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中针对一本踩线生的专题复习模式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huix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教学模式中,一本踩线生往往是各个学校比较重视的一个层次。踩线生的学习工作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尝试从课堂教学模式这一个角度去探讨地理课堂如何针对性地对踩线生复习加以关注。通过分析一本踩线生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策略加以解决。
  关键词:一本踩线生;地理复习;天气系统
  关于天气系统的专题复习课,一本踩线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掌握较差、无从下手复习的问题,对于很多基本概念含糊不清,如气团、锋面、锋线等。常见的天气系统基础知识较多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理解和区分比较,但一本踩线生大多缺乏耐心。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加以解决。
  一、分层教学模式中一本踩线生存在的问题
  其一,态度问题。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自身定位不准确,或者对高考甚至地理学科的复习有偏见。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不能简单地说教,而应该是以合作者的平等地位,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规划,让他们自己去实现人生目标。
  其二,非智力因素。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及思想压力也是造成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教师应该减少批评,增加鼓励,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才能帮助这些学生。对于部分意志力不够坚定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肯定其获得的进步,督促其提高。
  其三,学习方法。地理学科教学需要在课堂上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笔者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专题复习中有针对性地帮助一本踩线生提高其学科素养,通过思维能力的提升,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远离在分数线附近徘徊的窘境。
  二、专题复习课的步骤
  第一步,解读考试标准。课堂上,教师需要帮助一本踩线生明确本专题复习对应的考试标准,并加以解读。一本踩线生对于自己复习的内容缺乏清晰的认识,对哪些是重点,哪些要深入研究没有准确地认知,所以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第二步,学生自主复习。一本踩线生对旧有知识点的掌握基本属于夹生饭,似是而非。在自主复习之前,教师有必要提前引导,事先提出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复习。比如天气系统专题复习之前,可以提出“冷暖锋的区别是什么?气旋和反气旋的区别是什么?几个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如何”等等。最好能将问题直接展示在屏幕上,学生可以一边复习,一边带着问题思考,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第三步,经典例题深析。对于哪些例题算是经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大量选用高考真题。高考题本身经过科学的设计,基本不会出现知识性的错误,甚至争议都极少出现。作为例题训练学科思维可以更加简单清晰。题目讲评时,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分析,自主评价反馈。例如,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二卷第4、5小题,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哪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如何调用已学地理规律得到答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对锋面系统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深析题目,要挖掘题目涉及的基础知识。鼓励学生自己讲解,互相讨论,彼此评价反馈并尽力补充。鼓励学生去说、去做,从而发现问题,发现自己的短板。比如让学生自己绘制一幅锋面气旋系统的示意图时,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画的时候,是根据书本上示意图的形状记忆来完成的。有些学生完成的示意图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矛盾,也说明其不是对天气系统的知识加以理解来完成的。这个时候,教师要留给他们时间,通过讨论,弄清楚示意图上的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第四步,学生延伸练习。通过例题深析,回顾主干知识,从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提高解题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强化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在练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互评、交流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甚至通过争议,激发思考,从而寻找到正确的学科思维。
  第五步,归纳思维导图。一本踩线生之所以学习效率低下,缘于他们的知识点是孤立存在的,没有层次性,互相之间的联系也不紧密。通过引导他们学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所学知识,可以帮助他们理清线索。比如,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很快明确天气系统专题需要掌握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几个大的方面。其中,通过示意图分析天气系统的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是重点,思维导图可以继续往下延伸拓展。在画图的过程中,学生开始思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正好符合新课程下新高考的要求。
  以上五步复习模式,主要立足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科思维,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针对一本踩线生的薄弱环节,重视其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相信未来通过不断的改进完善,一定能在分层教学中有更多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郭敏.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4]刘倩.高三学生考前自主复习的现状及对策探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了普遍应用。其将生活与语文教学密切关联,对于学生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之意义,探讨了生活化教学之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意义;策略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一门源自生活的艺术。学习语文,就是间接地学习文章作者的生活经验
期刊
摘 要:文化背景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熟悉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学好英语。这就好比是种庄稼,土壤肥沃,庄稼才长得壮。学生涉猎范围广了,收获的知识自然也多。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是创新教学的深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探索,激发学习兴趣,这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真正展现了英语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文化背景;思维习惯;阅读能力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
期刊
摘 要: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动性相对薄弱,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不能像普通高校那样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适合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全新汽修专业教育模式。本文从学生素质、教材体系、课程整合、模块教学等方面对汽车维修专业的改革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汽车维修;课程改革;模块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动性相对薄弱,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不能像普教那
期刊
化学习题解答时,用画图像的方法诠释抽象问题,可以使计算更为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本文将运用图像法,有效解决化学反应中过量问题的计算。在诸多化学反应中都存在有反应物相同,但是由于反应物之间物质的量的比例不同,最终的产物不同的问题。例如:C+O2(足量)=CO2,C+O2(不足)=CO。对于此类问题,题目中往往要求学生做出以下的计算或者判断:第一,根据反应物的量的比例判断产物种类并计算产物的量分别为多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由理念文化和视觉文化构成。理念文化是灵魂,视觉文化是表象,两者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影响一所学校兴衰的文化。各校的历史不同、现状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师资不同、生源不同、发展道路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必然不同。但营造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完全在于各校自己的努力。校之兴衰皆在文化,皆在自己。  关键词:校园;文化理念;创建;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教师进行教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他人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丰富其学习经验。  一、从背景描述看语言区的预设分隔是否合理  活动背景描述:这是一个
期刊
摘 要:目前,许多学校都开始重视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但人们的认识和实施方式还有较多误区。随着人本主义思想的兴起和流行,如何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成为人们探索的新思路。  关键词:谈心;人本主义;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年龄特征,小学生比成年人更易产生心理障碍,若不及时疏导和排除,便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谈心作为心理辅导的
期刊
摘 要:在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的差距导致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初中数学教学若再实行“大锅饭”式的传统教学会再次拉大差距,使部分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能力,所以进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要落实好分层教学,必须分层备课,分层施教,分层评价。  关键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兴趣;数学教学  “世上任何一个能够学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水平、认知能力之间的差异,教师应该采取“个别制教学”。  个别制教学是根据掌握学习、继续进步等教学原则,让每位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
期刊
摘 要: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曾概括出“深度学习”的本质,即个体能够将其在一个情境中所学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即“迁移”)。本文结合观摩的一节公开课,引发了关于深度学习的思考,并借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深度学习,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有深度思考,其表现形式是学生的参与度有多高。如果没有学生参与,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投入度和教学的思考性的关注,深度学习就无从谈起。要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强调学生学习的过
期刊