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讲故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章以镜头式的手法在故事与故事之间切换,每一段故事都是以新闻价值为基本准则。文章告诉我们,“活着”就是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出来,探寻事实真相。揭示真相是作者的职业追求,也造就了作者的职业气质,坦率、敢当、较真。活着是一种精神,就是勇于担当、心生敬畏、迎难而上、固守职业操守。
  【关键词】人 蒙昧 看见 震撼
  这本书值得一读,因为两个字——“活着”。
  文章以镜头式的手法在故事与故事之间切换,每一段故事都是以新闻价值为基本准则。从最初的不自信到自信,从忐忑到坦然,作者始终用到一个词“活着”。文章告诉我们,“活着”就是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出来,探寻事实真相。揭示真相是作者的职业追求,也造就了作者的职业气质,坦率、敢当、较真。活着是一种精神,就是勇于担当、心生敬畏、迎难而上、固守职业操守。
  作者用小说的语言构筑着纪实画面,用散文的心境抒发个人情感,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笔触讲述故事。
  除了活着,全书我读到四个关键词:“人”、“蒙昧”、“看见”、“震撼”。
  第一个词“人”。
  指每期节目中都离不开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是被动接受者,又是主动诉求者。在权益面前他们无能为力,在媒体面前又是极其渴望。书中提到了挖煤工、留守儿童、非典病人、犯罪嫌疑人,也有如李阳、卢安克等名流或雅士。这里的“人”也包括作者本人,与众多主持人有几分不同,作者给人的印象是冷、酷,沉重的表情加上紧凑的追问,构成了她的采访符号。而用采访“欲望”支撑着作者实现角色的蜕变。这种欲望见证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从主持娱乐节目到主持《新闻调查》,层次天差地别,她做到了成功转型。“得多么无知才能这么无畏啊!”。这是作者进央视没多久,给外交部打电话约谈恐怖袭击的事后,同事送给她的话。这种无畏正是作者对欲望的解读,它包含着对事业的执着,更包含着作为一名记者的使命。
  书中提及许多知名人物。白岩松说:“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有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的幸福。”陈虻的哲思,崔永元的戏语,这些都构成了作者成长的推手,也为全书增色不少。
  第二个词“蒙昧”。
  正如作者所言:“蒙昧是我自身。”揭开蒙昧的外衣,人就不再蒙昧,只有摆脱蒙昧的束缚,才能看透人性的善恶美丑,才能接受市井的繁杂百态,真正走進人所构成的世界。人不光是活在已知世界里。很多时候,人面对的每一天都是未知的,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有什么结果。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模式化。还有许许多多你不知道、需要知道的东西,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作者所言:“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使作者心腹深处那道石坝摇摇欲坠、土崩瓦解的正是这些平凡的存在、不平凡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就在我们身边,在某个我们没有留意的角落里,总有一天会与我们遭逢。文章揭露了一个事实,这个社会需要有人去触摸,需要慧眼去审视,需要平常心去安抚。
  第三个词“看见”。
  《看见》,用蒙太奇的手法,让故事在一个个画面之间穿行。“看见”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个结果。作者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视角,引领我们走进关乎生活、生命背后的故事,看到了鲜为人知的生活真相,揭示了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尚存的自我的精神状态,剖析了社会潜在的规则。大了说,这本书给了我们人性的关怀。看似千人万面,实则是两个人的对话,就是关注者与被关注者之间的对话,使彼此不再陌生。《新闻调查》和《面对面》,大有“新闻”和“调查”的味道,它在“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体察民生、民情,反应社会热点。人们关注新闻,更关注调查性新闻,因为人们想在生活的更深处找到共鸣。举一个例子,作者2003年从临汾车站打车回家:“冬天大早上,能见度不到5米。满街的人带着白口罩,鼻孔的地方两个黑点。车上没雾灯,后视镜也被撞得只剩下一半。瘦精精的司机直着脖子伸到窗外边看路边开车,开了一会儿,叫了个人来,‘你来开,我今天没戴眼镜。’我以为是下雾。”细微的描写不用多说一句,看见了空气污染的严重。
  全书用镜头的视角去看社会,镜头就是作者的所见、所感、所言。凭借新闻记者的敏锐,解读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大多发生在我们身边。你会不由自主地顺着作者的视域穿行而过,洞察真相。
  第四个词“震撼”。
  挖掘最人性的东西也往往最震撼人的心灵。“双城的创伤”一节,采访自杀少年苗苗的好朋友小蔡,有这样的描述:“她回身进了屋子,从本子里拿出一张纸条,歪歪扭扭的粗彩笔写着‘我们六个姐妹是最要好的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底下有六个人的签名。一个天真的誓言。”4月29日,苗苗在小卖铺用两毛钱买了一袋颗粒状“闻到死”老鼠药,“你要吃,我们都吃。”十几个人为拦住她,每人服了两粒。老师在讲台上,没看到!“朋友比生命还重要吗?”“也许是吧!”尽管那次药是假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在作者笔下或滴着血或流着泪。作者的提问犹如一根烧红的探针,刺痛了对方也医治了创伤,使读者有被唤醒的欲望。
  结论
  人不要太在乎自己,太在乎自己就等于封闭自己。忘掉自我地活着,才能看见世界真实的一面,摆脱身上的蒙昧之气。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几何部分是一个绝对的教学重点,不少知识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几何内容的教学中,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应的几何定理,这是很多教师都在不断探究的问题。针对几何定理的教学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要选取一些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并且要以灵活的模式促进学生对于定理的理解与认知。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对于几何定理有更好的理解与吸收,并且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透
通过仔细研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我们认识到,在初中阶段,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式。学生想要在化学课堂上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必须通过化学实验。而化学实验技能又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通过化学知识对大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探究活动重要基础。鉴于此,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化学
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积极力量,战胜其自身的消极力量,从而构建幸福课堂。  一、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体验安全感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课改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吹走了教室的沉闷压抑,也吹来了教师的困惑迷惘。昨日我们还在把新课标剖析理解在表面,把扯碎的理念慢慢剪拼,把实践定量在“学生会做”,把课堂定位为热闹即是课改;今天当我们聆听了专家学者的谆谆教诲,亲身体悟名师大家的精彩课堂,我们如沐春风,似浴春雨,我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们坚定航向;摒弃浮躁,回归本真,我们更
【内容摘要】“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下关注学生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生成更为明确的参照。自学、议论应当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而引导则考验着教师专业水平与智慧。自学、议论与引导分别指向学生与教师,从而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紧紧联系在一起。辩证地看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学生的发展应当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发展 专业成长 自学、议论、引导  “自学、
【内容摘要】音乐源于声音,是听觉的艺术,小学音乐教学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从聆听自然声趣,激发音乐兴趣;模仿自然声趣,激活音乐思维;创作自然声趣,培养音乐素养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以自然声趣打造音乐教学精彩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 自然声趣 音乐素养  音乐源于声音,是听觉的艺术,学生非常熟悉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以自然声趣打造音乐教学的精彩课堂,通过对声
初中美术教育能帮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教师应该激励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乐趣,教育学生装点多彩的生活。怎样上好初中美术课程呢?  一、重视美术欣赏,深化学生对美术教学的认识和了解  青少年时期是人们确立社会认知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欣赏课、评讲课,列举各种图片,配好编号,画好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内容摘要】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增添了许多诸如历史人物图、考古文物图片、漫画、统计表等历史图表。充分、恰当地运用这些历史图表,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厘清历史线索、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增强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历史图表 运用  一、引言  历史图表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实物以及历史数据等历史史实的直观演示。为方便教学,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补充很多相关图表,比如历
【内容摘要】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者,经过中长期的结对教育,使行为偏差生步入正确成长轨道而持续发展进步。具体策略包括导师式结对从耐心访谈、帮建自我评定能力;家校乃至多方联系、寻求教育合力;帮助提升自我自知力,形成阶段性成长等。  【关键词】行为偏差生 结对 德育导师 潜能开发 教育合力  “行为偏差生”即我们通俗所称的问题学生,其行为往往不符合甚至违反社会行为的公共准则,或者不能适应团
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全面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获得学生化学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生理解化学学习、进行化学研究,联系社会生活,形成科学价值观,实现主动探究过程等。这些也为新课程的理念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笔者从新教材的教学的角度谈一些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