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军凸起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u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志光是以“蝼蚁之道”来创造所谓的“动物政治学”,以蚂蚁兵团一役成名的陈志光,他的“动物政治学”,是以蚂蚁社会里的集体主义精神,来反映人类的某种集体主义的精神。
  蚂蚁,又称:玄驹或蚍蜉,是一种社会群居生活的昆虫类,一般都在土地里建筑规模大小不一的巢穴,少至几十只或几百只蚂蚁,多则几千只或几万只甚至更多蚂蚁,无论规模大小,巢穴里的每个房间都分门别类,均具备良好的排水、通风系统,而它们从地下的出入大多通过拱起的小土丘当中那个像火山口一样的洞口,而且另外还有用来通风的洞口。它们虽然喜欢生活在干燥的地方,但是一旦淹水,它们竟然能够勉强在水中存活一两个星期。最令人感叹的是即使不同的蚁类相邻而居,它们总可以相安无事,这一点比人类更懂得和平相处。
  前几日,住进国贸三期的大饭店,从七十几层楼的窗口望下去,移动的人群如蚁,过两天坐上了飞机,当飞机起飞离开了地面,渐渐地,车阵成了蚁阵。不禁令我感悟到人生的每一天,每一个人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地谋生,实在无异于蚁群。陈志光的蚁世界,表面上看来赋于蚂蚁更多的意涵,其实它们正是生命的一种象征,隐喻了人类的世俗生活。有批评家指出陈志光是以“蝼蚁之道”来创造所谓的“动物政治学”,以蚂蚁兵团一役成名的陈志光,他的“动物政治学”,是以蚂蚁社会里的集体主义精神,来反映人类的某种集体主义的精神,他把不受人类重视的“蝼蚁”放大,甚至放大到庞然巨物,而且不断发展成系列作品,让观众惊觉自身存在的课题,恐怕才是艺术家玩弄蚂蚁,带领蚂蚁兵团进军当代艺术界的目的吧。
  1963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的陈志光,却自认自己是漳州人而选择定居于漳州,日后到北京发展,成为南北双栖的艺术家。他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的装潢设计专业,在毕业之前,曾举办《螃蟹个人画展》,被校方视为是“洪水猛兽”,却也充分显示了陈志光“横行”四面八方的胆气。1994年陈志光下海从商的经历,对他的艺术创作生涯,是关键性的转变。他在30岁到40岁的黄金时期,大开大合地发展他的装修公司事业,最高峰时期名下有十多家公司,累积到的财力与经历,使他能够拥有漳州占地47亩的工作室“视觉重地”,是许多艺术家无法想象的。
  陈志光,百分百的中国本土版传奇,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奇人异事,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特殊案例。他的出道,他的发展,完全未受到西方金脉和评判视角的影响。他以中国特有的一种霸气,行自己的路,有自己的道,玩转自己的江山,没有洋人的介入,一样风风火火,有山有水,一片大好风光。他的崛起,和中国在80后的大国崛起,有着丝丝入扣的一种微妙关系。这次,我的“金盆洗手”能在福州市福建省美术馆举办《蚁军凸起——陈志光的综艺世界》展览的开幕式上,划下我32年策展生涯的句点,这样的结合,并非预谋,只能说是天意,也意味着我个人的宿命。因为,我一直主张人口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中国,就是国际,在中国崛起,就等于是在国际崛起,中国的样式,就是国际的样式。所以,中国不需要引进或模仿国际的模式,而只需要和国际接轨,就是国际模式。我漫长的策展生涯,源起于上一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洛杉矶,终结于我户籍所在地“金门”所属的福建省,而且,策划了一位张扬中国路线的艺术家陈志光的大型回顾展,似乎印证了我自己的预言。
  原本是美术系科班出身的陈志光,在进入新千年的21世纪初,决定从商场偃旗息鼓退出,以他的蚂蚁雄军突然出现在艺术江湖,无论投资的规模、经营的策略、推广的气势都是艺术圈内昔日所罕见者,至今仍为某些评论所据,认为他的商业化影响了他的艺术。
  陈志光对于他用不锈钢材质创作,有他自己的说法:
  ‘上世纪80年代的人文情怀。我做蚂蚁的时候,在材质选用过程中就有过思考,蚂蚁在世人看来是一种很俗气、很常见的,甚至熟视无睹的小东西。不锈钢也是一种很俗气很常见的材质。有几点是我选择用不锈钢做蚂蚁的原因。我看过很多关于蚂蚁的资料,它的生存在地球上有一亿多年了,比人类早多了。不锈钢作为现代工业化的一种材质,它能保持非常长的时间而不变化,从这点来看,它与蚂蚁有一种关联和冲突。包括我后来做的不锈钢古戏台,“戏台”是人类祭祀活动丰富而慢慢产生了戏剧,现在的戏台就是当时用来祭祀或表演的地方,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某种恐惧和茫然,所以我就采用不锈钢这种材料与戏台的对接,因为戏台所承载的人对自然的未知与恐惧性质是不可改变的,等待人类的总有一种未知的东西存在,所以这种材质与戏台之间就建立了一种联系。’
  陈志光认为蚂蚁的集體主义跟人的集体主义是很像的,针对人与蚁之间的相通性,他在2007年创作了一系列有人格身份的《蚂蚁》,将蚂蚁模拟成古代的武士、将军、文人、仕女、乐伎或当代社会的众生相,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陈志光把人比喻成了蚂蚁。那些身穿中国古代盔甲的好像是秦始皇墓中的兵马俑,头戴乌纱帽的像是古代的官员,端坐在太师椅上的应该是古代的文人,和手拿刀枪剑戟的武士,那些人蚁结合的魔幻鬼魅造型,令人联想到目前正在进行的人类与兽类基因混合的实验,未来可能诞生的亦人亦兽的新物种。
  这一时期陈志光在形式上作了另一种突破,他结合了雕塑与装置的手法,拍了一系列的“摆置摄影(Staged Photography)”作品。这组命名为《承》系列的摆置摄影作品,取其“承先启后”的寓意,共分为两类组来拍摄。一组是写实的蚂蚁形体,他将400只长50公分的不锈钢锻蚁群,置放在高原、荒坡、废墟、窑洞、羊圈、道路口、公交车上、地铁内、广场、办公大楼厅堂、不同人群的住所、医院、北京水立方和鸟巢、上海外滩等城市里受人注目的场所:另一组是用他那些具有人格身份的人身蚁头乐坊女子的形象,被放置在类似的场景之中。
  这两组对照的作品,前者显示一种由乡村所代表的传统农业社会与都会所代表的现代工业社会相对立,由观者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去探讨两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而后一组作品则是比较单纯优美的景象组合。这些摆置摄影作品充分表现了陈志光全方位创作与执行的实力,他在经营装潢事业时,即承建了不少大型的城市雕塑工程,也做了不少凸现他个人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他将环境和艺术互动的经验带进他的装置作品中,再用摄影的手段,记录了他的装置,成功地穿越了不同的时空、材质和艺术分类的界限,同时也在他作为画家、雕塑家、装置艺术家和摄影艺术家等不同身份之间不断穿梭变换。
  陈志光蓄意将矛盾与对立的紧张元素,以各种幽默的情境来破解,他游走在媚俗与批判一触即发的边缘地带,刻意在雅与俗之间打开一片市民共赏的审美新天地,与笔者近年来主张的“艺术应该为民众而艺术”的理念,可谓不谋而合。他以作品来寓意中外文化的相斥与相融,并且在中国当代艺术圈内高举个人符号鲜明的旗帜,复兴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装饰美学,以及关注那些在中国的民间,特别是闽南的民间文化里的装饰元素。陈志光把他的艺术当作一个小宇宙,他就是那个小宇宙的主宰者,无论大小多寡,他都乐在其中。
其他文献
受张宏芳女士之邀,让我写一篇关于忻东旺先生短暂而精彩的一生的个人认识。我第一不太善文笔,第二与画家忻东旺也只是见过几面。虽然一直以来就十分喜欢忻东旺的画,但直到看到《相由心生》这本画册之前,见过的他的作品真是太少了。看了他的画册以后,几天来,我几乎每天都要读几次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可谓是张张让我心动。前天,我与女儿在北京南站等候车去天津的车,在候车室里,我的前后左右在候车的人,几乎全是忻东旺的画中人
期刊
对于田世信的雕塑和行事风格,我早有耳闻。遗憾在中央美院代课十余年,没碰到机会当面请教。我第一次认真研究田世信的作品,居然是源于一场风波。2008年秋冬之交,北大光華管理学院新楼前安放的两尊雕像引起了轩然大波。我对作为城市景观的雕塑向来不感兴趣,自然也就没怎么在意。后来争议越来越大,说老子有多么难看,蒙古人有多么雷人,这才引起我的兴趣。我对城市雕塑不感兴趣,不是因为难看,而是因为甜俗。居然有难看和雷
期刊
我的很多雕塑作品都是夹纻——硬漆雕刻(日本人的说法)制作的。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将我二十年来全力专研的,一种原本中国传统的雕塑制作形式延续下去。  夹纻——硬漆雕塑的制作方法有着比青铜制作更好的可塑性及复制能力。遗憾的是,中国几千年做得很好的东西,现在我们自己做不了,而别人做得很不错。  我不服气,于是在台湾友人林明哲先生的支持下,于二十年前开始对此的研究工作。此间多得漆厂匠人王栋师傅的通力合作,至
期刊
我和田世信先生相识是在1989年的10月,那时他刚刚结束中国美术馆的双人展,带着从贵州来的山野气息,有如斜刺里一股旋风刮进了有些沉闷的中央美院雕塑研究所(也叫雕塑创作室)。我那时刚从雕塑系毕业分到这里不久,是这里唯一的年青人:青涩,自命不凡,其它的雕塑家基本都是老先生,所以当我见到这股外来力量很是兴奋,暗想总算有个知音了。在美院院内这座大厂房里,我们每人仅有六平方米左右创作空间,一开始我们不在一起
期刊
在我曲曲折折的艺术征途上,时常让我心慌意乱、黯然神伤,不知何方有路……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总会浮现出一些明灯般的老师,田世信老师便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如果没有他,我的艺术路向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偏离,甚至南辕北辙,对于一个艺术青年而言,艺术路向远比速度更重要。  87年,我就读于福建工艺美校国画专业。四年求学期间,手里握着是毛笔,心里揣的却是雕塑,但苦于无明师点拨,无从下手。当时的我连一堂正规的泥塑课也
期刊
林明哲  出生于台湾。  现任财团法人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曾任尼加拉瓜共和国驻高雄市名誉领事、前中美亚洲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前高雄市历史博物馆咨询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一九九二年成立财团法人「山艺术文教基金会」,一九九六年设立「山美术馆」,并创办《山艺术》杂志月刊(前身为  一九八九年创刊之《炎黄艺术》月刊)。  一九九六年因推动艺术文化交流,获颁尼加拉瓜共和国文化部奖章。  以「收藏华人艺术,推动
期刊
田世信的艺术已经与贵州的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面对着他的雕塑,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那种来自大山深处的生命力。而面对着田世信本人的时候,他的面容,他的谈吐,以至他的生活环境,都会使人觉得它本身就是贵州文化的产儿。实际上,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的艺术不是对生活经历和风土人情的简单记录,而是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入那种文化,再从那种文化中把自己的生命翻铸出来。因此,我们在他的雕塑中看到了一种生命的形式
期刊
今天,当我们再次说起田世信,说起这位中国现代雕塑诞生的先导之一、被誉为中国雕塑界承上启下之人物……时间和年纪,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话题。  迄今为止,田世信从未以一个“长者”自居,更未以“功绩”自封,直到今天,田世信仍在大刀阔斧地改变自己的创作面貌,寻索新的语言、材料或是有更多可能性的着眼点,而唯一未变的,恐怕就是他对雕塑的执迷,对职业的尊重,对艺术追求的纯粹与不懈。  著名当代雕塑艺术家向京、瞿广
期刊
是所谓,蚂蚁就是蚂蚁,藏在蚁堆中的蚂蚁。在无数同类中隐埋起性别年龄面目特征及或许也存在的精神世界,以俯首接受渺小的姿态构筑了庞大,使得它们的领地无处不在。它们默认属于自己的身份,觅食,巡罗,迁徙,生养,其过程不断复制,使得它们的生命力永续并无度扩张。由此而延伸出一种“蚂蚁的宗教”,也许说,这种近乎禅意的“道”才是蚂蚁们生存后面的根本意義。  团队精神是亿万年来蚂蚁稳健生存的基本,它与人类的生存方式
期刊
在陳志光精心制作的“古戏台”中,动物、人物都消失了,只有“物”还存在。这又是一个意向不到,古戏台的出现标志着陈志光创作的一个转折:让他在材料、观念以及他个人的经历、趣味之间找到了一种对应关系,同时,他的作品也因此更加充满了厚度。  首选是复制的力量,它让人们产生对近乎是无所不能的复制技术的可怕的感觉。在一个技术的,充满了工具理性的时代,复制的力量成为一种可触可摸,既真实,又虚假的现实。对一个真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