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涉海企业想搭乘这一“顺风车”掘金海丝项目。不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项目,与传统项目相比,具有周期长和技术性强等特征。因此,各国涉海企业要想争抢海洋经济这块“大蛋糕”,还需要找准与之相适应的投融资平台和金融服务体系,才能在海丝路上畅通无阻。
当前,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风生水起,也越来越多的涉海企业想搭乘这一“顺风车”挖金海丝项目。不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项目,与传统项目相比,具有风险高、周期长和技术性强等特征。因此,各国涉海企业要想争抢海洋经济这块“大蛋糕”,还需要找准与之相适应的投融资平台和金融服务体系,才能在海丝路上畅通无阻。
资金是“硬伤”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如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竞相探索的新课题。尤其是随着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企业掀起了经略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不过,随着诸多项目的“遍地开花”,一系列有关金融支持的问题也随之而至。
一方面,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加快,中国正努力改善与沿线国家在高铁、管道、港口、机场、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急需富裕的投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各国涉海企业在开拓海洋产业时,在装备水平、科技支撑、研发能力等方面也需要巨大的融资平台为之“护航”。尤其是海洋渔业和海上运输等一些传统海洋产业,普遍存在技术设备落后、科技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弊端。
以海洋运输业为例,虽然中国和东盟有着广阔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口,但大部分海域尚未形成相邻码头配套衔接,干线港和支线港相互协调发展的港口布局;同时,以港口为重要节点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也尚未构建起来,急需金融机构提供包括项目贷款、并购重组、融资租赁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为传统海洋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对此,相关专家学者表示,希望政府层面能给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包括拓宽融资渠道、设立海外投资风险基金,以及对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保障金等。
如何融资?
2014年10月和11月,中国先后提倡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和400亿美元丝路基金,旨在为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融资支持。在此背景下,正在掘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的企业可以把目光投向与此息息相关的两大融资项目。
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据中国财政部网站消息,截至2015年4月1日,亚投行“朋友圈”的阵容已扩至51个国家,实现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全覆盖。尤其是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加入,将更有助于亚投行增强信用度和抗风险能力。据悉,亚投行的初期注册资本为500亿美元,有望在2015年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届时,亚投行将会为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提振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行业投资。
而成立于2014年11月的丝路基金目前已经开始运行,主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丝路基金是没有明确上限的,这意味着其融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将会把相关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资金、商业的资本和不同经济体开发性金融机构的钱像滚雪球一样滚起来,然后来推动具体项目的实施。
虽然这两大金融项目在运作方式和服务范围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交集点:直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因此,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筹建,对于正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企业来说可谓是赢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据多家投资机构测算,“一带一路”战略将在未来10年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初期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紧随其后的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以及未来的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都将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的投资机会。借助亚投行和丝路基金这两大融资平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可以在沿线各国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通讯网络等领域大展身手。
“亚洲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亟待开发。丝路基金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可以有效解决企业投资资金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保证企业无后顾之忧。”中国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蓝色金融“倾囊相助”
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民间商业银行也创新推出专门服务海洋经济的金融体系和产品,与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一起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打通资金融通这一重要血脉。
2014年11月,中国平安银行与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签订金融合作协议,为其专门设计和对接跨境人民币服务系统,并通过与境外代理行通力合作,协助交易所的企业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展开区域合作,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此外,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商业银行也已在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地区分行开设了涉海信贷业务,针对港口物流企业资金需求特点,构筑金融支持港口经济发展的服务平台。同时,还与中国福建、山东等临海省区合作,为其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石油天然气、等海洋支柱产业提供直接和间接融资,并成立临港大工业、港航服务、船舶融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海岛海域开发等海洋金融服务团队。
而对于同样具有发展海洋经济优势的东盟国家,也纷纷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看做是其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到其中。
创办于1945年的开泰银行在泰国拥有1000多家分行及营业处,并在海外开有11家分支机构,其中6家在中国大陆。在2015年2月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表示,希望能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会为到泰国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服务。“融资方面,我们提供贸易融资、贷款以及商业咨询等,这些都可以做。此外,还有很多计划正在做,比如高铁,我们正在争取机会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蔡伟才说。
眼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蓝图已经徐徐展开。但金融服务和资金融通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保障,企业在有了项目之后,还要利用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杠杆,弄潮海丝才能顺风顺水。
当前,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风生水起,也越来越多的涉海企业想搭乘这一“顺风车”挖金海丝项目。不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项目,与传统项目相比,具有风险高、周期长和技术性强等特征。因此,各国涉海企业要想争抢海洋经济这块“大蛋糕”,还需要找准与之相适应的投融资平台和金融服务体系,才能在海丝路上畅通无阻。
资金是“硬伤”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如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竞相探索的新课题。尤其是随着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企业掀起了经略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不过,随着诸多项目的“遍地开花”,一系列有关金融支持的问题也随之而至。
一方面,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加快,中国正努力改善与沿线国家在高铁、管道、港口、机场、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急需富裕的投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各国涉海企业在开拓海洋产业时,在装备水平、科技支撑、研发能力等方面也需要巨大的融资平台为之“护航”。尤其是海洋渔业和海上运输等一些传统海洋产业,普遍存在技术设备落后、科技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弊端。
以海洋运输业为例,虽然中国和东盟有着广阔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口,但大部分海域尚未形成相邻码头配套衔接,干线港和支线港相互协调发展的港口布局;同时,以港口为重要节点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也尚未构建起来,急需金融机构提供包括项目贷款、并购重组、融资租赁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为传统海洋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对此,相关专家学者表示,希望政府层面能给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包括拓宽融资渠道、设立海外投资风险基金,以及对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保障金等。
如何融资?
2014年10月和11月,中国先后提倡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和400亿美元丝路基金,旨在为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融资支持。在此背景下,正在掘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的企业可以把目光投向与此息息相关的两大融资项目。
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据中国财政部网站消息,截至2015年4月1日,亚投行“朋友圈”的阵容已扩至51个国家,实现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全覆盖。尤其是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加入,将更有助于亚投行增强信用度和抗风险能力。据悉,亚投行的初期注册资本为500亿美元,有望在2015年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届时,亚投行将会为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提振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行业投资。
而成立于2014年11月的丝路基金目前已经开始运行,主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丝路基金是没有明确上限的,这意味着其融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将会把相关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资金、商业的资本和不同经济体开发性金融机构的钱像滚雪球一样滚起来,然后来推动具体项目的实施。
虽然这两大金融项目在运作方式和服务范围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交集点:直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因此,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筹建,对于正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企业来说可谓是赢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据多家投资机构测算,“一带一路”战略将在未来10年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初期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紧随其后的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以及未来的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都将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的投资机会。借助亚投行和丝路基金这两大融资平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可以在沿线各国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通讯网络等领域大展身手。
“亚洲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亟待开发。丝路基金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可以有效解决企业投资资金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保证企业无后顾之忧。”中国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蓝色金融“倾囊相助”
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民间商业银行也创新推出专门服务海洋经济的金融体系和产品,与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一起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打通资金融通这一重要血脉。
2014年11月,中国平安银行与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签订金融合作协议,为其专门设计和对接跨境人民币服务系统,并通过与境外代理行通力合作,协助交易所的企业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展开区域合作,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此外,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商业银行也已在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地区分行开设了涉海信贷业务,针对港口物流企业资金需求特点,构筑金融支持港口经济发展的服务平台。同时,还与中国福建、山东等临海省区合作,为其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石油天然气、等海洋支柱产业提供直接和间接融资,并成立临港大工业、港航服务、船舶融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海岛海域开发等海洋金融服务团队。
而对于同样具有发展海洋经济优势的东盟国家,也纷纷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看做是其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到其中。
创办于1945年的开泰银行在泰国拥有1000多家分行及营业处,并在海外开有11家分支机构,其中6家在中国大陆。在2015年2月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表示,希望能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会为到泰国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服务。“融资方面,我们提供贸易融资、贷款以及商业咨询等,这些都可以做。此外,还有很多计划正在做,比如高铁,我们正在争取机会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蔡伟才说。
眼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蓝图已经徐徐展开。但金融服务和资金融通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保障,企业在有了项目之后,还要利用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杠杆,弄潮海丝才能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