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可以想象,当天的微信定会迎来汹涌的刷屏示爱。不可否认,“母亲”对家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母亲”并非女性的唯一角色,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她们既是母亲,同时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职场人。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职场中的母亲都有一个名字,叫内疚。”“母亲”这一角色不应成为影响女性平等就业、晋升的“负担”,也不应成为“牺牲自我”的代名词。因此,关注女性的需求与平等权利,才是对全天下母亲最真诚的关爱与祝福。
尚未撑起的“半边天”
“‘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这是1942年丁玲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三八节有感》中的开篇句。74年过去了,我们仍然能频繁地从主流媒体上看到或听到这样的字眼:某国“女”部长、某公司“女”CEO……同样是冲锋陷阵,同样是商海浮沉,何必特意加个“女”字作注脚?这恰恰说明,丁玲所期待的那种平等还未到来。
当然,我们也有“女性能顶半边天”这样的豪言壮语。但事实上,它也只是句豪言壮语。职场中本该属于女性的那半边天仍被男性牢牢掌控。数据显示,在195位国家首脑里,只有17位是女性。在世界各国的议会中,女性只占20%的席位。在2012年11月的美国大选中,女性在议会成员中只占18%。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女性人数只占21%。在全世界范围内,企业领导层的女性比例就更低了,高层领导者几乎清一色都是男性。财富500强的首席执行官里仅有4%是女性。在美国,企业主管和董事会成员中,女性分别占14%和17%。这些数字离50%还很遥远。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莉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女性、工作及领导意志》一书中表示,她所认为的“男女平等”应该是“国家与企业的管理者中有一半是女性,家庭事务有一半归男性承担”。她还曾乐观地相信,“我们这代人能够实现男女平等地分享高层领导席位,这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但她很快就失望了,“每过一年,我身边的女同事数量就减少一些,渐渐地,我成了办公室里唯一的女性高管。”
这种情况在我国是否有所改善?2014年贝恩公司开展的《中国两性平等调查》显示,中国是全世界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中国女性在高管层的占比极低,男性担任CEO的概率要比女性高15倍。更为尴尬的是,这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普遍认为女性的领导风格较男性要稍逊一筹,很多中国女性对成为领导者不感兴趣,她们身边没有可以学习的职场榜样,也不知道该怎样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或许,包括女性自己在内,人们还未意识到女性高管在组织当中存在的重要性。桑德伯格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这一点。
2004年夏天,桑德伯格怀上第一个孩子,当时她正在负责谷歌公司的在线销售与运营,怀孕使她整个孕期都在经历孕吐,体重暴涨70磅,双脚胀大了两个码。一天早晨,桑德伯格开车赶去见一个重要客户,但由于谷歌当时的停车位有限,她只能把车停在相当偏远的地方。她向丈夫戴夫大倒苦水,当时还在雅虎公司工作的戴夫告诉她,雅虎在每座办公楼前都为公司的准妈妈们预留了停车位。
于是,桑德伯格鼓起勇气走进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办公室,大声向他们声明:公司需要孕妇停车位,而且越快越好!谢尔盖立刻就同意了,还说他以前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桑德伯格为此感到难为情,“只有在亲历了孕期的痛苦之后,我才意识到公司需要为孕妇预留停车位。作为谷歌的女性高管之一,我本来就有责任去考虑这个问题。公司里其他的准妈妈们对于这种情况只是默默承受,也许她们缺乏自信或自认为没有资历去提出要求。然而,如果高层管理人员中有一个孕妇,情况就会有所不同。”
毫无疑问,凡是有女性参与的决策会更加多样化,当更多女性进入高管层,用有力的声音表达她们的诉求时,其他女性的处境也将随之得到改善。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长久以来,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要求女性要柔弱娇美,要承担大部分家务,要担当照顾孩子的主力。甚至要求女人为了另一半或者为了备孕在事业上做出妥协,否则就是自私。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如果一名女性不得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往返奔波,那她肯定是一副受尽折磨、灾难深重的样子。如果这位职业女性“不幸”又是一位高层领导者,那么她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多半接近于“女魔头”了。
流行文化也不遗余力地将成功职业女性刻画成疲于工作、没有个人生活的“女强人”。电影《上班女郎》里西格尼·韦弗扮演的女高管,《假结婚》里桑德拉·布洛克扮演的图书出版公司高管,无不以严厉苛刻的形象出现。“对于男性来说,权力、野心、领导力毫无疑问都是好词;但对于女性来说,她越成功,大家就越不喜欢她。”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对职场女性的刻板印象已不仅仅存在于艺术虚构当中了。研究发现,如果组织中有一位女性高管,80%的80后、90后女性员工会自动放弃晋升的念头,只有20%有与女高管在事业上一争高下的想法。可见,刻板印象对女性成为领导者产生了非常强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女性为了把自己套进世俗认可的“模子”里,心甘情愿地放弃晋升的机会,奔波生计的同时还要努力兼顾家庭。
当然,女性高管数量稀少不完全归因于性别歧视、社会成见、男女性差异或家庭分工等因素,还与女性自身缺乏自信和冲劲有关。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女性最大的敌人是内在的自我障碍。
你无法相信,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办公厅主任、具有哈佛大学教育背景,并担任知名大企业高级管理者的桑德伯格也曾因怕耽误结婚而拒绝国际奖学金项目,因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在心仪的offer面前犹豫不决,想休三个月产假却担心休完产假丢了工作……桑德伯格这样的优秀女性尚且经历过如此多的纠结和焦虑,那么普通女性又会怎样呢?“经常,男员工会走进我的办公室对我说,我们在印度开设了新的工作室,我希望可以去那里工作。而当我和女员工讨论这个问题时,她们会说,我不确定,我还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呢。我不知道我能否胜任那个工作。” 对于成为领导者这件事,无论是初中、高中、大学的班级干部,还是社团、俱乐部的领导,女性的表现都十分消极。北京东方园林控股集团董事长何巧女也认可这一观点,她说:“在中国,成功女性远远少于男性。为什么?根源在于女人容易放弃,容易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主动或被动地放弃。真正让你放弃的,其实不是家庭压力,而是自己不够坚定。当你为梦想奋斗的那颗心不够坚定时,你就会给自己找理由、找台阶放弃。”
曼彻斯特大学第一位女校长南希·罗斯韦尔也发现了男女在自我认可上的偏差:“一般而言,男人面对新工作时会说,我应该能做好一半的事情;而女人倾向于说,我对一半的事情都没有经验,所以我不想试。”因此,她给年轻女性的重要忠告是,要看你会做什么,别看你不会做什么,不会做的可以学。
不要躲在角落里
面对男女不平等的诸多现象,女性仅仅愤世嫉俗毫无意义。桑德伯格因此呼吁全球女性,不要光顾着抱怨,“让我们自省”。她认为,肯定自己的能力是女性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社会化的不安呢?桑德伯格的做法是:“假装自信,直到变得自信。”
在《向前一步》中,桑德伯格为职场女性提供了三条建议:
第一,像男性一样往桌前坐,争取自己能够胜任的职位和应得的薪水。女性要争取更多的职场权利,首先要跟男性一起讨论、竞争。
第二,与伴侣沟通,共同分担家务和养育孩子的责任,让另一半成为真正的“人生搭档”。有调查显示,如果都是全职,在家务活中,女性比男性多做2倍的工作,在照顾孩子中,女性比男性多3倍的工作。“这样的伴侣不是合作伙伴。我个人认为,如果都是全职,在家中的工作也应当平分。与在职场的权利一样,家中的权利女性也应该争取。”
第三,在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前“不要提前离场”。很多年轻女性只是一想到要生孩子,就开始打算在职场上退缩。桑德伯格号召职场女性不要退缩,在真正离职前都要努力工作。
对于“如何完美平衡工作和家庭”这个问题,桑德伯格直言,“全能女人”只是个神话,没有人可以面面俱到,对于容易落入“追求完美”陷阱的女性来说,“完成,好过完美。”这也是桑德伯格在书中极力强调的一点:“完成,说明这件事虽然有挑战性,但结果证明它是能够实现的,也常常让人如释重负。” 不做完美主义者,接受瑕疵,允许自己差强人意,职场女性必须迈过这个坎儿。桑德伯格也鼓励职场女性,“其实,我们可以做个好母亲,同时成为一个不必每天待在办公室8小时却表现十分亮眼的员工……科技进步在改变着严格按照工作时间办公的传统,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即时办公及远程办公。尽管很少有公司能够提供像谷歌和脸谱这样灵活的工作制度,但一些行业也开始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领导更关注员工如何尽可能高效地达成工作目标,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待了多长时间,如果把焦点转移到工作结果上,就会让员工个人受益,公司的运行效率也会更高,更有竞争力。”
她也建议,“如果女性还打算做出一些对世界有重要贡献的事,就必须详细地规划自己独特的人生航线,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梦想制定恰当的目标。”
当然,成功或幸福并非只有一种定义,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想要事业,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想要孩子。正如王小波所说:“一个女孩子来到人世间,应该像男孩一样,有权利寻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所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 责编/张晓莉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职场中的母亲都有一个名字,叫内疚。”“母亲”这一角色不应成为影响女性平等就业、晋升的“负担”,也不应成为“牺牲自我”的代名词。因此,关注女性的需求与平等权利,才是对全天下母亲最真诚的关爱与祝福。
尚未撑起的“半边天”
“‘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这是1942年丁玲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三八节有感》中的开篇句。74年过去了,我们仍然能频繁地从主流媒体上看到或听到这样的字眼:某国“女”部长、某公司“女”CEO……同样是冲锋陷阵,同样是商海浮沉,何必特意加个“女”字作注脚?这恰恰说明,丁玲所期待的那种平等还未到来。
当然,我们也有“女性能顶半边天”这样的豪言壮语。但事实上,它也只是句豪言壮语。职场中本该属于女性的那半边天仍被男性牢牢掌控。数据显示,在195位国家首脑里,只有17位是女性。在世界各国的议会中,女性只占20%的席位。在2012年11月的美国大选中,女性在议会成员中只占18%。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女性人数只占21%。在全世界范围内,企业领导层的女性比例就更低了,高层领导者几乎清一色都是男性。财富500强的首席执行官里仅有4%是女性。在美国,企业主管和董事会成员中,女性分别占14%和17%。这些数字离50%还很遥远。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莉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女性、工作及领导意志》一书中表示,她所认为的“男女平等”应该是“国家与企业的管理者中有一半是女性,家庭事务有一半归男性承担”。她还曾乐观地相信,“我们这代人能够实现男女平等地分享高层领导席位,这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但她很快就失望了,“每过一年,我身边的女同事数量就减少一些,渐渐地,我成了办公室里唯一的女性高管。”
这种情况在我国是否有所改善?2014年贝恩公司开展的《中国两性平等调查》显示,中国是全世界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中国女性在高管层的占比极低,男性担任CEO的概率要比女性高15倍。更为尴尬的是,这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普遍认为女性的领导风格较男性要稍逊一筹,很多中国女性对成为领导者不感兴趣,她们身边没有可以学习的职场榜样,也不知道该怎样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或许,包括女性自己在内,人们还未意识到女性高管在组织当中存在的重要性。桑德伯格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这一点。
2004年夏天,桑德伯格怀上第一个孩子,当时她正在负责谷歌公司的在线销售与运营,怀孕使她整个孕期都在经历孕吐,体重暴涨70磅,双脚胀大了两个码。一天早晨,桑德伯格开车赶去见一个重要客户,但由于谷歌当时的停车位有限,她只能把车停在相当偏远的地方。她向丈夫戴夫大倒苦水,当时还在雅虎公司工作的戴夫告诉她,雅虎在每座办公楼前都为公司的准妈妈们预留了停车位。
于是,桑德伯格鼓起勇气走进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办公室,大声向他们声明:公司需要孕妇停车位,而且越快越好!谢尔盖立刻就同意了,还说他以前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桑德伯格为此感到难为情,“只有在亲历了孕期的痛苦之后,我才意识到公司需要为孕妇预留停车位。作为谷歌的女性高管之一,我本来就有责任去考虑这个问题。公司里其他的准妈妈们对于这种情况只是默默承受,也许她们缺乏自信或自认为没有资历去提出要求。然而,如果高层管理人员中有一个孕妇,情况就会有所不同。”
毫无疑问,凡是有女性参与的决策会更加多样化,当更多女性进入高管层,用有力的声音表达她们的诉求时,其他女性的处境也将随之得到改善。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长久以来,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要求女性要柔弱娇美,要承担大部分家务,要担当照顾孩子的主力。甚至要求女人为了另一半或者为了备孕在事业上做出妥协,否则就是自私。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如果一名女性不得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往返奔波,那她肯定是一副受尽折磨、灾难深重的样子。如果这位职业女性“不幸”又是一位高层领导者,那么她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多半接近于“女魔头”了。
流行文化也不遗余力地将成功职业女性刻画成疲于工作、没有个人生活的“女强人”。电影《上班女郎》里西格尼·韦弗扮演的女高管,《假结婚》里桑德拉·布洛克扮演的图书出版公司高管,无不以严厉苛刻的形象出现。“对于男性来说,权力、野心、领导力毫无疑问都是好词;但对于女性来说,她越成功,大家就越不喜欢她。”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对职场女性的刻板印象已不仅仅存在于艺术虚构当中了。研究发现,如果组织中有一位女性高管,80%的80后、90后女性员工会自动放弃晋升的念头,只有20%有与女高管在事业上一争高下的想法。可见,刻板印象对女性成为领导者产生了非常强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女性为了把自己套进世俗认可的“模子”里,心甘情愿地放弃晋升的机会,奔波生计的同时还要努力兼顾家庭。
当然,女性高管数量稀少不完全归因于性别歧视、社会成见、男女性差异或家庭分工等因素,还与女性自身缺乏自信和冲劲有关。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女性最大的敌人是内在的自我障碍。
你无法相信,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办公厅主任、具有哈佛大学教育背景,并担任知名大企业高级管理者的桑德伯格也曾因怕耽误结婚而拒绝国际奖学金项目,因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在心仪的offer面前犹豫不决,想休三个月产假却担心休完产假丢了工作……桑德伯格这样的优秀女性尚且经历过如此多的纠结和焦虑,那么普通女性又会怎样呢?“经常,男员工会走进我的办公室对我说,我们在印度开设了新的工作室,我希望可以去那里工作。而当我和女员工讨论这个问题时,她们会说,我不确定,我还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呢。我不知道我能否胜任那个工作。” 对于成为领导者这件事,无论是初中、高中、大学的班级干部,还是社团、俱乐部的领导,女性的表现都十分消极。北京东方园林控股集团董事长何巧女也认可这一观点,她说:“在中国,成功女性远远少于男性。为什么?根源在于女人容易放弃,容易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主动或被动地放弃。真正让你放弃的,其实不是家庭压力,而是自己不够坚定。当你为梦想奋斗的那颗心不够坚定时,你就会给自己找理由、找台阶放弃。”
曼彻斯特大学第一位女校长南希·罗斯韦尔也发现了男女在自我认可上的偏差:“一般而言,男人面对新工作时会说,我应该能做好一半的事情;而女人倾向于说,我对一半的事情都没有经验,所以我不想试。”因此,她给年轻女性的重要忠告是,要看你会做什么,别看你不会做什么,不会做的可以学。
不要躲在角落里
面对男女不平等的诸多现象,女性仅仅愤世嫉俗毫无意义。桑德伯格因此呼吁全球女性,不要光顾着抱怨,“让我们自省”。她认为,肯定自己的能力是女性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社会化的不安呢?桑德伯格的做法是:“假装自信,直到变得自信。”
在《向前一步》中,桑德伯格为职场女性提供了三条建议:
第一,像男性一样往桌前坐,争取自己能够胜任的职位和应得的薪水。女性要争取更多的职场权利,首先要跟男性一起讨论、竞争。
第二,与伴侣沟通,共同分担家务和养育孩子的责任,让另一半成为真正的“人生搭档”。有调查显示,如果都是全职,在家务活中,女性比男性多做2倍的工作,在照顾孩子中,女性比男性多3倍的工作。“这样的伴侣不是合作伙伴。我个人认为,如果都是全职,在家中的工作也应当平分。与在职场的权利一样,家中的权利女性也应该争取。”
第三,在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前“不要提前离场”。很多年轻女性只是一想到要生孩子,就开始打算在职场上退缩。桑德伯格号召职场女性不要退缩,在真正离职前都要努力工作。
对于“如何完美平衡工作和家庭”这个问题,桑德伯格直言,“全能女人”只是个神话,没有人可以面面俱到,对于容易落入“追求完美”陷阱的女性来说,“完成,好过完美。”这也是桑德伯格在书中极力强调的一点:“完成,说明这件事虽然有挑战性,但结果证明它是能够实现的,也常常让人如释重负。” 不做完美主义者,接受瑕疵,允许自己差强人意,职场女性必须迈过这个坎儿。桑德伯格也鼓励职场女性,“其实,我们可以做个好母亲,同时成为一个不必每天待在办公室8小时却表现十分亮眼的员工……科技进步在改变着严格按照工作时间办公的传统,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即时办公及远程办公。尽管很少有公司能够提供像谷歌和脸谱这样灵活的工作制度,但一些行业也开始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领导更关注员工如何尽可能高效地达成工作目标,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待了多长时间,如果把焦点转移到工作结果上,就会让员工个人受益,公司的运行效率也会更高,更有竞争力。”
她也建议,“如果女性还打算做出一些对世界有重要贡献的事,就必须详细地规划自己独特的人生航线,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梦想制定恰当的目标。”
当然,成功或幸福并非只有一种定义,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想要事业,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想要孩子。正如王小波所说:“一个女孩子来到人世间,应该像男孩一样,有权利寻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所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 责编/张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