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培训资金投入机制及时间保障机制、完善信息体系、因材施教。
三、移动微学习理论调查研究
当前,移动微学习的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移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就是为移动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二是移动学习方式如何具有高效率。也就是移动技术与移动学习的整合与有机融合。移动学习的核心是在利用高技术的支持,促进一种新型的移动的,非正式的学习,最终能够在提高学习效率的背景下,有效的解决新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移动学习是首先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移动,学习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手持式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来进行学习。移动学习的本质就在于宽带移动多媒体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移动学习的这一特点实际上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有意义交互和远程协作的框架。分布式认知就是用于建构如何利用高科技所带来的手持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技术的理解。分布式认知的观点在于,人在不同的场合,会在人脑与外部环境中,特别是在于社会和文化的结构中,强调学习资源的“去中心化”。因此对手持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交互活动,分布式认知观点是支持这种交互活动的。因为学习活动更多的是强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交互活动来进行的。移动学习资源是是知识如何建构的一种源泉,是学习者将特定的学习内容,通过分析和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设计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移动学习资源主要是借助无线宽带网络的便利性,让学习者能够浏览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这种资源我们程志为移动学习资源。而移动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持移动设备,比如智能手机,PDA,PocketPC,Ipad等来实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这种新型学习模式就是移动微学习模式。移动学习也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移动学习者有一定的影响。当学习者移动的环境里集中精力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会有所分散,对于学习资源的掌握和学习资源内容的选择上会比较随机性。为了针对解决这一问题,呈现给移动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原则上应该学习体验的知识小模块。内容相对单一,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另外,由于移动学习知识模块所形成的学习课程的设计结构上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知识模块的结构都适合移动学习模式,包括硬件设备如移动设备本身的限制,部分课程学习资源库存在容量大,内容文件格式匹配等技术问题,解决移动设备本身带来的限制部分学习资源的开放性问题,最终实现能满足移动学习者的要求。
移动微学习调查的结果具体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学习内容设计与确定、学习任务和活动形式设计、学习组织策略开展、学习过程环节,最后是学习监督与考核评价。该移动学习流程一般按三个阶段开展:首先,移动微学习首先是基础环节的设计,主要有学习需求分析、学习活动主体分析、学习目标分析和学习总内容分析。确定所需内容分析后,为后续研究学习资源库提供依据。其次,移动环境实施过程是难度最大的环节,核心问题对于知识模块中的各个子内容,各个子目标,各个活动流程和任务的设计上。并结合移动软件如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型传播知识的特点,进行高效,合理,精准的知识和评价的推送。在评价活动中,利用移动环境和微学习资源的便利特点,设计出快捷有效的评价方式,这三个阶段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移动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总结
在全民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手持移动设备带来的最新成果,如何将移动微学习技术支持不断升级换代,满足移动学习者的需求。如何将移动微学习的模式如各个流程活动设计研究好,势必是一种值得研究新型学习模式。
该研究是本人担任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工作以来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汪晓艳.农民工参与教育培养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东莞市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2(8)35-40.
[2]李伊白.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学习:现状、需求与发展策略[J].中國远程教育.2010(17)37-42.
作者简介
曾 如 刚(1975—),性别:男,职称:副教授,学位:学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移动学习;现状
一、引言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新生代工主要指九十年代后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的外出务工农民。这批农民工已经占据外出打工的主力军,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和主要力量。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提升等诸多问题必须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新生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二、现状分析
国内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提升和素养提升的教育需求研究,以及新生代农民的移动学习的应用的可行分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浙江省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学习的现状、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几种移动学习的模式:基于短信服务的学习模式、基于网页浏览的学习模式和基于多媒体软件的学习模式[3]。对江苏地区的农民工的技能提升和素养提升的教育需求研究的调研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移动教育和再学习的需求有着强烈的愿望烈,内容上更侧重岗位技能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移动学习的要求在时间上要比较灵活,学习场所自由,移动学习付费要求比较低,对提升他们的实用技能要比较迅速。黄瑞玲等(2011)通过对我国沿江8市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及培训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沿江城市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已取得一些成绩,但目前还存在信息不畅通、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分散、时间无法保障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观念落后、法制建设滞后、培训体系薄弱等。为进一步统筹规划,提高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质量,研究建议应提高认识、加强立法、健全组织结构、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培训资金投入机制及时间保障机制、完善信息体系、因材施教。
三、移动微学习理论调查研究
当前,移动微学习的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移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就是为移动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二是移动学习方式如何具有高效率。也就是移动技术与移动学习的整合与有机融合。移动学习的核心是在利用高技术的支持,促进一种新型的移动的,非正式的学习,最终能够在提高学习效率的背景下,有效的解决新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移动学习是首先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移动,学习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手持式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来进行学习。移动学习的本质就在于宽带移动多媒体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移动学习的这一特点实际上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有意义交互和远程协作的框架。分布式认知就是用于建构如何利用高科技所带来的手持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技术的理解。分布式认知的观点在于,人在不同的场合,会在人脑与外部环境中,特别是在于社会和文化的结构中,强调学习资源的“去中心化”。因此对手持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交互活动,分布式认知观点是支持这种交互活动的。因为学习活动更多的是强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交互活动来进行的。移动学习资源是是知识如何建构的一种源泉,是学习者将特定的学习内容,通过分析和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设计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移动学习资源主要是借助无线宽带网络的便利性,让学习者能够浏览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这种资源我们程志为移动学习资源。而移动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持移动设备,比如智能手机,PDA,PocketPC,Ipad等来实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这种新型学习模式就是移动微学习模式。移动学习也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移动学习者有一定的影响。当学习者移动的环境里集中精力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会有所分散,对于学习资源的掌握和学习资源内容的选择上会比较随机性。为了针对解决这一问题,呈现给移动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原则上应该学习体验的知识小模块。内容相对单一,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另外,由于移动学习知识模块所形成的学习课程的设计结构上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知识模块的结构都适合移动学习模式,包括硬件设备如移动设备本身的限制,部分课程学习资源库存在容量大,内容文件格式匹配等技术问题,解决移动设备本身带来的限制部分学习资源的开放性问题,最终实现能满足移动学习者的要求。
移动微学习调查的结果具体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学习内容设计与确定、学习任务和活动形式设计、学习组织策略开展、学习过程环节,最后是学习监督与考核评价。该移动学习流程一般按三个阶段开展:首先,移动微学习首先是基础环节的设计,主要有学习需求分析、学习活动主体分析、学习目标分析和学习总内容分析。确定所需内容分析后,为后续研究学习资源库提供依据。其次,移动环境实施过程是难度最大的环节,核心问题对于知识模块中的各个子内容,各个子目标,各个活动流程和任务的设计上。并结合移动软件如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型传播知识的特点,进行高效,合理,精准的知识和评价的推送。在评价活动中,利用移动环境和微学习资源的便利特点,设计出快捷有效的评价方式,这三个阶段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移动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总结
在全民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手持移动设备带来的最新成果,如何将移动微学习技术支持不断升级换代,满足移动学习者的需求。如何将移动微学习的模式如各个流程活动设计研究好,势必是一种值得研究新型学习模式。
该研究是本人担任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工作以来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汪晓艳.农民工参与教育培养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东莞市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2(8)35-40.
[2]李伊白.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学习:现状、需求与发展策略[J].中國远程教育.2010(17)37-42.
作者简介
曾 如 刚(1975—),性别:男,职称:副教授,学位:学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