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徐行地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描述。结果:2010-2012年徐行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616例,年发病率分别为151.69/10万、177.58/10万、348.91/10万,发病率及疫情严重性逐年升高;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2.89%,病例集中在0~4岁组,占89.77%;发病季节性不明显。结论:徐行地区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需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爆发和流行。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圆形分布法 流行特征 季节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3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046-03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掌握徐行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我们对2010-2012年该地区手足口病疫情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1],人口数据来源于徐行镇政府人口统计办。
1.2 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重症病例、聚集性病例等参照卫生部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中规定的病例判断标准。
1.3 统计分析
应用圆形分布统计方法分析[2-3],圆形分布平均角表示发病时间的集中倾向,将发病时间换算成角度,再通过三角函数代换原理,则可求出发病的集中倾向、离散程度及疾病流行的高峰期。
首先求出各月的月中点,以元旦零时为零角度,则1月份有31天,月中点距零为15.5天,2月份有28天,月中点距零为31+14=45天,依次类推。再将时间天数换算成角度,全年365天,相当于圆周360°,则一天相当于360/365=0.9863°,1月份月中点为15.5天,则月中位角为0.9863×15.5=15.29°。通过公式计算圆形Von Mises分布的平均角(ā)和角标准差(s)、r值。由平均角ā和角标准差s反推发病高峰日及高峰期,并运用Raleighs test检验平均角是否存在,Raleighs test检验公式:Z=n×r2。
1.4 结果判定
r值为1时,说明1年内疾病全部发生在某个月内;值为0时,说明1年内疾病均匀分布在12个月内;值在0.9以上,说明疾病有严格季节性;值在0.7~0.9之间,说明疾病有很强季节性;值在0.5~0.7之间,说明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值在0.3~0.5,说明疾病有一定季节性;值在0.3以下,说明疾病有较弱的季节性或季节性差。
2 结果
2.1 发病率
2010-2012年上海嘉定区徐行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16例,2010年发病135例(135.69/10万),2011年发病160例(177.58/10万),2012年发病321例(348.91/10万),病例数和年发病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而2012年达到历史最高,较2011年发病率翻番。
2.2 地区分布
徐行地区共有10个自然村,各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较高的自然村依次是:红星村、劳动村、小庙村,其中红星村历年年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自然村(表1)。
2.3 人群分布
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1.52:1;病例集中在0~4岁年龄组儿童,共553例,占病例总数的89.77%。散居儿童449例(占72.89%),其次为幼托儿童148例(占24.03%),学生17例(占2.76%),其他人群的分布比例较低。
2.4 时间分布
应用圆形分布分析法,计算出徐行地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的季节趋势特征量,计算过程和结果见表2、3。从表3看,2010年至2012年3年间徐行地区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2010年自3月下旬开始每日报告病例数明显上升,并在5、6月份达到发病高峰,随后至7月皆为多发期,4到7月共报告77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57.03%;2011年自3月起进入病例迅速增长期,其流行期集中在4~6月,共报告100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62.5%;2012年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发病时间曲线较前2年流行期提前、发病峰值高、平台期长;各年份均在9~11月左右出现小幅发病尾峰。
3 讨论
2010-2012年徐行地区手足口病无论从发病率,还是疫情严重性,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不仅病例报告显著增多,而且呈现流行期提前,发病峰值高,峰值平台期更长的特点,时间特征与当年全国疫情形势一致。
病例在全镇呈广泛分布,以徐行地区中、东部(红星村、劳动村、小庙村)较为高发,地区之间发病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接触机会、人口居住密度和流动程度、地区卫生状况等因素有关,提醒加强这些地区的防控力度。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散居儿童发病多于托幼儿童,0~4岁组为主要发病人群,与国内其他地区调查结果一致[4]。究其主要因素,与该年龄段儿童抵抗力低、托幼机构儿童相互接触密切、室内空气流通较差,故而引起感染[5]。病例男多于女,性别比例为1.52:1,这与男孩活泼好动、接触频繁、传染机会大有关。
目前无手足口病的疫苗和特效抗病毒药物[6],但该病具有明显发病规律,在发病季节、地区、人群中存在差异,应根据这些特征,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流行月份的疫情监测、强化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积极开展病原学监测、加强对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的管理等综合措施,可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陈德颖, 林向利, 杨正辉.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报告[J]. 疾病监测, 2006, 21(8): 435-436,442.
[2] 徐天和. 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描述性统计分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43-144.
[3] 王庆昌, 李欣. 圆形分布分析的EXCEL实现[J]. 中国卫生统计, 2006, 23(5): 448-449.
[4] 吴艳. 1 359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06, 6(4): 607.
[5] 于雪静, 闫静, 王皓, 等. 93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07, 7(3): 369, 373.
[6] 庄振荣. 天津市开发区手足口病三起小型爆发的调查分析[J]. 口岸卫生控制, 2007, 12(1): 36-37.
(收稿日期:2013-07-02)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圆形分布法 流行特征 季节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3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046-03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掌握徐行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我们对2010-2012年该地区手足口病疫情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1],人口数据来源于徐行镇政府人口统计办。
1.2 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重症病例、聚集性病例等参照卫生部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中规定的病例判断标准。
1.3 统计分析
应用圆形分布统计方法分析[2-3],圆形分布平均角表示发病时间的集中倾向,将发病时间换算成角度,再通过三角函数代换原理,则可求出发病的集中倾向、离散程度及疾病流行的高峰期。
首先求出各月的月中点,以元旦零时为零角度,则1月份有31天,月中点距零为15.5天,2月份有28天,月中点距零为31+14=45天,依次类推。再将时间天数换算成角度,全年365天,相当于圆周360°,则一天相当于360/365=0.9863°,1月份月中点为15.5天,则月中位角为0.9863×15.5=15.29°。通过公式计算圆形Von Mises分布的平均角(ā)和角标准差(s)、r值。由平均角ā和角标准差s反推发病高峰日及高峰期,并运用Raleighs test检验平均角是否存在,Raleighs test检验公式:Z=n×r2。
1.4 结果判定
r值为1时,说明1年内疾病全部发生在某个月内;值为0时,说明1年内疾病均匀分布在12个月内;值在0.9以上,说明疾病有严格季节性;值在0.7~0.9之间,说明疾病有很强季节性;值在0.5~0.7之间,说明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值在0.3~0.5,说明疾病有一定季节性;值在0.3以下,说明疾病有较弱的季节性或季节性差。
2 结果
2.1 发病率
2010-2012年上海嘉定区徐行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16例,2010年发病135例(135.69/10万),2011年发病160例(177.58/10万),2012年发病321例(348.91/10万),病例数和年发病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而2012年达到历史最高,较2011年发病率翻番。
2.2 地区分布
徐行地区共有10个自然村,各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较高的自然村依次是:红星村、劳动村、小庙村,其中红星村历年年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自然村(表1)。
2.3 人群分布
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1.52:1;病例集中在0~4岁年龄组儿童,共553例,占病例总数的89.77%。散居儿童449例(占72.89%),其次为幼托儿童148例(占24.03%),学生17例(占2.76%),其他人群的分布比例较低。
2.4 时间分布
应用圆形分布分析法,计算出徐行地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的季节趋势特征量,计算过程和结果见表2、3。从表3看,2010年至2012年3年间徐行地区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2010年自3月下旬开始每日报告病例数明显上升,并在5、6月份达到发病高峰,随后至7月皆为多发期,4到7月共报告77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57.03%;2011年自3月起进入病例迅速增长期,其流行期集中在4~6月,共报告100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数的62.5%;2012年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发病时间曲线较前2年流行期提前、发病峰值高、平台期长;各年份均在9~11月左右出现小幅发病尾峰。
3 讨论
2010-2012年徐行地区手足口病无论从发病率,还是疫情严重性,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不仅病例报告显著增多,而且呈现流行期提前,发病峰值高,峰值平台期更长的特点,时间特征与当年全国疫情形势一致。
病例在全镇呈广泛分布,以徐行地区中、东部(红星村、劳动村、小庙村)较为高发,地区之间发病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接触机会、人口居住密度和流动程度、地区卫生状况等因素有关,提醒加强这些地区的防控力度。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散居儿童发病多于托幼儿童,0~4岁组为主要发病人群,与国内其他地区调查结果一致[4]。究其主要因素,与该年龄段儿童抵抗力低、托幼机构儿童相互接触密切、室内空气流通较差,故而引起感染[5]。病例男多于女,性别比例为1.52:1,这与男孩活泼好动、接触频繁、传染机会大有关。
目前无手足口病的疫苗和特效抗病毒药物[6],但该病具有明显发病规律,在发病季节、地区、人群中存在差异,应根据这些特征,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流行月份的疫情监测、强化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积极开展病原学监测、加强对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的管理等综合措施,可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陈德颖, 林向利, 杨正辉.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报告[J]. 疾病监测, 2006, 21(8): 435-436,442.
[2] 徐天和. 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描述性统计分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43-144.
[3] 王庆昌, 李欣. 圆形分布分析的EXCEL实现[J]. 中国卫生统计, 2006, 23(5): 448-449.
[4] 吴艳. 1 359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06, 6(4): 607.
[5] 于雪静, 闫静, 王皓, 等. 93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07, 7(3): 369, 373.
[6] 庄振荣. 天津市开发区手足口病三起小型爆发的调查分析[J]. 口岸卫生控制, 2007, 12(1): 36-37.
(收稿日期:201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